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鹫岭 拼音:jiù lǐng
(1). 鹫山 。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 雪山 罗汉之论, 鷲岭 菩提之法,本无极际,何可胜言。” 倪璠 注:“ 鷲岭 在 王舍城 ,梵云 耆闍崛山 是也。”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 尼邱 啟於 夫子 , 鷲岭 保於 释迦 。” 清 张芳 《黛史》:“ 鷲岭 之言,有色诸天,兼乎粗妙,形坠即欲,情超即禪,分界有三,本一境耳。”
(2).借指佛寺。 宋 苏轼 《海会殿上梁文》:“庶几 鷲岭 之雄,岂特 鵞湖 之冠。” 明 夏完淳 《题昆山水月殿》诗:“ 鷲岭 岧嶢 谷水 阴, 崑山 迢递快登临。” 清 纳兰性德 《桂》诗:“露铸鸞釵色,风薰 鷲岭 香。”
(3).指 杭州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 飞来峰 又名 灵鹫 ,故称。 唐 宋之问 《灵隐寺》诗:“ 鷲岭 鬱岧嶢,龙宫隐寂寥。”词语解释:鹫峰 拼音:jiù fēng
(1). 鹫山 。《大唐三藏圣教序》:“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鹿苑 鷲峯 ,瞻奇仰异。”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 鷲峯 ,梵言 姞栗陀罗矩吒山 ,此云 鷲峯 或言 鷲臺 ,言此山既栖鷲鸟,又类高臺也。”
(2).代称佛寺。 清 杜岕 《再集朱林修宅》诗:“酒喝诗人爱雨天,迴光塔火鷲峯烟。”词语解释:鹫山 拼音:jiù shān
灵鹫山 的省称。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 。山中多鹫,或言山顶似鹫,故名。相传 释迦牟尼 曾在此居住和说法多年。因代称佛地。 南朝 梁简文帝 《上武帝菩提树颂启》:“弘龙窟之威,绍 鷲山 之法。”《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刘潜 《雍州金像寺无量寿佛像碑》:“始则映显巖间,犹对 鷲山 之礼。”词语解释:鹫翎 拼音:jiù líng
即鹫羽。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之一:“鷲翎金僕姑,燕尾绣蝥弧。”参见“ 鷲羽 ”。
词语解释:鹫羽 拼音:jiù yǔ
(1).鹫的羽毛。可制箭羽。《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麟胶角触之弓,鷲羽射鵰之箭。”
(2).借指箭。《梁书·武帝纪下》:“遂使滔天 羯 寇,承问掩蠪,鷲羽流王屋,金契辱乘舆,涂炭黎元,黍离宫室。”词语解释:鹫峰寺 拼音:jiù fēng sì
(1).寺名。故址在 北京 西城内城隍庙南。 明 代寺内曾保存过旃檀佛像。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鹫峰寺》:“城隍庙之南,齐簷小搆者, 鷲峯寺 。以旃檀像应化集此,緇素瞻礼无虚日,寺遂以名。”
(2).寺名。故址在今 江苏 南京 市郊。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寺院》:“ 下瓦官寺 在 杏花村 内,林木幽深,入其门令人生尘外想。 鷲峯寺 地僻而无可眺,然差与市远。”词语解释:鹫石 拼音:jiù shí
指 杭州 灵隐寺 前 飞来峰 。 宋 张先 《熙州慢·赠述古》词:“ 武林 乡,占第一湖山,咏画争巧。鷲石飞来,倚翠楼烟靄,清猿啼晓。”词语解释:鹫头 拼音:jiù tóu
即 鹫山 。其形似雕头,故称。 隋 江总 《摄山栖霞寺碑铭》:“敬仰 鸡足 ,恭闻 鷲头 ,斯风可羡,其路何由?” 清 恽敬 《与报国寺沙门无垢》:“ 天池 云最奇,松最古,石最灵慧,特向此中开山,当未忘山水结习。然 鷲头 、 鷄足 ,又何説处之?”参见“ 鷲山 ”。
词语解释:鹫山 拼音:jiù shān
灵鹫山 的省称。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 。山中多鹫,或言山顶似鹫,故名。相传 释迦牟尼 曾在此居住和说法多年。因代称佛地。 南朝 梁简文帝 《上武帝菩提树颂启》:“弘龙窟之威,绍 鷲山 之法。”《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刘潜 《雍州金像寺无量寿佛像碑》:“始则映显巖间,犹对 鷲山 之礼。”词语解释:鹫堞 拼音:jiù dié
指佛寺。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出家》:“空教我目双睫,望断鸳楼,遥瞻鷲堞。”词语解释:鹫台 拼音:jiù tái
即 鹫峰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 宫城 东北行十四五里,至 姞栗陀罗矩吒山 , 唐 言 鷲峯 ,亦谓 鷲臺 。旧曰 耆闍崛山 ,讹也。”参见“ 鷲峯 ”。
词语解释:鹫峰 拼音:jiù fēng
(1). 鹫山 。《大唐三藏圣教序》:“双林八水,味道餐风; 鹿苑 鷲峯 ,瞻奇仰异。”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一:“ 鷲峯 ,梵言 姞栗陀罗矩吒山 ,此云 鷲峯 或言 鷲臺 ,言此山既栖鷲鸟,又类高臺也。”
(2).代称佛寺。 清 杜岕 《再集朱林修宅》诗:“酒喝诗人爱雨天,迴光塔火鷲峯烟。”词语解释:鹫岳 拼音:jiù yuè
见“ 鷲岳 ”。
亦作“ 鷲岳 ”。 即 鹫山 。亦代称佛地。 南朝 齐 王融 《法门颂启》:“ 祇园 灭影, 鷲岳 沦光,微辞既遥,大义如缀。” 南朝 陈后主 《同江仆射游摄山栖霞寺》诗:“ 鷲岳 青松绕, 鸡峰 白日沉。”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 鷲岳 增饰, 鸡林 润彩。”参见“ 鷲山 ”。
词语解释:鹫山 拼音:jiù shān
灵鹫山 的省称。在古 印度 摩揭陀国 王舍城 东北。梵名 耆闍崛山 。山中多鹫,或言山顶似鹫,故名。相传 释迦牟尼 曾在此居住和说法多年。因代称佛地。 南朝 梁简文帝 《上武帝菩提树颂启》:“弘龙窟之威,绍 鷲山 之法。”《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南朝 梁 刘潜 《雍州金像寺无量寿佛像碑》:“始则映显巖间,犹对 鷲山 之礼。”词语解释:鹫岩 拼音:jiù yán
鹫山 。 南朝 齐 王融 《法乐辞》之七:“ 鷲巖 标远胜, 鹿野 究清玄。”词语解释:鹫羽 拼音:jiù yǔ
(1).鹫的羽毛。可制箭羽。《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京师突厥寺碑》:“麟胶角触之弓,鷲羽射鵰之箭。”
(2).借指箭。《梁书·武帝纪下》:“遂使滔天 羯 寇,承问掩蠪,鷲羽流王屋,金契辱乘舆,涂炭黎元,黍离宫室。”词语解释:鹫殿 拼音:jiù diàn
指佛殿。 元 虞集 《次韵筠轩司徒足成旦公所藏英宗御题之句又题琴》之二:“御翰龙池晓,繙经鷲殿阴。”词语解释:鹫岛 拼音:jiù dǎo
指 灵鹫山 。据传此山居于水中,故称。相传 释迦牟尼 在此坐禅说法,因用以代称佛地。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方之 鷲岛 ,迹遁三禪;譬彼鹤鸣,虚飞六甲。” 倪璠 注:“《史记·大宛传》注:‘《括地志》曰: 王舍国 ,胡语曰 罪悦祗国 。其国 灵鷲山 ,胡语曰 耆闍崛山 。山是青石,石头似鷲。鸟名耆闍,鷲也。山周四十里,外周围水。佛於此坐禪,及诸 阿难 等俱在此坐。’”词语解释:鹫室 拼音:jiù shì
鹫山 石室。相传 释迦牟尼 曾说法于此。亦泛指禅房。 南朝 梁 沉约 《瑞石像铭》:“永言鷲室,栖诚梵宫。”《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频依鷲室行将腐,久想 龙门 去未能。”参见“ 鷲窟 ”。
词语解释:鹫窟 拼音:jiù kū
鹫山 石窟,相传 鹫山 未至顶三里,有石窟南向,为 释加牟尼 坐禅之处。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碑》:“昔有鷲窟,不烧浄土,迈彼高踪,搆兹法宇。”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词语解释:鹫章 拼音:jiù zhāng
指 沙俄 的国徽。其国徽图像如鹰,因称。 清 丘逢甲 《岁暮杂感》诗之六:“老生苦记 文忠 语,多恐中原见鷲章。”词语解释:鹫窟 拼音:jiù kū
鹫山 石窟,相传 鹫山 未至顶三里,有石窟南向,为 释加牟尼 坐禅之处。 南朝 梁简文帝 《神山碑》:“昔有鷲窟,不烧浄土,迈彼高踪,搆兹法宇。”参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