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首字词组
鹏程鹏鲲鹏霄鹏鶱鹏鳣鹏起鹏抟鹍运鹏擒
鹏翼鹏鸟鹏鹍鹏垂鹏云鹏鳌鹏程万里鹏抟鹢退
鹏鴳鹏风鹏翮鹏蜩鹏变鹏翻鹏砂鹏壑
鹏抟鹏举鹏赋鹏翥鹏力鹏噣鹏池鹏霄万里
鹏背鹏图鹏天鹏鹪鹏鲸鹏博鹏飙鹏雕
鹏运鹏海鹏游鹏溟鹏鱼鹏鸟高飞鹏迹鹏游蝶梦
鹏路鹏骞鹏鹗鹏息鹏虱鹏术鹏张鹏衢

词语解释:鹏程  拼音:péng chéng
比喻前程远大。 唐 唐彦谦 《留别》诗之一:“鹏程三万里,别酒一千钟。” 宋 道潜 《次韵孔天瑞秀才见寄》:“来岁如今好时节,看君高步躡鹏程。” 清 唐孙华 《喜夏重捷北闱》诗:“才大共怜淹驥足,兴阑初送上鹏程。”参见“ 鹏程万里 ”。
词语解释:鹏程万里  拼音:péng chéng wàn lǐ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因以“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宋 楼钥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诗:“鹏程万里兹权舆,平时义方师有餘。”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莫嘆儒冠久悮身,鹏程万里终当奋。” 方之 《内奸》:“地方上的人氏都说 严 家大少鹏程万里,要是在前 清 ,四人大轿乃至八人大轿是坐稳了的。”
词语解释:鹏翼  拼音:péng yì
(1).大鹏的翅膀。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文选·左思〈吴都赋〉》:“屠巴虵,出象骼;斩鹏翼,掩广泽。” 李周翰 注:“鹏鸟其翼垂天,今斩之,固掩蔽广泽也。” 唐 谢偃 《玉牒真记》:“曩者炎运将终,九城沦陷,於是披丹霄而轩鹏翼,驾元海而截鲸鳞。” 明 高启 《登海昌城楼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2).借指鹏。比喻仕途显达者。 唐 张说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落鹏翼于半霄,负天之力莫展;顿龙媒于局路,追风之势斯毕。” 宋 苏辙 《次韵刘贡父省上示同会》之一:“流落江湖东復西,归来未洗足间泥。偶随鹏翼培风上,时得衙香满袖携。”
词语解释:鹏鴳  拼音:péng yàn
《庄子·逍遥游》载:鹏高举九天,远适南海,蓬间斥鷃嘲笑之。后因以“鹏鷃”比喻物有大小,志趣悬殊。 晋 孙绰 《兰亭集后序》:“於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快然兀矣,焉復觉鹏鷃之二物哉!” 唐 钱起 《送李大夫赴广州》诗:“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鷃别。” 金 刁白 《物质》诗:“鹤鳧伤断续,鹏鷃失高卑。”
词语解释:鹏抟  拼音:péng tuán
鹏展翅盘旋而上。比喻人之奋发有为。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公行状》:“凤鸣千仞,鹏摶万里。” 宋 陆游 《答抚州发解进士启》:“将鹏摶於宦海,姑鸿渐於名场。”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完聚》:“幸今日鹏摶羽翰,曾浴日补天。” 清 戴名世 《〈天籁集〉序》:“至於 仁甫 诗餘之雋妙,则当 元 时已有称为如鹏摶九霄。”
词语解释:鹏背  拼音:péng bèi
(1).《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后以“鹏背”比喻已居或将居高位的人。 唐 白居易 《奉和裴令公〈三月上巳日游太原龙泉忆去岁禊洛〉见示之作》:“鹏背负天龟曳尾,云泥不可得同游。” 宋 李曾伯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词:“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
(2).《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 太山 。”后因“鹏背”比喻高入云端的大山。 宋 苏轼 《次韵孙职方苍梧山》:“远託鼇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 金 元好问 《游天坛杂诗》之七:“空翠霏烟海浪深,鼇头鹏背半浮沉。不知脚底山多少,还尽平生未足心。”
词语解释:鹏运  拼音:péng yùn
(1).《庄子·逍遥游》:“﹝ 鯤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后即以“鹏运”谓大鹏之奋然高飞远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言必鹏运,气靡鸿渐,倒海探珠,倾 崐 取琰。” 明 李东阳 《后登舟赋》:“纵鹏运於九程,託鸿心於一纸。”
(2).大鹏借以飞行之双翼。 唐 朱子奢 《昭仁寺碑铭》:“吹劒首於 雷门 ,巢蚊睫於鹏运。”
词语解释:鹏路  拼音:péng lù
鹏飞之路。比喻仕宦之途。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鹏路忽催,龙津遂壅。” 唐 杜甫 《入衡州》诗:“紫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 宋 林横舟 《大江词·寿仙尉》词:“鹏路横飞,蟾宫直上,早脱麻衣雪。”
词语解释:鹏鲲  拼音:péng kūn
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后以“鹏鯤”或“鹏鵾”比喻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南朝 齐 顾欢 《临终诗》:“鹏鵾适大海,蜩鳩之桑柘。” 宋 苏轼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鯤。” 清 孙枝蔚 《赠黄仙裳》诗:“双飞怜峡蝶,一怒即鹏鯤。”
词语解释:鹏鸟  拼音:péng niǎo
喻指高才。 宋 韩维 《哭苏子美》诗之一:“未起蛟龙卧,俄缠鹏鸟悲。”
词语解释:鹏风  拼音:péng fēng
《庄子·逍遥游》:“﹝ 鹏 ﹞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王先谦 集解:“《尔雅》:‘扶摇谓之飈。’ 郭 注:‘暴风从下上。’”后以“鹏风”指迅速上旋的大风。 宋 沉瀛 《减字木兰花·迟速》词:“未行先止,鱼上竹竿人噪喜,九万鹏风,六月天池一息通。”
词语解释:鹏举  拼音:péng jǔ
谓奋发有为。 三国 魏 曹植 《玄畅赋》:“希鹏举以摶天,蹶青云而奋羽。” 唐 元稹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迅拔看鹏举,高音侍鹤鸣。” 清 方文 《李士雅江上见访谈粤中事甚详感而有作》诗:“怪尔艰辛还故国,不争鹏举慕鸡栖。”
词语解释:鹏图  拼音:péng tú
《庄子·逍遥游》:“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 太山 ,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絶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后因以“鹏图”比喻人之壮志。 唐 皇甫琼 《对词标文苑科策》:“掩鹏图而该 魏 网, 漆园 无控地之词;飞鹤板而徵 汉 臣,九皋有闻天之誉。” 唐 杜甫 《奉赠萧十二使君》诗:“鹏图仍矫翼,熊軾且移轮。”
词语解释:鹏海  拼音:péng hǎi
南冥;南海。鹏高举九天,远适南海,故称。 宋 冯京 《谢鄂倅南宫城》诗:“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 宋 朱敦儒 《满庭芳》词:“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
词语解释:鹏骞  拼音:péng qiān
大鹏高飞。比喻奋发向上,仕途得意。 宋 范仲淹 《依韵和安陆孙司谏见寄》:“相其直道了无悔,寧争蠖屈与鹏騫。” 明 王玉峰 《焚香记·相决》:“试看步云霄,鶚荐鹏騫。”
词语解释:鹏霄  拼音:péng xiāo
九天云霄。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臣闻鹏霄上廓,琼都开紫帝之庭;鼇纪下清,珍野闢黄灵之馆。” 宋 向敏中 《酬寇平仲》诗:“九万鹏霄振翼时,与君同折月中枝。”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之一:“迓淑气于鹏霄,垂宪章于象闕。”
词语解释:鹏鹍  拼音:péng kūn
见“ 鹏鯤 ”。
词语解释:鹏鲲  拼音:péng kūn
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后以“鹏鯤”或“鹏鵾”比喻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南朝 齐 顾欢 《临终诗》:“鹏鵾适大海,蜩鳩之桑柘。” 宋 苏轼 《同年王中甫挽词》:“先帝亲收十五人,四方争看击鹏鯤。” 清 孙枝蔚 《赠黄仙裳》诗:“双飞怜峡蝶,一怒即鹏鯤。”
词语解释:鹏翮  拼音:péng hé
(1).大鹏的羽翼。《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1)比喻浓云。 宋 梅尧臣 《苦雨》诗:“秋空几旬雨,四海低鹏翮。”(2)比喻贤才。 宋 无名氏《满庭芳·寿梅监丙戌兄弟》词:“鹏翮摶风再整,南枝报,管占新魁。”
(2).借指大鹏。 明 穆文熙 《鸦阵赋》:“眇波海之鹏翮,又何有於乌之雌雄。”
词语解释:鹏赋  拼音:péng fù
指 唐 李白 《大鹏赋》。 宋 苏轼 《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送二壶》诗:“一纸鹅经 逸少 醉,他年《鹏赋》 謫仙 狂。” 王文诰 辑注引 程縯 曰:“ 李太白 覩 晋 阮宣子 《大鹏赞》,心陋之,遂作《大鹏赋》,以穷宏达之旨。”
词语解释:鹏天  拼音:péng tiān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以“鹏天”指高空。 清 文廷式 《鹧鸪天·即事》词:“错从蚁穴闻牛鬭,自纵鹏天任燕猜。”
词语解释:鹏游  拼音:péng yóu
亦作“ 鹏游 ”。
(1).像大鹏飞腾。形容书法运笔的雄健。 唐 蔡希综 《法书论》:“夫书匪独不调端周正,先藉其笔力,始其作也,须急回疾下,鹰视鹏游,信之自然。”
(2).高远的飞行。 宋 滕宗谅 欧阳修 等《鹤联句》:“天池忆鹏游,云罗伤凤沉。风流超縞素,雅淡絶规箴。”
词语解释:鹏鹗  拼音:péng è
泛指能高举远飞的鸟。比喻俊杰。 元 李孝光 《水调歌头》词:“高云上鹏鶚,大路展驊騮。” 明 何大复 《赠葛时彦》诗:“驊騮万里路,鹏鶚九秋天。”
词语解释:鹏鶱  拼音:péng xiān
大鹏高飞。比喻奋发有为,仕途得意。 唐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蠖曲虽百里,鹏騫望三台。” 宋 苏轼 《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见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送之》之一:“病后空惊鹤瘦,时来或作鹏鶱。”
词语解释:鹏垂  拼音:péng chuí
《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后以“鹏垂”比喻天边大片的云彩。 清 黄遵宪 《舟中骤雨》诗:“鹏垂天欲堕,龙吼海齐鸣。”
词语解释:鹏蜩  拼音:péng tiáo
鹏鸟和知了。比喻大小悬殊之二物。 唐 孙嘉之 《对书史百家策》:“ 孙武 绚其韜略, 蒙叟 混其鹏蜩。” 宋 司马光 《到并州已复数月率尔成诗》:“鹏蜩定有分,不若寸心灰。”
词语解释:鹏翥  拼音:péng zhù
鹏飞。比喻气象宏伟。 南朝 梁元帝 《黄门侍郎刘孝绰墓志铭》:“曰风曰雅,文章动神,鹤开 阮瑀 ,鹏翥 杨循 。”
词语解释:鹏鹪  拼音:péng jiāo
大鹏与鹪鹩。比喻志量大小不同之二物。 宋 范仲淹 《知府孙学士见示和终南监宫太保道怀》之五:“鹏鷦共适逍遥理,谁復人间问不平。”
词语解释:鹏溟  拼音:péng míng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陆德明 释文:“北冥,本亦作溟,觅经反。北海也。”后即以“鹏溟”泛指大海。 宋 宋祁 《鹿鸣宴饯诸秀才赴举》诗:“龙沼鱼鳞动,鹏溟浪翅开。”
词语解释:鹏息  拼音:péng xī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后以“鹏息”比喻仕途受阻。 唐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诗:“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亦谓远游后暂时歇息。 明 归子慕 《癸巳冬寓杭州西湖寄世周》诗:“岳游抚拳石,鹏息叶底眠。”
词语解释:鹏鳣  拼音:péng zhān
鹏鸟与鲟鳇。喻尊者。 宋 苏轼 《次韵水官诗》:“天姿儼龙凤,杂沓朝鹏鱣。”
词语解释:鹏云  拼音:péng yún
面积很大的云。语本《庄子·逍遥游》:“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烛龙昼夜於 钟山 ,鹏云南北於溟海。” 唐 李峤 《宣州大云寺碑》:“内则香殿崛起,若朱鸟舒翼,冠南海之鹏云。” 元 郑禧 《春梦录》:“鷁鸟孤退,鹏云自垂。”
词语解释:鹏变  拼音:péng biàn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又:“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后因以“鹏变”称美别人赴官南方。 唐 权德舆 《唐故义武军节度使张公遗爱碑铭》:“星环北极,输君长之贄币;鹏变南溟,发边关之导译。”
词语解释:鹏力  拼音:péng lì
形容强力。 唐 骆宾王 《姚州道破贼露布》:“举鹏力以扬威,耀犀渠而贾勇。”
词语解释:鹏鲸  拼音:péng jīng
指大者。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黄庭坚 喜作诗得名,好用 南朝 人语,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自以为工,其实所见之僻也。故句虽新奇,而气乏浑厚。吾尝作诗题其编后,略云:‘端求古人遗,琢抉手不停。方其拾璣羽,往往失鹏鲸。’”
词语解释:鹏鱼  拼音:péng yú
鹏与鱼。比喻人与己。 唐 李商隐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诗:“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会中。” 刘学锴 余恕诚 补注:“鹏喻 崔 ,鱼自喻。”
词语解释:鹏虱
大鹏与虱子。比喻大小悬殊之二物。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二:“况将鹏蝨校,数又百与十。”
词语解释:鹏起
鹏鸟飞起。比喻气势雄伟
词语解释:鹏鳌
鹏与鳌。传说中为神仙乘坐之物。 宋 苏轼 《次韵江晦叔兼呈器之》:“横空初不跨鹏鼇,但觉胡牀步步高。”自注:“ 器之 言:尝梦飞,自觉身与所坐牀皆起空中。” 清 赵怀玉 《贺新凉·潘芝轩修撰秋帆归兴图》词:“曾跨鹏鼇横海过,犹记鷺鸥盟在。”
词语解释:鹏翻  拼音:péng fān
大鹏飞腾。 唐 员半千 《蜀州青城县令达奚君神道碑》:“龙司北溟,鹏翻南海。”
词语解释:鹏噣  拼音:péng zhòu
鹏鸟的嘴。 唐 韩愈 《南山》诗:“孤撑有巉絶,海浴褰鹏噣。” 钱仲联 集释:“此二句言山或桀起特立,拔地凌霄,或双峰对峙,如鹏开喙。”
词语解释:鹏博
鹏鸟奋力高飞。比喻奋发有为
词语解释:鹏鸟高飞
比喻人飞黄腾达
词语解释:鹏术  拼音:péng shù
指鹏高飞九天,远适南海的本领。比喻杰出的才能。 唐 王勃 《再上武侍极启》:“循方极弊,尚亏风雨之间;抚翼濡鳞,犹失江湖之士,况乎九天鹏术,一代龙门。”
词语解释:鹏抟鹍运  拼音:péng tuán kūn yùn
谓高远。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余谓一心具一太极,前辈谓鹏摶鵾运,不足计其高深,日升月沉,不足计其广狭。”参见“ 抟鹏 ”、“ 鹏运 ”。
词语解释:鹏程万里  拼音:péng chéng wàn lǐ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因以“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宋 楼钥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诗:“鹏程万里兹权舆,平时义方师有餘。”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莫嘆儒冠久悮身,鹏程万里终当奋。” 方之 《内奸》:“地方上的人氏都说 严 家大少鹏程万里,要是在前 清 ,四人大轿乃至八人大轿是坐稳了的。”
词语解释:鹏砂  拼音:péng shā
即硼砂。又名蓬砂。由矿物硼砂制成。结晶。可焊金银,可入药,有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的功能。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蓬砂》
词语解释:鹏池  拼音:péng chí
大海。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鹏池淼漫,鷄山祸乱。”
词语解释:鹏飙  拼音:péng biāo
《庄子·逍遥游》:“﹝ 鹏 ﹞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王先谦 集解引《尔雅》:“扶摇谓之飈。”后因以“鹏飈”谓飞鹏所掀起的旋风。比喻伟人的风采。 唐 王勃 《上皇甫常伯启》:“鹏飈既接,仰云逕而将趋;龙阪可登,指星臺而有望。”
词语解释:鹏迹  拼音:péng jì
犹言荣耀的经历。 明 徐渭 《上提学副使张公书》:“伏睹明公鹏迹霞騫,丰采玉立,德参天地,文协典謨。”
词语解释:鹏张  拼音:péng zhāng
如大鹏展翅。比喻显扬才能。 唐 裴廷裕 《授孙偓判户部制》:“鹏张上国, 颜渊 首冠於诸科;弓招小山, 穆生 道优於置醴。”
词语解释:鹏擒  拼音:péng qín
谓飞鸟被捉获。 唐 杜牧 《黄州准赦祭百神文》:“或曰畋游,苑大林深,喈嘐跳突,千毛万羽,豹裂鹏擒,其乐无伍。”
词语解释:鹏抟鹢退  拼音:péng tuán yì tuì
鹏抟,本《庄子·逍遥游》;鷁退,出《左传·僖公十六年》“六鷁退飞过 宋 都”。喻指宦海的浮沉,仕途的进退。 清 钱谦益 《陈昌箕日记诗叙》:“余以餘生頽景,尸居假息,亦不復知海内故人鹏摶鷁退,近作何状。”
词语解释:鹏壑  拼音:péng hè
大海。 唐 王起 《蜃楼赋》:“伊浩汗之鹏壑,有岧嶤之蜃楼。”
词语解释:鹏霄万里  拼音:péng xiāo wàn lǐ
比喻前程远大。 南唐 李中 《献张拾遗》诗:“献替频陈忠誉播,鹏霄万里展雄飞。”参见“ 鹏程万里 ”。
词语解释:鹏程万里  拼音:péng chéng wàn lǐ
《庄子·逍遥游》:“鹏之徙於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摶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后因以“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 宋 楼钥 《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诗:“鹏程万里兹权舆,平时义方师有餘。”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莫嘆儒冠久悮身,鹏程万里终当奋。” 方之 《内奸》:“地方上的人氏都说 严 家大少鹏程万里,要是在前 清 ,四人大轿乃至八人大轿是坐稳了的。”
词语解释:鹏雕  拼音:péng diāo
泛指能远举高飞的大鸟。比喻高位。 明 汤式 《一枝花·言志》套曲:“直钩儿怎钓鲸鰲,闷弓儿难射鹏鵰。”
词语解释:鹏游蝶梦  拼音:péng yóu dié mèng
《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 庄周 梦为胡蝶之事。后以“鹏游蝶梦”谓变幻夸诞之谈。 宋 刘辰翁 《忆秦娥·忆仙》词:“昨夜又迟黄石,今朝重叩鸿濛。碧桃花下醉相逢。説尽鹏游蝶梦。”
词语解释:鹏衢  拼音:péng qú
鹏鸟飞行的路线。比喻仕途。 唐 黄元之 《润州江宁县瓦棺寺维摩诘画像碑》:“佇闻摶击鹏衢,栖迟凤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