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鹡鸰原鸰脊鸰鹘鸰    

词语解释:鹡鸰  拼音:jí líng
(1).鸟类的一属。最常见的一种,身体小,头顶黑色,前额纯白色,嘴细长,尾和翅膀都很长,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吃昆虫和小鱼等,属受保护鸟类。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水浒传》第一二○回:“双双鸿雁,哀鸣在沙渚磯头,对对鶺鴒,倦宿在败荷汀畔。”
(2).《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后以“鶺鴒”比喻兄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岂无鶺鴒,固慎名器。”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冏冏抱明璉,飞飞联鶺鴒。” 宋 叶适 《送巩仲同》诗:“天催鶺鴒玉楼去,漱流不并龙洲旁。”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阿稚》:“不为雁序而作鶺鴒,明知弟幼弱,不加防护,任其独行,不饱豺虎,必遭颠坠。”
词语解释:原鸰  拼音:yuán líng
《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孔颖达 疏:“脊令者,当居於水,今乃在於高原之上,失其常处,以喻人当居平安之世,今在於急难之中,亦失常处也……以喻兄弟既在急难而相救。”脊令,即鶺鴒,水鸟名。后以“原鴒”喻兄弟友爱,急难相助。 唐 李商隐 《为裴懿无私祭薛郎中文》:“原鴒奕奕,沼雁驯驯。”
词语解释:脊鸰  拼音:jǐ líng
见“ 脊令 ”。
词语解释:脊令  拼音:jǐ líng
亦作“ 脊鴒 ”。 即鹡鸰。水鸟名。《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毛 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 郑玄 笺:“雝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 宋 黄庭坚 《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鴈不成行。” 清 卓尔堪 《题脊令图》诗:“脊令飞鸣声不息,先急后悲何悽惻。”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班睽行雁列,原益脊鴒咨。”参见“ 鶺鴒 ”。
词语解释:鹘鸰  拼音:hú líng
亦作“ 鶻伶 ”。 本系一种目光尖锐的鸟。(1)形容目光明快、灵活。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若不沙,则我这双儿鶻鴒也似眼中睛,应不瞑。”(2)形容聪明伶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虽为箇侍婢,举止皆奇妙,那些儿鶻鴒那些儿掉。” 元 宋方壶 《红绣鞋·阅世》曲:“懵懂的怜瞌睡,鶻伶的惜惺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