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鳑魮 拼音:páng bǐ
(1).亦作“ 鰟皮 ”。鱼名。即鳑鲏。 黄侃 《蕲春语》:“ 罗氏 ( 宋 罗愿 )云:‘今人谓之旁皮鯽。’吾乡至今犹然,其字作鰟魮。” 胡祖德 《沪谚》卷上:“鰟魮鱼有三寸肚肠。”参见“ 鰟鮍 ”。
(2).乌药的别名。 清 李元 《蠕范·物名》:“草木而蛇鱼名者……乌药,鰟魮;丝瓜,鱼鰦。”参见“ 鰟魮树 ”。
词语解释:鳑鲏 拼音:páng pī
鱼名。鱼纲鲤科。体形跟鲫鱼相似,比鲫鱼小。眼有彩色光泽,背面淡绿色,略带蓝色的闪光,腹面银白色。生活在淡水中,吃水生植物,卵产在蚌壳里。
词语解释:鳑魮树
乌药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一·乌药》。词语解释:鳑头 拼音:páng tóu
鳙鱼的别名。词语解释:鳑鲏 拼音:páng pī
鱼名。鱼纲鲤科。体形跟鲫鱼相似,比鲫鱼小。眼有彩色光泽,背面淡绿色,略带蓝色的闪光,腹面银白色。生活在淡水中,吃水生植物,卵产在蚌壳里。词语解释:鳑皮 拼音:páng pí
见“ 鰟魮 ”。
词语解释:鳑魮 拼音:páng bǐ
(1).亦作“ 鰟皮 ”。鱼名。即鳑鲏。 黄侃 《蕲春语》:“ 罗氏 ( 宋 罗愿 )云:‘今人谓之旁皮鯽。’吾乡至今犹然,其字作鰟魮。” 胡祖德 《沪谚》卷上:“鰟魮鱼有三寸肚肠。”参见“ 鰟鮍 ”。
(2).乌药的别名。 清 李元 《蠕范·物名》:“草木而蛇鱼名者……乌药,鰟魮;丝瓜,鱼鰦。”参见“ 鰟魮树 ”。
词语解释:鳑鲏 拼音:páng pī
鱼名。鱼纲鲤科。体形跟鲫鱼相似,比鲫鱼小。眼有彩色光泽,背面淡绿色,略带蓝色的闪光,腹面银白色。生活在淡水中,吃水生植物,卵产在蚌壳里。
词语解释:鳑魮树
乌药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一·乌药》。词语解释:鳑魮鲗
即鳑鲏。词语解释:鳑魮树
乌药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一·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