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八庚平声 [héng xíng,行走][héng,纵横][gēng,更改][bīng bìng,相从也,合也,兼也][líng,使令][zhēng,正月][chéng,盛受][zhēng][chēng][详注1][cāng chen][音彭、祊。《说文》所以辅弓弩者。][héng][péng][qīng][qióng][音傖。搶攘,亂貌。][详注2][zhēng][hēng][tāng][xíng][chéng][míng][chēng][zhēng kēng][衆也,疾也。][zhēng][详注3][yíng hōng]櫿[音庚。《说文》秦晋谓坑为埂。]


注1:枪 《集韵》《韵会》楚耕切《正韵》抽庚切,音峥。《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亦叶音锵。《宋·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幕中画,辉辉天业昌。鸿门销薄蚀,垓下陨欃枪。
注2:拼 俗拚字。又《唐韻》北萌切,音繃。與抨同。又《集韻》披耕切,音怦。《爾雅·釋詁註》拼荓同。詩大雅,荓云不逮。又有隨從之義。
注3:黾 《集韻》《類篇》眉耕切,音盲。地名。《史記·春申君傳》秦踰黽隘之塞而攻楚。《正義曰》黽隘之塞在申州。
末字词组
骑鲸石鲸骑长鲸剪鲸鹍鲸须鲸连鳌跨鲸 
长鲸奔鲸鲵鲸钟鲸介鲸鳁鲸铜鲸 
鲲鲸掣鲸金鲸木鲸蓝鲸鰴鲸枭鲸 
华鲸蛟鲸诛鲸鹏鲸蒲鲸横鲸瑶鲸 

词语解释:骑鲸  拼音:qí jīng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词语解释:长鲸  拼音:cháng jīng
(1).大鲸。 晋 左思 《吴都赋》:“长鲸吞航,修鯢吐浪。”《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长鲸击水, 天吴 覆舟。”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2).喻巨寇。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论逆臣则呼为问鼎,称巨寇则目以长鲸。” 唐 黄滔 《明皇回驾经马嵬坡赋》:“长鲸入鼎兮中原,六龙迴轡兮 蜀 门。” 明 王世贞 《纲鉴会纂·梁元帝》:“ 淮海 长鲸,虽云授首, 襄阳 短狐,未全革面。”
词语解释:鲲鲸  拼音:kūn jīng
即鲲鱼。鲲鱼千尺如鲸,故名。 唐 杜甫 《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鐘律儼高悬,鯤鲸喷迢遰。” 仇兆鳌 注引 王嘉 《拾遗记》:“鯤鱼千尺如鲸。”
词语解释:华鲸  拼音:huá jīng
钟和刻绘鲸鱼形状的撞钟之木。亦泛指钟。 宋 黄庭坚 《题净因壁》诗之二:“履声如渡薄冰过,催粥华鲸吼夜阑。” 宋 陆游 《秋兴》诗之十二:“鼉鼓华鲸响寺廊,残芜落叶弄秋光。”参见参见“华鐘”。
词语解释:石鲸  拼音:shí jīng
石雕的鲸鱼。《三辅黄图·池沼》:“池( 昆明池 )中有 豫章臺 及石鲸。刻石为鲸鱼,长三丈,每至雷雨,常鸣吼,鬣尾皆动。” 隋 江总 《秋日游昆明池》诗:“蝉噪金隄柳,鷺饮石鲸波。” 唐 储光羲 《游昆明池思古》诗:“石鲸既蹭蹬,女牛亦流离。” 清 孙中岳 《大侄书金陵回即走西安怅然念之》诗:“故宫荒草埋金狄,客路秋风动石鲸。”
词语解释:奔鲸  拼音:bēn jīng
奔跑的鲸鱼。喻指不义凶暴之人。 晋 陶潜 《命子》诗:“凤隐於林,幽人在丘。逸虬遶云,奔鲸骇流。”《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长虵固能翦,奔鲸自此曝。” 李善 注:“《左氏传》:‘取其鲸鯢而封,以为大戮。’ 杜预 曰:‘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也。’” 唐 李白 《北上行》:“奔鲸夹 黄河 ,凿齿屯 洛阳 。”
词语解释:掣鲸  拼音:chè jīng
比喻才大气雄。语本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四:“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金 元好问 《晨起》诗:“掣鲸莫倚平生手,只有东溪把钓竿。”
词语解释:蛟鲸  拼音:jiāo jīng
蛟龙与鲸鱼。亦泛指巨大的水中动物。《关尹子·七釜》:“得道之清者,物莫能累,身轻矣可以骑凤鹤;得道之浑者,物莫能溺,身冥矣可以席蛟鲸。” 唐 元稹 《虫豸诗·〈蚁子〉之二》:“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 宋 陆游 《寄太湖隐者》诗:“有时跨蛟鲸,指挥雷雨奔。”
词语解释:骑长鲸  拼音:qí cháng jīng
见“ 骑鲸 ”。
词语解释:骑鲸  拼音:qí jīng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词语解释:鲵鲸  拼音:ní jīng
(1).比喻凶恶的敌人。 宋 岳珂 《桯史·百韵诗》:“利兵驱虎豹,杰观筑鯢鲸。”
(2).比喻无辜被杀之人。 清 洪楝园 《警黄钟·团圆》:“一个个生擒活捉作鯢鲸。”参见“ 鲸鯢 ”。
词语解释:鲸鲵  拼音:jīng ní
(1).即鲸。雄曰鲸,雌曰鲵。 唐 卢纶 《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诗:“舟檝方朝海,鲸鯢自曝腮。”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一折:“想鸞鹤只在秋江上,似鲸鯢吸尽银河浪。”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力屈鲸鯢仆,声回雁鶩呼。”
(2).比喻凶恶的敌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 杜预 注:“鲸鯢,大鱼名,以喻不义之人吞食小国。”《晋书·愍帝纪》:“扫除鲸鯢,奉迎梓宫。”《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鲸鯢,大鱼,钩网所不能制,以此敌人之魁桀者。”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 雍正 、 乾隆 以下,姦奴 和昇 揽权,卖官鬻爵,荼毒等於鲸鯢。” 康有为 《遣人入北寻幼博墓携骸南归》诗:“鲸鯢横波斜日曛,誓起义师救圣君。”
(3).借指海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海中盗艇猖獗,鲸鯢日盛。”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扫荡鲸鯢,肃清海甸,总是大快事,不必计较功伐。”
(4).比喻无辜被杀之人。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妻子无辜,并为鲸鯢。” 唐 元稹 《王迪贬永州司马》:“﹝家属﹞适遭蜂蠆,并为鲸鯢。” 章炳麟 《讨满洲檄》:“ 汉 民无罪,尽为鲸鯢。”
词语解释:金鲸  拼音:jīn jīng
比喻容量大的华美盛酒器。 唐 温庭筠 《钱唐曲》:“一曲堂堂红烛筵,金鲸泻酒如飞泉。”一本作“ 长鲸 ”。 曾益谦 注引 杜甫 《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 宋 冯伟寿 《木兰花慢·和答玉林韵》词:“笑呼银汉入金鲸。琼苑自由身。”
词语解释:诛鲸  拼音:zhū jīng
《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鯢而封之,以为大戮,於是乎有京观以惩淫慝。”后遂以“诛鲸”指诛杀大奸首恶。《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先生感激弃耒耜,坐间谈笑许诛鲸。”
词语解释:剪鲸  拼音:jiǎn jīng
《文选·曹冏〈六代论〉》:“扫除凶逆,剪灭鲸鯢。” 李周翰 注:“鲸鯢,大鱼吞食小鱼者,以喻不义人也。”后因称剪除凶逆为“翦鲸”。 唐玄宗 《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幸过翦鲸地,感慕神且英。”
词语解释:钟鲸  拼音:zhōng jīng
形同鲸鱼的撞钟木。语出《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 《西京赋》注:“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輒大鸣呼。凡鐘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为鲸鱼。”《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肯信鐘鲸吼,休将栈马猜。”
词语解释:木鲸  拼音:mù jīng
木制的形如鲸鱼状的钟锤。借指钟。典出《后汉书·班固传》:“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颜师古 注引 薛综 曰:“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薄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輒大鸣呼。凡鐘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为鲸鱼。” 宋 范成大 《馆娃宫赋》:“木鲸吼以清厉,金磬隐其萧瑟。”参见“ 鲸鐘 ”。
词语解释:鲸钟  拼音:jīng zhōng
亦作“ 鲸钟 ”。古代的大钟。钟纽为蒲牢状,钟杵为鲸鱼形,故名。 唐 王起 《寅月衅龟赋》:“ 齐国 鲸鐘,仁称 孟子 。” 宋 陆游 《雍熙请机老疏》:“鲸鐘鼉鼓,无非涂毒家风。” 明 黄佐 《乾清宫赋》:“天子乃驾鸞盖,鏗鲸钟,清黄道,出紫宫。” 清 李必恒 《铙歌·大恺》:“摐鼉鼓,鏗鲸鐘。”
词语解释:鹏鲸  拼音:péng jīng
指大者。 宋 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黄庭坚 喜作诗得名,好用 南朝 人语,专求古人未使之事,又一二奇字,缀葺而成诗,自以为工,其实所见之僻也。故句虽新奇,而气乏浑厚。吾尝作诗题其编后,略云:‘端求古人遗,琢抉手不停。方其拾璣羽,往往失鹏鲸。’”
词语解释:鹍鲸
《庄子》寓言中能化为大鹏的鲲鱼。 宋 苏辙 《燕贡士》诗:“勇鋭青衿士,淹通白髮生。芬芳离兰菊,变化等鵾鲸。”参见“ 鵾鹏 ”。
词语解释:鹍鹏  拼音:kūn péng
(1).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鯤,鯤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鯤,后讹为“鵾”。常以“鵾鹏”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鵾鹏戾赤霄以高翔,鶺鴒傲蓬林以鼓翼。” 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鵾鹏辈,委身拂天波。” 明 张居正 《赠国子马生行》:“鵾鹏跛躄风尘中,驊騮伏櫪盐车下。” 梁启超 《饮冰室诗话》九二:“海外鵾鹏忆鷽鳩,蟪蛄朝菌各春秋。”
(2).指鲲和鹏。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之二:“蛙跳蛾舞仰头笑,焉用鵾鹏鳞羽多。”按,鳞指鵾言,羽指鹏言。鵾,当作“鯤”。
词语解释:介鲸  拼音:jiè jīng
大鲸。 晋 郭璞 《江赋》:“介鲸乘涛以出入,鯼鮆顺时而往还。” 唐 刘禹锡 《踏潮歌》:“介鲸得性方逍遥,仰鼻嘘吸扬朱翘。”
词语解释:蓝鲸  拼音:lán jīng
鲸的一种,身体为蓝灰色,有白色斑点,体长达三十馀米。
词语解释:蒲鲸  拼音:pú jīng
指钟。 唐 黄滔 《灵山塑北方毗沙门天王碑》:“毳锡百萃其夏午,蒲鲸六吼其宵加。”参见“ 蒲牢 ”。
词语解释:蒲牢  拼音:pú láo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活在海边的兽。据说它吼叫的声音非常宏亮,故古人常在钟上铸上蒲牢的形象。《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 曰:“海中有大鱼曰鍄,海边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鲸鱼击蒲牢,輒大鸣。凡鐘欲令声大者,故作蒲牢於上。所以撞之者为鲸鱼。”后因以“蒲牢”为钟的别名。 唐 皮日休 《寺钟暝》诗:“重击蒲牢唅山日,冥冥烟树覩栖禽。”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可许我来叩舂容,蒲牢一声震寥廓。”
词语解释:须鲸  拼音:xū jīng
鲸的一类,没有牙齿,有鲸须,吃甲壳动物和小鱼。如:长须鲸、蓝鲸等
词语解释:鳁鲸  拼音:wēn jīng
哺乳动物名。外形像鱼,体长六米至九米,头上有喷水孔,口内无齿,有鲸须,背鳍小,身体背面黑色,腹部带白色。生活在海洋中。
词语解释:鰴鲸  拼音:huī jīng
强大有力的鲸鱼。 晋 左思 《吴都赋》:“鰴鲸辈中於羣犗,搀抢暴出而相属。” 刘逵 注:“鰴鲸,鱼之有力者也。鱼大者莫若鲸也,故曰鰴鲸也。搀抢,星也。《淮南子》曰:鲸鱼死而慧星出。”
词语解释:横鲸  拼音:héng jīng
鲸鱼横卧。比喻强敌当前。 明 高启 《感旧酬宋军咨见寄》诗:“金镜偶沦照,干戈起纷争。中原未失鹿, 东海 方横鲸。”
词语解释:连鳌跨鲸
《列子·汤问》载 渤海 之东有五山浮于海,天帝令巨鳌十五轮流负山,山始不动。“而 龙伯 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鼇。”又《文选·扬雄〈羽猎赋〉》有游猎江河湖泽,“乘巨鳞,骑京(或作鲸)鱼”的记载。后以“连鼇跨鲸”表示超凡成仙。 宋 范成大 《望海亭赋》:“若夫浩荡轩豁,孤高伶俜;腾驾碧寥,指麾沧溟;堕忧端於眇莽,挹顥气於空明;飘飘焉有连鼇跨鲸之意,举莫如望海之新亭。”
词语解释:铜鲸  拼音:tóng jīng
铜制的鲸形贮水器。 唐 李绅 《题法华寺五言二十韵》“龙喷疑通海,鲸吞想漏川”自注:“寺内有 梁朝 铜龙吐泉,铜鲸饮水,以注诸院。”
词语解释:枭鲸  拼音:xiāo jīng
枭鸟与鲸鱼。比喻强大凶恶的势力。《宋书·临川烈武王道规传》:“爰始协规,则翼赞景业;陵威致讨,则克剪梟鲸。”
词语解释:瑶鲸  拼音:yáo jīng
指钟槌。古时钟槌刻作鲸鱼形,故称。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瑶鲸戒响,悬猛簴於端闈;铜狄分形,肃严扃於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