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鲍谢 拼音:bào xiè
(1).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朓 的并称。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五:“赋诗何必多,往往凌 鲍 谢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南史》谓 鲍照 、 谢元暉 为 鲍 谢 。”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 苏 李 属和之篇, 鲍 谢 酣吟之响,若喷薄出之,而大珠小珠相错落也。”
(2). 南朝 诗人 鲍照 和 谢灵运 的并称。 宋 黄庭坚 《寄陈适用》诗:“寄我五字诗,句法窥 鲍 谢 。” 史容 注:“ 明远 、 灵运 。”
(3). 唐 人 鲍防 和 谢良弼 的并称。 鲍防 为 德宗 时礼部侍郎,工诗,讥切当世,与中书舍人 谢良弼 友善,人称 鲍 谢 。参阅《唐诗纪事》四七。词语解释:鲍叔 拼音:bào shū
鲍叔牙 的别称。 春秋 时 齐国 大夫。以知人并笃于友谊称于世。后常以“鲍叔”代称知己好友。 唐 元稹 《寄乐天》诗:“惟应 鲍叔 犹怜我,自保 曾参 不杀人。” 邹韬奋 《经历》十二:“在我苦学的时候, 郁先生 实在可算是我的‘鲍叔’。”参阅《史记·管晏列传》。词语解释:鲍鱼 拼音:bào yú
(1).盐渍鱼,干鱼。其气腥臭。《史记·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輼车臭,乃詔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唐 常楚老 《祖龙行》:“ 祖龙 一夜死 沙丘 , 胡亥 空随鲍鱼辙。”《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堪笑 沙丘 才遇处,鑾舆风起鲍鱼腥。” 柳亚子 《天心二首为那拉载湉同殒作》诗之二:“鲍鱼已死 秦 皇帝,符命犹陈 莽 大夫。”
(2).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清 李元 《蠕范·物偏》:“鰒,鲍鱼也,石鮭也,石华也,石决明也。”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鲍鱼》:“ 登州 以鲍鱼为珍品。案,即鰒鱼也。” 杨朔 《海市》:“你到渔业生产队去,人家留你吃饭,除了鲐鱼子、燕儿鱼丸子而外,如果端出雪白鲜嫩的新干贝或者是刚出海的鲍鱼,你一点不用大惊小怪,以为是大摆筵席,其实平常。”词语解释:鲍参军 拼音:bào cān jūn
即“鲍照”。词语解释:鲍照 拼音:bào zhào
(约414-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人。晚年任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后因刘子顼起兵谋反失败,被乱兵所杀。长于乐府和七言歌行。《拟行路难》为其诗代表作,另有《芜城赋》、《登大雷岸与妹书》等名篇。明人辑有《鲍参军集》。词语解释:鲍老 拼音:bào lǎo
古代戏剧脚色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好似傀儡棚前,一个鲍老。” 钱南扬 校注:“鲍老,古剧脚色名。《后山诗话》载 杨大年 《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郭郎也是脚色名,盖即引戏,见《乐府杂録》‘傀儡’条。《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有‘《大小斫刀鲍老》、《交袞鲍老》。鲍老似乎与傀儡戏关係特别密切,故上句云云。’”《水浒传》第三三回:“锣声响处,众人喝采。 宋江 看时,却是一伙舞鲍老的。”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蓝衫调鲍老,玉瞳辉 文康 。”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补遗》:“鲍老,滑稽脚色。曲牌有《鲍老催》、《耍鲍老》。农村演《大头和尚戏柳翠》,大头和尚臃肿郎当即鲍老也…… 昆明 之语谓臃肿郎当之人曰鲍老。”参阅 王国维 《古剧脚色考·鲍老》。词语解释:鲍肆 拼音:bào sì
见“ 鲍鱼之肆 ”。
词语解释:鲍鱼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亦作“ 鲍鱼之次 ”。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王聘珍 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明史·余珊传》:“致陛下耳嚣目眩,忽不自知其在鲍鱼之肆矣。”亦省称“ 鲍肆 ”。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凡物皆久而后化,麝食香久则香,蜜採花久则甜,此芝室鲍肆之异习而渐化耳。”词语解释:鲍家诗 拼音:bào jiā shī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齎我长恨意,归为狐兔尘。”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感动得鬼亦能唱。后因以“鲍家诗”代称 鲍照 《代蒿里行》。 唐 李贺 《秋来》诗:“秋坟鬼唱 鲍 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姚燮 集注引 钱饮光 曰:“ 鲍 家诗指 明远 《蒿里行》,如诗到情真之处,鬼亦能唱。” 宋 梅尧臣 《呈刁经臣》诗:“常观 鲍 家诗,心慕已不浅。” 清 谭嗣同 《残魂曲》:“君不见深林哀唱 鲍 家诗,晓来魂气迷江树。”亦称“ 鲍家句 ”。 清 孙枝蔚 《哭方尔止》诗之一:“下船旋即上丧车,指点铭旌半老渔。有鬼能唱 鲍 家句,何人可付 蔡邕 书?”词语解释:鲍室 拼音:bào shì
存放鲍鱼的房室。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同人》:“败鱼鲍室,臭不可息。上山履涂,归伤我足。”词语解释:鲍氏骢 拼音:bào shì cōng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鲍司隶歌》:“ 鲍 氏驄,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郭茂倩 题解:“《乐府广题》曰:《列异传》云: 鲍宣 , 宣 子 永 , 永 子 昱 ,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驄马,京师人歌之。”后以“鲍氏驄”指司隶校尉或三公之职。 唐 刘禹锡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敢申贺》诗:“再佩 扶阳 印,常乘 鲍氏 驄。”词语解释:鲍庾 拼音:bào yǔ
南朝 宋 鲍照 和 北周 庾信 的并称。《平山冷燕》第一回:“ 元 白 风流不一而足, 鲍 庾 俊逸屈指有人。” 清 方履籛 《书刘芙初编修〈骈体文集〉序》:“ 应 刘 摧於 鄴 东, 鲍 庾 渺於 江 左。”词语解释:鲍螺酥 拼音:bào luó sū
一种精制的形似蚫螺的糕点。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除夜》:“是日,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合,合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及市食,如……小蚫螺酥、市糕、五色萁豆、炒槌栗、银杏等品。”词语解释:鲍里斯·戈东诺夫 拼音:bào lǐ sī · gē dōng nuò fū
剧本。俄国普希金作于1825年。权臣鲍里斯·戈东诺夫谋杀皇子,夺得皇位后受到良心谴责。修道士葛里高利伪称皇嗣,在波兰贵族支持下起兵讨伐。鲍里斯面对人民的不满,服毒自杀。词语解释:鲍酪 拼音:bào lào
亦作“ 鲍螺 ”。 一种由 鲍 氏创制的乳酪饼。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鲍酪》:“ 乾隆 时,有以牛乳煑令百沸,点以青盐滷,使凝结成饼,佐以香秔米粥,食之,絶佳。復有以蔗糖法製如螺形,甘洁异常。始於 鲍氏 ,故名‘鲍螺’,亦名‘鲍酪’。”词语解释:鲍人 拼音:bào rén
周 官名。主持制革工作。《周礼·考工记·鲍人》:“鲍人之事,望而眂之,欲其荼白也;进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卷而搏之,欲其无迆也。”《周礼·考工记序》“攻皮之工,函、鲍、韗、韦、裘” 唐 贾公彦 疏:“鲍人主治皮。”词语解释:鲍夕阳 拼音:bào xī yáng
清 代藏书、校勘家 鲍廷博 的别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吾乡 鲍以文 廷博 ,博学多闻,广鐫书籍,名动九重;不知其能诗也。余偶见其《夕阳》二十首,清妙可喜……可称古有 鲍孤雁 ,今有 鲍夕阳 矣。”词语解释:鲍子知我 拼音:bào zǐ zhī wǒ
《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当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 鲍叔 谋事而更穷困, 鲍叔 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 鲍叔 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 鲍叔 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 败, 召忽 死之,吾幽囚受辱, 鲍叔 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后以“鲍子知我”谓彼此相互了解而情谊深切。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 平远 丁文诚 公,清风亮节,冠絶一时,平生赋性鯁直,不諳世故,持节二十年,与连圻诸将帅有公义而无私交,独於 合肥 兄弟,深 鲍子 知我之感。”词语解释:鲍螺 拼音:bào luó
(1).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市食》:“鲍螺,裹蜜。”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方物》:“ 苏州 则带骨鲍螺、山查丁、山查糕、松子糖、白圆、橄欖脯。”
(2).见“ 鲍酪 ”。
词语解释:鲍酪 拼音:bào lào
亦作“ 鲍螺 ”。 一种由 鲍 氏创制的乳酪饼。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鲍酪》:“ 乾隆 时,有以牛乳煑令百沸,点以青盐滷,使凝结成饼,佐以香秔米粥,食之,絶佳。復有以蔗糖法製如螺形,甘洁异常。始於 鲍氏 ,故名‘鲍螺’,亦名‘鲍酪’。”词语解释:鲍舍 拼音:bào shè
存放鲍鱼的房舍。 汉 焦赣 《易林·损之大过》:“狐济濡尾,求橘得枳。 季妣 怀悔,鲍舍鱼是。”词语解释:鲍孤雁 拼音:bào gū yàn
亦作“ 鲍孤鴈 ”。 宋 代诗人 鲍当 的别号。 宋 司马光 《司马温公诗话》:“ 鲍当 ,善为诗, 景德 二年,进士及第,为 河南 府法曹。 薛尚书 知府, 当 失其意,初甚怒之。 当 献《孤雁诗》云:‘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死君庖,为带边城信。’ 薛 大嗟赏,自是游宴无不预焉,不復以掾属待之。时人谓之 鲍孤雁 。” 宋 龚鼎臣 《东原录》:“后有 鲍当 者,著《孤鴈诗》甚精,时亦号 鲍孤鴈 。”词语解释:鲍姑井 拼音:bào gū jǐng
在今 广东省 广州市 北 越秀山 之西,传说为 鲍姑 所汲处。《嘉庆一统志·广州府一·山川》:“ 鲍姑井 ,在 番禺县 北 越秀山 之西……相传 晋 鲍靚 女 葛洪 妻所汲处。”词语解释:鲍家姑 拼音:bào jiā gū
见“ 鲍姑 ”。
词语解释:鲍姑 拼音:bào gū
相传为 晋 鲍靓 女, 葛洪 妻,多行灸于南海。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崔煒 ﹞又问曰:‘昔四女云 鲍姑 ,何人也?’﹝夫人﹞曰:‘ 鲍靚 女, 葛洪 妻也。多行灸於南海。’ 煒 方叹骇昔日之嫗耳。” 清 丘逢甲 《鲍姑祠》诗:“满目江山海气阴, 鲍姑 祠畔客登临。”亦称“ 鲍家姑 ”。 清 陈维崧 《法驾导引·曹南耕表弟礼斗甚虔词以纪之》词之二:“ 毛女 弄琴红捍拨, 井公 戏博紫樗蒱,閒话 鲍家姑 。”词语解释:鲍气 拼音:bào qì
腐臭之气。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 汴 帅 朱公 再围 凤翔 ,与茂贞军战于 虢县 西 槐林驛 ,大败 岐 军,横尸不絶,鲍气闻於十里。”参见“ 鲍鱼 ”。
词语解释:鲍鱼 拼音:bào yú
(1).盐渍鱼,干鱼。其气腥臭。《史记·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輼车臭,乃詔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唐 常楚老 《祖龙行》:“ 祖龙 一夜死 沙丘 , 胡亥 空随鲍鱼辙。”《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堪笑 沙丘 才遇处,鑾舆风起鲍鱼腥。” 柳亚子 《天心二首为那拉载湉同殒作》诗之二:“鲍鱼已死 秦 皇帝,符命犹陈 莽 大夫。”
(2).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清 李元 《蠕范·物偏》:“鰒,鲍鱼也,石鮭也,石华也,石决明也。”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鲍鱼》:“ 登州 以鲍鱼为珍品。案,即鰒鱼也。” 杨朔 《海市》:“你到渔业生产队去,人家留你吃饭,除了鲐鱼子、燕儿鱼丸子而外,如果端出雪白鲜嫩的新干贝或者是刚出海的鲍鱼,你一点不用大惊小怪,以为是大摆筵席,其实平常。”词语解释:鲍老儿 拼音:bào lǎo ér
(1).曲牌名。属北曲中吕调,多用在套曲内。
(2).舞名。《水浒传》第八二回:“歌的是:《朝天子》、《贺圣朝》、《感皇恩》、《殿前欢》,治世之音;舞的是:《醉回回》、《活观音》、《柳青娘》、《鲍老儿》,淳正之态。”参见“ 鲍老 ”。
词语解释:鲍老 拼音:bào lǎo
古代戏剧脚色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好似傀儡棚前,一个鲍老。” 钱南扬 校注:“鲍老,古剧脚色名。《后山诗话》载 杨大年 《傀儡诗》云:‘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若教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郭郎也是脚色名,盖即引戏,见《乐府杂録》‘傀儡’条。《武林旧事》卷二‘舞队、大小全棚傀儡’有‘《大小斫刀鲍老》、《交袞鲍老》。鲍老似乎与傀儡戏关係特别密切,故上句云云。’”《水浒传》第三三回:“锣声响处,众人喝采。 宋江 看时,却是一伙舞鲍老的。”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蓝衫调鲍老,玉瞳辉 文康 。” 徐嘉瑞 《金元戏曲方言考补遗》:“鲍老,滑稽脚色。曲牌有《鲍老催》、《耍鲍老》。农村演《大头和尚戏柳翠》,大头和尚臃肿郎当即鲍老也…… 昆明 之语谓臃肿郎当之人曰鲍老。”参阅 王国维 《古剧脚色考·鲍老》。词语解释:鲍姑 拼音:bào gū
相传为 晋 鲍靓 女, 葛洪 妻,多行灸于南海。 唐 裴铏 《传奇·崔炜》:“﹝ 崔煒 ﹞又问曰:‘昔四女云 鲍姑 ,何人也?’﹝夫人﹞曰:‘ 鲍靚 女, 葛洪 妻也。多行灸於南海。’ 煒 方叹骇昔日之嫗耳。” 清 丘逢甲 《鲍姑祠》诗:“满目江山海气阴, 鲍姑 祠畔客登临。”亦称“ 鲍家姑 ”。 清 陈维崧 《法驾导引·曹南耕表弟礼斗甚虔词以纪之》词之二:“ 毛女 弄琴红捍拨, 井公 戏博紫樗蒱,閒话 鲍家姑 。”词语解释:鲍羹 拼音:bào gēng
用腌鱼做的羹汤。 汉 焦赣 《易林·豫之小畜》:“蝙蝠夜藏,不敢昼行。酒为酸浆,魴臰鲍羹。”词语解释:鲍鱼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亦作“ 鲍鱼之次 ”。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王聘珍 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明史·余珊传》:“致陛下耳嚣目眩,忽不自知其在鲍鱼之肆矣。”亦省称“ 鲍肆 ”。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凡物皆久而后化,麝食香久则香,蜜採花久则甜,此芝室鲍肆之异习而渐化耳。”词语解释:鲍鱼之次 拼音:bào yú zhī cì
见“ 鲍鱼之肆 ”。
词语解释:鲍鱼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亦作“ 鲍鱼之次 ”。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王聘珍 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明史·余珊传》:“致陛下耳嚣目眩,忽不自知其在鲍鱼之肆矣。”亦省称“ 鲍肆 ”。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凡物皆久而后化,麝食香久则香,蜜採花久则甜,此芝室鲍肆之异习而渐化耳。”词语解释:鲍林 拼音:bào lín
(linuspauling,1901-1994)美国化学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化学会会长。首先提出化学键既有共价性,又有离子性。还提出电负性概念,确定元素的电负性值。又提出轨道杂化理论和蛋白质分子具有螺旋状结构的理论。获1954年诺贝尔化学奖及1962年诺贝尔和平奖等。著有《化学键的本质》、《量子力学导论》等。词语解释:鲍清风 拼音:bào qīng fēng
宋 鲍当 的号。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上:“ 朱子 未第时有赠 吴兴 朱临 诗,断章云:‘安得断茅环堵地,渔樵终老继 清风 。’初以谓先子慕 朱 早退,故有是句也,绪与前辈语,方知是圃乃 鲍当 郎中故居, 鲍 有诗编名曰《清风集》,时号 鲍清风 。”词语解释:鲍家句 拼音:bào jiā jù
见“ 鲍家诗 ”。
词语解释:鲍家诗 拼音:bào jiā shī
南朝 宋 鲍照 《代蒿里行》:“齎我长恨意,归为狐兔尘。”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感动得鬼亦能唱。后因以“鲍家诗”代称 鲍照 《代蒿里行》。 唐 李贺 《秋来》诗:“秋坟鬼唱 鲍 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姚燮 集注引 钱饮光 曰:“ 鲍 家诗指 明远 《蒿里行》,如诗到情真之处,鬼亦能唱。” 宋 梅尧臣 《呈刁经臣》诗:“常观 鲍 家诗,心慕已不浅。” 清 谭嗣同 《残魂曲》:“君不见深林哀唱 鲍 家诗,晓来魂气迷江树。”亦称“ 鲍家句 ”。 清 孙枝蔚 《哭方尔止》诗之一:“下船旋即上丧车,指点铭旌半老渔。有鬼能唱 鲍 家句,何人可付 蔡邕 书?”词语解释:鲍方 拼音:bào fāng
(1922- )电影演员、导演。安徽歙县人。广西大学法律系毕业。1948年在香港从影,先后在《一年之计》、《新寡》、《故园春梦》等近五十部影片中饰演重要角色。后任导演,自编自导自演的《屈原》,颇获好评。词语解释:鲍嘉 拼音:bào jiā
(humphreybogart,1899-1957)美国电影演员。肄业于马萨诸塞州菲利普斯学校。1930年从影。一生主演《马尔太之鹰》、《卡萨布兰卡》等七十余部影片。其中,《非洲皇后》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