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六鱼平声 [jū][yú,我也][动词][yú,同欤][jū][详注1][jū][jū][jū,拮据][详注2][yú][详注3][qú][详注4][xū][shū][xū,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详注5][音如。水名,在南郡。]


注1:涂 《广韵》直鱼切《集韵》陈如切,音除。水名。与滁同。《晋书·宣帝纪》王淩诈言吴人塞涂水。涂水即滁水。
注2:沮 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苴。水名。《说文》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水经》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 又《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沮县沮水,出东狼谷。《水经注》沔水一名沮水。 又漆沮,二水名。《书·禹贡》漆沮既从。《诗·大雅》自土沮漆。《水经》漆水出扶风杜阳县俞山,东北入于渭。沮水出北地直路县北,东入于洛。《十三州志》漆沮,即洛水也。《诗·地理考》段氏曰:漆沮有二,皆出雍州,东入于渭,特有上流下流之别。诗漆沮入于渭之上流。书漆沮入于渭之下流。 又《水经注》肥如县,故肥子国,有大沮水,小沮水。 又沮中,地名。亦作柤。《吴志》赤乌四年,诸葛瑾取柤中。 又《广韵》侧鱼切《集韵》臻鱼切,音菹。姓也。黄帝史官沮诵,三国沮授。
注3:屠 《广韵》直鱼切《集韵》《韵会》音除。休屠,匈奴王号。休音朽。
注4:衙 音鱼。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导飞廉之衙衙。
注5:鐻 音渠。《集韵》金银器名。《山海经》青要之山,䰠武罗司之,穿耳以鐻。《郭璞曰》鐻,金银器名。《后汉·张奂传》遗金鐻八枚。《注》鐻,音渠。食器名。未详形制。《左思·魏都赋》鐻耳之杰。
共485,分7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鱼龙鱼腹鱼行鱼人鱼千里鱼蠹鱼鼋鱼素
鱼鸟鱼矶鱼水鱼丽鱼鲜鱼沫鱼鲁鱼池
鱼虾鱼轩鱼钥鱼子鱼笺鱼服鱼信鱼浪
鱼跃鱼网鱼梁鱼肉鱼队鱼米鱼稻乡鱼罾
鱼鳞鱼盐鱼羹鱼虫鱼食鱼菜鱼婢鱼潭
鱼鳖鱼尾鱼书鱼藻鱼鲙鱼钓鱼化鱼龙戏
鱼船鱼蟹鱼鼓鱼艇鱼头鱼脍鱼釜鱼笱
鱼乐鱼舟鱼眼鱼须鱼山鱼鸢鱼钩鱼村
鱼竿鱼贯鱼市鱼餐鱼肠鱼腥鱼生鱼苗
鱼目鱼雁鱼符鱼郎鱼凫鱼乡鱼浮鱼浦

词语解释:鱼龙  拼音:yú lóng
(1).鱼和龙。泛指鳞介水族。《周礼·地官·大司徒》“鳞物” 汉 郑玄 注:“鱼龙之属。”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草木之遇阳春,鱼龙之逢风雨。”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明 李贽 《环阳楼晚眺得碁字》诗:“水底鱼龙醒,花间鸟鹊飢。” 清 吴伟业 《黄河》诗:“白浪日崔嵬,鱼龙亦壮哉。”
(2).指古代百戏杂耍中能变化为鱼和龙的猞猁模型。亦为该项百戏杂耍名。《汉书·西域传赞》:“设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碭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 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唐 杨炯 《奉和上元酺宴应诏》:“百戏骋鱼龙,千门壮宫殿。” 宋 苏轼 《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絶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
(3).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卵胎生。于侏罗纪最繁盛。
词语解释:鱼鸟  拼音:yú niǎo
(1).鱼和鸟。常泛指隐逸之景物。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隋书·隐逸传序》:“狎玩鱼鸟,左右琴书。” 唐 韩愈 《海水》诗:“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参见“ 鱼鸟慕 ”。
(2).指梦境。语本《庄子·大宗师》:“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於渊。” 宋 梅尧臣 《和原甫早赴紫宸朝待旦假寐》:“烛房犹照衣冠上,漏舍欲为鱼鸟间。”
词语解释:鱼鸟慕  拼音:yú niǎo mù
鱼慕渊,鸟慕林。比喻隐逸静退之心。《南史·隐逸传上·宗测》:“而今鬢已白,岂容课虚责有,限鱼鸟慕哉。”
词语解释:鱼虾  拼音:yú xiā
亦作“ 鱼鰕 ”。 鱼和虾。泛指鱼类水产。 唐 韩愈 《南山》诗:“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宋 苏轼 《鱼蛮子》诗:“鱼鰕以为粮,不耕自有餘。” 章炳麟 《訄书·原变》:“下观於深隧,鱼鰕皆瞽,非素无目也,至此无所用其目焉。”
词语解释:鱼跃  拼音:yú yuè
(1).谓鱼跳出水面。《礼记·丧大记》:“鱼跃拂池。” 晋 庾阐 《三月三日临曲水》诗:“轻舟沉飞觴,鼓枻观鱼跃。” 唐 李频 《夏日过友人檀溪别业》诗:“鷺栖依緑篠,鱼跃出清萍。” 元 许恕 《次张大年韵》:“鱼跃乱流时倚杖,鶯啼新緑昼移尊。”
(2).比喻动作像鱼那样跳跃。如:一个鱼跃,把飞来的球接住。
词语解释:鱼鳞  拼音:yú lín
(1).鱼身上的鳞片。《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闕兮朱宫。” 王逸 注:“言 河伯 所居,以鱼鳞盖屋。” 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诗:“风生似羊角,云上若鱼鳞。” 徐朝夫 《孤鹜》:“有的干脆说:鱼鳞也没吃过一片!”
(2).鳞次,依次相接。《墨子·备蛾傅》:“荅广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两端接尺相覆,勿令鱼鳞三。” 孙诒让 间诂:“言为荅之法,以木两端相衔接,以尺为度,不可鳞次不相覆也。”《汉书·刘向传》:“今 王 氏一姓乘朱轮华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蝉充盈幄内,鱼鳞左右。” 颜师古 注:“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鱼鳞也。” 北周 庾信 《温汤碑》:“ 秦皇 餘石,仍为雁齿之阶; 汉武 旧陶,即用鱼鳞之瓦。” 宋 梅尧臣 《和吴冲卿元会》:“殿前冠剑鱼鳞立,东风入仗旗脚迴。” 章炳麟 《沉荩哀辞》:“块抱关于大别兮,龙蛇虎豹坌沓而鱼鳞。”
(3).引申为依次,一个接一个地。 宋 叶适 《送郑虞任赴京西检法官》诗:“事繁丝唾乱,神静鱼鳞理。”
(4).古代兵阵名。即鱼丽阵。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胄,亲当矢石,夕对以鱼鳞之阵,朝临以鹤翼之围。”
(5).比喻水面细碎的波纹。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闲游》诗:“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鱼鳞是断云。”
(6).借指鱼鳞状的云。 宋 梅尧臣 《春晴对月》诗:“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便提起笔,另行将那段末数联誊出,是:彩云三素,忽散鱼鳞;宝月一奩,旋亏蟾魄。”
(7).借指瓦片。 宋 陆游 《村舍》诗:“新墙拆龟兆,疎瓦断鱼鳞。”《花月痕》第八回:“阁分三层,上层左临试院,万片鱼鳞,右接东城,一行雉堞。”
(8).代称鱼。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笼中的小鸟还想飞返山林,豢池中的鱼鳞还想逃回大海。”
词语解释:鱼鳖  拼音:yú biē
亦作“ 鱼鱉 ”。
(1).鱼和鳖。《周礼·天官·鳖人》:“以时簎鱼鳖龟蜃凡貍物。”《礼记·中庸》:“黿鼉蛟龙鱼鳖生焉。”《荀子·王制》:“黿鼉鱼鳖鰌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
(2).泛指鳞介水族。《书·伊训》:“山川鬼神亦莫不寧,暨鸟兽鱼鳖咸若。”《汉书·匈奴传上》:“下及鱼鱉,上及飞鸟。” 清 顾炎武 《酬程工部先贞》诗:“水竭愁鱼鳖,山空困鹿麋。”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夏日消融,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词语解释:鱼船  拼音:yú chuán
用于捕鱼的船。 唐 姚合 《赠常州院僧》诗:“仍闻开讲日,湖上少鱼船。” 元 马麐 《半泾》诗:“鱼船商船喜通津,挝鼓椎牛祀海神。” 方之 《栽草记》五:“两个老人整天在水上漂来漂去,四周湖水茫茫;这小小的电池把他们的小小鱼船跟整个世界连系了起来。”
词语解释:鱼乐  拼音:yú lè
《庄子·秋水》:“ 庄子 与 惠子 游於 濠 梁之上。 庄子 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 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 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本谓鱼游水中,悠然自得。后亦以喻纵情山水,逍遥游乐。 元 柳贯 《洪州歌》之三:“未放官繇兴畚鍤,且从鱼乐占池臺。” 清 丘逢甲 《南道院》诗之一:“三分得水知鱼乐,九曲看人作蚁游。”
词语解释:鱼竿  拼音:yú gān
亦作“ 鱼杆 ”。 钓竿。 唐 杜甫 《遣闷呈严公二十韵》:“白水鱼竿客,清秋鹤髮翁。” 宋 陈瓘 《满庭芳》词:“江湖手, 长安 障日,何似把鱼竿。” 石震 《踏察记事》:“老同志为难了,说:‘你也得借给我个家伙,网也行,鱼竿也行。’”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六:“他做了长长的一柄鱼杆,整晌地蹲在那里静候。”
词语解释:鱼目  拼音:yú mù
(1).鱼的眼珠子。《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连珠以下,拟者间出。 杜篤 、 贾逵 之曹, 刘珍 、 潘勖 之辈,欲穿明珠,多贯鱼目。” 唐 李白 《鞠歌行》:“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 卞和 耻。” 胡先驌 《诗别萧叔絅燕京》:“碔砆鱼目徵上选,遗珠弃璧空晶莹。”参见“ 鱼目混珠 ”。
(2).泪眼。 唐 李贺 《题归梦》诗:“劳劳一寸心,灯花照鱼目。” 董懋策 注:“鱼目,泪目也。” 王琦 汇解:“鱼目有珠,故以喻含泪珠之目。”
(3).相传鳏鱼眼睛终夜不闭,旧称无妻曰鳏,故诗文中多以鱼目用为无偶独宿或不娶之典。 清 金农 《短睡十韵》:“长袖善舞更擅曲,行云行雨迷 阳臺 ……斯须拱揖遽别去,依旧独眠鱼目开。”
(4).骏马名。《汉书·西域传赞》:“蒲梢、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於黄门。”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四骏马名也。”
(5).俗以汤未煮沸者为盲汤,初沸称蟹眼,渐大称“鱼目”,也称鱼眼。 唐 陆羽 《茶经·煮》:“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
词语解释:鱼目混珠  拼音:yú mù hùn zhū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檟。”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第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鑑。” 浩然 《艳阳天》第二卷第八十章:“咱们得弄清楚是非,不能鱼目混珠。”亦作“ 鱼目混珍 ”、“ 鱼目间珠 ”。 唐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徵君》:“蝘蜓嘲龙,鱼目混珍。”一本作“ 鱼目混珎 ”。 宋 司马光 《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穀芜。”
词语解释:鱼腹  拼音:yú fù
(1).鱼的腹腔。《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 、 吴广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陈胜 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南朝 梁 吴筠 《檄江神责周穆王璧》:“藏玉泥中,匿珪鱼腹。”
(2).谓葬身鱼腹,淹死。语本《楚辞·渔父》:“寧赴 湘 流葬於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三军鱼腹,云横 歇浦 之帆。”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阮龙光》:“迄今髑髏载土,念鱼腹而心酸。”
词语解释:鱼矶  拼音:yú jī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元 陈普 《野步》诗之八:“鸟影鱼磯日暮,豆花村屋秋深。” 明 高启 《答默堂在绍兴见寄》诗:“共买鱼磯瓮城下,邇来江湖向谁明。”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词:“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峰无恙又晴暉。溅裙谁独上鱼磯。”参见“ 渔磯 ”。
词语解释:渔矶  拼音:yú jī
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唐 戴叔伦 《过故人陈羽山居》诗:“峯攒仙境丹霞上,水遶渔磯緑玉湾。” 清 曹寅 《胡静夫先归白门即席同用依字》诗:“ 吴 船快于马,迟我坐渔磯。”
词语解释:鱼轩  拼音:yú xuān
(1).古代贵族妇女所乘的车。用鱼皮为饰。《左传·闵公二年》:“归夫人鱼轩。” 杜预 注:“鱼轩,夫人车,以鱼皮为饰。” 唐 王维 《故南阳夫人樊氏挽歌》之一:“锦衣餘翟黻,绣轂罢鱼轩。”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柴四》:“见綵旂前导,华轂后随,鲜衣花帽,簇拥鱼轩。”
(2).代称夫人。 宋 苏轼 《与李之仪书》之三:“ 叔静 云 端叔 一生坎軻,晚节益牢落,正赖鱼轩贤德,能委曲相顺,适以忘百忧。” 宋 王巩 《闻见近录》:“ 李文靖 端默寡言,堂下花槛頽圮,经岁不问。鱼轩一日语之, 文靖 不答。”
词语解释:鱼网  拼音:yú wǎng
(1).捕鱼用的网。《诗·邶风·新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 唐 杜甫 《舟中》诗:“结缆排鱼网,连檣并米船。” 元 姚燧 《樯乌》诗:“絶嫌鱼网戒张设,见弹必毁仍藏弧。” 清 丘逢甲 《重九日游长潭》诗之三:“或翁晒鱼网,或媪负幼孙。”
(2).代称纸。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鏤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縟彩名矣。” 范文澜 注:“《后汉书·宦者蔡伦传》:‘ 伦 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三:“ 逸少 留半纸,鱼网非硬黄。”
词语解释:鱼盐  拼音:yú yán
(1).鱼和盐。都是滨海的出产。《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北曰 幽州 ……其利鱼盐。” 孙诒让 正义:“鱼亦谓海鱼,盐即煑海之盐。”《左传·昭公三年》:“鱼盐蜃蛤,弗加於海。” 唐 耿湋 《登锺山馆》诗:“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
(2).借指经营鱼盐的商人。《孟子·告子下》:“ 胶鬲 举於鱼盐之中。” 赵岐 注:“ 胶鬲 , 殷 之贤臣,遭 紂 之乱,隐遁为商。 文王 於鬻贩鱼盐之中得其人,举之以为臣也。”
词语解释:鱼尾  拼音:yú wěi
(1).古时宫殿屋脊上的饰物。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 汉 以宫殿多灾,术者言天上有鱼尾星,宜为其象冠於室以禳之。今自 有唐 以来,寺观旧殿宇,尚有为飞鱼形尾指上者,不知何时易名为鴟吻,状亦不类鱼尾。”
(2).古时腰带前端的下垂部分。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服饰·带》:“《唐旧史》:‘ 高祖 詔:腰带令向下插,垂头名曰鉈尾。’《宋志》:‘鉈尾,即今之鱼尾。’《中华古今注》合呼挞尾。”
(3).指线装书书页中缝的鱼尾形的标志。
(4).指鱼尾纹。《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神仙道:‘你行如摆柳,必主伤妻;鱼尾多纹,终须劳碌。’”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并且眼角上已起了鱼尾,额头上也有了皱纹。”
(5).比喻事情的末尾部分。《文汇报》1982.11.11:“下课铃响了,教师授课的内容还有点鱼尾,准备拖上二三分钟,可是倏地班长喊了声:‘全体起立!’”
词语解释:鱼蟹  拼音:yú xiè
鱼和蟹。泛指鱼类水产。《北史·魏咸阳王坦传》:“﹝ 坦 ﹞性好畋渔,无日不出。秋冬猎雉兔,春夏捕鱼蟹,鹰犬常数百头。”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人厌鱼蟹,五穀胥熟。” 唐 陆游 《戒杀》诗:“既畜鸡鶩羣,復利鱼蟹贱。”
词语解释:鱼舟  拼音:yú zhōu
渔船。 唐 李频 《江上送从兄群玉校书东游》诗:“眠波听戍鼓,饭浦约鱼舟。” 唐 陆龟蒙 皮日休 《夜会问答》诗之八:“有时日暮碧将合,还被鱼舟来触分。” 宋 吴自牧 《梦粱录·河舟》:“论之 杭城 辐輳之地, 下塘 、 宫塘 、 中塘 三处船隻,及航船鱼舟钓艇等船之类,每日往返,曾无虚日。”
词语解释:鱼贯  拼音:yú guàn
(1).游鱼先后接续。比喻一个挨一个地依序进行。《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唐 陈子良 《赞德上越国公杨素》诗:“雁行蔽虏甸,鱼贯出 长城 。” 清 李渔 《比目鱼·窃发》:“听军前驱使,不劳呼唤,摆队行,百里如鱼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三:“出市后,前有卡车数辆鱼贯而驰,尘烟腾上。”
(2).穿鱼成串。比喻依次连接。《痛史》第二二回:“﹝ 胡仇 ﹞把那十多个妓女,都反绑着,鱼贯的拴起来。”
词语解释:鱼雁  拼音:yú yàn
亦作“ 鱼鴈 ”。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係帛书。”后因以“鱼雁”代称书信。《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蒋琛》:“虽鱼雁不絶,而笑言久旷。”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一折:“我和你难凭鱼鴈,我每日价枕冷衾寒。” 清 孙枝蔚 《怀杨吉公司理》诗:“频年鱼鴈絶,使我泪长垂。” 丁玲 《向警予烈士给我的影响》:“她远行万里,有了新的广大的天地,还不忘故旧,频通鱼雁,策励盟友,共同前进。”
(2).代称传递书信的人。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几曾见寄书的颠倒瞒着鱼雁,小则小心肠儿转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其家又在荒村,书不易寄,偶得鱼雁,亦不免浮沉。” 赵朴初 《汉俳三首--题中日邦交正常化纪念邮票》之三:“鱼雁遍人间,勤传花信一番番。”
词语解释:鱼行  拼音:yú xíng
贩卖鱼的店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诸市》:“鲜鱼行、鱼行、南猪行、北猪行。” 朱心 《鱼抬梁·土堆亭》:“突然,有个鱼行老板向着 鲁班 一面招手一面喊:‘掌墨师! 张师傅 !’”
词语解释:鱼水  拼音:yú shuǐ
(1).比喻夫妻相得或男女情笃。语本《管子·小问》:“ 管仲 曰:‘然公使我求 宁戚 , 宁戚 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家室,而安召我居? 宁子 其欲室乎?’”《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明 高濂 《玉簪记·词媾》:“ 文君 幸见 相如 ,两下情同鱼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妻》:“ 泰安 聂鹏云 ,与妻某鱼水甚谐。”
(2).比喻君臣相得。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於是与 亮 情好日密。 关羽 、 张飞 等不悦, 先主 解之曰:‘孤之有 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復言。’”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君臣德合,鱼水斯同。”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五九:“君圣臣贤鱼水契,鸿基须贺永清平。” 陈子范 《狂吟》诗之二:“忍説君臣鱼水乐, 匈奴 不是霸王才。”
(3).泛喻关系亲密无间。 唐 孟郊 《夜集》诗:“但嘉鱼水合,莫令云雨乖。” 李瑛 《雪夜》诗:“军民鱼水情谊深,夜半只觉浑身暖。”
词语解释:鱼钥  拼音:yú yuè
鱼形的锁。 南朝 梁简文帝 《秋闺夜思》诗:“夕门掩鱼钥,宵牀悲画屏。” 宋 欧阳修 《清明赐新火》诗:“鱼钥侵晨放九门,天街一骑走红尘。” 清 黄遵宪 《夜渡苏彝士河》诗:“云歛天高暑渐清,沉沉鱼钥夜三更。”
词语解释:鱼梁  拼音:yú liáng
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如桥,留水门,置竹笱或竹架于水门处,拦捕游鱼。《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 毛 传:“梁,鱼梁。” 宋 陆游 《初冬从文老饮村酒有作》诗:“山路猎归收兔网,水滨农隙架鱼梁。” 沉从文 《从文自传·女难》:“水发时,这鱼梁堪称一种奇观,因为是斜斜的横在河中心,照水流趋势,即有大量鱼群,蹦跳到竹架上,有人用长钩钩取入小船,毫不费事!”
词语解释:鱼羹  拼音:yú gēng
鱼做的糊状食物。《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吏部郎 庾杲之 甞往候, 颐 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 杲之 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膳鱼羹数种。”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之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鱼羹》:“鱼羹亦有块、整之别:整鱼以白腮鱸鱼为上品,其次鯽鱼;块鱼以青鱼为上品,其次鲤鱼。”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它们(水貂)被养育在水边的铁丝笼里,每只每天吃三两鱼羹。”
词语解释:鱼书  拼音:yú shū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 唐 韦皋 《忆玉箫》诗:“ 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
(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 宋 陆游 《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小住奉鱼书。”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鱼书》
词语解释:鱼鼓  拼音:yú gǔ
亦作“ 鱼皷 ”。
(1).鱼形木鼓。寺院中击之以报时。 唐 真觉 《咏鱼鼓》之一:“我暂作鱼鼓,悬头为众苦。师僧喫茶饭,拈槌打我肚。身虽披鳞甲,心中一物无。” 宋 陆游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径投野寺睡正美,鱼鼓忽报江天明。” 清 朱彝尊 《兜率院》诗:“六时响鱼皷,四面围筠杉。” 清 蒋景祁 《瑞鹤仙·慈仁寺松》词:“叹支离相伴,一篝佛火,沸彻僧寮鱼鼓。”
(2).一种竹制打击乐器。详“ 鱼鼓简子 ”。
词语解释:鱼鼓简子  拼音:yú gǔ jiǎn zǐ
乐器名。包括鱼鼓和简子两件。唱道情者常用以伴奏。《续文献通考·乐九》:“鱼鼓: 元 寿星队第十队,有鱼鼓简子八,制未详。 王圻 《续通考》曰:‘按近制截竹为筩,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两指击之。简子则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时用二片合击之以和。此即其制也。’”亦作“ 鱼鼓简 ”、“ 鱼鼓简板 ”。《西游记》第七十回:“﹝ 行者 ﹞摇身一变,变做一个道童:头挽双丫髻,身穿百纳衣,手敲鱼鼓简,口唱道情词。”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有锣,有鼓,有笛子胡琴,鱼鼓简板,骨牌纸牌,无不齐全。”
词语解释:鱼眼  拼音:yú yǎn
(1).鱼的眼睛。 唐 王维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鰲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清 陈维崧 《采桑子·哭西樵吏部》词:“从兹 东海 无奇气,鱼眼波红,鰲背霜浓。”
(2).鱼眼珠子;像鱼眼珠子之物。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玉与石其同匱兮,贯鱼眼与珠璣。”
(3).指水烧开时冒出的状如鱼眼大小的气泡。旧时常据以说明水沸滚的程度。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白醪酒》:“酿白醪法:取糯米一石,冷水浄淘。漉出,著瓮中,作鱼眼沸汤浸之。” 石声汉 注:“水因热而放出气泡,温度愈高,气泡愈大,最初像蟹眼大小,慢慢便像鱼眼大小。” 宋 黄庭坚 《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烹》之二:“风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 清 褚人穫 《坚瓠三集·茶瓶汤候》:“煎茶初滚曰蟹眼,渐大曰鱼眼,故俗以未滚者为盲汤。”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邱子明嗜工夫茶》:“汤初沸为蟹眼,再沸为鱼眼,至联珠沸而熟。”
词语解释:鱼市  拼音:yú shì
卖鱼的市场。 汉 焦赣 《易林·益之咸》:“陆居千里,不见河海,无有鱼市。” 宋 陆游 《出行湖山间杂赋》:“鱼市 樵风 口,茶村穀雨前。” 清 纳兰性德 《菩萨蛮·寄顾梁汾苕中》词:“烟白酒旗青,水邨鱼市晴。” 宋传恩 《绿水悠悠·水鬼》:“太阳已经西斜,鱼市里冷落下来,还剩下二三个渔贩子,叫卖声有气无力。”
词语解释:鱼符  拼音:yú fú
隋 唐 时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刻书其上,剖而分执之,以备符合为凭信,谓之“鱼符”,亦名鱼契。 隋 开皇 九年,始颁木鱼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 唐 用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官长;又有随身鱼符,以金、银、铜为之,分别给亲王及五品以上官员,所以明贵贱,应征召。《隋书·高祖纪下》:“﹝ 开皇 九年闰月﹞丁丑,颁木鱼符於总管、刺史,雌一雄一。” 唐 陆龟蒙 《送董少卿游茅山》诗:“将随羽节朝珠闕,曾佩鱼符管 赤城 。” 宋 司马光 《论夜开宫门状》:“若以式律言之,夜开宫殿门及城门者,皆须有墨勑鱼符。” 明 张煌言 《即事柬定西侯》诗之一:“纵有鱼符专亦得,只今岂少 信陵君 。”
词语解释:鱼人  拼音:yú rén
指以捕鱼为业的人。《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鱼人闻唤,当乃寻声,芦中忽见一人,便即摇船就岸。”《太平广记》卷四七一引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鱼人 赵干 藏巨鲤,以小者应命。”按,今本《续玄怪录》作“渔人”。 清 李元 《蠕范·物偏》:“鰣……性好浮游,鱼人以丝网沉水数寸取之,一丝罣鳞,即不復动,纔出水即死。”
词语解释:鱼丽  拼音:yú lí
见“ 鱼丽阵 ”。
词语解释:鱼丽阵  拼音:yú lí zhèn
亦作“ 鱼丽陈 ”。 古代战阵名。《左传·桓公五年》“为鱼丽之陈” 晋 杜预 注:“《司马法》:‘车战二十五乘为偏。’以车居前,以伍次之,承偏之隙而弥缝闕漏也。五人为伍。此盖鱼丽陈法。” 南朝 梁 吴均 《战城南》诗:“五歷鱼丽阵,三入九重围。”《文苑英华》卷一九六引作“鱼丽陈”。 唐 贺朝 《从军行》:“鱼丽阵接塞云平,雁翼营通海月明。”《东周列国志》第九回:“ 庄公 ( 郑庄公 )曰:‘鱼丽阵如何?’ 高渠弥 曰:‘甲车二十五乘为偏,甲士五人为伍。每车一偏在前,别用甲士五五二十五人随后,塞其闕漏。车伤一人,伍即补之,有进无退。此阵法极坚极密,难败易胜。’”亦省称“ 鱼丽 ”。《文选·张衡〈东京赋〉》:“鹅鸛鱼丽,箕张翼舒。” 薛综 注:“鹅鸛、鱼丽,并阵名也。” 唐 张巡 《守睢阳作》诗:“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清 顾炎武 《江上》诗:“黄旗既隼张,戈船亦鱼丽。”
词语解释:鱼子  拼音:yú zǐ
(1).鱼卵。 唐 皮日休 《种鱼》诗:“移土湖岸边,一半和鱼子。” 清 葆光子 《物妖志·鳞·白鱼》:“以刀剖之,悉是鱼子。” 孙犁 《蝗虫篇》诗:“过去,水灾和蝗灾,常常接连,于是有人说,鱼子和蝗子互变。”
(2).即鱼子笺。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纸则有 越 之 剡 藤、苔牋, 蜀 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牋。” 唐 吴融 《倒次韩致光侍郎无题元韵》:“鱼子封牋短,蝇头学字真。”参见“ 鱼子牋 ”。
(3).指鱼子缬。 唐 段成式 《戏高侍御》诗之五:“厌裁鱼子深红纈,泥觅蜻蜓浅碧綾。”参见“ 鱼子纈 ”。
(4).蠹鱼卵。 宋 苏舜钦 《检书》诗:“鱼子或破碎,蚕儿尚狎恰。”
(5).渔人,钓鱼者。 南朝 梁 刘孝绰 《钓竿篇》:“钓舟画彩鷁,鱼子服冰紈。”一本作“ 渔子 ”。
词语解释:鱼子笺  拼音:yú zǐ jiān
古代一种布目纸。产于 蜀 地。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广 管 罗州 ,多栈香树……皮堪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牋。”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鱼子牋中词婉转,龙香拨上语玲瓏,明朝车马莫西东。”
词语解释:鱼子缬  拼音:yú zǐ xié
绢织物名。 唐 段成式 《嘲飞卿》诗之二:“醉袂几侵鱼子纈,飘缨长罥凤皇釵。” 清 纳兰性德 《蝶恋花·夏夜》词:“笑卷轻衫鱼子纈,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
词语解释:鱼肉  拼音:yú ròu
(1).鱼和肉。泛指荤腥之食。《左传·昭公二十年》:“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唐 李商隐 《杂纂》:“皭残鱼肉置盘上。” 宋 苏轼 《赠上天竺辩才师》诗:“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2).比喻受侵害、欺压者。《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吾属前已残暴 蜀 民,今一旦束手,便为鱼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为北京女师大学生拟呈教育部文二件》之一:“可知 杨荫榆 一日不去,即如刀俎在前,学生为鱼肉之不暇,更何论于学业!”
(3).比喻欺凌,残害。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臣止于 勺 ( 赵 )而侍(待)其鱼肉,臣□不利于身。”《汉书·灌夫传》:“太后怒,不食,曰:‘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乎!’”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孽报》:“﹝ 徐掌明 等﹞俱揽据要津……鱼肉乡里,人人侧目。” 峻青 《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原来积善堂的主人 陈云樵 ,祖宗三代,都是作官为宦,鱼肉人民,搜刮了好大一笔产业,真算得是 昌邑县 有数的名门贵族。”
词语解释:鱼虫  拼音:yú chóng
(1).鱼类和虫类。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唐 无名氏 《海山记》:“天下共进花木鸟兽鱼虫,莫知其数。” 元 柳贯 《僧传古踊雾出波龙图歌》:“阳暉焰焰阴魄动,左右给侍皆鱼虫。”
(2).泛指文字训诂。 宋 王安石 《详定试卷》诗之二:“细甚客卿因笔墨,卑於《尔雅》注鱼虫。”按,《尔雅》《释鱼》《释虫》篇。 宋 陈师道 《谢寇十一惠端砚》诗:“敢书细字注鱼虫,要传《华严》八千偈。” 清 唐孙华 《题眼医何藏之小照》诗:“双眸闪闪烂巖电,细书小字笺鱼虫。”
词语解释:鱼藻  拼音:yú zǎo
(1).即水藻。语本《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有颁其首。” 郑玄 笺:“藻,水草也。” 南朝 宋 孝武帝 《济曲阿后湖诗》:“惊澜翻鱼藻,頳霞照桑榆。”
(2).见“ 鱼藻池 ”。
词语解释:鱼藻池  拼音:yú zǎo chí
古代池名。(1) 唐 时池。 唐 故禁苑内,今 陕西省 长安县 北。 唐 王建 《三台·宫中》词之一:“ 鱼藻池 边射鸭, 芙蓉苑 里看花。”(2) 金 明 时池。故址在今 北京市 崇文门 外西南。
词语解释:鱼艇  拼音:yú tǐng
指轻便渔船。 宋 梅尧臣 《淮上杂诗》之五:“漠漠昼烟披,纵横见鱼艇。” 清 钱谦益 《移居》诗之三:“长须赤脚分鱼艇,白犬丹鸡配鹤船。”
词语解释:鱼须  拼音:yú xū
(1).指鲨鱼的须。《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郑玄 注:“所贡物,鱼须,今以为簪。”《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须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文选·左思〈吴都赋〉》:“旗鱼须,常重光。” 刘良 注:“鱼须,鱼之髭鬚,以为旗竿。”
(2).代称笏。 唐 皮日休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马足歇从残漏外,鱼须抛在乱书中。” 宋 王禹偁 《谢御制重午诗表》:“降凤阁以光辉,搢鱼须而抃舞。” 明 王志坚 《表异录·栖逸》:“ 徐师川 诗:‘颇知鹤脛缘诗疲,早弃鱼须伴我閒。’鱼须,笏也。”参见“ 鱼须笏 ”。
(1).指鲨鱼的须。《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鬚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一本作“ 鱼须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 张铣 注:“鱼鬚,竿也。” 唐 张籍 《送海南客归旧岛》诗:“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鬚。”参见“ 鱼须 ”。
(2).代称笏。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故称。 唐 韦应物 《答秦十四校书》诗:“知掩山扉三十秋,鱼鬚翠碧弃床头。” 宋 王禹偁 《馆中春值偶题》诗:“坐闻鸡唱皇宫近,睡枕鱼鬚白日长。”参见“ 鱼须 ”。
词语解释:鱼须笏  拼音:yú xū hù
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一说鲨鱼皮),故名。 唐 李贺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往还谁是龙头人,公主遗秉鱼须笏。”
词语解释:鱼餐  拼音:yú cān
鱼做的食物。飡,通“ 餐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六》:“上幸其府,见 秉 ( 宣秉 )布被瓦器,食则鱼飡,叹曰:‘虽 楚 之二 龚 ,不能过也。’”
词语解释:鱼郎  拼音:yú láng
(1).渔夫;渔人。 宋 高似孙 《松江蟹舍赋》:“采菱舂芡,食莲烧芦,是皆舟子所乡,鱼郎所庐。” 清 阮文藻 《观毒鱼》诗:“鱼郎翻身没水中,腰裹疏巾赤手空。”
(2).渔夫;渔人。 宋 高似孙 《松江蟹舍赋》:“采菱舂芡,食莲烧芦,是皆舟子所乡,鱼郎所庐。” 清 阮文藻 《观毒鱼》诗:“鱼郎翻身没水中,腰裹疏巾赤手空。”
词语解释:鱼千里  拼音:yú qiān lǐ
(1).谓鱼游千里。典出《关尹子·宇》:“以盆为沼,以石为岛,鱼环游之,不知其几千万里而不穷也。” 宋 黄庭坚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小池已筑鱼千里,隙地仍栽芋百区。”
(2).比喻徒然无益地追求不止或追逐不舍。 宋 黄庭坚 《戏作林夫人欸乃歌》之二:“从师学道鱼千里,盖世成功黍一炊。” 宋 陆游 《闻雨》诗:“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词语解释:鱼鲜  拼音:yú xiān
鱼虾等水产品。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夜市》:“大街关扑,如糖蜜糕灌藕,时新果子,像生花果,鱼鲜猪羊蹄肉。”《水浒传》第十五回:“甚么官司敢来禁打鱼鲜!便是活阎王也禁治不得!”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二:“热闹的街市,水果店,咖啡店,鱼鲜店。”
词语解释:鱼笺  拼音:yú jiān
亦作“ 鱼牋 ”。
(1).鱼子笺的简称。 唐 王勃 《七夕赋》:“握犀管,展鱼笺。” 五代 和凝 《何满子》词:“写得鱼牋无限,其如花锁春暉。” 宋 晏几道 《燕归梁》词:“衷肠事,鱼牋字,情绪年年相似。”《剪灯馀话·连理树记》:“鸳枕且酬交颈愿,鱼笺莫赋断肠词。”参见“ 鱼子牋 ”。
(2).代称书信。 元 任昱 《寨儿令·书所见》曲:“碧波深不寄鱼笺,翠衾寒犹带龙涎。”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水緑 湘江 渺,纵有鱼笺难寄。”
词语解释:鱼子笺  拼音:yú zǐ jiān
古代一种布目纸。产于 蜀 地。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 广 管 罗州 ,多栈香树……皮堪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牋。” 宋 范成大 《浣溪沙·元夕后三日王文明席上》词:“鱼子牋中词婉转,龙香拨上语玲瓏,明朝车马莫西东。”
词语解释:鱼队  拼音:yú duì
鱼群;鱼阵。 唐 陆龟蒙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诗:“鸟行沉莽碧,鱼队破泓澄。” 明 袁凯 《蓼滩》诗:“纵横覆鱼队,閒寂来鸥侣。”
词语解释:鱼食  拼音:yú shí
(1).鱼制的食品。 汉 桓宽 《盐铁论·贫富》:“ 赵宣孟 之鱼食,甘於 智伯 之芻豢。”参见“ 鱼飱 ”。
(2).喂鱼的饲料。《人民文学》1983年第12期:“他为 鱼咬花 挖过泥,挑过水,放过鱼苗,撒过鱼食,带走几条鱼算什么?”
(3).指钓饵。 金近 《小猫钓鱼》:“猫妈妈帮着猫姐姐猫弟弟装上鱼食,把钓竿放到小河里。”
词语解释:鱼飧  拼音:yú sūn
鱼做的食物。一说即鱼羹。《公羊传·宣公六年》:“子为 晋国 重卿而食鱼飱,是子之俭也。” 唐 王维 《京兆尹张公德政碑》:“自郊徂邑,室有鱼飱。” 宋 陆游 《杂感》诗之一:“里巷鱼飱薄,坊场黍酒浑。”
词语解释:鱼鲙  拼音:yú kuài
见“ 鱼膾 ”。
词语解释:鱼脍  拼音:yú kuài
亦作“ 鱼鱠 ”。 生吃的鱼片。《仪礼·公食大夫礼》:“炙南醢以西,豕胾、芥酱、鱼膾。” 宋 陆游 《幽居》诗:“鱼膾槎头美,醅倾粥面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鱼脍》﹝发明﹞引 汪颖 曰:“鱼鱠辛辣,有劫病之功。予在 苍梧 见一妇人病吞酸,诸药不效。偶食鱼鱠,其疾遂愈。” 清 魏耕 《丙申夏以事之山阴客祁生班孙宅》诗:“磨刀那藉设鱼鱠,荐葅何烦罗辛葱。”
词语解释:鱼头  拼音:yú tóu
比喻为人刚直、办事不肯通融的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鲁萧简公 ( 鲁宗道 )立朝刚正,嫉恶少容,小人恶之,私目为鱼头。”
词语解释:鱼山  拼音:yú shān
(1).《法苑珠林》卷四九:“﹝ 陈思王 曹植 ﹞赏游 鱼山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唄,撰文製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於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 鱼山 之神製。” 清 曹寅 《西村师教予导引却病》诗之二:“堂策萧萧一衲温, 鱼山 清梵许同论。”
(2).山名。即 鱼条山 ,在 河北 满城 西北。形如巨鱼,故名。
(3).山名。在 山东 东阿 西。《史记·河渠书》“ 吾山 平兮 鉅野 溢”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 东阿 有 鱼山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初, 植 登 鱼山 ,临 东阿 ,喟然有终焉之心,遂营为墓。” 金 张子羽 《寿张和滑》诗:“ 鱼山 早有终焉计,少日应容解印章。”
词语解释:鱼肠  拼音:yú cháng
(1).鱼肠子。《尔雅·释鱼》:“鱼枕谓之丁,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 南朝 梁 王僧孺 《咏捣衣》:“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2).指书信。 唐 李峤 《素》诗:“鱼肠远方至,雁足 上林 飞。”参见“ 鱼书 ”。
(3).古宝剑名。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古剑有沉庐、鱼肠之名……鱼肠即今蟠钢剑也,又谓之松文,取诸鱼燔熟,褫去脇,视见其肠,正如今之蟠钢剑文也。” 元 陈基 《群珠碎伤吴帅潘元绍众妾作》诗:“明珠买得 緑珠 心,欲挥鱼肠扫妖彗。” 吴梅 《检点》诗之三:“ 荆卿 匕首竟通灵,雪愤鱼肠恨血腥。”
词语解释:鱼书  拼音:yú shū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 唐 韦皋 《忆玉箫》诗:“ 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
(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 宋 陆游 《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小住奉鱼书。”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鱼书》
词语解释:鱼凫  拼音:yú fú
(1).传说中古 蜀国 帝王名。 汉 扬雄 《蜀王本纪》:“ 蜀 王之先,名 蚕丛 、 伯灌 、 鱼鳧 、 蒲泽 、 开明 。” 唐 李白 《蜀道难》诗:“ 蚕丛 及 鱼鳧 ,开国何茫然。” 清 赵翼 《接同年李雨村书》诗之三:“岂意 鱼鳧 国,今成豺虎区。” 郭沫若 《蜀道奇》诗:“流成瀑布三千丈,地质年代远迈 蚕丛 与 鱼鳧 。”
(2).鱼和凫。凫,野鸭。 元 王逢 《题垂虹桥亭》诗:“葑田连沮洳,鮫室乱鱼鳧。”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定海水操》:“﹝健儿﹞又趵跃入水,轻如鱼鳧。”
词语解释:鱼蠹  拼音:yú dù
亦作“鱼蠧”。
(1).见“ 鱼蠹 ”。 宋 陆游 《题〈明皇幸蜀图〉》诗:“老臣 九龄 不可作,鱼蠹蛛丝《金鉴篇》。”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芸叶分香走鱼蠹,芙蓉藏粉养龙宾。”
(2).即蠹鱼。 宋 陆游 《题〈明皇幸蜀图〉》诗:“老臣 九龄 不可作,鱼蠹蛛丝《金鉴篇》。” 明 高明 《琵琶记·孝妇题真》:“芸叶分香走鱼蠹,芙蓉藏粉养龙宾。”
(3).借指书卷。 明 彭宗孟 《江上杂疏·江上》:“欲将鱼蠧掷,长此付渔磯。”
词语解释:鱼沫  拼音:yú mò
(1).鱼所吐之水沫。 唐 李贺 《古悠悠行》:“海沙变成石,鱼沫吹 秦桥 。” 元 柳贯 《初夏斋中杂题》诗之五:“鱼沫吹还息,蛛丝断忽抽。”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石语·三石》:“遥望是寺,鱼沫吹门,蠔光次壁,朝晴暮雨,含影虚无。”
(2).典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后以“鱼沫”比喻人外困境时相依为命,互相救助。 宋 范成大 《喜沉叔晦至》诗:“江湖几鱼沫,风雨一鸡鸣。”
词语解释:鱼服  拼音:yú fú
(1).鱼皮制的箭袋。服,通“ 箙 ”。《诗·小雅·采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孔颖达 疏:“以鱼皮为矢服,故云鱼服。” 南朝 梁 江淹 《横吹赋》:“贝胄象弭之威,织文鱼服之容。” 金 冯延登 《射虎得山字》诗:“柳营共许千人敌,鱼服仍餘一矢还。”
(2).鱼形。 晋 潘岳 《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挂 豫且 之密网。”后比喻帝王或贵人微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陛下﹞若尽臣术,必怀璽入人家,将困于鱼服也。” 清 钱谦益 《太祖实录辨证一》:“人知 滁阳 ( 郭子兴 )能识真主于鱼服之中,不知皆次夫人启之也。”参见“ 白龙鱼服 ”。
词语解释:白龙鱼服  拼音:bái lóng yú fú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 豫且 射中其目。”后以“白龙鱼服”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不测之虞。 晋 潘岳 《西征赋》:“彼白龙鱼服,挂 豫且 之密网。”《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 策 好游猎, 翻 諫曰:‘明府喜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 豫且 ;白蛇自放, 刘季 害之。愿少留意。’”《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相公白龙鱼服,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谤相公者,何以处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权翰林 穿着儒衣,正似白龙鱼服,掩着口只是笑。”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地方官微行之利弊》:“白龙鱼服,困於 豫且 ,微行究非正道也。”
词语解释:鱼米
鱼类和米粮
词语解释:鱼菜  拼音:yú cài
指鱼类菜肴。《南齐书·海陵王昭文纪》:“﹝帝﹞思食蒸鱼菜,太官令荅无録公命,竟不与。” 宋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二三:“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靖州图经》载,其俗居丧不食酒肉盐酪,而以鱼为蔬。今 湖北 多然,谓之鱼菜,不特 靖 也。” 清 丘逢甲 《广济桥》诗之一:“五州鱼菜行官帖,两岸鶯花集妓篷。”
词语解释:鱼钓  拼音:yú diào
钓鱼。《后汉书·宦者传·曹节》:“盗取御水以作鱼钓,车马服玩拟於天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少翁 是县人,遭 秦 之乱,鱼钓隐身,坠渊而死。”亦指隐居不仕。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
词语解释:鱼脍  拼音:yú kuài
亦作“ 鱼鱠 ”。 生吃的鱼片。《仪礼·公食大夫礼》:“炙南醢以西,豕胾、芥酱、鱼膾。” 宋 陆游 《幽居》诗:“鱼膾槎头美,醅倾粥面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鱼脍》﹝发明﹞引 汪颖 曰:“鱼鱠辛辣,有劫病之功。予在 苍梧 见一妇人病吞酸,诸药不效。偶食鱼鱠,其疾遂愈。” 清 魏耕 《丙申夏以事之山阴客祁生班孙宅》诗:“磨刀那藉设鱼鱠,荐葅何烦罗辛葱。”
词语解释:鱼鸢  拼音:yú yuān
见“ 鱼跃鳶飞 ”。
词语解释:鱼跃鸢飞  拼音:yú yuè yuān fēi
语出《诗·大雅·旱麓》:“鳶飞戾天,鱼跃于渊。” 毛 传:“言上下察也。”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 大王 、 王季 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鳶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后以“鱼跃鳶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 清 魏源 《〈诗比兴笺〉序》:“﹝夫子﹞与 赐 商 言《诗》,切磋绘事,告往知来:是则鱼跃鳶飞,天地间形形色色,莫非诗也。”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龙跳虎伏归毫底,鱼跃鳶飞入兴么。”亦省作“ 鱼鳶 ”。 明 李东阳 《题画》诗之二:“世间飞走各有性,诗人自古歌鱼鳶。”
词语解释:鱼腥  拼音:yú xīng
亦作“ 鱼鯹 ”。 鱼虾等发出的腥气。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鱼石, 衡阳 湘乡县 有 石鱼山 ,山石色黑,理若生雌黄,开发一重,輒有鱼形,鳞鰭首尾有若画,长数寸,烧之作鱼腥。”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孙都官河上写望》:“鱼鯹矗矗桥边市,花暗深深竹里窗。” 明 周履靖 《群物奇制·饮食》:“胡椒去鱼鯹。” 宋传恩 《绿水悠悠·水鬼》:“风吹来,凉荫荫的,夹杂着湖里深夜特有的湿润的清新的甜甜的鱼腥味。”
词语解释:鱼乡  拼音:yú xiāng
盛产鱼的地方。 宋 王禹偁 《和陈州田舍人留别》:“地接清 淮 足佳致,水村烟坞是鱼乡。”
词语解释:鱼鼋  拼音:yú yuán
泛指鳞介水族。 宋 陆游 《风云昼晦夜遂大雪》诗:“山云如马牛,水云如鱼黿。” 清 李必恒 《乙丑纪灾诗》之四:“皇天吾不怨,幸免作鱼黿。”
词语解释:鱼鲁  拼音:yú lǔ
谓将鱼误写成鲁。泛指文字错讹。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先鈆擿於鱼鲁,乃纷定於陶阴。” 唐 王起 《和李校书》:“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明 盛杲 《〈齐东野语〉后序》:“传写既久,鱼鲁滋多。”参见“ 鲁鱼亥豕 ”。
词语解释:鲁鱼亥豕  拼音:lǔ yú hài shǐ
“鲁”和“鱼”、“亥”和“豕”篆文形似,以致引起误写错读。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 晋 师三豕涉河。’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后以“鲁鱼亥豕”泛指书籍传写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元 黄溍 《日损斋笔记·辩史》:“去古既远,经史中鲁鱼亥豕,若此者不一。”《红楼梦》第一二○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 游国恩 《〈离骚纂义〉总序》:“《楚辞》……二千年来,传写剥蚀之讹,鲁鱼亥豕之误,必不能免。”
词语解释:鱼信  拼音:yú xìn
书信。 唐 胡曾 《车遥遥》诗:“玉枕夜残鱼信絶,金鈿秋尽雁书遥。”参见“ 鱼书 ”。
词语解释:鱼书  拼音:yú shū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 唐 韦皋 《忆玉箫》诗:“ 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
(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 宋 陆游 《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小住奉鱼书。”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鱼书》
词语解释:鱼稻乡  拼音:yú dào xiāng
犹鱼米乡。 宋 苏轼 《过贾收水阁见其子》诗之二:“得意诗酒社,终身鱼稻乡。” 宋 陆游 《闲咏》:“莫笑结庐鱼稻乡,风流殊未减华堂。”
词语解释:鱼婢  拼音:yú bì
(1).鳑鲏鱼的俗称。《尔雅·释鱼》“鱊鮬,鱖鯞” 晋 郭璞 注:“小鱼也,似鮒子而黑,俗呼为鱼婢, 江 东呼为妾鱼。”按,鱊鮬、鳜鯞,即鳑鲏鱼。
(2).泛指小鱼。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之二:“春深水暖多鱼婢,雨足年丰少麦奴。” 清 赵翼 《青山庄歌》:“跳波鱼婢能知乐,挂槛鸚哥解劝餐。”
词语解释:鱼化  拼音:yú huà
变化成鱼。谓葬身鱼腹。 明 沉伯明 《醉扶归·纪情》套曲:“一个翻身抱石欲待学 浣纱 ,一个险些又逐江鱼化。”
词语解释:鱼釜  拼音:yú fǔ
见“ 鱼釜尘甑 ”。
词语解释:鱼釜尘甑  拼音:yú fǔ chén zèng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 范冉 ﹞遭党人禁錮,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閭里歌之曰:‘甑中生尘 范史云 ,釜中生鱼 范莱芜 。’” 范冉 字 史云 , 桓帝 时曾任 莱芜 长。后以“鱼釜尘甑”谓贫穷得无粮可炊。 清 陈烺 《梅喜缘·情诉》曲:“甘守着裙布釵荆,甘受尽鱼釜尘甑,不惭愧牛衣对影,也惟愿鹿车挽并。”亦省作“ 鱼釜 ”。 清 张问陶 《话故山》诗:“词人久已甘鱼釜,新妇犹知羡鹿车。” 清 朱鹤龄 《湖翻行》:“竟日鱼釜无炊烟,浇愁何处沽村酒。”
词语解释:鱼钩
亦作“ 鱼鉤 ”。 钓鱼的钩子,多呈弯勾状。 唐 温庭筠 《寄裴生乞钓钩》诗:“今日 太湖 风色好,却将诗句乞鱼鉤。”《白雪遗音·马头调·夏景》:“下鱼钩,分开青苔,轻轻钩坏莲花瓣。” 贾平凹 《妊娠》第二章六:“整晌地不能钓出一尾鱼来。因为他的鱼钩是一苗针,并不弯曲。”
词语解释:鱼生  拼音:yú shēng
食品名。生鱼脍。鲜活鱼切成薄片,洗净血腥,加蒜、姜、醋等佐料而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鱼鲙》:“鱼生,刽切而成,故谓之鱠。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尽血腥,沃以蒜、齏、薑、醋五味食之。” 郭沫若 《今昔集·日本民族发展概观》:“又例如 日本 人吃的生鱼谓片,所谓‘洒西米’(Sashimi‘刺身’),其实就是 潮州 一带所吃的鱼生。”
词语解释:鱼浮  拼音:yú fú
即鱼漂。《周末》1983.9.17:“他自制鱼竿、鱼线、鱼饵、鱼浮、鱼钩,自成一格。”参见“ 鱼漂 ”。
词语解释:鱼漂  拼音:yú piāo
钓鱼时拴在线上能漂浮的东西,用以调节鱼钩入水的深浅。鱼漂下沉则知鱼已上钩。
词语解释:鱼素  拼音:yú sù
书信。 元 方回 《赠吕肖卿》诗之三:“ 湓浦 释鱼素, 阳山 杳雁程。” 清 吴伟业 《送何蓉庵出守赣州》诗之四:“小字裁鱼素,长亭响鹿车。”参见“ 鱼书 ”。
词语解释:鱼书  拼音:yú shū
(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之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称书信为“鱼书”。 唐 韦皋 《忆玉箫》诗:“ 长江 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 秦 。” 明 无名氏 《鸣凤记·秋夜女工》:“心似剖,为 陇 外鱼书无有。” 柯灵 《香雪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这些稿件的来历,有的通过党的渠道,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不远千里,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
(2).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旧唐书·德宗纪上》:“是月,復降鱼书停刺史务。” 宋 陆游 《遣兴》诗:“谁遣径归朝凤闕?不令小住奉鱼书。” 明 张煌言 《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诗:“龙节卧持豸斧客,鱼书泣捧豹衣郎。”参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左符鱼书》
词语解释:鱼池  拼音:yú chí
养鱼的池塘。《齐民要术·养鱼》《养鱼经》:“夫治生之法有五,水畜第一。水畜,所谓鱼池也。”《霓裳续谱·窗外丛菊秀》:“窗外丛菊秀,门前曲径幽,小桥流水鱼池皱。” 茅盾 《子夜》二:“女郎们并不多说话,只把她们的笑声送到鱼池边,惊起了水面上午睡的白鹅。”
词语解释:鱼浪  拼音:yú làng
波浪;鳞纹细浪。 前蜀 牛峤 《江城子》词:“帘捲水楼鱼浪起,千片雪,雨濛濛。” 宋 梅尧臣 《采石怀古》诗:“山根鱼浪白,巖壁石萝红。” 清 纳兰性德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词:“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
词语解释:鱼罾  拼音:yú zēng
鱼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林居看蚁穴,野食待鱼罾。” 宋 陆游 《夜登小南门城上》诗:“野艇鱼罾举,优场炬火明。” 清 姚燮 《迈陂塘·蓉江舟夜》词:“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
词语解释:鱼潭  拼音:yú tán
(1).谓在江河深水处捕鱼。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聘隐逸教》:“虽 周 惠之富,犹有鱼潭之士; 汉 教之隆,亦见栖山之夫。”
(2).产鱼的深水池。 唐 高适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主簿》诗:“酒肆或淹留,鱼潭屡栖泊。”一本作“渔潭”。
词语解释:鱼龙戏  拼音:yú lóng xì
见“ 鱼龙百戏 ”。
词语解释:鱼龙百戏  拼音:yú lóng bǎi xì
古代百戏杂耍节目。 唐 张说 《侍宴隆庆池》诗:“鱼龙百戏分容与,鳧鷁双舟较泝洄。”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四出:“ 高力士 ,百姓似此喧哗,不惟鱼龙百戏之音不闻,亦朝廷尊严之体安在?”亦作“ 鱼龙杂戏 ”。 唐 陈子昂 《洛城观酺应制》诗:“云凤休徵满,鱼龙杂戏来。”亦省作“ 鱼龙戏 ”。 唐 李商隐 《宫妓》诗:“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 偃师 。”参见“ 鱼龙 ”。
词语解释:鱼笱  拼音:yú gǒu
渔具。编竹成篓,口有向内翻的竹片,鱼入篓即不易出。《尔雅·释器》“嫠妇之笱谓之罶” 邢昺 疏引 三国 魏 孙炎 曰:“以薄为鱼笱。” 唐 皮日休 《初冬偶作寄南阳润卿》诗:“迎潮预遣收鱼笱,防雪先教盖鹤笼。”
词语解释:鱼村  拼音:yú cūn
渔民聚居的村庄。 清 王士禛 《夜遇陈伯玑即别》诗:“烟溟失鱼邨,雪消数江树。”
词语解释:鱼苗  拼音:yú miáo
由鱼子孵化出来供养殖用的小鱼。 宋 范成大 《梅雨五绝》之五:“雨霽云开池面光,三年鱼苗如许长。”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二·鱼子》:“凡鱼皆冬月孕子,至春末夏初则於湍水草际生子。有牡鱼随之,洒白盖其子。数日即化出,谓之鱼苗,最易长大。” 宋传恩 《绿水悠悠·小桥的那边》:“她家包了一个渔塘, 春花 跟人买鱼苗去了。”
词语解释:鱼浦  拼音:yú pǔ
水边捕鱼之地,渔场。 唐 李嘉祐 《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诗:“一官万里向千溪,水宿山行鱼浦西。” 唐 韩翃 《送王少府归杭州》诗:“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篋中新。”《水浒传》第三十回:“又走不数里多路,只见前面来到一处济济荡荡鱼浦,四面都是野港阔河。”
共485,分7页显示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