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惊魇 拼音:jīng yǎn
(1).谓为恶梦所惊骇。《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张式》:“ 士龙 夜久不寐, 式 兼衣拥炉而寝,歘然惊魘曰:‘亲家。’”《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中夜,帝潜入 栖鸞院 …… 庆儿 睡中惊魘,若不救者。帝使 义 呼 庆儿 ,久方清醒。”
(2).指为妖魅所惊骇。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黑云化为人》:“忽有黑云起天角,渐成巨人,其长数十丈,掉臂阔步行水上,掠舟而西,一舟皆惊魘。”词语解释:沙魇 拼音:shā yǎn
指一种在睡梦中发生无意识行为的现象。亦比喻浑浑噩噩。《朱子语类》卷一三○:“今世説佛,也不曾做得他工夫;説道,也不曾做得此边工夫。只是虚飘飘地沙魘过世。”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沙魇》:“ 湖南 益阳州 ,夜中,同寝之人,无故忽自相打,每每有之,名曰沙魘。土人熟此,不以为异,唯取冷水喷噀,候稍息,饮之汤,徐就醒。然犹二三日如醉餘。”词语解释:梦魇 拼音:mèng yǎn
睡眠中做一种感到压抑而呼吸困难的梦,多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或大脑皮层过度紧张引起。旧谓梦惊。 唐 韩愈 《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犹疑在波涛,怵惕梦成魘。” 明 屠隆 《昙花记·礼佛求禳》:“清闺梦魘,晓黛愁蛾敛,渐香肌疲损腰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正悲号间,闻游者呼曰:‘兄梦魘耶?’豁然而寤。” 茅盾 《子夜》一:“一切梦魇似的都市的精怪,毫无怜悯地压到 吴老太爷 朽弱的心灵上。”词语解释:解魇 拼音:jiě yǎn
迷信谓禳解魇魅。《水浒传》第四七回:“我自打扮了解魘的法师去,身边藏了短刀,手里擎着法环,于路摇将入去。”词语解释:诅魇 拼音:zǔ yǎn
谓用诅咒来害人。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献替》:“ 世庙 时,有上变言 张延龄 诅魘怨望,大逆杀人,事颇有状。”词语解释:鬼魇 拼音:guǐ yǎn
迷信者称人在梦中惊叫,或觉得有重物压身不能动弹,叫鬼魇。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皂荚》:“鬼魘不寤。皂荚末刀圭吹鼻中,能起死人。”词语解释:魔魇 拼音:mó yǎn
犹魇昧。《水浒后传》第三一回:“我有个魔魘法:结下一个法坛,画了八卦,中间太极圈儿用一木人,长六寸三分,取本人年甲安在木人腹内,把七隻绣花针将木人的七窍钉住了,每日清晨烧一道符,晚上奠一分羹饭,再持秘咒,若是平人,七日必死。”词语解释:醒魇 拼音:xǐng yǎn
醒时有如在恶梦中所感受到的苦恼词语解释:寐魇 拼音:mèi yǎn
犹梦魇;中邪。 明 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上:“ 成化 甲辰夏秋间,讹言有物入人家,遭之者如寐魘,或能伤人。”词语解释:禁魇 拼音:jìn yǎn
谓以禁咒巫术害人。 清 袁枚 《新齐谐·禁魇婆》:“ 黎 女有禁魘婆,能禁呪人致死……受其害者擒之鸣官,必先用长竹筒穿索扣其颈项下,曳之而行,否则近身必为所禁魘矣。据婆云,不能禁魘人则过期己身必死。”词语解释:病魇 拼音:bìng yǎn
说梦话。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江淮 有士人 庄居 ,其子年二十餘,常病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