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鬻骆 拼音:yù luò
唐 白居易 年老病风,将放歌妓 樊素 ,卖所乘骆马。圉人牵马出门,马眷恋反顾长嘶。 素 闻而泣下,婉娈有辞。 白氏 闻 素 言恻然,乃作《不能忘情吟》有云:“鬻骆马兮放《杨柳枝》,掩翠黛兮顿金羈。”后遂用为典实。 宋 苏轼 《戏周正孺二绝》之一:“劝君鬻骆犹闲事,肠断闺中《杨柳枝》。”按,《杨柳枝》为 樊素 善唱之曲。词语解释:鬻子 拼音:yù zǐ
(1).卖儿女。《墨子·经说下》:“王刀无变,糴有变,岁变糴,则岁变刀。若鬻子。”
(2).引申指被卖之子女。
(3).犹育子。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今太恭人康疆寿考,亲见其子沐朝廷殊遇,光大先人之绪,生平鬻子之勤,及身食其报,噫嘻盛矣。” 梁启超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国家之保护报馆,如鸟鬻子。”
(4).指 鬻熊 。《史记·周本纪》:“ 太颠 、 閎夭 、 散宜生 、 鬻子 、 辛甲大夫 之徒皆往归之。” 裴駰 集解引 刘向 曰:“ 鬻子 名 熊 ,封於 楚 。”亦指其著作。《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有《鬻子》二十二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至 鬻熊 知道,而 文王 諮询,餘文遗事,録为《鬻子》。”词语解释:鬻文 拼音:yù wén
卖文,为人撰文而接受报酬。《旧唐书·李邕传》:“时议以为自古鬻文获财,未有如 邕 者。”词语解释:鬻爵 拼音:yù jué
(1).出卖爵位。 宋 戴埴 《鼠璞》卷上:“余谓今之弊非鬻爵也,鬻官也。鬻爵所鬻者虚,利归於上,鬻官所鬻者实,利归於下。”
(2).指出卖官职。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卖爵》:“朝廷卖官,曰鬻爵。”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词语解释:鬻官 拼音:yù guān
卖官。 晋 陆机 《五等论》:“鬻官之吏,以货準才。”《隋书·虞世基传》:“ 孙(氏) 復携前夫子 夏侯儼 入 世基 舍,而顽鄙无赖,为其聚敛,鬻官卖狱,贿赂公行,其门如市,金宝盈积。”词语解释:鬻德 拼音:yù dé
犹言施德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宫妇不御者出嫁之,七十受禄米,鬻德惠施於民也。” 陈奇猷 集释:“ 王先慎 曰:惠施,当作施惠。 奇猷 案: 王 説是,《迂评》本作施惠。”词语解释:鬻技 拼音:yù jì
亦作“ 鬻伎 ”。
(1).出卖技术。《庄子·逍遥游》:“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2).以技艺谋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狄梁公》:“公笑曰:‘吾哀尔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吾非鬻伎者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女取父遗星数各书令读,自以针指佐食,久而术成,始於门前鬻技。”
(3).卖弄本领,炫耀高明。《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或饰真以讎伪,或挟邪以干荣,或诡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词语解释:鬻狱 拼音:yù yù
受贿而枉断官司。《左传·昭公十四年》:“ 鮒 也鬻狱, 邢侯 专杀,其罪一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三:“诸司皆如此请謁嘱事,卖官鬻狱,所求必遂。” 清 戴名世 《浙江试牍序》:“今有两人於此,同为县令,一则鬻狱,而视其贿之多寡以为曲直。”词语解释:鬻事
盗取事名词语解释:鬻卜
卖卦词语解释:鬻贵 拼音:yù guì
(1).在价格上涨后出售。《国语·齐语》:“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 韦昭 注:“市,取也;鬻,卖也。”
(2).谓凭借权势勒索谋利。《管子·四称》:“遂进不退,假宠鬻贵,尊其货贿,卑其爵位。” 尹知章 注:“因君之宠,必能鬻其贵。”词语解释:鬻驽窃价 拼音:yù nú qiè jià
谦词。谓劣货而获优评。 唐 黄滔 《蒋先辈》:“昨者賫持恶赋,刺謁清尘,本期 刘子俊 待以盖甌之地, 陆士衡 处置於抚掌之间,岂期以寸获长,鬻駑窃价。”词语解释:鬻鬻 拼音:yù yù
象声词。形容声音纤柔细长。《古诗源·汉安世房中歌》:“鬻鬻音送,细齐人情。” 沉德潜 注:“鬻,音竹。鬻鬻二语,写乐音深静。” 宋 刘攽 《和王正仲熙宁郊祀二十韵》:“送音仍鬻鬻,畀福想霏霏。”词语解释:鬻鸡为凤 拼音:yù jī wéi fèng
谓以次充好,混淆优劣。 唐 黄滔 《谢试官》:“伏念鬻鸡为凤,有识咸惊;投砾叅琼,良知足鄙。”词语解释:鬻邪 拼音:yù xié
销售不合规定标准的货物。《文选·左思〈魏都赋〉》:“不鬻邪而豫贾,著驯风之醇醲。” 刘逵 注:“《礼记·王制》曰:器用不中度,不鬻於市;布帛精麤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鬻於市;姦色乱正色,不鬻於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於市。此皆不鬻邪之义。”词语解释:鬻题 拼音:yù tí
谓受贿泄露考试题目。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科场·士子谤讪》:“是科,会元 邹东郭 、状元 杨升庵 ,真无忝科名,即谤词何足为主司损。但言官有纠 靳 ( 靳贵 ) 京口 家人通赂鬻题,疏上不报。”词语解释:鬻钱 拼音:yù qián
卖物得钱。《宋史·食货志下三》:“ 至道 二年,两池得盐三十七万三千五百四十五席,席一百一十六斤半。三年,鬻钱七十二万八千餘贯。”词语解释:鬻采 拼音:yù cǎi
炫耀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汉 世迄今,辞务日新,争光鬻采,虑亦竭矣。”词语解释:鬻矛誉楯 拼音:yù máo yù dùn
谓自相矛盾,不能两立。语出《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是 楚 人鬻矛誉楯,两难得而俱售也。”参见“ 矛楯 ”。
词语解释:矛楯 拼音:máo dùn
亦作“ 矛盾 ”。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魏书·李业兴传》:“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词语解释:鬻歌 拼音:yù gē
卖唱。《列子·汤问》:“昔 韩娥 东之 齐 ,匱粮,过 雍门 ,鬻歌假食。”词语解释:鬻权 拼音:yù quán
谓弄权以谋利。《商君书·修权》:“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姦臣鬻权以约禄,秩官之吏,隐下而渔民。”词语解释:鬻第 拼音:yù dì
出卖宅第。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陈演祖》:“未几二子俱死,诸孙零落,鬻第於御史。”词语解释:鬻猎 拼音:yù liè
卖猎物谋生。 唐 牛僧孺 《玄怪录·郭元振》:“见一大猪,无前左蹄,血卧其地,突烟走出,毙於围中。乡人翻共相庆,会钱以酬公。公不受,曰:‘吾为人除害,非鬻猎者。’”词语解释:鬻渡 拼音:yù dù
指以摆渡为谋生之业。《列子·说符》:“操舟鬻渡,利供百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赐其河津,令其鬻渡。”词语解释:鬻度 拼音:yù dù
超越定规。鬻,用同“ 越 ”。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武后税浮屠》:“ 张廷珪 传, 武后 税天下浮屠钱,营佛祠於 白马坂 , 廷珪 諫言:‘僧尼乞丐自赡,而州县督输星火迫切,鬻卖以充,非浮屠所谓随喜者。’案此虽非鬻度,亦计人数敷敛矣。”词语解释:鬻工 拼音:yù gōng
买卖人。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方城石》:“鬻工 林旺 携一玉砚求售,上圆下方,色淡紫,温润有光,背有文曰‘紫玉’,古篆书也。”词语解释:鬻弹 拼音:yù dàn
以弹奏乐器谋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艺文一》:“此下里鬻弹者皆有之,何足道哉!”词语解释:鬻手 拼音:yù shǒu
谓出卖手艺以谋生。《明史·列女传二·山阴沉伯燮妻王氏》:“踰年,舅姑相继亡, 王 独抚二幼孤,鬻手食之,并成立。”词语解释:鬻宠擅权 拼音:yù chǒng shàn quán
凭借宠幸以卖弄权势。《韩非子·三守》:“鬻宠擅权,矫外以胜内,险言祸福得失之形,以阿主之好恶。”词语解释:鬻货 拼音:yù huò
谓贩卖货物。《汉书·食货志上》:“通财鬻货曰商。”词语解释:鬻财 拼音:yù cái
做生意,赚钱。 清 陈维崧 《苏武慢·送孙郎贾汝宁》词:“神仙无路,将相难为,只有鬻财可耳。”词语解释:鬻居 拼音:yù jū
出卖房屋。 清 彭绍升 《陈和叔传》:“妻 张氏 固却之曰:‘奈何以贫故伤夫子义?’鬻居以葬。”词语解释:鬻良杂苦 拼音:yù liáng zá kǔ
谓出售货物时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文选·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 薛综 注:“良,善也,先见良物,价定,而杂与恶物,以欺惑下土之人。”词语解释:鬻笔 拼音:yù bǐ
谓以文辞谋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至於……遗亲攘美之罪,徵贿鬻笔之愆, 公理 辨之究矣。”词语解释:鬻私 拼音:yù sī
谓弄虚作假以谋私利。《韩非子·内储说上》:“使人问他则不鬻私。”词语解释:鬻言 拼音:yù yán
谓凭借进言谋取利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贾诚以求位,鬻言以干禄,或无丝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词语解释:鬻炫 拼音:yù xuàn
炫耀。 唐 司空图 《后安南碑》:“有慙于鬻衒明廷,欲希横草;非所以焕扬休烈,未始抽毫。”词语解释:鬻色 拼音:yù sè
卖淫。 宋 陶穀 《清异录·人事》:“四方指南海为烟月作坊,以言风俗尚淫,今京师鬻色户将及万计。”词语解释:鬻伎 拼音:yù jì
见“ 鬻技 ”。
词语解释:鬻技 拼音:yù jì
亦作“ 鬻伎 ”。
(1).出卖技术。《庄子·逍遥游》:“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2).以技艺谋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狄梁公》:“公笑曰:‘吾哀尔命之危逼,吾盖急病行志耳,吾非鬻伎者也。’”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女取父遗星数各书令读,自以针指佐食,久而术成,始於门前鬻技。”
(3).卖弄本领,炫耀高明。《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或饰真以讎伪,或挟邪以干荣,或诡道以要上,或鬻技以自矜。”词语解释:鬻声钓世 拼音:yù shēng diào shì
犹言沽名钓誉。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诸子之徒,心非鬱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词语解释:鬻口 拼音:yù kǒu
贩卖人口。《新唐书·孔戣传》:“南方鬻口为货,掠人为奴婢, 戣 峻为之禁。”词语解释:鬻业 拼音:yù yè
出卖家业。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败行失德,鬻业丧名,玷及祖宗,祸延父兄,其为牵累之大,岂有偿哉!”词语解释:鬻妾 拼音:yù qiè
指卖身的女奴。 汉 贾谊 《新书·瑰玮》:“今虽刑餘鬻妾下贱,衣服得过诸侯拟天子,是使天下公得冒主而夫人务侈也。”词语解释:鬻奇 拼音:yù qí
出售稀见货物。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词语解释:鬻义 拼音:yù yì
施恩惠以博取正义之名声。 南朝 齐 王融 《回向佛道篇颂》:“市交鬻义衒虚名,三墨纷紜殊不会。”词语解释:鬻举 拼音:yù jǔ
谓贿买科第。《宋史·选举志二》:“﹝ 淳祐 ﹞九年,以臣僚言:‘士子又有免解伪冒入试者,或父兄没而窃代其名,或同族物故而填其籍。’於是令自本贯保明给据,类其姓名先申礼部,各州揭以示众,犯者许告捉,依鬻举法治罪。”按,“鬻举法”为惩治科举考试舞弊者之法律。词语解释:鬻博 拼音:yù bó
古代猛士 夏育 、 申博 的合称。《文选·王褒〈洞箫赋〉》:“ 桀 跖 、 鬻 博 ,儡以顿顇。” 李善 注:“ 鬻 , 夏育 也,古字同; 博 , 申博 也。”词语解释:鬻卖 拼音:yù mài
出卖;出售。《汉书·刑法志》:“然皆干赏蹈利之兵,庸徒鬻卖之道耳。”《三国志·吴志·陆凯传》:“民力穷困,鬻卖儿子。”《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枷项笞背,然后鬻卖子女以供官费。”词语解释:鬻卦 拼音:yù guà
以占卜谋生。 汉 蔡邕 《范丹碑》:“﹝ 范丹 ﹞以为卜筮之术得因吉凶道治民情,以受薄偿,且无咎累,乃鬻卦于 梁 宋 之域。”词语解释:鬻容 拼音:yù róng
鬻色,卖淫。 清 龚自珍 《平均篇》:“若男子咿唔求爵禄之肆,若盗圣贤市仁义之肆,若女子鬻容之肆。”词语解释:鬻室 拼音:yù shì
出卖妻室。《墨子·经说下》:“若败邦鬻室,嫁子无子。” 孙诒让 间诂:“《国语·越语》云:‘身斩妻子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