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主鬯 拼音:zhǔ chàng
(1).主掌宗庙祭祀。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香酒。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付尔以承祧之重,励尔以主鬯之勤。” 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下:“逮余主鬯之日,实乃秉钧之秋。”
(2).《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孔颖达 疏:“震卦施之於人,又为长子。长子则正体於上,将所传重,出则抚军,守则监国,威震惊於百里,可以奉承宗庙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称太子为“主鬯”。 唐 柳宗元 《贺践祚表》:“主鬯彰孝恭之美,抚军著神武之功。”《旧唐书·玄宗纪上》:“ 平王 有圣德,定天下,又闻 成器 已下咸有推让,宜膺主鬯,以副羣心。”词语解释:秬鬯 拼音:jù chàng
古代以黑黍和郁金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的诸侯。《书·洛诰》:“伻来毖殷,乃命寧予以秬鬯二卣。”《礼记·表记》:“天子亲耕,粢盛秬鬯,以事上帝。”《史记·晋世家》:“天子使 王子虎 命 晋侯 为伯,赐大輅,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瓚,虎賁三百人。” 清 程可则 《送家立庵学士册封安南》诗:“秬鬯分藩旧,苴茅锡命初。”词语解释:郁鬯 拼音:yù chàng
(1).香酒。用鬯酒调和郁金之汁而成,古代用于祭祀或待宾。《周礼·春官·郁人》:“鬱人掌祼器,凡祭祀宾客之祼事和鬱鬯以实彝而陈之。” 郑玄 注:“筑鬱金煮之以和鬯酒。” 唐 陈叔达 《太庙祼地歌辞》:“清庙既祼,鬱鬯推礼。” 宋 杨万里 《鹅儿黄似酒》诗:“却将金鬱鬯,试比菊衣裳。”
(2).郁积和畅达。鬯,畅。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一》:“风、云、雷、雨之气翕,则为震动之能,而鬱鬯摧茂分焉。”词语解释:祼鬯 拼音:guàn chàng
古代祭祀仪式。以香酒灌地而告神。《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 传:“太室,清庙,祼鬯告神。” 孔颖达 疏:“ 王肃 云:太室,清庙中央之室。清庙,神之所在。故王入太室祼献鬯酒以告神也。”《国语·周语上》:“王祼鬯饗醴乃行。” 韦昭 注:“祼,灌也。灌鬯饮醴,皆所以自香洁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宗庙之有祼鬯焫萧,则与祭天燔柴、祭地瘞血同意。”词语解释:匕鬯 拼音:bǐ chàng
(1).《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王弼 注:“匕,所以载鼎实;鬯,香酒。奉宗庙之盛也。”后因代指宗庙祭祀。 南朝 陈 徐陵 《皇太子临辟雍颂》:“皇太子耀彼重离,光兹匕鬯,仪以天文,化成天下。” 唐 陈子昂 《大周受命颂》:“臣闻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皇帝嗣武,以主匕鬯,岂不宜乎!” 清 刘岩 《赠人》诗:“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2).泛指饮食用具。 清 曹寅 《闻静夫伤臂口占二诗慰之》之一:“偶然成缺陷,匕鬯改前持。”词语解释:缩鬯 拼音:suō chàng
古代祭祀用的滤过的酒。 明 王志坚 《表异录·祭祷》:“祭宗庙物曰缩鬯萧艾。”词语解释:条鬯 拼音:tiáo chàng
畅达。《汉书·律历志上》:“指顾取象,然后阴阳万物,靡不条鬯该成。” 颜师古 注:“条,达也。鬯,与‘畅’同。” 宋 王安石 《兵部员外郎马君墓志铭》:“及出仕,所至号为办治。论议条鬯,人反覆之而不能穷。” 清 段玉裁 《〈潜研堂文集〉序》:“其书味深,故条鬯而无好尽之失,法古而无摹仿之痕,辨论而无嘂嚣攘袂之习。” 茅盾 《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事实上它们大部分倒是颇为条鬯,而且淋漓尽致的。”词语解释:灌鬯 拼音:guàn chàng
亦作“ 灌畅 ”。 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把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香酒浇在地上,求神降临。《诗·大雅·文王》“祼将于京” 毛 传:“祼,灌鬯也, 周 人尚臭。”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玉瓚者,器名也,所以灌鬯之器也。以圭饰其柄,灌鬯贵玉气也。” 汉 王充 《论衡·异虚》:“夫畅草可以炽酿,芬香畅达者,将祭,灌畅降神。”词语解释:冲鬯 拼音:chōng chàng
淡泊闲旷。 明 宋濂 《故三槐隐士王府君墓志铭》:“一日,至 洞庭 之 君山 ,遇异人……授以《龙虎金碧丹经》。君受而行之,气志益冲鬯。”词语解释:谐鬯 拼音:xié chàng
见“ 谐畅 ”。
词语解释:谐畅 拼音:xié chàng
亦作“ 谐鬯 ”。 和谐流畅。鬯,通“ 畅 ”。《南史·褚彦回传》:“ 彦回 援琴奏《别鵠》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 明 高启 《匡山樵歌引》:“其词语精鍊,音调谐畅。”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学填词,先学读词。抑扬顿挫,心领神会。日久,胸次鬱勃,信手拈来,自然丰神谐鬯矣。”词语解释:介鬯 拼音:jiè chàng
古代祭礼。王吊临诸臣,由副使进香酒于神前。鬯,祭祀用的香酒。《周礼·春官·鬯人》:“凡王弔临,共介鬯。” 贾公彦 疏:“介,副也。王弔临诸臣,则有副使从行者,天子所往,停在诸侯之庙,祝致辞告庙,介使则进此鬯於神前,故云介鬯。”词语解释:丰鬯 拼音:fēng chàng
见“ 丰畅 ”。
词语解释:丰畅 拼音:fēng chàng
亦作“ 丰鬯 ”。 丰饶旺盛。 唐 柳宗元 《武功县丞厅壁记》:“其植物丰畅茂遂,有秬秠藿菽之宜。” 元 虞集 《宁国路旌德县重建宣圣庙学记》:“美山水则生物丰鬯,困瘠息则生养有渐矣。”词语解释:肆鬯 拼音:sì chàng
陈尸设鬯。为古浴尸之礼。《周礼·春官·大祝》:“大丧始崩,以肆鬯渳尸。” 郑玄 注:“肆鬯,所谓陈尸设鬯也。 郑司农 云:‘渳尸,以鬯浴尸。’” 贾公彦 疏:“肆,陈也。渳,浴也。王丧始崩,陈尸,以鬯浴尸,取其香美云。”词语解释:衅鬯 拼音:xìn chàng
古代丧礼中涂尸的香酒。《周礼·春官·鬯人》:“大丧之大渳,设斗,共其衅鬯。”参见“ 衅尸 ”。
词语解释:衅尸 拼音:xìn shī
古代丧礼以鬯酒涂尸,谓之“衅尸”。《周礼·春官·鬯人》“衅鬯” 汉 郑玄 注:“衅尸以鬯酒使之香美者。” 孙诒让 正义:“鬯酒即秬鬯之酒,取其芬芳条畅以衅尸,又以和浴汤,去其臭恶,使之香美也……凡大渳,以鬯涂尸而浴,故谓之衅,与以血涂钟鼓谓之衅,义同。”参见“ 衅鬯 ”。词语解释:鸿鬯 拼音:hóng chàng
(1).宏大畅达。《宋书·王微传》:“今虽王道鸿鬯,或有激朗於天表,必欲潜渊探宝,倾海求珠。”
(2).宏大朗畅。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 元瑞 才高而气雄,其诗鸿鬯瑰丽,迥絶无前。”
(3).宏亮而流畅。 明 王世贞 《于太傅公传》:“ 谦 风骨秀峻,声音鸿鬯。”词语解释:鼎鬯 拼音:dǐng chàng
古代祭祀时的用物,故亦借指祭祀。《明史·张慎言传》:“若夫鼎湖再泣,宗庙鼎鬯为重,则先帝之簪履为轻。”词语解释:不丧匕鬯 拼音:bù sàng bǐ chàng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匕、鬯,古代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后以“不丧匕鬯”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 袁公 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方 清 摄政王解职,及 清 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於今日,復何疑虑!”词语解释:酣鬯 拼音:hān chàng
畅通,畅达。鬯,通“ 畅 ”。 宋 司马光 《答闻喜马寺丞中庸书》:“伏惟宽明,当赐开察,改求酣鬯於道而富有於文者使为之。”参见“ 酣畅 ”。
词语解释:酣畅 拼音:hān chàng
(1).畅饮。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宣子 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述 请 约 ,盛陈器玩,与之酣畅。”《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此番所得,倒有百金, 张相 尽付之酒家,供了好些时酣畅。”
(2).畅快;舒适。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四:“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西湖佳话·白堤政迹》:“正饮到酣畅之际,忽 元微之 差人来,寄书问候。” 沙汀 《记贺龙》二四:“他是笑得那样酣畅,以至于呛咳起来了。”
(3).感情饱满,表达尽意。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九篇:“然笔锋恣横酣畅,似尤胜《金瓶梅》。”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春风化雨这个辞所包含的诗意,和这儿的‘秋云’、‘夏云’、‘皓月’、‘流水’的譬喻比起来,便显示得没有那么酣畅。” 冯骥才 《雕花烟斗》:“在这里,可以见到世纪前青铜器上怪异的人形,‘彩陶文化’所特有的酣畅而单纯的花纹。”词语解释:巨鬯 拼音:jù chàng
即秬鬯。以郁金草合黑黍酿造的酒,祭祀时灌地所用。巨,通“ 秬 ”。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序》:“使食乎大牢之味,巨鬯之酒,则膻肉酪浆之众,登享讌矣。”词语解释:溥鬯 拼音:pǔ chàng
周遍畅达。鬯,通“ 畅 ”。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清明溥鬯,光耿四海。”词语解释:旁通曲鬯 拼音:páng tōng qǔ chàng
见“ 旁通曲畅 ”。
词语解释:旁通曲畅 拼音:páng tōng qǔ chàng
亦作“ 旁通曲鬯 ”。 普遍通达。 清 冯桂芬 《天元算术序》:“左右逢原,旁通曲鬯。”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训俗》:“所讲以圣諭要言为主,而以 孔 孟 之道、 程 朱 之学旁通曲畅,务求有当於人心。”词语解释:明鬯 拼音:míng chàng
见“ 明畅 ”。
词语解释:明畅 拼音:míng chàng
亦作“ 明鬯 ”。 明白流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若 毛公 之训《诗》, 安国 之传《书》, 郑君 之释《礼》, 王弼 之解《易》,要约明畅,可为式矣。”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此二书明畅痛快,説尽吏姦。”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赐奴婢》:“ 石首 袁荣襄公 宗皋 ,为 世庙 日讲官,敷陈明鬯,上喜,钦赐家奴、女婢各六人。” 朱自清 《古文学的欣赏》:“他的翻译很谨严,也够确切;最难得的,又是三篇简洁明畅的白话散文,独立起来,也有意思。”词语解释:晓鬯 拼音:xiǎo chàng
明白通达。鬯,通“ 畅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颐正堂文〉序》:“ 崧鹤 善言辞,申明奥理,超迈晓鬯。”词语解释:流鬯 拼音:liú chàng
流畅。 明 高攀龙 《与子往书》之三:“必须涵泳圣贤之言,使义理津津悦心,方得天机流鬯。”词语解释:朗鬯 拼音:lǎng chàng
见“ 朗畅 ”。
词语解释:朗畅 拼音:lǎng chàng
亦作“ 朗鬯 ”。
(1).明白畅达。 晋 陆机 《文赋》:“论精微而朗畅,奏平彻以闲雅。”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耿先生》:“精彩卓逸,言词朗畅,手如鸟爪,不便於饮食,皆仰於人。” 刘师培 《文说·和声》:“书启之作,必朗畅以陈词;颂赞之篇,必琳瑯而入诵。”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古之知音,如 白石 、 紫霞 诸贤,何惜举例陈义,明白朗鬯,以昭示后人,有非言语所能形容。”
(2).谓声音响亮流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远公 在 庐山 中……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清 汪价 《三侬赘人广自序》:“中丞令余口诵,余音辞朗鬯鏗戛,中丞为之击节叹赏。” 朱自清 《论书生的酸气》:“ 晋 以来的清谈很注重说话的声调和读书的声调,说话注重音调和辞气,以朗畅为好。”
(3).爽朗舒展。 明 顾璘 《国宝新编·江西按察副使李梦阳》:“﹝ 李 ﹞朗畅玉立,傲倪当世。”《黑籍冤魂》第一回:“人若作事过劳,精神疲倦,吃了两口烟,顿时精神朗畅,骨节通灵。”
(4).清莹流转。 清 许秋垞 《闻见异辞·红纱罩眼》:“途遇一羽流,仙风道骨,所谓双眸朗畅,四气和平。”词语解释:曲鬯 拼音:qǔ chàng
见“ 曲畅 ”。
词语解释:曲畅 拼音:qǔ chàng
亦作“ 曲鬯 ”。 周尽而畅达。亦谓使周尽畅达。 唐 韦处厚 《上宰相荐皇甫湜书》:“徵会理轴,遣训词波,无不蹈正超常,曲畅精旨。”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而凡诸説之同异得失,亦得以曲畅旁通,而各极其趣。” 清 魏源 《〈说文〉假借释例》:“叚借之説, 段君 言之虽深悉其本源,而未旁通曲鬯其族类。”词语解释:覃鬯 拼音:qín chàng
深广而畅达。谓无所不在,无所不至。鬯,通“ 畅 ”。 明 张居正 《敕建慈寿寺碑文》:“谁其佑之,亦有文母,覃鬯皇风,绍休三五。”词语解释:宣鬯 拼音:xuān chàng
宣畅。鬯,通“ 畅 ”。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岂直汉语尔, 印度 欧洲 诸语,犹合保存,盖学之近质者,非緜密幽邃之词,不足宣鬯。”参见“ 宣畅 ”。
词语解释:宣畅 拼音:xuān chàng
(1).宣扬;传布。《诗·大雅·崧高》“四方于宣” 汉 郑玄 笺:“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后汉书·顺帝纪》:“夷狄叛逆,赋役重数,内外怨旷,惟咎叹息。其遣光禄大夫案行,宣畅恩泽,惠此下民,勿为烦扰。” 明 王守仁 《答顾东桥书》:“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於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復於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復可覩。”
(2).舒散;抒发。 唐 陆贽 《奉天论赦书事条状》:“宣畅鬱堙,不可不洞开襟抱;洗刷疵垢,不可不盪去瘢痕。”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圣人知声音之道,足以感人也,拊石截竹,八音克谐,定其律吕,授以节奏,调摄志气,宣畅性情,使闻其声者,油然愉快,游神宇下,含履中和。”
(3).流畅。《云笈七籤》卷三十:“﹝鼻﹞两孔之下源是死气之门,元生君严固守之,使精神宣畅于百节,血液盈满于千关。” 明 李贽 《读律肤说》:“故性格清彻者音调自然宣畅,性格舒徐者音调自然疏缓。”词语解释:玉鬯 拼音:yù chàng
古代祭祀用的以圭为柄的灌酒器。《周礼·春官·大宗伯》:“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卜日,宿眡涤濯,涖玉鬯,省牲鑊,奉玉齍,詔大号,治其大礼,詔相王之大礼。” 孙诒让 正义:“玉鬯,圭瓚也。”《国语·周语上》:“王使太宰 忌父 ,帅 傅氏 及祝史,奉牺牲玉鬯往献焉。” 韦昭 注:“玉鬯,鬯酒之圭,长尺二寸,有瓚,所以灌地降神之器也。”词语解释:祖鬯 拼音:zǔ chàng
古代丧葬,于出殯前设奠所用的郁鬯酒。 南朝 陈 沉炯 《陈武帝哀策文》:“望三灵而标目,蹐九地而崩心,哭仍几之将撤,慟祖鬯之虚斟。”词语解释:神流气鬯 拼音:shén liú qì chàng
精神气息流畅通达。 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第一问》:“夫奕叶承平,法守已定,庶事循习,玩愒易生,而君臣之相与如此,是以神流气鬯,天地太和。”词语解释:玄鬯 拼音:xuán chàng
指醇酒。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玄鬯倾弃而不羞,醨酪专灌於 圆丘 。” 宋 窦苹 《酒谱》:“ 抱朴子 所谓玄鬯者,醇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