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鬈发 拼音:quán fà
鬈曲的头发。 唐 李贺 《龙夜吟》:“鬈髮胡儿眼睛緑,高楼夜静吹横竹。” 清 厉鹗 《陈居中蛮王入贡图》诗:“此皆鬈髮深目眶,向化慕义恭趋蹌。” 杨朔 《印度情思》:“他长着满头黑色的鬈发,望着我笑。”词语解释:鬈心 拼音:quán xīn
谓束发成顶心髻。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玉枕兰亭》:“按 文待詔 谓 贾氏 刻有二石,字画大小皆同。其一有‘秋壑珍玩’印章, 右军 作立象而鬈心;其一坐而执卷,左有 贾似道 小印,即今 福州 本也。”词语解释:鬈曲 拼音:quán qǔ
毛发弯曲。 艾青 《花束·怜悯的歌》:“他的头发鬈曲,皮肤黧黑,身体瘦削像一只螳螂。”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三:“她的两条黑浸浸的长长的粗辫子分离在两处,一条鬈曲地躺在枕头边,一条随便地拖在被窝上。”词语解释:鬈须 拼音:quán xū
鬈曲的胡须。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武夷山志》:“忽一夜,梦一仙骑鹤悬空而至,黄髮束髻,面长枣色,两夹辅有鬈鬚,全身鹤羽。”词语解释:鬈首 拼音:quán shǒu
古时成年女子平日家居时的发式,将头发分开结束,垂在两侧。《礼记·杂记下》:“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燕则鬈首。” 孔颖达 疏:“燕则鬈首者,谓既笄之后,寻常在家燕居,则去其笄而鬈首,谓分髮为鬌紒也。”词语解释:鬈笄 拼音:quán jī
女子的鬓髻和束发用的簪子。泛指女子容仪。词语解释:鬈毛 拼音:quán máo
鬈曲的毛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檗木》:“鬈毛毒疮,生头中,初生如蒲桃,痛甚。”《文汇报》1992.2.3:“短短的黑发,带着鬈毛,下巴刮得光光的。”词语解释:鬈髻 拼音:quán jì
梳在头两旁的发髻。 曹禺 《日出》第一幕:“﹝ 陈白露 ﹞乌黑的头发烫成小姑娘似的鬈髻,垂在耳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