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垂髫 拼音:chuí tiáo
亦作“ 垂齠 ”。 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臣垂齠执简,累勤取官。” 晋 陶潜 《桃花源记》:“黄髮垂髫,并怡然自乐。” 清 戴名世 《姚符御诗序》:“ 符御 与余垂髫相识,稍长,各游学四方。” 郁达夫 《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词语解释:玄髫 拼音:xuán tiáo
亦作“ 玄齠 ”。
(1).指黑发儿童。《文选·张协〈七命〉》:“玄齠巷歌,黄髮击壤。” 李善 注:“《埤苍》曰:‘髫,髮也,髫与齠,古字通也。’” 吕延济 注:“谓玄髮童子,黄髮寿人,并歌謡於衢巷田壤之中也。”
(2).指童年时期。 唐 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是知因籍时来, 和君 播玄齠之俊;当其未遇, 颜生 致白首之勤。”
(3).黑发。 唐 温庭筠 《洞户二十二韵》:“素手瑠璃扇,玄髫玳瑁簪。”词语解释:蜗髫 拼音:wō tiáo
古代幼童头上状如蜗角的小辫。借指儿童。 明 杨慎 《央央谣》:“水无鳞,山无角;鮐背啼,蜗髫哭;苍天高不闻,赤日烘南陆。”词语解释:霜髫 拼音:shuāng tiáo
披垂的白发。 郭沫若 《赠日本松山芭蕾舞团》诗之二:“霜髫霞幂苦回甘,万朵红云战意酣。赖有干戈驱虎豹,秧歌西北又东南。”词语解释:椎髫
满族人留的发辫词语解释:髦髫 拼音:máo tiáo
犹老幼。髦,通“ 耄 ”。 元 周伯琦 《初秋重泛湖游西山》诗:“稼宝丰黄云,击壤喧髦髫。”词语解释:龀髫 拼音:chèn tiáo
亦作“齓髫”。 指童年。《文选·潘岳〈杨仲武诔〉》:“子之遘閔,曾未齓髫。” 刘良 注:“齓,毁齿也;髫,总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