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骰子 拼音:tóu zǐ
赌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戏。多以兽骨制成,为小正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涂以红色,馀涂黑色。掷之视所见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故又称投子、色子。相传为 三国 魏 曹植 创制。 唐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一:“玲瓏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五代史·梁广王朱全昱传》:“ 太祖 宴居宫中,与王饮博, 全昱 酒酣,取骰子击盆而迸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羣蛮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为之,长寸餘而匾,状若牌子,折竹为筹,以记胜负。” 巴金 《家》十六:“在明亮的灯光下也有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吆喝地掷骰子。”参阅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词语解释:骰盘 拼音:tóu pán
见“ 骰盆 ”。
词语解释:骰盆 拼音:tóu pén
掷骰子的盘子。 唐 白居易 《酬微之夸镜湖》诗:“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一本作“ 骰盘 ”。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我将这色数儿轻放在骰盆内,二三五又掷箇乌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小旦取骰盆介。”词语解释:骰儿 拼音:tóu ér
即骰子。 宋 苏轼 《减字木兰花·赠胜之》词:“今来十四,海里猴儿奴子是。要赌休痴,六隻骰儿六点儿。”参见“ 骰子 ”。
词语解释:骰子 拼音:tóu zǐ
赌具。也用以占卜、行酒令或作游戏。多以兽骨制成,为小正方块,六面分刻一、二、三、四、五、六点,一、四涂以红色,馀涂黑色。掷之视所见点数或颜色为胜负,故又称投子、色子。相传为 三国 魏 曹植 创制。 唐 温庭筠 《新添声杨柳枝词》之一:“玲瓏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五代史·梁广王朱全昱传》:“ 太祖 宴居宫中,与王饮博, 全昱 酒酣,取骰子击盆而迸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羣蛮聚博其上。骰子亦以骨为之,长寸餘而匾,状若牌子,折竹为筹,以记胜负。” 巴金 《家》十六:“在明亮的灯光下也有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吆喝地掷骰子。”参阅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词语解释:骰子会
以掷色子劝酒词语解释:骰子选格 拼音:tóu zǐ xuǎn gé
犹升官图之类的古代博戏用具。以掷骰子的点数多少,预卜官位的高低。 唐 房千里 《骰子选格序》:“ 开成 三年春,予自海上北徙,舟行次 洞庭 之阳,有风甚急。繫船野蒲下三日,遇二三子号进士者,以六骰双双为戏,更投局上,以数多少为进身职官之差数,丰贵而约贱。卒局,座客有为尉掾而止者,有贵为相臣将臣者,有连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而欻升於上位者。大凡得失,酷似前所谓不繫贤不肖,但卜其偶不偶耳。”亦省称“ 骰子格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参见“ 叶子格 ”。
词语解释:叶子格 拼音:yè zi gé
古代博戏用具。相当于后世骰子格、升官图之类。其用法今已不传。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叶子格者,自 唐 中世以后有之…… 唐 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 五代 、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 唐太宗 问 一行 世数。禪师製叶子格进之。‘叶子’言二十世 李 也。当时士大夫宴集皆为之。”词语解释:骰盆 拼音:tóu pén
掷骰子的盘子。 唐 白居易 《酬微之夸镜湖》诗:“酒盏省陪波卷白,骰盆思共彩呼卢。”一本作“ 骰盘 ”。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三折:“我将这色数儿轻放在骰盆内,二三五又掷箇乌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访翠》:“小旦取骰盆介。”词语解释:骰局 拼音:tóu jú
用骰子进行赌博或游戏的一种集会。《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双陆收骰局,琵琶上练丝。”词语解释:骰子格 拼音:tóu zǐ gé
见“ 骰子选格 ”。
词语解释:骰子选格 拼音:tóu zǐ xuǎn gé
犹升官图之类的古代博戏用具。以掷骰子的点数多少,预卜官位的高低。 唐 房千里 《骰子选格序》:“ 开成 三年春,予自海上北徙,舟行次 洞庭 之阳,有风甚急。繫船野蒲下三日,遇二三子号进士者,以六骰双双为戏,更投局上,以数多少为进身职官之差数,丰贵而约贱。卒局,座客有为尉掾而止者,有贵为相臣将臣者,有连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而欻升於上位者。大凡得失,酷似前所谓不繫贤不肖,但卜其偶不偶耳。”亦省称“ 骰子格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参见“ 叶子格 ”。
词语解释:叶子格 拼音:yè zi gé
古代博戏用具。相当于后世骰子格、升官图之类。其用法今已不传。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叶子格者,自 唐 中世以后有之…… 唐 世士人宴聚,盛行叶子格, 五代 、国初犹然,后渐废不传。”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杂录》:“ 唐太宗 问 一行 世数。禪师製叶子格进之。‘叶子’言二十世 李 也。当时士大夫宴集皆为之。”词语解释:骰子令 拼音:tóu zǐ lìng
谓以掷骰子劝饮。 唐 皇甫松 《醉乡日月·骰子令》:“大凡初筵皆先用骰子,盖欲微酣然后迤邐入令。”词语解释:骰子选 拼音:tóu zǐ xuǎn
谓机缘凑巧而得官。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蔡京 ﹞因语客曰:‘某仕宦已久,皆悉之矣。今位极人臣,则亦可人,所谓骰子选尔。人间荣辱,顾何足算!’”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卷二:“ 杨亿 在翰林, 丁谓 初参政事, 亿 列贺焉。语同列曰:‘骰子选尔,何多尚哉。’”参见“ 骰子选格 ”。
词语解释:骰子选格 拼音:tóu zǐ xuǎn gé
犹升官图之类的古代博戏用具。以掷骰子的点数多少,预卜官位的高低。 唐 房千里 《骰子选格序》:“ 开成 三年春,予自海上北徙,舟行次 洞庭 之阳,有风甚急。繫船野蒲下三日,遇二三子号进士者,以六骰双双为戏,更投局上,以数多少为进身职官之差数,丰贵而约贱。卒局,座客有为尉掾而止者,有贵为相臣将臣者,有连得美名而后不振者,有始甚微而欻升於上位者。大凡得失,酷似前所谓不繫贤不肖,但卜其偶不偶耳。”亦省称“ 骰子格 ”。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骰子格,本备检用,故亦以叶子写之,因以为名尔。”参见“ 叶子格 ”。词语解释:骰钱 拼音:tóu qián
旧时投掷给艺人的赏钱。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纯色骰钱》:“闻 理宗 朝春时,内苑效市井关扑之戏,皆小璫互为之,至御前,则於第二、三扑内供纯鏝骰钱,以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