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驰骤 拼音:chí zhòu
(1).驰骋,疾奔。《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造父 御四马,驰骤周旋,而恣欲於马。” 元 范康 《竹叶舟》第二折:“俺也曾凤闕躋攀,龙门踊跃,马蹄驰骤,高折桂枝秋。” 清 黄式权 《淞南梦影录》卷一:“然春秋佳日,锦韉玉勒,驰骤康庄,亦足以赏心娱目。”
(2).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悉心研讨,而有所建树。 晋 葛洪 《抱朴子·文行》:“若夫驰骤诗论之中,周旋一经之内,以常情览巨异,以褊量测无涯,始自髫齔,诣於振素,不能得也。” 宋 王禹偁 《〈冯氏家集〉前序》:“与夫诸第诸孙,奉箕裘,服名教,詵詵济济,驰骤於好文之代,庸詎测其涯岸乎?” 明 宋濂 《送璞原师还越中序》:“世之学者伙矣,溺文学者则局促经畬,驰骤艺苑,其流必外騖而忘返。”
(3).犹奔放。 明 宋濂 《〈味梅斋稿〉序》:“今年自 吴中 寄其文曰《味梅斋稿》者示余,皆驰骤可喜。” 章炳麟 《校文士》:“故知世人所谓文者,非其最上,而椎少文之云,特以匪色不足,短於驰骤曲折云尔。”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五:“而散文则大可依意所及,驰骤奔放。”
(4).奔竞;趋承。 唐 杜甫 《九日寄岑参》诗:“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 明 方孝孺 《懒斋记》:“故巧者之奔走,不如拙者之自守;夸者之驰骤,不如静者之悠久。”
(5).施展才能;效力。 宋 曾巩 《虞部郎中戚公墓志铭》:“至恭让质直,不能驰骤,而遇困蹷者,独不可称数。” 元 邵亨贞 《摸鱼子·乙巳九山九日》词:“西风只管吹蓬鬢,病骨尚堪驰骤。”
(6).犹驱使。 孙中山 《军人精神教育》:“如大富豪,大资本家,在社会上垄断权利,一般人民日受其束缚驰骤,陷于痛苦。”词语解释:步骤 拼音:bù zhòu
(1).缓行和疾走。《荀子·礼论》:“故君子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厉騖不外是矣,是君子之坛宇宫廷也。”《后汉书·曹褒传》:“且三五步骤,优劣殊轨。” 李贤 注引《孝经钩命决》:“三皇步,五帝骤,三王驰。” 宋 陈亮 《酌古论·诸葛孔明上》:“於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鸞,步骤中度,缓急中节。”
(2).泛指行走。 唐 裴铏 《传奇·裴航》:“﹝ 裴航 ﹞遂步骤独挈而抵 蓝桥 。” 宋 司马光 《圉人传》:“有圉人叩门而告曰:‘臣能驯之。’ 汧侯 使养马数月,马益调服,步骤缓速、折还左右,唯人所志。”
(3).指脚步,步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去留随心,修短在手,齐其步骤,总轡而已。” 明 黄瑜 《双槐岁钞·醉学士诗歌》:“上( 明太祖 )挥翰如飞,须臾成 楚 辞一章,曰:‘…… 宋生 微饮兮早醉,忽周旋兮步骤蹌蹌。’”
(4).事情进行的程序、次第。《后汉书·崔寔传》:“故圣人执权,遭时定制,步骤之差,各有云设。” 隋 薛道衡 《老氏碑》:“皇、王有步骤之殊,民俗有淳醨之变。” 毛泽东 《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中国 农业现在大部分是个体经济,要有步骤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特指写诗作文的规模法度。 宋 王禹偁 《谪居感事》诗:“步骤依 班 马 ,根源法 孔姬 。”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九:“然 绎 之文如款段逐驥,筋力虽劳,而不成步骤。”
(6).追随。喻指效法,模仿。《晋书·桓温传论》:“復欲立奇功于 赵 魏 ,允归望于天人;然后步骤前王,宪章 虞 夏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 东坡 步骤 太史公 者也。”《明史·隐逸传·徐舫》:“ 睦 故多诗人, 唐 有 方干 、 徐凝 、 李频 、 施肩吾 , 宋 有 高师鲁 、 滕元秀 ,号‘睦州诗派’, 舫 悉取步骤之。”词语解释:雨骤 拼音:yǔ zhòu
(1).雨势迅猛。 南朝 梁 王湜 《赠情人》诗:“雨骤行人断,云聚独悲深。”《南史·孝义传上·庾道愍》:“﹝ 庾道愍 ﹞尝入村,日暮雨骤,乃寄止一家。” 宋 赵师侠 《采桑子·三月晦必东馆大雨》词:“连朝雨骤驱春去,瓦注盆倾。”
(2).比喻来势迅猛。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回:“途中闻 清 兵三路入犯……风驰雨骤。”
(3).群聚貌。 唐 武三思 《大周封祀坛碑序》:“天子……者雾集,叫龙围者雨骤。” 唐 吕令则 《义井赋》:“川流雨骤,车马於焉往来;风举云摇,帝王由兹行幸。”词语解释:忽骤 拼音:hū zhòu
犹急速。 宋 张桂 《菩萨蛮》词:“东风忽骤无人见,玉塘烟浪浮花片。”词语解释:决骤 拼音:jué zhòu
(1).迅速奔跑。《庄子·齐物论》:“ 毛嬙 、 丽姬 ,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 宋 苏轼 《归来引》:“纷野马之决骤兮,幸余首之未鞿。” 宋 范成大 《有感今昔》诗之一:“麋见 丽姬 翻决骤,鸟闻《韶》乐却忧悲。”
(2).比喻放纵不羁。 宋 叶适 《忠翊郎武学博士蔡君墓志铭》:“约规矩绳墨以自严兮,不决骤而横陈。”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使无世世转生之 呼毕勒罕 以镇服僧俗,则百万众必互雄长,狼性野心,且决骤而不可制。”词语解释:飘骤 拼音:piāo zhòu
暴风骤雨。《素问·五常政大论》:“其变震惊,飘骤崩溃。” 王冰 注:“飘骤,暴风雨至也。”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欻而生者,飘骤是也;渐而生者,动植是也。” 宋 范成大 《夜泊湾舟大风雨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诗:“有顷飘骤过,滩声独鸣哀。”词语解释:轻骤 拼音:qīng zhòu
急骤,急速。 宋 王庭珪 《感皇恩》词:“飞雪满貂裘,马蹄轻骤。”词语解释:骋骤 拼音:chěng zhòu
指在某个领域纵横自如,得以充分施展才能。 章炳麟 《訄书·尊史》:“及夫贯穿中外,骋骤古近,其微言寧不在札牒之表者乎?”词语解释:车驰马骤 拼音:chē chí mǎ zhòu
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走马灯》:“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元史通俗演义》第五七回:“敌寨不及防备,猛被 元 兵攻入,车驰马骤,扫了一个精光。”词语解释:风驰雨骤
形容像风雨一样迅捷猛烈。《旧五代史·梁书·谢彦章传》:“每敦阵整旅,左旋右抽,虽风驰雨骤,亦无以喻其迅捷也,故当时骑士咸乐为用。” 明 黄周星 《楚州酒人歌》:“帝顾 巫阳 笑扶酒人去,风驰雨骤苍黄謫置 楚州 城。”《宦海》第十二回:“ 任大老爷 亲自骑着快马,带着八十名亲兵小队,风驰雨骤的在后赶来。”词语解释:走骤 拼音:zǒu zhòu
飞奔,疾驰。《元典章·兵部三·使臣不过三站》:“本部并诸衙门差出勾当缓慢人员,乘骑舖马,沿路因事停住,上马趁赶程限走骤,以致将马匹即渐瘦弱倒死。”词语解释:驱骤 拼音:qū zhòu
奔驰。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驱骤於蛮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门。”词语解释:僝骤 拼音:chán zhòu
僝僽;凋零。 明 陈霆 《渚山堂词话》卷三:“﹝ 张靖之 ﹞《念奴娇》云:‘清明天气,嘆三分春色,二分僝骤,蝶意鶯情留恋处,还在餘花剩柳。’”词语解释:齐驱并骤 拼音:qí qū bìng zhòu
见“ 齐驱并驾 ”。
词语解释:齐驱并驾 拼音:qí qū bìng jià
同“ 并驾齐驱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七:“ 荆公 赠 叶致远 之作……可谓曲尽围棋之态。非笔力可以回万钧,岂易至此。取 退之 《南山诗》读之,若可齐驱并驾也。” 宋 张戒 《岁寒堂诗话》卷下:“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亦作“ 齐驱并骤 ”。 宋 王安石 《上邵学士书》:“是则 韩 、 李 、 蒋 、 邵 之名,各齐驱并骤,与此金石之刻不朽矣。”词语解释:龙驰虎骤 拼音:lóng chí hǔ zhòu
谓群雄逐鹿。 明 沉寿民 《江上行》:“龙驰虎骤真人出,手挽经纶分乱麻。”词语解释:骛骤 拼音:wù zhòu
迅疾行进。 汉 傅毅 《舞赋》:“车音若雷,騖骤相及;骆漠而归,云散城邑。”词语解释:文骤骤 拼音:wén zhòu zhòu
文绉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犹骨自文骤骤的。我就这里人家借一个与你骑。”词语解释:急骤 拼音:jí zhòu
紧急;急速猛烈。《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衙内总要买,必须从容一日,岂是一时急骤的事。” 胡也频 《到莫斯科去》十七:“她忽然听见门铃沉重地响了起来,接着那楼梯上,便响起极其急骤的脚步声音。” 李準 《李双双小传·耕云记一》:“果然,大家跑了没有二百步远,一阵急骤的雨点,像筛豆子一样哗哗的又下起来。”词语解释:回骤 拼音:huí zhòu
迂回急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通变》:“此庭间之迴骤,岂万里之逸步哉!”词语解释:翔骤 拼音:xiáng zhòu
泛指鸟兽。翔,鸟飞;骤,马奔驰。《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游泳之所攒萃,翔骤之所往还。” 李周翰 注:“翔骤,鸟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