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豪平声 [háo,号呼][把持,动词][sāo][音勞。撓也,轢也。][dāo][láo liáo][详注1]翿[详注2][详注3][nào]褿[音曹。卫邑名。《诗·邶风》土国城漕。][详注4]


注1:挑 《唐韵》土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刀切,音叨。《诗·郑风》挑兮达兮。《毛传》往来相见貌。《朱传》挑,轻儇跳跃之貌。
注2:咎 音高。《广韵》皋陶,舜臣名,古作咎繇。《前汉·百官公卿表》咎繇作士。《书序》咎单作明居。《传》咎单,臣名。
注3:绸 音韬。《礼·檀弓》绸练设旐。《注》以练绸旗之杠。《尔雅·释天》素锦绸杠。《注》以白地锦韬旗之竿。《前汉·司马相如传》靡屈虹而为绸。《注》绸,韬也。
注4:耗 音毛。《集韵》独貌。《增韵》无也,尽也。《前汉·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靡有孑遗耗矣。《注》孟康曰:谓无有毛米在者也。师古曰:孟解非也。言无有独存者,至于耗尽也。又通作毛。《后汉·马衍传》饥者毛食。《佩觿集》河朔谓无曰毛。
末字词组
雄骜杰骜倨骜黠骜梗骜悍骜怠骜悖骜
桀骜凶骜不骜骥骜放骜暴骜污骜夸骜
骄骜轩骜鸷骜骜骜游骜枭骜恣骜犷骜

词语解释:雄骜  拼音:xióng ào
犹雄健。 王闿运 《严咸传》:“归二年,学益进,词章沉博雄惊,然不自憙。”
词语解释:桀骜  拼音:jié ào
凶悍倔强。《汉书·匈奴传赞》:“ 匈奴 人民每来降 汉 ,单于亦輒拘留 汉 使以相报復,其桀驁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唐 陆龟蒙 《蠹化》:“人或振触之,輙奋角而怒,气色桀驁。” 清 黄景仁 《新仆》诗:“桀驁野性驯犹苦,嚅囁方音听总非。”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三》:“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词语解释:骄骜  拼音:jiāo ào
(1).见“ 骄傲 ”。
(2).桀骜不驯。 明 罗日褧 《咸宾录·南夷志三·三江诸夷》:“ 三江 诸夷亦 盘瓠 之后。其他在今 广西 ,夷类最多,难以尽纪。其骄驁者,则 唐 之 西原 , 宋 之 广源 ,今之 田州 、 大藤 是也。”
纵恣奔驰。《楚辞·远游》:“服偃蹇以低昂兮,驂连蜷以骄驁。” 洪兴祖 补注:“骄驁,马行纵恣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低卬天蟜,据以骄驁兮。”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揖 曰:“骄驁,纵恣也。”
词语解释:骄傲  拼音:jiāo ào
亦作“ 骄敖 ”。亦作“ 骄慠 ”。亦作“ 骄驁 ”。
(1).自负而轻视他人。《管子·禁藏》:“骄傲侈泰,离度絶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楚辞·离骚》:“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 王逸 注:“倨简曰骄,侮慢曰傲。傲,一作敖。”《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今人主诚能去骄慠之心,怀可报之意,披心腹,见情素,堕肝胆,施厚德……则 桀 之狗可使吠 尧 ,而 蹠 之客可使刺 由 。”《汉书·王吉传》:“今使俗吏得任子弟,率多骄驁,不通古今。” 颜师古 注:“驁与傲同。”《新唐书·刘汇传》:“又不能训子,皆骄慠不度,素业衰矣。” 明 张居正 《女诫直解·敬慎》:“人能宽裕此心,便崇尚谦下,不肯骄傲。” 曹禺 《日出》第四幕:“你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
(2).自豪。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 艾青 《普希金广场》诗:“青年男女成群地走过,充满新的一代的骄傲。”
(3).值得自豪的人或事物。 吴晗 《天安门赞歌》:“ 天安门 是 中国 人民的骄傲,它和广大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袁鹰 《英雄之歌·刘文学》:“你是我们的榜样,你是少先队员的骄傲。”
词语解释:杰骜  拼音:jié ào
桀驁,凶暴乖戾。杰,通“ 桀 ”。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苏叔党论田布》:“殊不知 魏博 杰驁之习,已成痼疾,岂 布 一二语所能化?”
词语解释:凶骜  拼音:xiōng ào
谓如马之骠悍奔腾,不受制约。 宋 曾巩 《泝河》诗:“石泉百丈落山觜,此纵有声清可听。莫如此水极凶驁,土木暂触还轰轰。”
词语解释:轩骜  拼音:xuān ào
极其傲慢。《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初,三宰相就位,二人磬折趋,而 林甫 在中,轩驁无少让,喜津津出眉宇间。” 宋 费兖 《梁谿漫志·江阴士人强记》:“ 江阴 士人 葛君 ,忘其名,彊记絶人。尝謁郡守,至客次,一官人已先在,意象轩驁, 葛 敝衣孑孑来,揖之殊不顾。 葛 心不平。”
词语解释:倨骜  拼音:jù ào
见“ 倨傲 ”。
词语解释:倨傲  拼音:jù ào
亦作“ 倨敖 ”。亦作“ 倨驁 ”。亦作“ 倨慠 ”。 傲慢不恭。《管子·四称》:“无道之臣……倨敖不恭,不友善士。”《庄子·渔父》:“夫子犹有倨傲之容。”《汉书·匈奴传上》:“ 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及印封皆令广长大,倨驁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 颜师古 注:“倨,慢也。驁与傲同。”《汉书·尹翁归传》:“功曹以为此吏倨敖不逊。”《后汉书·黄宪传》:“同郡 戴良 才高倨慠,而见 宪 未尝不正容。”《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 沉鍊 ﹞见 严世蕃 倨傲之状,已自九分不像意。”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比方一个有名的人,普通的人去拜访他,先要说几句话,倘这几句话说得不对,往往会遭倨傲的待遇。”
词语解释:不骜  拼音:bù ào
不傲慢。《史记·孝武本纪》:“《颂》云‘自堂徂基,自羊徂牛;鼐鼎及鼒,不虞不驁,胡考之休。’”按,今本《诗·周颂·丝衣》作“不吴不敖”。 郑玄 笺:“不讙譁,不敖慢。”
词语解释:鸷骜  拼音:zhì ào
凶猛而傲慢。《明史·高杰传》:“ 广恩 鷙驁,素不奉约束,而 杰 尤凶暴。”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书韩文后上篇》:“又谓 介甫 鷙驁,能往復自成其説,薄 退之 横空起议为习气。”
词语解释:黠骜  拼音:xiá ào
见“ 黠傲 ”。
词语解释:黠傲  拼音:xiá ào
亦作“ 黠驁 ”。 狡黠桀骜。 明 范濂 《云间据目抄·记风俗》:“吾 松 素称奢淫黠傲之俗,已无还淳挽朴之机。” 明 张瀚 《松窗梦语·两粤记》:“但海上之寇, 道乾 虽已招抚,而 一本 犹黠驁难擒,向非大将得人,何以率先士卒?”
词语解释:骥骜  拼音:jì ào
指千里马。《吕氏春秋·察今》:“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鏌鋣;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高诱 注:“驁,千里马名也。王者乘之游驁,因曰驥驁也。” 章炳麟 《訄书·明独》:“余, 越 之贱氓也,生又羸弱,无驥驁之气,焦明之志,犹憯悽忉怛,悲世之不淑,耻不逮 重华 。”
词语解释:骜骜  拼音:ào ào
马怒不驯貌。
词语解释:梗骜  拼音:gěng ào
犹桀骜。亦指桀骜不驯的人。 唐 苏涤 《宣宗谥议》:“收復旧疆,诛锄梗驁,得不谓之武乎。”
词语解释:放骜  拼音:fàng ào
傲慢放纵。《庄子·庚桑楚》:“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驁。” 成玄英 疏:“履蹋市廛之人不相识者之足脚,则谢云,己傲慢放纵错误而然,非故为也者。” 宋 陆游 《求志居士彭君墓志铭》:“乡人过其门,乘车者式,放驁者肃,忿争者解。”
词语解释:游骜  拼音:yóu ào
见“ 游遨 ”。
词语解释:游遨  拼音:yóu áo
嬉游;游逛。《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封列侯”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始 质 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沉浮。” 唐 虚中 《赠秀才》诗:“ 筠阳 多胜致,夫子纵游遨。”参见“ 遨游 ”。
亦作“ 游敖 ”。亦作“ 游驁 ”。 漫游,游历。《诗·齐风·载驱》:“ 鲁 道有荡, 齐子 游敖。”一本作“ 游遨 ”。 朱熹 集传:“游遨,犹翱翔也。” 陈奂 传疏:“游敖,犹敖游也。”《鹖冠子·王鈇》:“游敖同品,祭祀同福,死生同爱,祸灾同忧。”《吕氏春秋·察今》“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驥驁” 汉 高诱 注:“驁,千里马名也。王者乘之游驁,因曰驥驁也。” 汉 荀悦 《汉纪·文帝纪上》:“乘良策肥,千里游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左太冲 絶丑,亦復效 岳 游遨,於是羣嫗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 明 陈献章 《漫题》诗之二:“饭蔬食饮水,曲肱谢游遨。”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然而鵾鹏化焉,蛟龙藏焉,万宝之都,而吞舟之鱼所乐而游遨也。”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昔闻承平贵公子,软裘宝马夸游敖。”
词语解释:悍骜  拼音:hàn ào
强悍不驯。《三国志·魏志·乌丸传》“ 乌丸 、 鲜卑 即古所谓 东胡 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贵少贱老,其性悍驁,怒则杀父兄,而终不害其母。”
词语解释:暴骜  拼音:bào ào
暴傲。凶暴傲慢。驁,通“ 傲 ”。《旧唐书·李勉传》:“﹝ 勉 ﹞在镇八年,以旧德清重,不严而理,东诸侯虽暴驁者,亦宗敬之。”
词语解释:枭骜  拼音:xiāo ào
比喻强悍之徒。 唐 柳宗元 《晋阳武》诗:“斮梟驁,连熊螭。枯以肉,勍者羸。”
词语解释:怠骜  拼音:dài ào
见“ 怠傲 ”。
词语解释:怠傲  拼音:dài ào
(1).亦作“ 怠慠 ”、“ 怠驁 ”。怠慢骄傲。《荀子·儒效》:“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者也。”《韩非子·备内》:“故为人臣者,窥覘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慠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刼君弑主也。”《汉书·田蚡传》:“诸客稍自引而怠驁,唯 灌夫 独否。”《晋书·郭璞传》:“夫寅畏者所以响福,怠慠者所以招患,此自然之符应,不可不察也。” 宋 苏辙 《民政下》:“凡皆务以自损吾强大之势,而见吾衰弱之状,使之安然无所顾忌而益以怠傲。”
(2).亦作“ 怠敖 ”。怠惰遨游。《墨子·非儒下》:“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於饮食,惰於作务。”《孟子·公孙丑上》:“今国家閒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 赵岐 注:“适有閒暇,且以大作乐,怠惰敖游,不修政刑。” 元 王祯 《农书》卷四:“上之人作无益以妨农时,敛无度以困民力,般乐怠傲,不能以身率先下,虽课督之令家至而户説之,民亦不知所劝也。” 明 李东阳 《书〈杏园雅集图〉卷后》:“自 洪武 之开创……而不陷於流连怠敖之地,何其盛也。” 严复 《原强续篇》:“而我尚晏然不知蜂蠆之有毒,般乐怠傲,益啟戎心。”
词语解释:污骜
谓风气恶劣,桀骜不驯。《新唐书·曹华传》:“自 李正己 盗 齐 鲁 ,俗益污驁, 华 下令曰:‘ 邹 鲁 礼义乡,不可忘本。’”
词语解释:恣骜  拼音:zì ào
放肆傲慢。《新唐书·卢光启传》:“倚权臣,恣驁不恭。”
词语解释:悖骜  拼音:bèi ào
见“ 悖慠 ”。
词语解释:悖慠  拼音:bèi ào
亦作“ 悖傲 ”。亦作“ 悖驁 ”。 狂悖傲慢。《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毁人伦之敍,乱男女之节;恭孝日亏,悖慠滋甚。” 唐 柳宗元 《驳复仇议》:“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旧唐书·突厥传上》:“ 頡利 言辞悖傲,求请无厌。”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章惇 排斥 元祐 者也,在帘前奏事,悖傲不逊。”
词语解释:夸骜  拼音:kuā ào
盛气凌人貌。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或因变故,佻窃荣贵;或赖高援,翻飞拔萃。於是便骄矜夸驁,气凌云物,步高视远,眇然自足。”
词语解释:犷骜  拼音:guǎng ào
(1).凶暴不受约束。《新唐书·王沛传》:“是时新建府,俗獷驁, 沛 明示法制,蒐閲以时,军政大治。”
(2).指凶暴不受约束者。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仁和一薰,獷驁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