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号去声 [操行,名词][hào,号令][hào,爱好][慰劳。牢去声。慰也。][dào,颠倒][zào,就也,名词][bào,强暴][mào][gào][mào]翿[dào,覆盖][音奥。深也。一曰水名。][lào][bào][详注1][mào]


注1:凿 《集韵》《韵会》《正韵》在到切,漕去声。《集韵》穿空也。《增韵》孔宠。《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凡辐,量其凿深以为辐广。《释文》凿,曹报反。又如字。《前汉·楚元王传》羊入其凿。《师古注》凿,在到反。谓所穿冢藏者。《楚辞·九辩》何时俗之工巧兮,灭规矩而攺凿。独耿介而不随兮,愿慕先圣之遗教。 又《集韵》七到切,音操。冗也。
首字词组
骜岸骜放骜悍骜狠骜蹇骜辟骜主骜嚣
骜侮骜很骜猾骜然骜肆骜忽骜倨 
骜夏骜愎骜杰骜好骜骜骜亢骜侻 

词语解释:骜岸  拼音:ào àn
高傲。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三:“盖 飞伯 为人虽聪颖絶人,然涉世日浅,颇驁岸不通彻,此所以不免。”
词语解释:骜侮  拼音:ào wǔ
傲慢轻侮。《新唐书·韩弘传》:“ 弘 为人庄重寡言,罪杀人,问法何如,不自为轻重,沉谋勇断,故 少诚 、 师道 皆惮之。詔使至,或驁侮不为礼。”
词语解释:骜夏  拼音:ào xià
古乐章名。九夏之一。《周礼·春官·锺师》:“凡乐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驁夏》。” 郑玄 注:“公出入,奏《驁夏》。”参见“ 九夏 ”。
词语解释:九夏  拼音:jiǔ xià
(1).古乐名。《周礼·春官·钟师》:“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裓夏》《驁夏》。” 郑玄 注:“九夏皆诗篇名,颂之族类也。此歌之大者,载在乐章,乐崩亦从而亡。”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九夏乐章》:“九夏皆门庭之乐也。《周礼·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出入,谓出门入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祀九宫贵神乐章》:“金奏九夏,圭陈八薌。”
(2).夏季,夏天。 晋 陶潜 《荣木》诗序:“日月推迁,已復九夏。” 唐 太宗 《赋得夏首启节》:“北闕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九夏则神耗气索,力难支体。”
(3).九州华夏。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回:“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
词语解释:骜放  拼音:ào fàng
傲慢放任。《新唐书·儒学传中·孔若思》:“故事,以宗室为州别驾,见刺史,驁放不肯致恭。”《新唐书·儒学传下·李白》:“ 白 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
词语解释:骜很  拼音:ào hěn
亦作“ 驁狠 ”。 倨傲狠戾。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始皇 刚暴而驁很。” 唐 张说 《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公神道碑奉敕撰》:“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汎爱,而 涇 渭 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常推是心,以御於物,故所莅必甿庶风偃,驁狠化从。” 金 元好问 《杨叔能〈小亨集〉引》:“初予学诗,以十数条自警云:无怨懟、无謔浪、无驁狠。”
词语解释:骜愎  拼音:ào bì
傲慢固执。《韩非子·十过》:“夫 知伯 之为人也,好利而驁愎。”
词语解释:骜悍  拼音:ào hàn
傲慢蛮横。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李尚书中丞父子》:“益驁悍无状, 李 至即寂然。”
词语解释:骜猾  拼音:ào huá
狂妄狡诈。 元 姚燧 《荣禄大夫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游公神道碑》:“公则以物力多寡差赋之直,已无所渔牟,敢有为旧驁猾者,悉论如律。”
词语解释:骜杰  拼音:ào jié
犹豪杰。 章炳麟 《封建考》:“收天下之驁杰,聚天下之称材。”
词语解释:骜狠  拼音:ào hěn
见“ 驁很 ”。
词语解释:骜很  拼音:ào hěn
亦作“ 驁狠 ”。 倨傲狠戾。 晋 葛洪 《抱朴子·极言》:“ 始皇 刚暴而驁很。” 唐 张说 《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公神道碑奉敕撰》:“公性仁恕,行简易。虚怀汎爱,而 涇 渭 不杂;真率径尽,而应变无穷。常推是心,以御於物,故所莅必甿庶风偃,驁狠化从。” 金 元好问 《杨叔能〈小亨集〉引》:“初予学诗,以十数条自警云:无怨懟、无謔浪、无驁狠。”
词语解释:骜然  拼音:ào rán
高傲的样子。 元 揭傒斯 《答胡汲仲书》:“虽有 孔 孟 ,犹不当驁然自任,略无辞让之色。”《明史·王越传》:“ 越 既为礼法士所疾,自负豪杰,驁然自如。”
词语解释:骜好  拼音:ào hǎo
方言。犹讨好。 明 冯梦龙 《山歌·笼灯》:“满面拌子箇灰尘,人门前全勿驁好。”
词语解释:骜蹇  拼音:ào jiǎn
傲慢不驯。《新唐书·刘闢传》:“时帝新即位,欲静镇四方,即拜检校工部尚书, 剑南西川 节度使。 闢 意帝可动,益驁蹇,吐不臣语,求统 三川 。”
词语解释:骜肆  拼音:ào sì
狂妄放肆。《新唐书·苏晋传》:“属邑豪 蒲氏 驁肆不法,州檄 思贞 按之,擿其姦赃万计,卒论死,部人称庆,刻不叹颂。”
词语解释:骜骜  拼音:ào ào
马怒不驯貌。
词语解释:骜辟  拼音:ào pì
傲慢邪辟。《史记·乐书》:“ 郑 音好滥淫志, 宋 音燕女溺志, 卫 音趣数烦志, 齐 音驁辟骄志,四者皆淫於色而害於德,是以祭祀不用也。”
词语解释:骜忽  拼音:ào hū
轻慢。《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加以年齿方刚,涉学日寡,驁忽臣下。”
词语解释:骜亢  拼音:ào kàng
高傲不驯和。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其人皆 女直 功臣子,驁亢奢纵不法。”
词语解释:骜主  拼音:ào zhǔ
傲慢狂妄的君主。 章炳麟 《訄书前录·客帝匡谬》:“虽微册封,于 孔氏 之位何损?其册封,则驁主媚臣之自为僭滥。”
词语解释:骜倨  拼音:ào jù
傲慢。《新唐书·文艺传上·崔信明》:“ 扬州 録事参军 郑世翼 者,亦驁倨,数佻轻忤物。”
词语解释:骜侻  拼音:ào tuì
傲慢轻脱。《新唐书·李夷简传》:“京兆尹 杨凭 性驁侻,始为 江南 观察使,冒没于财。 夷简 为属刺史,不为 凭 所礼。”
词语解释:骜嚣  拼音:ào xiāo
犹言桀骜不驯。 元 姚燧 《湖广行省左丞相神道碑》:“公以 靖江 远中土,非 长沙 匹,民性驁嚣,易叛难服,不重典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