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首字词组
骛行骛望骛驰骛置骛骤骛利骛鼓 
骛华骛名骛暴骛神骛逐骛骛  
骛奇骛棹骛新骛扬骛趋骛驶  

词语解释:骛行  拼音:wù xíng
驰行。《穆天子传》卷一:“戊寅,天子西征騖行,至於 阳紆之山 。” 郭璞 注:“騖,犹驰也。”
词语解释:骛华  拼音:wù huá
追求华丽。 清 张裕钊 《归震川〈平点史记〉后序》:“好学深思之士,顓取古人之书,反復而熟读之,以意逆志,达於幽渺,其所得盖有远出寻常解説之上者矣。拘文牵义,騖华炫博,好为枝词碎説之徒,乌足以知此哉。”
词语解释:骛奇  拼音:wù qí
犹猎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太白子厚》:“考 子美 不但虚心 太白 ,即 高 岑 辈,无所不倾倒。然二子诗推轂 杜 者亦无几。遂谓 子美 出 高 岑 下,可乎?文人相轻,尚矣。 子美 揖让诸公,正其卓尔难及处。后世騖奇之士,遂为口实,奈何!”
词语解释:骛望  拼音:wù wàng
纵目远眺。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騖望分寰隧,晒旷尽都甸。”
词语解释:骛名  拼音:wù míng
追求声誉。 唐 元稹 《解秋》诗之三:“往岁学仙侣,各在无何乡,同时騖名者,次第鵷鷺行。”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騖名之士如某君,孤进宜悯谅也。” 章炳麟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读者不深惟其利病,而儳焉以除旧布新为号,岂其智有未喻?亦騖名而不求实之过哉。”
词语解释:骛棹  拼音:wù zhào
急速行进的船。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隐汀絶望舟,騖棹逐惊流。”
词语解释:骛驰
车马奔驰
词语解释:骛暴  拼音:wù bào
谓脉象突然躁急散乱。《素问·大奇论》:“肝脉小急,癎瘛筋挛;肝脉騖暴,有所惊骇。”
词语解释:骛新  拼音:wù xīn
追求时髦。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 雁冰 他们太骛新了。”
词语解释:骛置  拼音:wù zhì
犹言急驰传递。置,古时交通传递的站头。《淮南子·主术训》:“故至精之所动,若春气之生,秋气之杀也,虽驰传騖置不若此其亟。”
词语解释:骛神  拼音:wù shén
驰神,动脑筋。 唐 刘禹锡 《观博》:“騖神默计,巧竭智匱,主进者书胜负之数於牘,视其所丧,又倍前籍焉。”
词语解释:骛扬  拼音:wù yáng
谓迅疾浮游。《庄子·外物》:“﹝大鱼﹞牵巨钩錎没而下,騖扬而奋鬐,白波若山,海水震荡。”
词语解释:骛骤  拼音:wù zhòu
迅疾行进。 汉 傅毅 《舞赋》:“车音若雷,騖骤相及;骆漠而归,云散城邑。”
词语解释:骛逐  拼音:wù zhú
追逐。 清 包世臣 《再与杨季子书》:“贵乡 汪容甫 颇有真解,惜其騖逐时誉,耗心餖飣,然有至者,固足为后来先路矣。” 章炳麟 《国故论衡·辨诗》:“及 曾国藩 自以为攻,诵法 江西 诸家,矜其奇诡,天下騖逐。”
词语解释:骛趋  拼音:wù qū
争相趋附。 严复 《〈古今文钞〉序》:“而海内学子之所騖趋,亦曰以是新术于吾之旧鵠最便。”
词语解释:骛利  拼音:wù lì
追求利益。 明 方孝孺 《赠王仲缙序》:“飢而食,饱而嬉,营私而騖利,生无闻而死无述者众人也。”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八:“騖利久成俗,民生竞锥刀。”
词语解释:骛骛  拼音:wù wù
奔腾貌。 唐 皮日休 《霍山赋》:“岳之形,有云騖騖,其勃如怒。”
词语解释:骛驶  拼音:wù shǐ
疾速奔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出则车马已候於门。谢别而迈,行踪騖驶,俄至海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马》:“既就途,马騖驶,瞬息百里。”
词语解释:骛鼓  拼音:wù gǔ
指古代军中指挥驰骛进击的鼓声。《尉缭子·勒卒令》:“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趋鼓也;音不絶,騖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