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骑马 拼音:qí mǎ
(1).供乘骑的马。《史记·匈奴列传》:“献橐他一匹,骑马二匹,驾二駟。” 李根源 《筹办怒俅边务委员任宗熙等委札》:“该委员等准各给骑马一匹,每匹月给马乾银五元。”
(2).乘马。 唐 韩愈 《归彭城》诗:“乘间輒骑马,茫茫诣空陂。” 清 徐鑅庆 《役夫叹》诗:“官人骑马我步行,步行争比马行速。”词语解释:骑鲸 拼音:qí jīng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词语解释:骑鹤 拼音:qí hè
(1).谓仙家、道士乘鹤云游。 唐 贾岛 《游仙》诗:“归来不骑鹤,身自有羽翼。”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待相将把袂,清都归路,骑鹤去、三千岁。” 清 李调元 《龙洞》诗:“昔者 李道人 ,骑鹤来栖宿。”《花月痕》第四八回:“仙佛不死,何不日日骑鹤,日日跨狮。”
(2).犹言骑鹤上 扬州 。 宋 陈师道 《送泽之过维扬》诗:“顾我老无骑鹤兴,羡君行及看花天。” 金 元好问 《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诗:“卖刀买犊未厌早,腰金骑鹤非所望。” 清 黄遵宪 《游箱根》诗:“缠腰更骑鹤,辟俗还食肉。”词语解释:骑省 拼音:qí shěng
(1).官署名。 唐 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称之为骑省。 唐 王维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诗:“骑省直 明光 ,鷄鸣謁 建章 。” 赵殿成 笺注:“谓散骑之省。出 潘岳 《〈秋兴赋〉序》, 唐 时两省皆有散骑常侍,故亦谓之骑省。” 唐 张籍 《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寄知骑省客,长向白云闲。”
(2).指 潘岳 。语本 晋 潘岳 《秋兴赋序》:“寓直于散骑之省。” 唐 钱起 《闲居酬张起居见赠》:“向夕野人思,难忘 骑省 文。” 清 褚继曾 《〈小螺庵病榻忆语〉后序》:“夫蛾眉易逝, 骑省 有金鹿之悲;鹤舞含愁, 苏臺 留紫玉之迹。”词语解释:骑龙 拼音:qí lóng
典出《史记·孝武本纪》:“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餘人,龙乃上去。”后以“骑龙”谓皇帝去世的典故。 清 李调元 《恭拟高宗纯皇帝挽诗》之四:“病哭骑龙日,扳髯少一人。”词语解释:骑竹 拼音:qí zhú
(1).《后汉书·郭伋传》:“ 伋 前在 并州 ,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唐 刘禹锡 《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宋 危西麓 《风流子·郭县尹美任》词:“看父老裊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元 赵孟頫 《送柳汤左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亦作“ 骑青竹 ”。 唐 杜甫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诗:“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从仙人 壶公 入深山学道,后“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宋 赵彦瑞 《念奴娇·中秋》词:“归来一笑, 葛陂 还访骑竹。”
(3).见“ 骑竹马 ”。
词语解释:骑竹马 拼音:qí zhú mǎ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词语解释:骑箕 拼音:qí jī
见“ 骑箕尾 ”。
词语解释:骑箕尾 拼音:qí jī wěi
亦作“ 骑箕翼 ”。亦作“ 骑箕 ”。
(1).《庄子·大宗师》:“ 傅説 得之,以相 武丁 ,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於列星。”傅说一星,在箕星尾星之间,相传为 傅说 死后升天而化。后因以指游仙。 前蜀 杜光庭 《山居百韵》:“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躡星躔。” 宋 杨无咎 《水龙吟·夜来六出飞花》词:“便乘风欲去,凌云直上,青冥际、骑箕尾。”
(2).指仙家。《花月痕》第十四回:“我就不做 韩熙载 ,也要做个醇酒妇人的 信陵君 ,那敢高比骑箕星宿,下镜风流哩!”
(3).谓青云直上,高升。 宋 周紫芝 《小重山·方元相生日》词:“一笑且踟蹰,会骑箕尾去,上云衢。” 宋 杨炎正 《满江红·寿稼轩》词:“等瑶池、侍宴夜归时,骑箕翼。”翼亦星宿名。
(4).指去世。《宋史·赵鼎传》:“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上天,气作山河壮本朝。’” 明 张居正 《答翰学陈玉垒》:“然相国久已骑箕,挂剑之义,附之冥漠而已。”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词语解释:骑虎 拼音:qí hǔ
犹言骑虎难下。 元 无名氏 《连环计》第四折:“俺 吕布 兄弟打了 董卓 一拳,已做骑虎之势不两立了。” 清 严长明 《至回心石舍晚迟媪神洞》诗:“欲退谅不能,竟进无乃鲁。怀疑方据狐,厥势已骑虎。” 沙汀 《淘金记》十一:“他现在成了骑虎之势,想下台都下不了啊。”词语解释:骑吹 拼音:qí chuī
古代军中的一种骑在马上演奏的器乐合奏。《汉书·礼乐志》:“骑吹鼓员三人。”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吹部》:“警鼓,二人执朱旛引乐,衣文戴冠,已上乐人皆骑马乐即谓之骑吹,俗乐亦有骑吹也。” 宋 范成大 《寄题潭帅王枢使佚老堂》诗:“客游 瀟湘 逢骑吹,知公已为苍生起。”词语解释:骑吏 拼音:qí lì
出行时随侍左右的骑马的吏员。《汉书·韩延寿传》:“ 延寿 尝出,临上车,骑吏一人后至,敕功曹议罚白。” 唐 刘禹锡 《有感》诗:“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词语解释:骑气 拼音:qí qì
(1).如骑兵阵的云气。《史记·天官书》:“骑气卑而布。”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骑气动原隰,霜月明山川。” 钱仲联 校注:“骑气谓云气如骑兵之阵。”
(2).谓乘云气飞行。 宋 张耒 《吴大夫墓志铭》:“殆古所谓得道逍遥,御风骑气之人歟?”词语解释:骑火 拼音:qí huǒ
指夜骑时照明的灯火。 唐 窦牟 《早入朝书事》诗:“列星沉骑火,残月暗车尘。” 宋 辛弃疾 《破阵子·硖石道中有怀子似》词:“骑火须防花月暗,玉唾长携綵笔行。”词语解释:骑竹马 拼音:qí zhú mǎ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词语解释:骑鲸客 拼音:qí jīng kè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词语解释:骑鲸 拼音:qí jīng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词语解释:骑从 拼音:qí zòng
骑马跟从。《史记·项羽本纪》:“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餘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晋书·王导传》:“帝亲观禊,乘肩轝具威仪, 敦 导 及诸名胜皆骑从。”
骑马的随从。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夏官司马,閲骑从於南宫。” 宋 苏轼 《黄州》诗:“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 明 都穆 《都公谭纂》卷上:“后 广孝 再过,乃屏去骑从,以指扣门。”词语解释:骑行 拼音:qí xíng
骑马行进。 明 归有光 《钱一斋七十寿序》:“翁游京师最久,轻装却傔从,骑行往返,常不及二十日。” 清 钮琇 《觚賸·金银变化》:“数月后骑行夜归,路间有物,光燄闪鑠,惊马不前。”词语解释:骑射 拼音:qí shè
骑马和射箭。《战国策·赵策二》:“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议寡人矣。”《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龑》:“ 龑 ,初名 巖 ,……及长,善骑射,身长五尺,垂手过膝。”《花月痕》第七回:“不特琵琶絃索,能以己意谱作新声,且精骑射,善画工书,以此名重 鴈门 。”词语解释:骑凤 拼音:qí fèng
指 弄玉 、 箫史 乘凤事。传说 春秋 时 秦 有 箫史 善吹箫,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吹箫作凤凰声,后凤凰飞止其家,夫妻俱乘凤凰飞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清 舒位 《古意四首寄海珊》之一:“何处然犀求玉镜,又看骑凤奏琼簫。”词语解释:骑鲸鱼 拼音:qí jīng yú
见“ 骑鲸 ”。
词语解释:骑鲸 拼音:qí jīng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词语解释:骑将 拼音:qí jiāng
骑兵将领。《史记·傅靳蒯成列传》:“ 阳陵侯 傅宽 ,以 魏 五大夫骑将从,为舍人,起 横阳 。” 唐 王维 《燕支行》:“ 衞 霍 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词语解释:骑奴 拼音:qí nú
骑马随从的奴仆。《史记·田叔列传褚少孙论》:“ 卫将军 从此两人过 平阳主 ,主家令两人与骑奴同席而食,此二子拔刀列断席别坐。” 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骑奴侍僮,夹轂节引。” 宋 王安石 《两生》诗:“好与骑奴同一处,此时俱事 卫将军 。” 清 黄遵宪 《为同年吴德潚寿其母夫人》诗:“体夫詈重棺,骑奴嘲空囊。”词语解释:骑长 拼音:qí cháng
骑兵长官之一。《汉书·靳歙传》:“所将卒斩车司马、候各四人,骑长十二人。”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骑之长。”词语解释:骑士 拼音:qí shì
(1).骑兵。《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麾下骑士适 酈生 里中子也。” 唐 陆龟蒙 《读〈陈拾遗集〉》诗:“寻闻骑士梟 黄祖 ,自是无人祭 禰衡 。” 清 顾炎武 《钱法论》:“商贾緡钱四千而一算,三老、北边骑士軺车一算,商贾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是关市之入以钱。”
(2). 欧洲 中世纪封建主阶级的最低阶层,是领有土地的军人,为大封建主服骑兵军役。曾被宣扬为具有忠诚、热情、勇敢等品质的人。 巴金 《家》三十:“‘好一个中世纪的骑士!’ 觉慧 看了信,讥笑似地赞了一句,忍不住心里暗笑,他想:‘看你怎样奋斗罢。’”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啊!多情的骑士,有才学的青年。”词语解释:骑曹 拼音:qí cáo
指骑曹参军一类的小官。 唐 顾况 《哭从兄萇》诗:“身终一骑曹,高盖者为谁。” 金 元好问 《送曹吉甫兼及通甫》诗:“意气羡君豪,怜君屈骑曹。”参见“ 马曹 ”。
词语解释:马曹 拼音:mǎ cáo
(1).管马的官署。多用以指闲散的官职或卑微的小官。《晋书·王徽之传》:“ 徽之 字 子猷 。性卓犖不羈……又为车骑 桓冲 骑兵参军, 冲 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宋 苏轼 《谢曹子方惠新茶》诗:“数奇不得封龙额,禄仕何妨有马曹。” 元 马祖常 《次韵进士宋显夫海岸春行》:“ 曲江 别有新承宴,笑我官曹似马曹。” 清 赵翼 《贵县途次寄别镇安士民》诗之二:“ 镇安 虽僻自堪豪,最喜萧闲似马曹。”
(2).犹言马头娘。 清 吴伟业 《麦蚕》诗:“旧穀忧蛾贼,先农摄马曹。”词语解释:骑箕尾 拼音:qí jī wěi
亦作“ 骑箕翼 ”。亦作“ 骑箕 ”。
(1).《庄子·大宗师》:“ 傅説 得之,以相 武丁 ,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於列星。”傅说一星,在箕星尾星之间,相传为 傅说 死后升天而化。后因以指游仙。 前蜀 杜光庭 《山居百韵》:“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躡星躔。” 宋 杨无咎 《水龙吟·夜来六出飞花》词:“便乘风欲去,凌云直上,青冥际、骑箕尾。”
(2).指仙家。《花月痕》第十四回:“我就不做 韩熙载 ,也要做个醇酒妇人的 信陵君 ,那敢高比骑箕星宿,下镜风流哩!”
(3).谓青云直上,高升。 宋 周紫芝 《小重山·方元相生日》词:“一笑且踟蹰,会骑箕尾去,上云衢。” 宋 杨炎正 《满江红·寿稼轩》词:“等瑶池、侍宴夜归时,骑箕翼。”翼亦星宿名。
(4).指去世。《宋史·赵鼎传》:“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上天,气作山河壮本朝。’” 明 张居正 《答翰学陈玉垒》:“然相国久已骑箕,挂剑之义,附之冥漠而已。”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词语解释:骑官 拼音:qí guān
(1).宫中值夜警卫。《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六年》:“ 魏主 增置勋府庶子,厢别六百人;又增骑官,厢别二百人。” 胡三省 注:“勋府庶子及骑官,皆宿卫者也。”
(2).星宿名。《史记·天官书》:“房南众星曰骑官。”《魏书·术艺传·张渊》:“库楼炯炯以灼明,骑官腾驤而奋足。”原注:“骑官二十七星在氐南。骑官典乘,故曰腾驤也。”词语解释:骑鱼 拼音:qí yú
见“ 骑赤鲤 ”。
词语解释:骑赤鲤 拼音:qí chì lǐ
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者, 赵 人也。以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术,浮游 冀州 涿郡 之间二百餘年。后辞入 涿水 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齎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餘,復入水去。”后因以“骑赤鲤”为咏仙术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元 萨都剌 《题李遵道画竹木图》诗:“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清 袁枚 《题蒋元葵进士藏书楼》诗:“我不愿骑赤鲤登天门,但愿化作白蟫游此处。”亦作“ 骑鱼 ”。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愿得随 琴高 ,骑鱼向云烟。”词语解释:骑云 拼音:qí yún
乘云;驾云。 唐 顾况 《曲龙山歌》:“下方小兆更拜焉,愿得骑云作车马。” 清 舒位 《张公石》诗:“仙人夜半持山飞,骑云东海闻潮鸡。”词语解释:骑白鹿 拼音:qí bái lù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见 晋 葛洪 《神仙传·卫叔卿》、《鲁女生》。后因以“骑白鹿”指仙人行空之术。 唐 韦渠弁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明 吴廷翰 《南山杂诗》之四:“谷口吹紫簫,仙人骑白鹿。”亦省作“ 骑鹿 ”。 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 緱山 鹤。”词语解释:骑羊 拼音:qí yáng
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葛由》:“ 葛由 , 羌 人也。 周成王 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西 蜀 。 蜀 中王侯贵人追之上 绥山 。 绥山 在 峨眉山 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復还,皆得仙道。”后以“骑羊”称得道成仙。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却恋 峨眉 去,弄景偶骑羊。”词语解释:骑兵 拼音:qí bīng
骑马作战的军队或士兵。《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楚 骑来众, 汉王 乃择军中可为骑将者,皆推故 秦 骑士 重泉 人 李必 、 骆甲 习骑兵,今为校尉,可为骑将。” 清 张问陶 《题沉砚畦射猎图》诗:“缚袴还思作骑兵,颠狂不是书生派。” 杨朔 《铁骑兵》:“一连活动在 左云 附近的八路军骑兵冒着风雪,朝南转移。”词语解释:骑猪 拼音:qí zhū
谓夹屎走。猪即豕;豕与屎谐声。喻惊惶之至。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元一 於御前嘲 懿宗 曰:‘长弓短度箭, 蜀 马临堦骗,去贼七百里,隈墻独自战,甲仗纵抛却,骑猪正南掾。’上曰:‘ 懿宗 有马,因何骑猪?’对曰:‘骑猪,豕走也。’上大笑。” 宋 刘克庄 《转调二郎神》词:“ 蒙 韃残兵骑猪遁,永絶生 猺 侵省。”词语解释:骑鲸李 拼音:qí jīng lǐ
见“ 骑鲸客 ”。
词语解释:骑鲸客 拼音:qí jīng kè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词语解释:骑鲸 拼音:qí jīng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词语解释:骑长鲸 拼音:qí cháng jīng
见“ 骑鲸 ”。
词语解释:骑鲸 拼音:qí jīng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沉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诗“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词语解释:骑鹿 拼音:qí lù
见“ 骑白鹿 ”。
词语解释:骑白鹿 拼音:qí bái lù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常骑白鹿或乘白鹿所驾之车。见 晋 葛洪 《神仙传·卫叔卿》、《鲁女生》。后因以“骑白鹿”指仙人行空之术。 唐 韦渠弁 《步虚词》之十八:“无烦骑白鹿,不用驾青牛。” 明 吴廷翰 《南山杂诗》之四:“谷口吹紫簫,仙人骑白鹿。”亦省作“ 骑鹿 ”。 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骑鹿时见南斗君,闻笙夜候 緱山 鹤。”词语解释:骑置 拼音:qí zhì
驿马。借指乘马传送公文的人。《汉书·李陵传》:“抵 受降城 休士,因骑置以闻。” 颜师古 注:“骑置,谓驛骑也。”《宋史·刑法志一》:“羣臣受詔鞫狱,狱既具,骑置来上,有司断已,復骑置下之州。”词语解释:骑战 拼音:qí zhàn
骑马作战。 唐 杜甫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今之新图有二马,復令识者久叹嗟;此皆骑战一敌万,縞素漠漠开风沙。”《宋史·兵志十二》:“ 元丰 六年,取 河东路 保甲十分之二以教骑战。” 明 归有光 《马政志》:“请令本路保甲十分取二,以教骑战。”词语解释:骑赤鲤 拼音:qí chì lǐ
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琴高》:“ 琴高 者, 赵 人也。以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术,浮游 冀州 涿郡 之间二百餘年。后辞入 涿水 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曰:‘皆洁齎待于水傍,设祠。’果乘赤鲤来,出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餘,復入水去。”后因以“骑赤鲤”为咏仙术的典故。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元 萨都剌 《题李遵道画竹木图》诗:“应逐锦袍弄明月,倒骑赤鲤对吹笙。” 清 袁枚 《题蒋元葵进士藏书楼》诗:“我不愿骑赤鲤登天门,但愿化作白蟫游此处。”亦作“ 骑鱼 ”。 唐 岑参 《阻戎泸间群盗》诗:“愿得随 琴高 ,骑鱼向云烟。”词语解释:骑驰 拼音:qí chí
骑马奔驰。《新唐书·程知节传》:“ 行儼 中流矢坠马, 知节 驰救之,杀数人,军易辟,乃抱 行儼 重骑驰。”词语解释:骑传 拼音:qí chuán
犹骑置。 清 郑珍 《江边老叟诗》:“戊戍骑传经 孱陵 ,鱼虾为谷罛网耕。”词语解释:骑乘 拼音:qí chéng
(1).骑马驾车。《吕氏春秋·不苟论》:“君将赏其本乎?赏其末乎?赏其末,则骑乘者存;赏其本,则臣闻之 郤之虎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起 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2).骑马或其它动物。《后汉书·东夷传·三韩》:“不贵金宝锦罽,不知骑乘牛马,唯重瓔珠,以缀衣为饰,及县颈垂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济 去,叔送至门。 济 从骑有一马,絶难乘,少能骑者。 济 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
指车马。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指摘衣服之鄙野,争骑乘之善否,论弓剑之疎密。” 宋 王禹偁 《三黜赋》:“去无骑乘,留无田园。”词语解释:骑驿 拼音:qí yì
驿站的车马。借指乘马传递公文或信件的人。《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詵 弟 顗 , 咸熙 中为司空”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裴徽 通彼我之怀,为二家骑驛。”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吴 中七子,有 赵损之 而无 张少华 ,二人交好,忽中道不终,都向余嘖嘖有言,而余亦不能为两家骑驛也。” 王国维 《屈子文学之精神》:“而大诗歌之出,必须俟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骑驛而后可,斯即 屈子 其人也。”词语解释:骑羊子 拼音:qí yáng zǐ
指仙人。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三:“飞飞骑羊子,胡乃在 峨眉 。” 唐 李白 《登峨眉山》诗:“儻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参见“ 骑羊 ”。
词语解释:骑羊 拼音:qí yáng
典出 汉 刘向 《列仙传·葛由》:“ 葛由 , 羌 人也。 周成王 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西 蜀 。 蜀 中王侯贵人追之上 绥山 。 绥山 在 峨眉山 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復还,皆得仙道。”后以“骑羊”称得道成仙。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却恋 峨眉 去,弄景偶骑羊。”词语解释:骑箕翼 拼音:qí jī yì
见“ 骑箕尾 ”。
词语解释:骑箕尾 拼音:qí jī wěi
亦作“ 骑箕翼 ”。亦作“ 骑箕 ”。
(1).《庄子·大宗师》:“ 傅説 得之,以相 武丁 ,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於列星。”傅说一星,在箕星尾星之间,相传为 傅说 死后升天而化。后因以指游仙。 前蜀 杜光庭 《山居百韵》:“驭景必能趋日域,骑箕终拟躡星躔。” 宋 杨无咎 《水龙吟·夜来六出飞花》词:“便乘风欲去,凌云直上,青冥际、骑箕尾。”
(2).指仙家。《花月痕》第十四回:“我就不做 韩熙载 ,也要做个醇酒妇人的 信陵君 ,那敢高比骑箕星宿,下镜风流哩!”
(3).谓青云直上,高升。 宋 周紫芝 《小重山·方元相生日》词:“一笑且踟蹰,会骑箕尾去,上云衢。” 宋 杨炎正 《满江红·寿稼轩》词:“等瑶池、侍宴夜归时,骑箕翼。”翼亦星宿名。
(4).指去世。《宋史·赵鼎传》:“书铭旌云:‘身骑箕尾归上天,气作山河壮本朝。’” 明 张居正 《答翰学陈玉垒》:“然相国久已骑箕,挂剑之义,附之冥漠而已。”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词语解释:骑驴客 拼音:qí lǘ kè
(1).《新唐书·贾岛传》:“当其苦吟,虽逢值公卿贵人,皆不之觉也。一日见京兆尹,跨驴不避,謼詰之,久乃得释。”后因以“骑驴客”指苦吟的诗人。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三:“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清 舒位 《雄县见月》诗:“昔作骑驴客,东风吹我衣。”
(2).指处境不佳的小官吏。 清 查慎行 《客有笑余乘驴车者赋此答之》诗:“得免徒行犹有愧,更争先路欲何求。冗官只算骑驴客,老向天街閲八騶。”词语解释:骑壒 拼音:qí ài
战马掀起的尘埃。喻战争气氛。《新唐书·突厥传下》:“虏见利而动,又与贼连和,杀掠吏民,於是扫国入寇,薄 渭桥 ,骑壒蒙京师。”词语解释:骑衡 拼音:qí héng
喻做危险事。语出《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 唐 刘禹锡 《历阳书事》诗:“无能甘负弩,不慎在骑衡。” 五代 王周 《自喻》诗:“骑衡与垂堂,非不知前喻。”词语解释:骑青竹 拼音:qí qīng zhú
见“ 骑竹 ”。
词语解释:骑竹 拼音:qí zhú
(1).《后汉书·郭伋传》:“ 伋 前在 并州 ,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 西河 美稷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后因以“骑竹”为称美州郡地方官吏施行仁政。 唐 刘禹锡 《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诗:“爱棠餘故吏,骑竹见新童。” 宋 危西麓 《风流子·郭县尹美任》词:“看父老裊花,苦遮去辙,儿童骑竹,争问归期。” 元 赵孟頫 《送柳汤左怀孟总管》诗:“老子分符称太守,诸儿骑竹候前茅。”亦作“ 骑青竹 ”。 唐 杜甫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诗:“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2).《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载: 费长房 从仙人 壶公 入深山学道,后“ 长房 辞归,翁与一竹杖曰:‘骑此任所之,则自至矣。既至,可以杖投 葛陂 中也。’…… 长房 乘杖,须臾来归”。后因以“骑竹”指仙家出行。 宋 赵彦瑞 《念奴娇·中秋》词:“归来一笑, 葛陂 还访骑竹。”
(3).见“ 骑竹马 ”。
词语解释:骑竹马 拼音:qí zhú mǎ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词语解释:骑军 拼音:qí jūn
骑兵部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二》:“帝以骑军追击之, 梁 步军合战。” 明 归有光 《马政志》:“时 河东 骑军有马万一千餘匹,岁番戍边,率十年而一周。”词语解释:骑月雨 拼音:qí yuè yǔ
从上个月末下到下个月的雨。因跨两个月,故称。 宋 陆游 《村社祷晴有应》诗:“爽气收回骑月雨,快风散尽满天云。”自注:“俗谓二十四、五间有雨輒成霖潦,谓之骑月雨。” 清 徐堂 《农夫叹》诗:“况兹骑月雨,檐滴无停声。” 孙景瑞 《红旗插上大门岛》第十章:“但是,一落骑月雨,船停航了。”词语解释:骑卒 拼音:qí zú
骑兵。《史记·孝文本纪》:“郎中令 张武 为车骑将军,军 渭北 ,车千乘,骑卒十万。” 宋 欧阳修 《相州昼锦堂记》:“一旦高车駟马,旗旄导前而骑卒拥后,夹道之人,相与駢肩累迹,瞻望咨嗟。” 明 邵璨 《香囊记·点将》:“临阵不许却顾,步兵骑卒不许淆混。”词语解释:骑墙 拼音:qí qiáng
亦作“ 骑墻 ”。 比喻立场不明确,游移于两者之间。《智门祚禅师语录》:“若有作者,但请对众施呈,忽有骑墙察辨,呈中藏锋,忽棒忽喝,或施圆相。”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几曾有一念天堂,一念尘埃,似这般骑墻功行。”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官常一》:“属吏有謁见必有谈吐,有文移必有议论,就中细细察之,有据理势明白直截者,有不吞不吐骑墻两顾者。” 徐特立 《我的生活》:“其他卜者常验,细究他们的判词,发现均是两可的骑墙语。”词语解释:骑猎 拼音:qí liè
骑马打猎。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年未弱冠,膂力絶於天下,骑猎无畴,时英式慕。”词语解释:骑坐 拼音:qí zuò
乘坐。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驿局》:“某衙门差使,每日大约需马若干,至间有大人差出,骑坐颇多,虽额马犹苦不足。”词语解释:骑龙弄凤 拼音:qí lóng nòng fèng
(1).比喻成仙。《后汉书·逸民传·矫慎》:“足下审能骑龙弄凤,翔嬉云閒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 李贤 注:“《列僊传》曰:‘ 簫史 , 秦繆公 时,善吹簫,公女 弄玉 好之,以妻之,遂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十年,吹凤皇声,凤来止其屋。为作凤臺,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皇飞去。’又曰‘ 陶安公 , 六安 冶师。数行火,火一旦散上,紫色衝天。须臾赤雀止冶上,曰“ 安公 , 安公 ,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时, 安公 骑之而去’也。”
(2).比喻腾达。 明 陈与郊 《义犬》第一出:“骑龙弄凤之兆,这有何妨。”词语解释:骑步 拼音:qí bù
谓跨坐在岩石上向前移动。《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又有三池、盘石阪,道陿者尺六七寸,长者径三十里,临峥嶸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持,绳索相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有磐石之隥,道狭尺餘,行者骑步相持,絙桥相引。”词语解释:骑曹不记马 拼音:qí cáo bù jì mǎ
《晋书·王徽之传》载:“ 徽之 字 子猷 。性卓犖不羈,为大司马 桓温 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 桓冲 骑兵参军, 冲 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如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后以“骑曹不记马”指有名士习气,不理事务。 唐 杜甫 《寄从孙崇简》诗:“吾孙骑曹不记马,业学尸乡多养鸡。”词语解释:骑楼 拼音:qí lóu
(1).楼房向外伸出遮盖着人行道的部分。 巴金 《秋》序:“我和几个朋友蹲在四层洋房的骑楼下。”
(2).跨在街道或胡同上的楼,底下可以通行。 许杰 《我和鲁彦》:“把这临马路的楼房,修理了一下,改作一字骑楼形式,租给人们,当作临时宿舍。”《新华月报》1979年第6期:“弄堂口上空,离头顶不太高的地方,悬挂着一座跨街骑楼。”词语解释:骑术 拼音:qí shù
骑马的技艺;骑马的技术词语解释:骑戈 拼音:qí gē
指骑兵和长柄兵器。 唐 沉亚之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陟险利强弩以持重者据之,平陆利骑戈以揵手健蹄者兼之。”词语解释:骑师 拼音:qí shī
擅长骑术,从事赛马竞技的人。《南方周末》1992.3.15:“骑师们则双腿紧夹马鞍,不时向马屁股扬鞭。”《扬子晚报》1992.3.19:“50匹参赛马,全部为 中国 出生的良种赛马。骑师主要来自 内蒙 、 吉林 、 青海 、 新疆 及 西藏 等地。”词语解释:骑导 拼音:qí dǎo
骑马前导。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太平兴国 中,择军中善乐者,初曰‘引龙直’,以备行幸骑导。”词语解释:骑寇 拼音:qí kòu
骑马入侵之寇。《管子·小匡》:“中救 晋公 ,禽 狄王 ,败 胡貉 ,破 屠何 ,而骑寇始服。” 尹知章 注:“北 狄 以骑为寇。”词语解释:骑火茶 拼音:qí huǒ chá
茶名。清明前后采制。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三:“ 龙安 有骑火茶最上,不在火前,不在火后故也。清明改火,故曰骑火茶。”词语解释:骑牛读汉书 拼音:qí niú dú hàn shū
《新唐书·李密传》:“﹝ 李密 ﹞闻 包愷 的 緱山 ,往从之。以蒲韀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以“骑牛读汉书”形容刻苦攻读。 宋 陆游 《舟中遣怀》诗:“但思下帷受《老子》,那復骑牛读《汉书》。”词语解释:骑牛觅牛 拼音:qí niú mì niú
见“ 骑驴觅驴 ”。
词语解释:骑驴觅驴 拼音:qí lǘ mì lǘ
比喻物本已有而反外求。《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宋 黄庭坚 《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语》:“繇此观之,人心明,即是天理,不可骑驴觅驴。”亦作“ 骑牛觅牛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 百丈 ,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 曰:‘大似骑牛觅牛。’”词语解释:骑操 拼音:qí cāo
指骑兵训练。 明 归有光 《太仆寺新立题名记》:“旧设少卿二名,一巡京营及各边骑操之马,一巡近京州县寄养之马。”词语解释:骑扬州鹤 拼音:qí yáng zhōu hè
同“ 骑鹤上扬州 ”。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富贵归故乡,比骑 扬州 鹤。岂不念家山,无奈乡人薄。”词语解释:骑手 拼音:qí shǒu
擅长骑马的人。 老舍 《青蛙骑手》第四幕:“青年骑手都何在?为何不见风驰电掣马壮人欢?” 张承志 《春天》:“散会以后,骑手们纷纷上马离开。”词语解释:骑夫 拼音:qí fū
马夫。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又骑西半里,担夫又已去。盖村人恐余止其家,故亟换之行;而又无骑换,骑夫不肯前,余强之暗行。”词语解释:骑马带子 拼音:qí mǎ dài zi
见“ 骑马布 ”。
词语解释:骑马布 拼音:qí mǎ bù
月经带的俗称。 古华 《芙蓉镇》第二章:“你的野老婆把你的心都挖走啦!她的骑马布你都可以用来围脖子啦!”亦作“ 骑马带子 ”。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七:“解开那并没有来啥的,没有一点血污的骑马带子。”词语解释:骑墙派 拼音:qí qiáng pài
犹豫不决或向两边讨好的人词语解释:骑鸾骖凤 拼音:qí luán cān fèng
犹言大驾光临。 宋 文天祥 《回吉州西倅窦检阅全器书》:“某昨岁待罪闕下,明公骑鸞驂凤,下我青原。”词语解释:骑缝 拼音:qí féng
两纸交接或订合处的中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年月前边空行中间,将两纸凑着,写了骑缝一行,两边各半,乃是‘合同议约’四字。” 胡祖德 《沪谚外编·俚语考》:“骑缝,跨两纸之中缝也。”词语解释:骑缝印 拼音:qí féng yìn
加盖在骑缝处的印。 胡祖德 《沪谚外编·俚语考》:“重要文件字据,须分执或存根者,多于分裂处用印,谓之骑缝印。”词语解释:骑鹤上扬 拼音:qí hè shàng yáng
同“ 骑鹤上扬州 ”。 明 周朝俊 《红梅记·促归》:“你没有万贯缠腰,思量骑鹤上 扬 ?”词语解释:骑驴觅驴 拼音:qí lǘ mì lǘ
比喻物本已有而反外求。《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宋 黄庭坚 《寄黄龙清老》诗:“骑驴觅驴但可笑,非马喻马亦成痴。” 明 高攀龙 《高子遗书·语》:“繇此观之,人心明,即是天理,不可骑驴觅驴。”亦作“ 骑牛觅牛 ”。《景德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师即造于 百丈 ,礼而问曰:‘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 曰:‘大似骑牛觅牛。’”词语解释:骑两头马 拼音:qí liǎng tóu mǎ
犹骑墙。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一折:“你既归 汉 ,便当背 楚 ,却骑不得两头马的。” 朱光潜 《我是怎样学起美学来的》:“在这样‘骑两头马’的生活中我也吸取了一点有益的教训,就是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词语解释:骑上老虎 拼音:qí shàng lǎo hǔ
犹言骑虎难下。《红楼梦》第五五回:“我这几年生了多少省俭的法子,一家子大约也没个不背地里恨我的。我如今也是骑上老虎了,虽然看破些,无奈一时也难宽放。”词语解释:骑上扬州鹤 拼音:qí shàng yáng zhōu hè
同“ 骑鹤上扬州 ”。 清 舒位 《太守谣》:“南去初寂莫,骑上 扬州 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