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疲驽驱驽羸驽凡驽顽驽桀驽愚驽尪驽
筋驽骀驽庸驽谷驽穀驽铅驽惫驽罢驽

词语解释:疲驽  拼音:pí nú
衰老的劣等马。常用以自谦,言愚钝无能。《汉书·石奋传》:“臣幸得待罪丞相,疲駑无以辅治。”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彍棘矢而望高手於 渠广 ,策疲駑而求继轨於 周穆 。”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 明 唐顺之 《答王南江提学书》:“既不宜施之於兄,而思竭其疲駑,以效一言之献,则又茫乎其无所得。”
词语解释:筋驽  拼音:jīn nú
谓筋骨衰弱。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涉经学,性復疏嬾。筋駑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
词语解释:驱驽
驱策劣马
词语解释:骀驽  拼音:dài nú
指劣马。 金 党怀英 《村斋遣事》诗:“与其羈馵齐辕驹,岂若饮齕随駘駑。”
词语解释:羸驽  拼音:léi nú
瘦弱驽钝的马。 唐 刘轲 《代荀卿与楚相春申君书》:“前者不识事机,冠 宋 章,袭儒衣,以廉轴驾羸駑,应聘於诸侯。”
词语解释:庸驽  拼音:yōng nú
平庸无能。常用作自谦之词。 明 归有光 《与吴三泉》:“抑以 光 之庸駑,重以激之耶?”《明史·外戚传序》:“在廷诸臣好为危言激论,汰如 寿寧 兄弟,庸駑如 郑国泰 ,已逐影寻声,抨击不遗餘力。” 清 顾炎武 《赴东》诗之一:“人生中古餘,谁能免尤悔;况余庸駑姿,侧身涉危殆。”
词语解释:凡驽  拼音:fán nú
平庸低劣。 明 唐顺之 《与华郎中补庵》:“笔力凡駑,不能发扬盛事以风厉世人,是可愧耳。” 清 侯方域 《与吴骏公书》:“ 域 凡駑不材,年垂四十,无所表现。”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论》:“ 千里 凡駑,其先世亦无达人。”
词语解释:谷驽  拼音:gǔ nú
谓饲养驽马。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五年令》:“穀駑养虎,无益也。”
词语解释:顽驽  拼音:wán nú
愚笨而才能低下。多作自谦之辞。《后汉书·黄琼传》:“臣至顽駑,世荷国恩,身轻位重,勤不补过。”《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臣以顽駑,器非其畴,尸禄负乘,夕惕若厉。”
词语解释:穀驽
以谷物饲养驽马
词语解释:桀驽  拼音:jié nú
蛮横低下。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三:“惟 孙士凤 蟒服翎冠踞座, 清 望之拱手,亦即下座,东西抗礼,语多桀駑。”
词语解释:铅驽  拼音:qiān nú
亦作“鈆駑”。 铅刀驽马。喻低微的能力。《南齐书·王融传》:“但千祀一逢,休明难再,思策鈆駑,乐陈涓壒。”
词语解释:愚驽  拼音:yú nú
愚笨驽钝。《汉书·公孙弘传》:“今臣愚駑,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 弘 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后汉书·皇甫规传》:“明詔不以臣愚駑,急使军就道。”
词语解释:惫驽  拼音:bèi nú
衰颓驽钝。 明 唐顺之 《答周约菴中丞书》:“盖见僕少时意气可以窃古人之尺寸焉,而未知僕今惫駑樗散,虽欲比於今之人而有不逮也。”
词语解释:尪驽  拼音:wāng nú
亦作“尩駑”。 谓孱弱无能。《晋书·陶璜传》:“臣以尩駑,昔为故国所採,偏戍在南,十有餘年。”
词语解释:罢驽  拼音:bà nú
低劣的马。喻人的才能低下。《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臣 弘 罢駑之质,无汗马之劳。”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虽罢駑,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盗驪折足兮,罢駑抗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