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驽骀 拼音:nú tái
(1).指劣马。《楚辞·九辩》:“却騏驥而不乗兮,策駑駘而取路。” 唐 李群玉 《骢马》诗:“青芻与白水,空笑駑駘肥。” 清 陈维崧 《簇水·见古寺放生马而叹之》词:“草头一点,猛气削駑駘凡马。”
(2).喻低劣的才能。《晋书·荀崧传》:“臣学不章句,才不弘通……思竭駑駘,庶增万分。” 明 唐顺之 《与王尧衢书》:“当今之士,隐居篤学、修名砥节如 湖州 唐子 、 平凉 赵子 辈者,凡若干人,僕之駑駘,十不及其二三。” 邹韬奋 《〈萍踪寄语二集〉弁言》:“我于愧怍之馀,一面想乘此机会把自己充实一些,以作继续为社会勉竭驽骀的准备;一面仍时常不忘须就浅见所及,记些出来向垂念我的好友们报告报告。”
(3).喻才能低劣者。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一折:“割捨了我个老裙釵,博着你个泼駑駘。”
(4).平庸无能。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具庆》:“自媿駑駘,幸覩容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承大帅栽培,深恐駑駘,不足以副宪意。”词语解释:驽马 拼音:nú mǎ
劣马。《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駑马。”《史记·淮阴侯列传》:“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马之安步。”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褐毡》:“若最粗而为毯者,则駑马诸料杂错而成,非专取料于羊也。”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譬若御駑马登峻坂,纵横险阻,而不失其驰。”词语解释:驽蹇 拼音:nú jiǎn
(1).劣马。 汉 班彪 《王命论》:“駑蹇之乘,不骋千里之涂;燕雀之畴,不奋六翮之用。”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崔长史启》:“得使伏櫪駑蹇,希騏驥而蹀足。” 清 方履籛 《为金近园答朝鲜进士尹玉壶书》:“骏驥驰空,迴顾駑蹇。”
(2).谓能力低劣。 晋 卢谌 《赠崔温》诗:“恨以駑蹇姿,徒烦 非子 御。” 明 方孝孺 《辕马说》:“其或所服之不称,则虽善御者不能调也,駑蹇者力不能胜,狡愤者易惧而变,有行坦途惊蹶而僨其车者矣。”
(3).喻庸劣的才力。《北史·高谦之传》:“今二圣远遵 尧 舜 ,宪章 高祖 ,愚臣亦望策其駑蹇,少立功名。” 唐 柳宗元 《谢除柳州刺史表》:“谨当宣布詔条,竭尽駑蹇……庶答鸿私,以塞餘罪。”词语解释:驽材 拼音:nú cái
亦作“ 駑才 ”。 平庸低劣之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贵游子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当尔之时,诚駑材也。”《新五代史·杂传十三·朱守殷》:“ 王彦章 攻 德胜 , 守殷 无备,遂破南城, 庄宗 駡曰:‘駑才,果悮予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元年》:“ 朱全忠 ……召诸将谓曰:‘ 王柯 駑材,恃 太原 自骄汰,吾今断长蛇之腰,诸君为我以一绳缚之!’”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范温元 实 ﹞尝为吾言:‘ 孙皓 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劝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武帝 悔之。及 陈后主 上 隋文帝 诗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登封书。”且一种降王,就中 后主 真駑才。’”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 黑骡张 曰:‘是皆駑材者,焉能以与吾骡拟!’”词语解释:驽驾 拼音:nú jià
劣马所驾之车。 清 缪永谋 《述怀》诗:“振策无駑驾,悬乘皆驪珠。”词语解释:驽缓 拼音:nú huǎn
迟钝。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于嗟苦駑缓,但惧失宜当。” 宋 林逋 《清河茂才以良笔并诗为惠次韵奉答》:“聊为夫君一栖阁,老来駑缓久知非。”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 国藩 ﹞駑缓多病,百无一成。”词语解释:驽足 拼音:nú zú
指驽马。 南朝 梁 沉约 《让五兵尚书表》:“丑貌悴容,不藉鉴于 淄水 ;駑足蹇步,终取躓于盐车。” 宋 范仲淹 《依韵酬吴安道学士见寄》:“但得葵心长向日,何妨駑足未离尘。”词语解释:驽钝 拼音:nú dùn
亦作“ 駑顿 ”。
(1).平庸低下。《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同駑驘与椉駔兮,杂班駮与闒茸” 汉 王逸 注:“闒茸,駑顿也。” 唐 元稹 《进马状》:“臣某深恩未报,愚志空存,自慙駑钝之姿,莫展驱驰之効。”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复陈遵旨筹画抒愚悃疏》:“请旨简派才望卓著之大臣驰赴 天津 ,综理斯事,臣虽駑钝,必当殫竭智虑,和衷商榷,务使妥洽而后已。”
(2).指低下的才能。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当奬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駑钝,攘除姦凶,兴復 汉 室,还于旧都。” 宋 苏轼 《徐州谢执政奖谕启》:“深自策其駑钝,庶有补於涓埃。” 邹韬奋 《抗战以来》六二:“ 韬奋 追随诸先生之后,曾于二三年来在国民参政会中,勉竭驽钝。”词语解释:驽才 拼音:nú cái
见“ 駑材 ”。
词语解释:驽材 拼音:nú cái
亦作“ 駑才 ”。 平庸低劣之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贵游子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当尔之时,诚駑材也。”《新五代史·杂传十三·朱守殷》:“ 王彦章 攻 德胜 , 守殷 无备,遂破南城, 庄宗 駡曰:‘駑才,果悮予事!’”《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元年》:“ 朱全忠 ……召诸将谓曰:‘ 王柯 駑材,恃 太原 自骄汰,吾今断长蛇之腰,诸君为我以一绳缚之!’”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范温元 实 ﹞尝为吾言:‘ 孙皓 曰:“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劝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 武帝 悔之。及 陈后主 上 隋文帝 诗曰:“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登封书。”且一种降王,就中 后主 真駑才。’” 胡鄂公 《辛亥革命北方实录》:“ 黑骡张 曰:‘是皆駑材者,焉能以与吾骡拟!’”词语解释:驽筋 拼音:nú jīn
指驽马。 宋 贺铸 《海陵西楼寓目》诗:“王孙莫顾 漳 滨卧,渔父何知 楚 客才!强策駑筋怀故国,浮云千里思悠哉!”词语解释:驽顽 拼音:nú wán
驽下顽劣。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德隐駑顽。” 宋 范成大 《送滕子昭绩溪罢归》诗:“亦復念旧羣,依然嘆駑顽。”词语解释:驽蹄 拼音:nú tí
指劣马。 唐 韩愈 孟郊 《遣兴联句》:“駑蹄顾挫秣,逸翮遗稻粱。”词语解释:驽痾 拼音:nú kē
指低下懦弱之才。《晋书·卞壸传》:“时 王导 以勋德辅政, 成帝 每幸其宅,尝拜 导 妇 曹氏 。侍中 孔坦 密表不宜拜。 导 闻之曰:‘ 王茂弘 駑痾耳,若 卞望之 之巖巖, 刁玄亮 之察察, 戴若思 之峰岠,当敢尔邪!’”词语解释:驽下 拼音:nú xià
谓资质驽钝,才能低下。《战国策·燕策三》:“ 荆軻 曰:‘此国之大事,臣駑下,恐不足任使。’”《汉书·卜式传》:“臣闻主媿臣死。羣臣宜尽其死节,其駑下者宜出财以佐军。” 宋 司马光 《辞修起居注第二状》:“臣非恶居显荣,乐在疎贱,顾以駑下之质,不相当称。” 严复 《道学外传》:“质虽駑下,无创得之智,无远略之怀……意者亦必有可观者焉。”词语解释:驽怯 拼音:nú qiè
驽下怯弱。《汉书·苏武传》:“ 陵 虽駑怯,令 汉 且貰 陵 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 曹 柯 之盟,此 陵 宿昔之所不忘也。”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周 春官尚书 阎知微 庸琐駑怯,使入蕃,受 默啜 封为 汉 可汗。” 清 姚鼐 《晴雪楼记》:“余駑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词语解释:驽拙 拼音:nú zhuō
(1).驽钝笨拙。 隋 卢思道 《孤鸿赋》序:“才本駑拙,性实疎嬾。”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即走虽駑拙无所树立于世,尚幸以山中餘力,因先生早岁之説,以上泝古人为学之大方。”《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第臣駑拙,不能事权贵,是以不获早覩天颜。”
(2).指驽钝笨拙之人。 宋 司马光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序:“盖以 景仁 才力高逸,步骤絶羣,非駑拙所能追故也。”词语解释:驽猥 拼音:nú wěi
劣马。喻指庸劣之材。《文选·卢谌〈赠刘琨〉诗》:“饰奬駑猥,方驾骏珍。” 吕向 注:“駑猥,恶马也,以喻己也。” 宋 强至 《上枢密司徒侍中书》:“遂令駑猥,讫冒龙光。”词语解释:驽疴 拼音:nú kē
指低下懦弱之才。词语解释:驽乘 拼音:nú chéng
劣马所驾之车。 北魏 温子昇 《为西河王谢太尉表》:“短翮难以凌高,駑乘无由致远。”词语解释:驽铅 拼音:nú qiān
见“ 駑马鈆刀 ”。
词语解释:驽马铅刀 拼音:nú mǎ qiān dāo
劣马钝刀。比喻平庸之才。鈆,同“ 铅 ”。《后汉书·隗嚣传》:“昔 文王 三分,犹服事 殷 ;但駑马鈆刀,不可强扶。”亦省作“ 駑铅 ”、“ 駑鈆 ”。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駑铅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宋 吕公著 《定州谢上表》:“顾駑鈆之难强,嗟蒲柳之易衰。”词语解释:驽骖 拼音:nú cān
驽马。 清 钱纫惠 《度梨关》诗:“迢递踰 梨岭 ,肩舆胜駑驂。”词语解释:驽顿 拼音:nú dùn
见“ 駑钝 ”。
词语解释:驽钝 拼音:nú dùn
亦作“ 駑顿 ”。
(1).平庸低下。《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同駑驘与椉駔兮,杂班駮与闒茸” 汉 王逸 注:“闒茸,駑顿也。” 唐 元稹 《进马状》:“臣某深恩未报,愚志空存,自慙駑钝之姿,莫展驱驰之効。”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复陈遵旨筹画抒愚悃疏》:“请旨简派才望卓著之大臣驰赴 天津 ,综理斯事,臣虽駑钝,必当殫竭智虑,和衷商榷,务使妥洽而后已。”
(2).指低下的才能。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当奬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駑钝,攘除姦凶,兴復 汉 室,还于旧都。” 宋 苏轼 《徐州谢执政奖谕启》:“深自策其駑钝,庶有补於涓埃。” 邹韬奋 《抗战以来》六二:“ 韬奋 追随诸先生之后,曾于二三年来在国民参政会中,勉竭驽钝。”词语解释:驽劣 拼音:nú liè
(1).低劣的才能。《后汉书·段熲传》:“臣庶竭駑劣,伏待节度。”
(2).形容才能低劣。《宋书·蔡兴宗传》:“虽臣駑劣,府任非轻。”《旧五代史·晋书·李专美传》:“臣才力駑劣,属当兴运,陛下猥垂禄任,无以禆益圣朝。” 明 李东阳 《奏疏》之九:“顾以駑劣之才,緜薄之力,诚不足以动物,术不足以捄时。”词语解释:驽散 拼音:nú sàn
谓低劣不成材。《荀子·修身》:“庸众駑散,则刦之以师友。” 杨倞 注:“駑,谓材下如駑马者也;散,不拘检者也。” 宋 许景衡 《再宿崇国院和前韵》之二:“羣山尽龙蟠,十驾客駑散。”词语解释:驽弱 拼音:nú ruò
谓才能低下,力量薄弱。 晋 傅咸 《摄司隶上表》:“臣既駑弱,不胜重任。” 宋 陆游 《答王樵秀才书》:“某駑弱,畏以避事得罪,遂黽勉入院。”《明史·熊廷弼传》:“﹝ 廷弼 ﹞及见官兵駑弱,遽尔乞骸以归,将置君恩何地?”词语解释:驽籝
劣骡词语解释:驽禍
低下无能之才词语解释:驽良 拼音:nú liáng
指驽马与良马。亦指低劣和优良。《韩非子·显学》:“发齿吻形容, 伯乐 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駑良。”《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六》:“ 党项 诸蕃凡将到马,无駑良并云上进,国家虽约其价以给之,及计其馆穀锡賚,所费不可胜纪。”词语解释:驽羸 拼音:nú léi
喻才智低下、能力弱小的人。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 三代 神圣,不忍薄譎士勇夫,而厚豢駑羸,探世变也,圣之至也。”词语解释:驽薾 拼音:nú ěr
指驽弱之马。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虑中道之颠躓,不以駑薾服鸞衡。”词语解释:驽犬 拼音:nú quǎn
劣犬。《战国策·秦策四》:“天下莫彊於 秦 楚 ,今闻大王欲伐 楚 ,此犹两虎相鬭,而駑犬受其敝。”词语解释:驽牛 拼音:nú niú
笨牛。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陆子 ,所谓駑马,有逸足之用; 顾子 ,所谓駑牛,可以负重致远。”词语解释:驽马铅刀 拼音:nú mǎ qiān dāo
劣马钝刀。比喻平庸之才。鈆,同“ 铅 ”。《后汉书·隗嚣传》:“昔 文王 三分,犹服事 殷 ;但駑马鈆刀,不可强扶。”亦省作“ 駑铅 ”、“ 駑鈆 ”。 唐 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诗:“駑铅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宋 吕公著 《定州谢上表》:“顾駑鈆之难强,嗟蒲柳之易衰。”词语解释:驽庸 拼音:nú yōng
(1).形容才智低劣。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因风而附凤翼者,以駑庸之质,犹迴遑乎霞霄之表。” 清 端方 《考查政治调员差委折》:“第臣等自顾駑庸,愧无识略,渥膺宠命,陨越深虞。”
(2).指才能低劣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审喻》:“引用駑庸,以为党援。”词语解释:驽将 拼音:nú jiāng
才能低劣的将领。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邻交》:“ 元 代误用駑将,突遇颶风,弃师海外。”词语解释:驽守 拼音:nú shǒu
语本《荀子·劝学》:“騏驥一跃,不能十步;駑马十驾,功在不舍。”后以“駑守”谓才能低劣而能守职。 清 方履籛 《与江神笺》:“ 履籛 以朔方鯫士,炎国侨民,学愧通经,行惟駑守。”词语解释:驽孱 拼音:nú chán
低劣软弱。 汉 焦赣 《易林·兑之随》:“瞻白因弦,駑孱恐怯,任力堕劣,如蝟见鹊,偃视恐伏,不敢拒格。”词语解释:驽悍 拼音:nú hàn
凶悍顽劣。 宋 岳珂 《桯史·义騟传》:“騟之驭者,终莫敢窃睨其膺鬛,稍前即噬啮之,军中咸指为駑悍,摈弗啮。”词语解释:驽懦 拼音:nú nuò
驽钝懦弱。《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臣虽駑懦,窃慕 相如 、 寇恂 相下之义,以济国事。”词语解释:驽愚 拼音:nú yú
驽钝愚昧。 明 张居正 《辞免恩命疏》:“岂臣之駑愚,可容忝窃?”词语解释:驽朽 拼音:nú xiǔ
指低劣无用之材。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中宗》:“臣等多幸,同遇昌期,谬以不才,策名文馆,思励駑朽,庶禆 河 岳。”词语解释:驽马十舍 拼音:nú mǎ shí shè
见“ 駑马十驾 ”。
词语解释:驽马十驾 拼音:nú mǎ shí jià
用马拉车,一天为一驾,十驾指十天路程。谓驽马奋力拉车,亦可至远。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奋勉从事,同样能达到目的。《荀子·劝学》:“騏驥一跃,不能十步;駑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修身》:“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亦作“ 駑马十舍 ”。《淮南子·齐俗训》:“夫騏驥千里,一日而通;駑马十舍,旬亦至之。”词语解释:驽暗 拼音:nú ān
亦作“ 駑暗 ”。 驽钝愚昧。 晋 陆机 《至洛与成都王笺》:“ 机 以駑暗,文武寡施,猥蒙横授,委任外梱。” 晋 陆云 《谏吴王启》:“臣以凡才,殿下不以其駑闇,特蒙拔擢。” 晋 荀勗 《让尚书令表》:“非臣駑闇所宜忝窃。”词语解释:驽马十驾 拼音:nú mǎ shí jià
用马拉车,一天为一驾,十驾指十天路程。谓驽马奋力拉车,亦可至远。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奋勉从事,同样能达到目的。《荀子·劝学》:“騏驥一跃,不能十步;駑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修身》:“夫驥一日而千里,駑马十驾,则亦及之矣。”亦作“ 駑马十舍 ”。《淮南子·齐俗训》:“夫騏驥千里,一日而通;駑马十舍,旬亦至之。”词语解释:驽骡
驽劣的骡子。 汉 刘向 《九叹·忧苦》:“同駑驘与椉駔兮,杂班駮与闒茸。”词语解释:驽马恋栈豆 拼音:nú mǎ liàn zhàn dòu
比喻庸人目光短浅,顾惜眼前小利。栈豆,马槽中的豆料。《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范 画策, 爽 必不能用 范 计” 裴松之 注引 晋 干宝 《魏书》:“ 桓范 出赴 爽 , 宣王 谓 蒋济 曰:‘智囊往矣。’ 济 曰:‘ 范 则智矣,駑马恋栈豆, 爽 必不能用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寄李六弟济南郡城桥亭之诗》:“駑马恋栈豆,岂能辞縶縲。”词语解释:驽驹 拼音:nú jū
即驽马。 清 刘大櫆 《结交篇》:“丈夫譬良驥,安得侣駑驹。”参见“ 駑马 ”。
词语解释:驽马 拼音:nú mǎ
劣马。《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駑马。”《史记·淮阴侯列传》:“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马之安步。”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褐毡》:“若最粗而为毯者,则駑马诸料杂错而成,非专取料于羊也。”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譬若御駑马登峻坂,纵横险阻,而不失其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