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驺虞 拼音:zōu yú
(1).传说中的义兽名。《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毛 传:“騶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囿騶虞之珍羣,激麋鹿之怪兽。” 唐 皮日休 《相解》:“夫以凤为禽耶?凤则仁义之禽也。以騶虞为兽邪?则騶虞仁义之兽也。” 清 钱谦益 《太保曹公神道碑》:“騶虞之不杀,凤凰之不搏,仁也。”
(2).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锺师》:“凡射,王奏騶虞,诸侯奏貍首。” 贾公彦 疏:“今《诗》 韩 鲁 説:騶虞,天子掌鸟兽官。”一说,为“騶人”与“虞人”的并称。参阅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3).古乐曲名。《仪礼·乡射礼》:“乐正东面命大师曰:‘奏《騶虞》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退,反位,乃奏《騶虞》以射。”《墨子·三辩》:“ 周成王 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騶虞》。”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闋,《騶虞》奏。” 五代 谭用之 《寄孟进士》诗:“书回科斗江帆暮,曲罢《騶虞》海树苍。”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至 后汉 之末,《诗》三百仅能传《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词语解释:驺驭 拼音:zōu yù
(1).驾驭车马的侍从。 南朝 陈 张正见 《门有车马客行》:“良时不可再,騶驭鬱相催。” 唐 王维 《早朝》诗:“银烛已成行,金门儼騶驭。” 宋 秦观 《财用下》:“损车马,毁池观,减騶驭,散音乐。”
(2).指车马。 唐 皇甫冉 《奉和独孤中丞游法华寺》:“巖空騶驭响,树密旆旌连。” 唐 无可 《陪姚合游金州南池》诗:“高城吹角絶,騶驭尚裴回。”词语解释:驺骑 拼音:zōu qí
驾驭车马的骑士。《后汉书·樊宏传》:“帝闻之,常勑騶骑临朝乃告,勿令豫到。”《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 林甫 自见结怨者众,忧刺客窃发,其出入,广騶骑,先驱百步,传呼何卫,金吾为清道,公卿辟易趋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褐盖》:“其人拥多金,负小慧,学诗画,以此得交士大夫。一日拥騶骑乘小轿,过 正阳门 所谓 碁盘街 者。”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此画像中,騶骑步卒,大车、属车、鼓车,仪卫甚都,虽无题识,要非 郭巨 墓中应有。”词语解释:驺御 拼音:zōu yù
(1).驾驭车马的人。 南朝 梁 何逊 《早朝车中听望》诗:“胥徒纷络绎,騶御各西东。”《朱子语类》卷一三六:“若 杨綰 用,而大臣损音乐,减騶御,则人岂可不有以养素自重耶?”
(2).指车马、随从。《醒世恒言·陈孝基陈留认舅》:“一月后,有亲女从 洛中 回来,至 张 家弔奠,述云,某日於 嵩山 游玩,忽见旌幢騶御满野。” 清 徐乾学 《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 许侯 分符万里去,晓发 青门 拥騶御。”词语解释:驺从 拼音:zōu zòng
古时贵族的骑马的侍从。 宋 梅尧臣 《次韵和钱君倚同马君实二学士见过》:“登车莫言远,騶从美且都。”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姚广孝》:“﹝ 姚广孝 ﹞一日入城,见僧官騶从之盛,叹曰:‘僧亦富贵如此耶!’” 清 赵翼 《偕补山崧霞游雪崖洞甲秀楼诸胜》诗:“相邀出城游,屏却騶从吼。”词语解释:驺仆 拼音:zōu pú
驾驭车马的仆役。《新唐书·倪若水传》:“ 班公 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为騶僕。” 宋 杨万里 《之永和小憩资寿寺》诗:“不缘憩騶僕,几失此山房。”词语解释:驺哄 拼音:zōu hǒng
贵官出行时引马喝道的差役。《新唐书·崔琳传》:“其羣从数十人,自 兴寧里 謁 大明宫 ,冠盖騶哄相望。”《新唐书·郑畋传》:“故时,宰相騶哄联数坊,呵止行人。” 清 唐孙华 《寿王戒庵九十》诗之一:“雅志避騶哄,插篱隔门庭。”词语解释:驺导 拼音:zōu dǎo
古时贵官出行,在前引马开道的骑卒。《新唐书·张嘉祐传》:“ 嘉祐 , 嘉贞 弟,有干略。方 嘉贞 为相时,任右金吾衞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騶导盈閭巷,时号所居坊曰 鸣珂里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张达明 虽早歷清显,致位纲辖,然未尝更外任。奉祠居 临川 ,郡守月旦謁之, 达明 见其騶导,叹曰:‘人生五马贵。’” 清 钮琇 《觚賸·扁舟访隐》:“ 徐俟斋 不出山者几四十年,廵抚 汤公 慕其品望,悉屏騶导,止从一小僮,驾扁舟访焉。”词语解释:驺驾 拼音:zōu jià
犹车驾。敬美之辞。 南朝 梁 沉约 《少年新婚为之咏》:“高门列騶驾,广路从驪驹。” 南朝 梁 刘孝绰 《归沐呈任中丞昉》诗:“时时释簿领,騶驾入吾庐。” 唐 梁知微 《入朝别张燕公》诗:“鳬舟纔结缆,騶驾已相迎。”词语解释:驺辔 拼音:zōu pèi
(1).代称车骑。 宋 黄庭坚 《次韵奉送公定》:“五侯盛宾客,騶轡交横驰。”
(2).指驾驭车马的人。 宋 张耒 《王都尉惠诗求和因次其韵以督之》:“鸣鞭走送烦騶轡,坐对朝寒北风起。”词语解释:驺士 拼音:zōu shì
即驺人。《新唐书·奸臣传下·柳璨》:“日暮自禁中出,騶士传呼宰相,人皆大惊。”参见“ 騶人 ”。
词语解释:驺人 拼音:zōu rén
为长官驾驭车马的人。《晋书·皇甫重传》:“获御史騶人,问曰:‘我弟将兵来,欲至未?’”《明史·孙鑨传》:“故事,冢宰与阁臣遇不避道,后率引避。 光祖 争之,乃復故。然阴戒騶人异道行,至 鑨 益径直。” 清 赵翼 《驿柳诗和蒋立庵》之五:“可怜老剩空腔在,徒与騶人作马枊。”词语解释:驺子 拼音:zōu zǐ
掌管车马的仆役。《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景公 遽起,传骑又至。 景公 曰:‘趋驾烦且之乘,使騶子 韩枢 御之。’”《旧唐书·马周传》:“遂使朝会之位,万国来庭,騶子倡人,鸣玉曳履,与夫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臣窃耻之。” 清 李调元 《张献忠降生记》:“忽见两廊人夫喧闐,騶子奔驰。”词语解释:驺徒 拼音:zōu tú
驺人。 宋 梅尧臣 《高车再过谢永叔内翰》诗:“俯躬拜我礼愈下,騶徒窃语音微通。”词语解释:驺珂 拼音:zōu kē
马勒上的饰物。词语解释:驺吏 拼音:zōu lì
骑马的侍从。 宋 陶穀 《清异录·无字歌》:“ 长沙 狱掾 任福祖 拥騶吏出行。” 明 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诗:“騶吏忽传丞相至,火城如昼晚寒销。”词语解释:驺响 拼音:zōu xiǎng
车马声。 隋 江总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曲涧停騶响,交枝落幔阴。”词语解释:驺唱
驺人引马开道的传呼词语解释:驺虞幡 拼音:zōu yú fān
一种绘有驺虞图形的旗帜,用以传旨解兵。《晋书·楚王玮传》:“会天明,帝用 张华 计,遣殿中将军 王宫 齎騶虞幡麾众曰:‘ 楚王 矫詔。’众皆释杖而走。”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八:“ 晋 制最重騶虞幡,每至危险时,或用以传旨,或用以止兵,见之者輒慴伏而不敢动,亦一朝之令甲也。”词语解释:驺舆 拼音:zōu yú
犹驺驾。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承事上司》:“旌节经临,騶舆按部。”词语解释:驺隶 拼音:zōu lì
驺仆。 明 李东阳 《长至祀陵纪行》诗:“传教騶隶齐迴节,逢著樵夫屡问岐。”词语解释:驺虞幢 拼音:zōu yú zhuàng
驺虞幡。 元 耶律楚材 《和许昌张彦升见寄》:“兵出 潼关 渡天堑,翠华杂映騶虞幢。”词语解释:驺辐 拼音:zōu fú
代称车骑。《南齐书·百官志》:“今中丞则职无不察,专道而行,騶幅禁呵,加以声色,武将相逢,輒致侵犯,若有卤簿,至相敺击。”词语解释:驺虞符 拼音:zōu yú fú
一种饰有驺虞图形的传信符。《新唐书·车服志》:“传信符者,以给邮驛,通制命……东方诸州给青龙符,南方诸州朱雀符,西方诸州騶虞符,北方诸州玄武符,皆左四右三。”词语解释:驺竖 拼音:zōu shù
驺仆。《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騶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词语解释:驺矢 拼音:zōu shǐ
良箭。騶,通“ 菆 ”。《汉书·晁错传》“材官騶发,矢道同的,则 匈奴 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 唐 颜师古 注:“騶谓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传》作菆字,其音同耳……騶发,发騶矢以射也。”词语解释:驺皂 拼音:zōu zào
养马驾车的差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梦》:“愚者少梦,不独至人;问之騶皂,百夕无一梦也。”词语解释:驺吾 拼音:zōu wú
兽名。即驺虞。《山海经·海内北经》:“ 林氏国 ,有珍兽,大若虎,五采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騶吾,乘之日行千里。” 清 谭嗣同 《三十自纪》:“妄心騶吾,渺思鸞鉌。”参见“ 騶虞 ”。
词语解释:驺虞 拼音:zōu yú
(1).传说中的义兽名。《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毛 传:“騶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囿騶虞之珍羣,激麋鹿之怪兽。” 唐 皮日休 《相解》:“夫以凤为禽耶?凤则仁义之禽也。以騶虞为兽邪?则騶虞仁义之兽也。” 清 钱谦益 《太保曹公神道碑》:“騶虞之不杀,凤凰之不搏,仁也。”
(2).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锺师》:“凡射,王奏騶虞,诸侯奏貍首。” 贾公彦 疏:“今《诗》 韩 鲁 説:騶虞,天子掌鸟兽官。”一说,为“騶人”与“虞人”的并称。参阅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3).古乐曲名。《仪礼·乡射礼》:“乐正东面命大师曰:‘奏《騶虞》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退,反位,乃奏《騶虞》以射。”《墨子·三辩》:“ 周成王 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騶虞》。”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闋,《騶虞》奏。” 五代 谭用之 《寄孟进士》诗:“书回科斗江帆暮,曲罢《騶虞》海树苍。”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至 后汉 之末,《诗》三百仅能传《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词语解释:驺发 拼音:zōu fā
发射良箭。騶,通“ 菆 ”。《汉书·晁错传》:“材官騶发,矢道同的,则 匈奴 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 颜师古 注:“騶谓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传》作菆字,其音同耳……騶发,发騶矢以射也。”词语解释:驺寺 拼音:zōu sì
骑从侍役。《晋书·舆服志》:“革带古之鞶带,谓之鞶革,文武众官牧守丞令下及騶寺皆服之。”《南史·齐衡阳公谌传》:“左丞 沉昭略 奏:‘凡有卤簿官,共乘不得兼列騶寺。’”词语解释:驺殿 拼音:zōu diàn
官员出行的随从。古代官员出行,前后都有骑从喝道,在前称“呵”,在后称“殿”。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 班景倩 自 扬州 采访使入为大理寺少卿,路由 大梁 , 倪若水 为郡守,西郊盛设祖席。宴罢, 景倩 登舟, 若水 望其行尘,谓掾吏曰:‘ 班公 是行何异登仙乎?为之騶殿,良所甘心。’默默良久,方整驾回。”词语解释:驺奴 拼音:zōu nú
旧时驾驭车马的奴仆。《汉书·五行志中之上》:“时王 贺 狂悖,闻天子不豫,弋猎驰骋如故,与騶奴宰人游居娱戏,骄嫚不敬。” 元 马祖常 《缫丝行》:“騶奴横索马鞭丝,妇姑房中拆纑经。” 明 唐顺之 《华三山墓表》:“又诸富人与贵人父兄,率饰冠带,都騶奴,日夜碌碌,以刺候造请结纳为事。”词语解释:驺卒 拼音:zōu zú
掌管车马的差役。亦泛指一般仆役。《魏书·济南王匡传》:“﹝ 任城王 澄 ﹞后将赴省,与 匡 逢遇,騶卒相挝,朝野骇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 会昌 二年,其友人 陆休符 忽梦被録至一处,有騶卒止之。”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三:“卫士騶卒,朝夕喧杂。” 清 赵翼 《舒城题旅店壁》诗:“舆夫騶卒纷肩摩,咄咄逼人何太近?”词语解释:驺喝 拼音:zōu hē
贵官出行时传呼喝道的差役。《北史·郭祚传》:“故事,令、僕、中丞騶喝而入宫门,至於马道。及 祚 为僕射,以为非尽敬之宜,言於帝,纳之。下詔御在 太极 ,騶喝至 止车门 ;御在朝堂,至 司马门 。騶喝不入宫,自此始也。”《新唐书·李实传》:“ 实 尝与御史 王播 遇,而騶喝争道, 播 鉤责从者, 实 怒,奏 播 为 三原 令,廷辱之。”词语解释:驺牙 拼音:zōu yá
兽名。即驺虞。《史记·滑稽列传》:“ 建章宫 后閤重櫟中有物出焉,其状似麋。以闻, 武帝 往临视之。问左右羣臣习事通经术者,莫能知……於是 朔 ( 东方朔 )乃肯言,曰:‘所谓騶牙者也。远方当来归义,而騶牙先见。其齿前后若一,齐等无牙,故谓之騶牙。’” 明 归有光 《题〈异兽图〉》诗:“呜乎,孰谓解衣盘礴称良吏,不识騶牙与麟趾。” 清 鄂尔泰 《赠方望溪》诗:“《博物》但解辨鼮鼠,《搜神》或诧名騶牙。”参见“ 騶虞 ”。
词语解释:驺虞 拼音:zōu yú
(1).传说中的义兽名。《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毛 传:“騶虞,义兽也。白虎,黑文,不食生物,有至信之德则应之。” 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囿騶虞之珍羣,激麋鹿之怪兽。” 唐 皮日休 《相解》:“夫以凤为禽耶?凤则仁义之禽也。以騶虞为兽邪?则騶虞仁义之兽也。” 清 钱谦益 《太保曹公神道碑》:“騶虞之不杀,凤凰之不搏,仁也。”
(2).天子囿中掌鸟兽的官。《周礼·春官·锺师》:“凡射,王奏騶虞,诸侯奏貍首。” 贾公彦 疏:“今《诗》 韩 鲁 説:騶虞,天子掌鸟兽官。”一说,为“騶人”与“虞人”的并称。参阅 宋 戴埴 《鼠璞·驺虞》。
(3).古乐曲名。《仪礼·乡射礼》:“乐正东面命大师曰:‘奏《騶虞》间若一。’大师不兴。许诺,乐正退,反位,乃奏《騶虞》以射。”《墨子·三辩》:“ 周成王 因先王之乐,又自作乐命曰《騶虞》。” 汉 张衡 《东京赋》:“礼事展,乐物具,《王夏》闋,《騶虞》奏。” 五代 谭用之 《寄孟进士》诗:“书回科斗江帆暮,曲罢《騶虞》海树苍。” 宋 郑樵 《〈通志〉总序》:“至 后汉 之末,《诗》三百仅能传《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四篇之声而已。”词语解释:驺伍 拼音:zōu wǔ
指马步差役。《新唐书·杨虞卿传》:“ 大和 九年,京师讹言 郑注 为帝治丹,剔小儿肝心用之。民相惊,扃护儿曹。帝不悦, 注 亦内不安,而雅与 虞卿 有怨,即约 李训 奏言:‘语出 虞卿 家,因 京兆 騶伍布都下。’” 清 徐兰 《归花城杂咏》:“騶伍漫劳歌况瘁,侯王犹自佩凋弓。”词语解释:驺人 拼音:zōu rén
为长官驾驭车马的人。《晋书·皇甫重传》:“获御史騶人,问曰:‘我弟将兵来,欲至未?’”《明史·孙鑨传》:“故事,冢宰与阁臣遇不避道,后率引避。 光祖 争之,乃復故。然阴戒騶人异道行,至 鑨 益径直。” 清 赵翼 《驿柳诗和蒋立庵》之五:“可怜老剩空腔在,徒与騶人作马枊。”词语解释:驺列 拼音:zōu liè
仪卫。《魏书·綦儁传》:“寻除御史中尉,於路与僕射 贾显度 相逢, 显度 恃勋贵,排 儁 騶列倒, 儁 忿见於色,自入奏之。”词语解释:驺僮 拼音:zōu tóng
驺仆。《新五代史·闽世家·王继鹏》:“ 高祖 遣散骑常侍 卢损 册 昶 闽王 ,拜其子 继恭 临海郡王 。 损 至 闽 , 昶 称疾不见,令 继恭 主之。又遣中书舍人 刘乙 劳 损 于馆, 乙 衣冠伟然,騶僮甚盛。”词语解释:驺傔 拼音:zōu qiàn
骑马驾车的侍从差役。《新唐书·董晋传》:“ 万荣 死, 邓惟恭 总其军, 晋 受命,不召兵,惟幕府騶傔从之,即日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