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骊驹汗血驹名家驹骅驹驎驹鸣驹骡驹征驹
白驹辕下驹麟驹腾驹蚁驹株驹幼驹咫角骖驹
隙驹过隙驹宛驹骖驹过隙白驹橛株驹捐驹老马为驹
马驹过驹生驹谷驹乳驹栈驹尝驹立马追驹
龙驹收驹隙中驹骝驹犁眉驹闲驹孤驹吾家千里驹
名驹骏驹黄驹草驹秣马秣驹元驹炎驹奔驹
千里驹玄驹离驹人样豭驹驹驹黝驹揣驹渥水驹
辕驹攻驹白额驹騑驹驽驹骍驹春驹 

词语解释:骊驹  拼音:lí jū
(1).纯黑色的马。亦泛指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何用识夫壻,白马从驪驹。” 唐 杜甫 《奉寄别马巴州》诗:“知君未爱春湖色,兴在驪驹白玉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偶猎郊野,逢一美少年,跨驪驹,频频瞻顾。”
(2).逸《诗》篇名。古代告别时所赋的歌词。《汉书·儒林传·王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驪驹》。’” 颜师古 注:“ 服虔 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 文颖 曰:‘其辞云“驪驹在门,僕夫俱存;驪驹在路,僕夫整驾”也。’”后因以为典,指告别。 唐 韩翃 《赠兖州孟都督》诗:“愿学 平原 十日饮,此时不忍歌《驪驹》。”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南北分别》:“愁藴结,心似裂,孤飞两处风与雪,肠断《驪驹》声惨切。” 清 朱彝尊 《送陈上舍还杭州》诗之一:“门外《驪驹》莫便催,红阑亭子上行杯。”
词语解释:白驹  拼音:bái jū
(1).白色骏马。比喻贤人、隐士。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后汉书·崔駰传》:“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 宋 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縶白驹。” 清 钱谦益 《父国光先赠中宪大夫河南归德府知府加赠太常少卿仍前阶制》:“皎皎白驹,世咸慕逸民於空谷。”
(2).《诗·小雅》篇名。《诗·小雅·白驹序》:“《白驹》,大夫刺 宣王 也。” 郑玄 笺:“刺其不能留贤也。”
(3).用作赠别贤士之辞。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虽则同域,邈其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彼朋友之离别,犹求思乎白驹。”
(4).比喻流逝的时间。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覩此白驹弹指,岂堪华髮蒙头。” 王横 《哭子美》诗:“白驹惊电驰,人生本如寄。”
词语解释:隙驹  拼音:xì jū
亦作“隟驹”。
词语解释:马驹  拼音:mǎ jū
(1).幼小的马;少壮的马。 宋 苏轼 《尘外亭》诗:“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攻稻》:“牛犊马驹,惟人所使。”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两匹小马驹在阳光下的山坡上互相追逐,撒欢打滚。” 赵燕翼 《驯马坡》:“一对牙的马驹子不合套,更应当抓紧调教。”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二章:“我放牧的马群,都是刚从别的马群里挑出来的马驹子,没来得及打火印。”
(2).大蚁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二·蚁》:“大蚁喜酣战,故有马驹之称。”
(3).草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二·菥蓂》:“大薺、大蕺、马辛。诸名不可解, 吴普 《本草》又云,一名析目,一名荣目,一名马驹。”
词语解释:龙驹  拼音:lóng jū
(1).指骏马。 南朝 陈 徐陵 《骢马驱》诗:“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鏤衢。”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祗收壮健胜铁甲,岂因格鬭求龙驹。” 明 徐复祚 《投梭记·恣劫》:“请缨倜儻,僇长鲸龙泉射芒;死绥慨慷,斩 蚩尤 龙驹快驤。” 郭沫若 《题画赠朝鲜同志》诗:“龙驹一日行千里,国运升恒亦如此。”
(2).喻豪杰之士。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七:“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唐 崔璐 《览皮先辈盛制因作十韵以寄用伸款仰》:“ 襄阳 得奇士,俊迈真龙驹。”
(3).喻英俊少年。参见“ 龙驹凤雏 ”。
词语解释:龙驹凤雏  拼音:lóng jū fèng chú
喻英俊秀颖的少年。语出《晋书·陆云传》:“ 云 字 士龙 ,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 机 齐名,虽文章不及 机 ,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 吴 尚书 广陵 閔鸿 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五代 殷鹏 《晋故竭诚匡定保乂功臣太傅罗公墓志铭》:“长子 延赏 ,守太子舍人,次 延绪 ,次 延宗 ,皆稟庭训,悉绍家声,龙驹凤雏,得非天性。”《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 见他语言清朗,谈吐有致,一面又向 贾政 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
词语解释:名驹  拼音:míng jū
名贵之驹。喻有才华的后生。 宋 陈师道 《赠魏衍》诗之三:“名驹已自思千里,老子终当让一头。”
词语解释:千里驹  拼音:qiān lǐ jū
(1).犹千里马。少壮的良马。《楚辞·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鳧乎。” 闻捷 《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那是一匹多么好的马啊!真不愧名叫‘千里驹’。”
(2).喻指能力极强的少年人才。《汉书·楚元王传》:“ 德 ( 刘德 )字 路叔 ,修 黄老 术,有智略。少时数言事,召见 甘泉宫 , 武帝 谓之‘千里驹’。”《玉娇梨》第十四回:“我看贤姪英英器宇自是千里之驹,异日当光吾宗。”
词语解释:辕驹  拼音:yuán jū
见“ 辕下驹 ”。
词语解释:辕下驹  拼音:yuán xià jū
(1).指车辕下不惯驾车之幼马。亦比喻少见世面器局不大之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 张守节 正义引 应劭 曰:“驹马加著辕。局趣,纤小之貌。” 唐 杜甫 《别苏徯》诗:“赠尔 秦 人策,莫鞭辕下驹。”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一日会食中书,漏下三鼓矣。 千里 一尽数豆,忽奋迅大言駡坐。凤阁侍郎 王及善 嘆曰:‘是局趣辕下驹耳。幸致位此,乃欲一鸣惊人乎?’”亦省作“ 辕驹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出尘皆野鹤,歷块匪辕驹。” 清 赵翼 《浮论》诗:“局促辕驹岂足道,出门一笑开心颜。”
(2).用作自谦之辞。 宋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辕驹蒙推挽,官次奉丹鈆。”
词语解释:汗血驹  拼音:hàn xuè jū
即汗血马。 宋 苏轼 《徐大正闲轩》诗:“君如汗血驹,转盻略 燕 楚 。” 明 徐渭 《六昔》诗:“昔乳煦,汗血驹;不得已,今於菟。” 清 孙枝蔚 《饮酒廿首和陶韵》之三:“气若汗血驹,耻蒙駑马名。”参见“ 汗血马 ”。
词语解释:汗血马  拼音:hàn xuè mǎ
古代西域骏马名。流汗如血,故称。后多以指骏马。《史记·大宛列传》:“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大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名 大宛 马曰‘天马’云。”《汉书·武帝纪》:“四年春,贰师将军 广利 斩 大宛王 首,获汗血马来。”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 大宛 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髆出,如血。号一日千里。” 唐 杜甫 《洗兵马》诗:“京师皆骑汗血马, 回紇 餵肉 蒲萄宫 。” 宋 苏轼 《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寄。”
词语解释:辕下驹  拼音:yuán xià jū
(1).指车辕下不惯驾车之幼马。亦比喻少见世面器局不大之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论,局趣效辕下驹。” 张守节 正义引 应劭 曰:“驹马加著辕。局趣,纤小之貌。” 唐 杜甫 《别苏徯》诗:“赠尔 秦 人策,莫鞭辕下驹。” 清 侯方域 《蹇千里传》:“一日会食中书,漏下三鼓矣。 千里 一尽数豆,忽奋迅大言駡坐。凤阁侍郎 王及善 嘆曰:‘是局趣辕下驹耳。幸致位此,乃欲一鸣惊人乎?’”亦省作“ 辕驹 ”。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出尘皆野鹤,歷块匪辕驹。” 清 赵翼 《浮论》诗:“局促辕驹岂足道,出门一笑开心颜。”
(2).用作自谦之辞。 宋 黄庭坚 《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辕驹蒙推挽,官次奉丹鈆。”
词语解释:过隙驹  拼音:guò xì jū
见“ 过隙白驹 ”。
词语解释:过隙白驹  拼音:guò xì bái jū
比喻光阴易逝,人生短促。语本《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浮生似争穴聚蚁,光阴似过隙白驹。”亦省作“ 过隙驹 ”、“ 过驹 ”。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乡思巢枝鸟,年华过隙驹。” 明 唐顺之 《挽张舍人》诗之二:“共羡昂霄鹤,翻悲过隙驹。” 明 冯梦龙 《楚江情·于公训子》:“渥丹镜颜不久苍,过驹牕影难轻放。”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六:“过驹不留,而堕甑犹顾。” 何其芳 《画梦录·梦后》:“有些人喜欢白昼,明知如过隙驹,乃与之竞逐,那真会成一个追西方日头的故事吧,以渴死终。”
词语解释:过驹  拼音:guò jū
见“ 过隙白驹 ”。
词语解释:过隙白驹  拼音:guò xì bái jū
比喻光阴易逝,人生短促。语本《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浮生似争穴聚蚁,光阴似过隙白驹。”亦省作“ 过隙驹 ”、“ 过驹 ”。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乡思巢枝鸟,年华过隙驹。” 明 唐顺之 《挽张舍人》诗之二:“共羡昂霄鹤,翻悲过隙驹。” 明 冯梦龙 《楚江情·于公训子》:“渥丹镜颜不久苍,过驹牕影难轻放。”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六:“过驹不留,而堕甑犹顾。” 何其芳 《画梦录·梦后》:“有些人喜欢白昼,明知如过隙驹,乃与之竞逐,那真会成一个追西方日头的故事吧,以渴死终。”
词语解释:收驹  拼音:shōu jū
搜求良马。喻寻求人材。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南路分都监》诗:“舞凤尚从 天目 下,收驹时有 渥洼 姿。”
词语解释:骏驹  拼音:jùn jū
良马。 唐 岑参 《玉门关盖将军歌》:“櫪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宋 梅尧臣 《得孙仲方画美人一轴》诗:“骏驹少驯良,美女少贤德。” 清 孙枝蔚 《客句容五歌》之一:“平眎青云如足底,白面红颜骑骏驹。”
词语解释:玄驹  拼音:xuán jū
(1).黑色小马。或谓良马名。《尔雅·释畜》:“玄驹褭驂。” 郭璞 注:“玄驹,小马,别名褭驂耳。或曰,此即腰褭,古之良马名。” 晋 王嘉 《拾遗记·颛顼》:“贡玄驹千匹,帝以驾铁轮,骋劳殊乡絶域。” 清 方文 《奉别溉林先生》诗:“黄爵有知犹解感,玄驹无力那能酬。”
(2).亦作“ 玄蚼 ”。蚁的别名。《方言》第十一:“蚍蜉, 齐 鲁 之间谓之蚼蟓,西南 梁 益 之间谓之玄蚼, 燕 谓之蛾蛘。”《大戴礼记·夏小正》:“玄驹賁。玄驹也者,螘也。賁者何也,走於地中也。”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蚁名玄驹者何也?’答曰:‘ 河内 人并河而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从旦至暮,家人以火烧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大蚁,故今人呼蚊蚋曰黍民,名蚁曰玄驹也。’” 清 王夫之 《螘斗赋》:“玄蚼触气,载战於庭。”
(3).黑色鲤鱼。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 兗州 谓赤鲤为赤驥,谓青鲤为青马,谓黑鲤为玄驹,谓白鲤为白鯕,谓黄鲤为黄雉。”
词语解释:攻驹  拼音:gōng jū
(1).阉割幼马。《周礼·夏官·廋人》:“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 郑玄 注:“攻驹,制其蹄啮者。” 清 阮元 谓制当作“騬”。见《校勘记》。 孙诒让 正义:“云‘攻驹,騬其蹄啮者’者,与《校人》‘攻特’义同…… 阮元 云:‘古制不尽用騸马,惟善蹄啮者騬之耳。’”
(2).指阉马。 明 何景明 《题大司马王晋溪先生〈十牛图〉》诗:“攻驹不羡三千牝,考牧还歌九十犉。”
(3).教幼马驾车。《大戴礼记·夏小正》:“攻驹也者,教之服车,数舍之也。” 唐 杜甫 《天育骠骑歌》:“伊昔太僕 张景顺 ,监牧攻驹閲清峻。”
词语解释:名家驹  拼音:míng jiā jū
喻名门子弟。《宋书·谢方明传》:“ 谢方明 可谓名家驹。直置便自是台鼎人,无论復有才用。”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梁》:“ 僧繇 子 善果 。 李嗣真 云:‘既渐过庭之训,犹是名家之驹,摽置点拂,殊多佳致。’”
词语解释:麟驹  拼音:lín jū
良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麟驹。” 唐 杨炯 《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於是龙媒间出,麟驹挺生。”
词语解释:宛驹  拼音:wǎn jū
犹言千里驹。比喻英俊有为的少年。 清 孙枝蔚 《凌蔚侯长郎八岁读书日满百行所咏》:“ 宛 驹驰万里,竹马笑羣婴。”参见“ 宛马 ”。
词语解释:宛马  拼音:wǎn mǎ
古代西域 大宛 所产的名马。后亦泛指北地所产好马。《汉书·张骞传》:“得 乌孙 马好,名曰‘天马’。及得 宛 汗血马,益壮,更名 乌孙 马曰‘西极马’, 宛 马曰‘天马’云。”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八:“牵牛去几许, 宛 马至今来。”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 宛 马嘶风缓轡来, 黄河 冰上北门开。”
词语解释:生驹  拼音:shēng jū
(1).产小马。《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哀帝 建平 二年, 定襄 牡马生驹,三足,随羣饮食。” 元 欧阳玄 《示侄》诗:“ 冀 马生驹汗血器, 越 女堕地琼瑶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生》:“驪马生驹矣,牡也。”
(2).指强悍的马。 元 袁桷 《鞭马图》诗:“生驹万里意,所向知无前。”
词语解释:隙中驹  拼音:xì zhōng jū
即隙驹。 宋 苏轼 《行香子·述怀》词:“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参见“ 隙驹 ”。
词语解释:隙驹  拼音:xì jū
亦作“隟驹”。
词语解释:黄驹  拼音:huáng jū
黄色幼马。《周礼·夏官·校人》:“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 贾公彦 疏:“谓王行所过山川设祭礼之,然后去,则杀黄驹以祭之,山川地神,土色黄,故用黄驹也。”
词语解释:离驹  拼音:lí jū
开始独立生活的马驹。《大戴礼记·夏小正》:“颁马,分夫妇之驹也。将閒诸则,或取离驹纳之则法也。” 孔广森 补注:“离驹,离母之驹也。马六尺以下通称驹,故其齿弱者,别称离驹,亦取而纳之法,教之驾焉。”
词语解释:白额驹  拼音:bái é jū
犹言千里驹。比喻英俊有为的青年。《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家有騧草马生白额驹,此其时也。” 唐 李白 《送舍弟》诗:“吾家白额驹,远别临东道。”
词语解释:骅驹  拼音:huá jū
骏马。 宋 梅尧臣 《送崔黄臣殿丞之任庐山》诗:“驊驹西行四千里,直度经桥百寻水。”
词语解释:腾驹  拼音:téng jū
公马。《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游牝别羣,则縶腾驹。”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豮》:“仲夏之月云縶腾驹,亦今所谓儿马。”
词语解释:骖驹  拼音:cān jū
指小马。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未有咫角驂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
词语解释:谷驹  拼音:gǔ jū
比喻不被任用的贤人。语本《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毛 传:“ 宣王 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 孔颖达 疏:“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今在彼大谷之中矣。”《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叹。”
词语解释:骝驹
赤身黑鬣的马
词语解释:草驹  拼音:cǎo jū
幼马。《淮南子·修务训》:“夫马之为草驹之时,跳跃扬蹏,翘尾而走,人不能制。” 高诱 注:“马五尺以下为驹,放在草中,故曰草驹。”
词语解释:人样豭驹  拼音:rén yàng jiā jū
见“ 人样鰕胊 ”。
词语解释:人样虾胊  拼音:rén yàng xiā qú
詈词。形容人干瘪猥琐。鰕胊,即虾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俺姐姐更做道软弱囊揣,怎嫁那不值钱人样鰕胊。”一本作“ 人样豭驹 ”。
词语解释:騑驹  拼音:fēi jū
指小马。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外交》:“騑驹周道此腾驤,指点乱云叠嶂。”
词语解释:驎驹  拼音:lín jū
骏马名。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末]有甚么好名儿?[丑]飞龙、赤兔……龙子、驎驹、腾霜驄。”
词语解释:蚁驹  拼音:yǐ jū
即蚂蚁。 清 王夫之 《连珠》之一:“蚁驹善达,难通窒曲之珠;雏鹤能鸣,犹选在阴之和。”参见“ 蚂蚁 ”。
词语解释:蚂蚁  拼音:mǎ yǐ
(1).本指大蚁。后亦为蚁的通称。种类甚多,皆营巢群居,一般雌蚁、雄蚁有翅;工蚁、兵蚁无翅。某些种类对人类有害。《水浒传》第八十回:“四下小船,如蚂蚁相似,望大船边来。”《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八回:“蚁子盐,是蚂蚁儿的卵煮熬得的。” 柯岩 《奇异的书简·美的追求者》:“哦,它们去搬兵了,找来了成队的蚂蚁。”
(2).旧称房田产交易时的中人。 清 沉起凤 《谐铎·蚁封》:“ 吴 俗田房交易,作中者名曰‘蚂蚁’。”
词语解释:过隙白驹  拼音:guò xì bái jū
比喻光阴易逝,人生短促。语本《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陆德明 释文:“郤,本亦作隙。隙,孔也。”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浮生似争穴聚蚁,光阴似过隙白驹。”亦省作“ 过隙驹 ”、“ 过驹 ”。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乡思巢枝鸟,年华过隙驹。” 明 唐顺之 《挽张舍人》诗之二:“共羡昂霄鹤,翻悲过隙驹。” 明 冯梦龙 《楚江情·于公训子》:“渥丹镜颜不久苍,过驹牕影难轻放。” 清 谭嗣同 《仁学》十六:“过驹不留,而堕甑犹顾。” 何其芳 《画梦录·梦后》:“有些人喜欢白昼,明知如过隙驹,乃与之竞逐,那真会成一个追西方日头的故事吧,以渴死终。”
词语解释:乳驹  拼音:rǔ jū
幼马。《新唐书·百官志三》:“乳驹、乳犊十给一丁。”
词语解释:犁眉驹
良马名。毛黄色,眉黑。犁,通“黧”
词语解释:秣马秣驹
本为喂马及驹,借指求婚
词语解释:驹驹  拼音:jū jū
分散貌。《灵枢经·五色》:“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
词语解释:驽驹  拼音:nú jū
即驽马。 清 刘大櫆 《结交篇》:“丈夫譬良驥,安得侣駑驹。”参见“ 駑马 ”。
词语解释:驽马  拼音:nú mǎ
劣马。《周礼·夏官·马质》:“马量三物,一曰戎马,二曰田马,三曰駑马。”《史记·淮阴侯列传》:“騏驥之跼躅,不如駑马之安步。”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褐毡》:“若最粗而为毯者,则駑马诸料杂错而成,非专取料于羊也。”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譬若御駑马登峻坂,纵横险阻,而不失其驰。”
词语解释:鸣驹  拼音:míng jū
嘶鸣的马。 晋 潘岳 《马汧督诔》:“歷有鸣驹,哀哀建威。”
词语解释:株驹  拼音:zhū jū
见“ 株拘 ”。
词语解释:株拘  拼音:zhū jū
亦作“ 株驹 ”。亦作“ 株枸 ”。 枯树根。《庄子·达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 郭庆藩 集释:“ 徐鉉 曰:株枸者,近根盘错处。”《列子·黄帝》:“吾处也,若橜株驹。” 杨伯峻 集释:“株驹,亦枯树本也。”
词语解释:橛株驹  拼音:jué zhū jū
亦作“橜株驹”。 树桩。《列子·黄帝》:“吾处也,若橜株驹;吾执臂若槁木之枝。” 张湛 注引 崔譔 曰:“橜株驹,断树也。”一本作“厥株拘”。
词语解释:栈驹  拼音:zhàn jū
饲养于厩中的马驹。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用韩文公会合联句诗韵》:“佣童饲栈驹,贱婢占屋鹊。”
词语解释:闲驹  拼音:xián jū
监名。 汉 太仆属官。养马之所。《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僕, 秦 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龙马、闲驹、橐泉、騊駼、承华五监长丞。” 颜师古 注:“闲,阑,养马之所也,故曰闲驹。”
词语解释:元驹  拼音:yuán jū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下:“ 河内 人并 河 而居,见人马数千万,皆如黍米,游动往来,从旦至暮。家人以火烛之:人皆是蚊蚋,马皆是蚁。故今人呼蚊蚋曰黍民,名蚁曰元驹也。”后因以指蚂蚁。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阳气方动,元驹賁焉;杪秋之至,鸣虫异默。”
词语解释:黝驹  拼音:yǒu jū
蚁的别名。《大戴礼记·夏小正》:“十二月,黝驹賁。黝驹者,蚁也;賁者,走於地中也。”
词语解释:骍驹  拼音:xīng jū
赤色的马。《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鸞路、騂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神寝匪一,灵馆相距。席布騂驹,堂流桂醑。”
词语解释:骡驹  拼音:luó jū
小骡子。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 姚士杰 ﹞从下面观察母马鼓鼓的大肚皮跳动,在里头动弹的不是骡驹,而是三百块人民币。”
词语解释:幼驹  拼音:yòu jū
刚出生不久的牲畜
词语解释:捐驹  拼音:juān jū
遗留小马。谓为官廉洁,不谋私利。《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掛服捐驹,前良取则。” 李善 注引 晋 王隐 《晋书》:“ 王逊 ,字 劭伯 ,为 上洛 太守。 逊 在郡,有私马生驹,私牛生犊,悉留以付郡,云:‘是为郡所产,以还官也。’”
词语解释:尝驹  拼音:cháng jū
谓 汉 代天子郊祀以马驹为祭品。《史记·封禅书》:“乃令祠官进畤犊牢具,色食所胜,而以木禺马代驹焉。独五月尝驹,行亲郊用驹。”
词语解释:孤驹  拼音:gū jū
无母的小马。《庄子·天下》:“狗非犬,黄马驪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驹生有母,言孤则无母,孤称立则母名去也。母尝为驹之母,故孤驹未尝有母也。”
词语解释:炎驹  拼音:yán jū
赤色麒麟。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龙凤名状之一》:“麟之青曰耸孤,赤曰炎驹。”一本作“甪驹”或“角驹”。
词语解释:揣驹  拼音:chuāi jū
雌畜怀胎。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四折:“马揣驹了。”《人民日报》1953.8.4:“萨尔图牧畜试验场的牲畜是:喂料多,配种少;流产多,揣驹少;死的多,活的少。”
词语解释:春驹  拼音:chūn jū
蛱蝶的别名。见 宋 无名氏《采兰杂志》
词语解释:征驹  拼音:zhēng jū
战马。《三国演义》第四九回:“一百弓弩手各跨征驹,往 南屏山 来。”
词语解释:咫角骖驹  拼音:zhǐ jiǎo cān jū
未壮的牛马,喻人年少。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齐 有 閭丘卭 年十八,道遮 宣王 曰:‘家贫亲老,愿得小仕。’…… 宣王 曰:‘未有咫角驂驹而能服重致远者也。’”
词语解释:老马为驹  拼音:lǎo mǎ wéi jū
御老马如驹。喻失敬老之礼。《诗·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郑玄笺 ;“比喻 幽王 见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顾念后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将然。”一说比喻年虽老而犹有壮心,不虑后之难及。 朱熹 集传:“如老马惫矣,而反自以为驹,不顾其后,将有不胜任之患也。”故亦以喻不以老迈为嫌。 唐 杜甫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旋。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杨伦 镜铨:“言 王生 不以老而慢,我即此片时款洽,已足快心,况异日之眷有深於此者乎。”
词语解释:立马追驹  拼音:lì mǎ zhuī jū
犹立马追镫。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三段:“援 朝 大队和当地的铁路工人分多少路从四下跑来,拿着水筲、绳子、挠钩、挠棍,立马追驹冲上桥去救火。”
词语解释:吾家千里驹  拼音:wú jiā qiān lǐ jū
喻指本家族子侄中有为者。《三国志·魏志·曹休传》:“ 太祖 谓左右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使与 文帝 同止,见待如子。”《晋书·刘曜载记》:“ 元海 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晋书·苻朗载记》:“﹝ 苻朗 ﹞性宏达,神气爽迈,幼怀远操,不屑时荣。 坚 尝目之曰:‘吾家千里驹也。’”
词语解释:奔驹  拼音:bēn jū
(1).奔跑之马。 王闿运 《哀江南赋》:“险鹿非寸鋌之所刺,奔驹非朽索之所縻。”
(2).比喻光阴。 隋 辛德源 《短歌行》:“忽念奔驹促,弥欣执烛游。”参见“ 白驹 ”。
词语解释:白驹  拼音:bái jū
(1).白色骏马。比喻贤人、隐士。语出《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縶之维之,以永今朝。”《后汉书·崔駰传》:“懿氓蚩之悟悔兮,慕白驹之所从。” 宋 陆游 《寄题胡基仲故居》诗:“浮云每叹成苍狗,空谷谁能縶白驹。” 清 钱谦益 《父国光先赠中宪大夫河南归德府知府加赠太常少卿仍前阶制》:“皎皎白驹,世咸慕逸民於空谷。”
(2).《诗·小雅》篇名。《诗·小雅·白驹序》:“《白驹》,大夫刺 宣王 也。” 郑玄 笺:“刺其不能留贤也。”
(3).用作赠别贤士之辞。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诗:“虽则同域,邈其迥深;白驹远志,古人所箴。” 三国 魏 曹植 《释思赋》:“彼朋友之离别,犹求思乎白驹。”
(4).比喻流逝的时间。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覩此白驹弹指,岂堪华髮蒙头。” 王横 《哭子美》诗:“白驹惊电驰,人生本如寄。”
词语解释:渥水驹  拼音:wò shuǐ jū
传说 渥洼水 中的神马。 明 李东阳 《送彭教谕贵三之仪真二十韵》:“本是 蓝田 玉,由来 渥水 驹。” 明 何景明 《祭亡兄东昌公文》:“知丹穴之雏,志在千仞,而 渥水 之驹,心越万里也。”参见“ 渥洼 ”。
词语解释:渥洼  拼音:wò wā
即 渥洼 。 樊增祥 《〈东溪草堂词选〉自序》:“此五君者,譬诸 渥漥 美駟, 荆 野明摇,词学一日不湮,斯人亦一日不没。”参见“ 渥洼 ”。
(1).水名。在今 甘肃省 安西县 境,传说产神马之处。《史记·乐书》:“又尝得神马 渥洼水 中,復次以为《太一之歌》。” 裴駰 集解引 李斐 曰:“ 南阳 新野 有 暴利长 ,当 武帝 时遭刑,屯田 燉煌 界。人数於此水旁见羣野马中有奇异者,与凡马异……﹝ 利长 ﹞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马,献之。” 唐 卢纶 《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诗:“ 渥洼 龙种散云时,千里繁花乍别离。” 清 刘大櫆 《与李侍郎书》:“盖 伯乐 过 渥洼 之渚,而马群为空。”
(2).指代神马。 唐 韩琮 《公子行》:“别殿承恩泽,飞龙赐渥洼。”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诗:“舞凤尚从 天目 下,收驹时有渥洼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