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末字词组
前驱并驱相驱电驱麾驱鱼驱骏驱呵驱
驰驱驱驱争驱鞭驱调驱进驱侵驱 
长驱饥驱催驱驾驱载驰载驱并驾齐驱比驱 
先驱齐驱横驱胁驱飙风驱齐镳并驱星驱 
疾驱三驱安驱飙驱跳驱齐足并驱申驱 

词语解释:前驱  拼音:qián qū
(1).犹前导。《诗·卫风·伯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北齐书·段荣传》:“ 韶 ﹝ 段韶 ﹞从傍驰马引弓反射,一箭毙其前驱,追骑慑惮,莫敢前者。” 宋 苏轼 《奉和颖叔万寿观》:“ 风伯 前驱清宿雾, 祝融 参乘破朝寒。”
(2).先头部队;先锋。 晋 陆机 《辩亡论下》:“虽有鋭师百万,啟前不过千夫;舳艫千里,前驱不过百舰。”《三国演义》第七回:“可令 黄祖 部领 江夏 之兵为前驱,主公率 荆 襄 之众为援。”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
(3).引导事物发展的先行者。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 柯灵 《向拓荒者致敬》:“ 阿英 同志是少数披荆斩棘的前驱者之一。”
词语解释:驰驱  拼音:chí qū
亦作“ 驰敺 ”。亦作“ 驰駈 ”。
(1).策马疾驰。《孟子·滕文公下》:“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汉书·贾山传》:“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敺射猎,一日再三出。” 颜师古 注:“敺与驱同。” 唐 杜甫 《哀王孙》诗:“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待同驰驱。” 清 杨思圣 《入栈纪行》:“壮怀在驰駈,漫自赋感遇。” 徐迟 《直薄峨眉金顶记》:“一座大雪山,先显现了它的腰身,然后显出了它的高峰群,它的全貌。它如同蜡象,驰驱而来,无可比拟的巍峨。”
(2).奔走;效力。 宋 苏辙 《代张公祭蔡子正资政文》:“声闻於朝,遂付兵枢,剔朽鉏荒,许之驰驱。”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余年十五六,即学为诗,后以奔走四方,东西南北,驰驱少暇,几几束之高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今日磨礰学风,他日驰驱国事,离法律之观念,即寸步不可行。”
(3).放纵。《诗·大雅·板》:“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毛 传:“驰驱,自恣也。” 唐 李德裕 《论游幸状·人君动敬天道》:“又古人云:‘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伏维陛下稍节驰驱,以顺天意。”
词语解释:长驱  拼音:cháng qū
亦作“ 长駈 ”。亦作“ 长敺 ”。向前奔驰不止;长途向前驱驰。 汉 王逸 《九思·遭厄》:“躡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汉书·韩安国传》:“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敺,难以为功。” 颜师古 注:“敺,与驱同。” 北魏 崔鸿 《十六国春秋·后赵·石勒》:“因长駈入 鄴 。”《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秦 将长驱抵 汴梁 ,兵单将毙国俱亡。”《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 衍 军长驱进至 宣阳门 , 萧衍 兄弟子侄皆集。”
词语解释:先驱  拼音:xiān qū
(1).前行开路。《楚辞·离骚》:“前 望舒 使先驱兮,后 飞廉 使奔属。”《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至 蜀 ,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颜师古 注:“导路也。” 唐 陈子昂 《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请执殳先驱,为士卒启行。”
(2).先驰而至。《战国策·齐策四》:“ 冯諼 先驱诫 孟尝君 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齐 其闻之矣。’”
(3).先锋;前导。《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秋, 齐侯 伐 卫 。先驱, 穀荣 御 王孙挥 , 召扬 为右。” 杜预 注:“先驱,前锋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宋 杨亿 《咸平六年二月十八日扈从宸游因成纪事二十二韵》:“託乘奉珍使,先驱执戟郎。”
(4).泛指某一事业的先行者。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自此以来, 蒲力汗诺夫 不但本身成了伟大的思想家,并且也作了 俄国 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先驱和觉醒了的劳动者的教师和指导者了。” 秦牧 《长河浪花集·中国红场的旗帜》:“以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为先驱的坚决英勇的一群,在党的领导下一直万里长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到社会主义革命。”
(5).事物的前奏。 清 黄遵宪 《游丰湖》诗:“家计竭中乾,俗状作先驱。”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秋》:“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气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先敺:先驱。《汉书·郊祀志下》:“前上 甘泉 ,先敺失道。”
词语解释:疾驱  拼音:jí qū
(1).极力驱使;尽力驱赶。《晏子春秋·谏上十六》:“昔先君 桓公 其方任贤而赞德之时……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而诸侯不怨。” 宋 周必大 《和仲宁中秋赴饮庄宅》:“疾驱云阵千重翳,尽放氷轮万丈光。”
(2).驾着车马急速行进。《吕氏春秋·贵卒》:“ 管仲 扞弓射 公子小白 ,中鉤。 鲍叔 御, 公子小白 僵…… 鲍叔 因疾驱先入,故公子 小白 得以为君。”《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蔡泽 ﹞谓其御者曰:‘吾持粱刺齿肥,跃马疾驱,怀黄金之印……四十三年足矣。’”《新唐书·高元裕传》:“以右补闕召,道 商州 ,会方士 赵归真 擅乘驛马, 元裕 詆曰:‘天子置驛,尔敢疾驱邪?’命左右夺之。” 郑观应 《盛世危言·练兵》:“马兵之中亦分作四枝,一为侦探,轻骑长矛,疾驱前车数百里,苟非控纵素嫻,人马精妙,弗克胜任。”
词语解释:并驱  拼音:bìng qū
(1).两马并驰。《诗·齐风·还》:“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宋 苏轼 《韩干马十四匹》诗:“二马并驱攒八蹄,二马宛颈騣尾齐。”
(2).犹言并驾齐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弔》:“ 班彪 蔡邕 ,并敏于致语,然影附 贾氏 ,难为并驱耳。” 宋 曾巩 《杂诗》之三:“并驱六经中,独立千载后。”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幼諳音律,独擅 阮咸 ,素熟兵机,并驱 孙武 。” 清 李渔 《凰求凤·情饵》:“若是单论才学,或者还有并驱之人。”参见“ 并驾齐驱 ”。
(3).一起追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狼》:“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词语解释:驱驱  拼音:qū qū
亦作“駈駈”。
(1).策马奔驰。《韩诗外传》卷九:“ 孔子 行,闻哭声甚悲, 孔子 曰:‘驱驱,前有贤者。’” 宋 范成大 《次韵汪仲嘉尚书喜雨》之一:“吏役驱驱骑马滑,何如欹枕闭门中。”
(2).奔走辛劳。《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如此富贵多般,早是累生修种,何得於此终日驱驱,求甚事意?”《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迴乾就湿最艰难,终日駈駈更不闲。” 宋 柳永 《定风波》词:“念荡子,终日驱驱,争觉乡关转迢递。”《刘知远诸宫调·知远走慕家庄沙陀村入舍》:“波波漉漉,驱驱般飢寒怎过遣?”
(3).努力追求貌。《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五十八》:“非欢独慊慊,儂意亦驱驱。” 唐 杜甫 《赠蜀僧闾丘师兄》诗:“漠漠世界黑,驱驱争夺繁。”
词语解释:饥驱  拼音:jī qū
指为衣食而奔忙。语本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此行谁使然?似为飢所驱。” 清 唐孙华 《送王诵侯之官成都》诗:“我因飢驱走乞食,泥涂蹴蹋疲青驴。” 清 沉起凤 《谐铎·穷士扶乩》:“ 吴中 马颠 ,能诗,工词曲,而名不出里巷,飢驱潦倒。”
为飢饿所驱使。谓为衣食而奔忙。饥,通“ 飢 ”。语本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此行谁使然?似为飢所驱。” 胡怀琛 《赠陈蜕庵先生》诗:“先生买棹作南旋,我因饥驱困市廛。”
词语解释:齐驱  拼音:qí qū
(1).驱马并进。 唐 元稹 《缚戎人》诗:“缘边饱餧十万众,何不齐驱一时发?”
(2).并肩驱驰。比喻才力相等。 唐 张说 《让兵部尚书平章事表》:“臣颇与二子齐驱,然校德考年,彼皆有一日之长。” 唐中宗 《授韦嗣立黄门侍郎制》:“芝兰并秀,见 谢 砌之阶庭;麒麟齐驱,有 刘 山之昆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其《禹贡长笺》,旁通曲证,亦几与 胡氏 《锥指》齐驱。”
词语解释:三驱  拼音:sān qū
古王者田猎之制。谓田猎时须让开一面,三面驱赶,以示好生之德。《易·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 孔颖达 疏:“ 褚氏 诸儒皆以为三面著人驱禽。必知三面者,禽唯有背己、向己、趣己,故左右及於后,皆有驱之。”一说,田猎一年以三次为度。 陆德明 释文引 马融 云:“三驱者,一曰乾豆,二曰宾客,三曰君庖。”《汉书·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鸞之节,田猎有三驱之制。”此谓田猎以三驱为度,见 颜师古 注。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君道》:“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戈直 注:“三驱者,围合其三面,前开一路,使之可去,不忍尽物,好生之仁也。”
词语解释:相驱  拼音:xiāng qū
互相争逐。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为学日益》:“为而不成,求而不得,天下相驱,归之于乱。”
词语解释:争驱  拼音:zhēng qū
竞相驱驰。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荆 、 杨 、 兖 、 豫 ,争驱八衝。”《周书·武帝纪上》:“不有会归,争驱靡息。”
词语解释:催驱  拼音:cuī qū
催逼驱遣。 唐 司空图 《修史亭》诗之一:“少年已惯掷年光,时节催驱独不忙。”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一市之价既平,一邦之食自足,无操觚乞丐之弊,无里正催驱之劳。”
词语解释:横驱  拼音:héng qū
纵横驰驱。 宋 张孝祥 《念奴娇·张仲钦提辖行边》词:“弓刀陌上,浄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
词语解释:安驱  拼音:ān qū
缓步徐行。《楚辞·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词语解释:电驱  拼音:diàn qū
迅速行进。 南朝 宋 鲍照 《石帆铭》:“ 九折 、 羊肠 , 汉 臣电驱。”《魏书·田益宗传》:“即遣尚书 邢峦 总精骑五万,星驰电驱;征南将军 中山王 英 统马步七万,络绎继发。”
词语解释:鞭驱  拼音:biān qū
比喻驾驭、驱驰。 唐 王建 《寄上韩愈侍郎》诗:“叙述异篇经总别,鞭驱险句最先投。”
词语解释:驾驱  拼音:jià qū
驾驭;驱使。 前蜀 杜光庭 《代人请归姓表》:“伏自皇帝陛下驾驱豪杰,扫荡寰瀛,念其纤芥之劳,假以殊常之泽。”参见“ 驾御 ”。
词语解释:驾御  拼音:jià yù
亦作“ 驾驭 ”。
(1).驾驶车马。《吕氏春秋·尊师》:“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煗。”《淮南子·修务训》:“马不可化,其可驾御,教之所为也。” 唐 黄滔 《水殿赋》:“天子乃纵巡游,极驾驭,登巨舰以龙跃,扩深扃而虎踞。”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二:“教我驾驭法,使我牛背行。”
(2).驱使;控制。《三国志·吴志·张昭传》:“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羣贤。” 晋 陶潜 《孟府君传》:“﹝ 桓温 ﹞从容谓君曰:‘人不可无势,我乃能驾御卿。’”《周书·文帝纪下》:“恩信被物,能驾驭英豪,一见之者,咸思用命。”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 茅盾 《子夜》十四:“一会儿,他觉得 屠维岳 这人本来就不容易驾驭:倔强,阴沉,胆子忒大。”
词语解释:胁驱  拼音:xié qū
一种驾马用的器具。《诗·秦风·小戎》:“游环胁驱,阴靷鋈续。” 毛 传:“胁驱,慎驾具,所以止入也。” 孔颖达 疏:“胁驱者以一条皮上繫於衡,后繫於軫,当服马之胁,爱慎乘驾之具也。驂马欲入,则此皮约之,所以止入也。”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器用》:“胁驱,长一丈,皮为之,前繫於衡,当驂马内,所以止入。”
词语解释:飙驱  拼音:biāo qū
谓疾速行驶。 南朝 宋 谢灵运 《上留田行》:“舫舟下游飆驱,上留田。”
词语解释:麾驱  拼音:huī qū
挥赶。 唐 唐彦谦 《六月十三日上陈微博士》诗:“蚊蝇如俗子,正尔相妒嫉。麾驱非吾任,遁避亦无术。”
词语解释:调驱  拼音:diào qū
犹调遣。《再生缘》第四五回:“心思欲接 苏娘子 ,暂把家庭托与伊。他若肯来权数日,官衙事务可调驱。”
词语解释:载驰载驱  拼音:zǎi chí zài qū
谓车马疾行。《诗·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 卫侯 。” 高亨 注:“载,犹乃也,发语词。驰、驱,车马疾行。”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一:“载驰载驱,聊以忘忧。”亦作“ 载驱载驰 ”。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矫矫乘马,载驱载驰。”
词语解释:飙风驱
疾速行驶
词语解释:跳驱  拼音:tiào qū
谓疾速奔驰。《史记·荆燕世家》:“至 梁 ,闻 汉 遣 灌将军 屯 滎阳 , 泽 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 长安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跳驱,驰至 长安 也。” 司马贞 索隐:“跳,谓疾去也。”
词语解释:鱼驱  拼音:yú qū
像驱赶鱼一样地驱逐。 唐 吕温 《诸葛武侯庙记》:“於是右揭如天之府,左提用武之国,因山分力,与水合势,蟠亘万里,张为龙形,亦欲首吞 咸 镐 ,尾束 河 洛 ,翼乎中夏,飞于天衢,然后鱼驱 勾吴 ,东入晏海。”
词语解释:进驱  拼音:jìn qū
犹进逼。《孙子·行军》:“辞诡而强进驱者,退也。”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察情》:“辞彊而进驱者,退也。”
词语解释:并驾齐驱  拼音:bìng jià qí qū
同“ 并驾齐驱 ”。 清 陈天华 《猛回头》:“倘不力求进步,使文明与 欧 美 并驾齐驱,还有不灭种的理么?” 徐迟 《石油头》:“ 天山 脚下, 祁连山 前,两个英雄井队,并驾齐驱,齐头并进。” 秦牧 《艺海拾贝·核心》:“写作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如果不能和英雄人物并驾齐驱,最少也得在若干程度上‘望其项背’。”
並駕齊驅:齐头并进。比喻彼此力量、地位、才能等不相上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是以駟牡异力,而六轡如琴;并驾齐驱,而一轂统辐。”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昔之捐班,不过於正途之外,别添一途,未几而并驾齐驱矣,未几而出乎其上矣。”
词语解释:齐镳并驱  拼音:qí biāo bìng qū
同“ 并驾齐驱 ”。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 杨大眼 者,武伎絶伦,战功居最,其妻 潘氏 ,颇善骑射,至於攻战游猎之际, 潘 亦戎装,齐鑣并驱。”
词语解释:齐足并驱  拼音:qí zú bìng qū
谓齐头并进,不分高下。《三国志·蜀志·彭羕传》:“卿才具秀拔,主公相待至重,谓卿当与 孔明 、 孝直 诸人齐足并驱。”
词语解释:骏驱  拼音:jùn qū
(1).疾驰。 晋 陆机 《叹逝赋》:“日望空以骏驱,节循虚而警立。”
(2).犹骏奔。 唐 司空图 《解县新城碑》:“车徒遝至,竞赴齐盟;戎夏骏驱,共匡京室。”
词语解释:侵驱  拼音:qīn qū
亦作“ 侵敺 ”。侵犯虏掠。《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汉书·主父偃传》作“侵敺”。 颜师古 注:“来侵边境而敺略人畜也。”
词语解释:比驱  拼音:bǐ qū
并驾齐驱。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烟姿玉骨》:“可与比驱争先。”
词语解释:星驱  拼音:xīng qū
(1).传说中星的驭者。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郊祀歌》之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月御按节,星驱扶轮。”
(2).犹星驰。 南朝 梁 江淹 《慰劳雍州文》:“刺史 张敬 ,义气云腾,秣马星驱,全羽十万,殄兹氛鲸,曾不旋踵。”参见“ 星驰 ”。
词语解释:星驰  拼音:xīng chí
(1).如流星飞奔。 晋 潘岳 《世祖武皇帝诔》:“羽檄星驰,鉦鼓日戒。” 前蜀 杜光庭 《皇太子宴诸将祈晴感应灵宝斋词》:“万马星驰,戈甲曜晶荧之色。” 清 黄遵宪 《和锺西耘庶常津门感怀诗》:“雷动星驰入贡车,舌人环列护爻閭。”
(2).连夜奔走。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駑蹇星驰以兼路,豺狼奋口而交争。”
(3).犹竞争。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为等第后久方及第》:“若乃大者科级,小者等列,当其角逐文塲,星驰解试,品第潜方於十哲,春闈断在於一鸣;奈何取舍之源,殆不踵此!”
词语解释:申驱  拼音:shēn qū
次前锋部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秋, 齐侯 伐 卫 。先驱, 穀荣 御 王孙挥 , 召扬 为右;申驱, 成秩 御 莒恒 , 申鲜虞 之 傅挚 为右。” 杜预 注:“申驱,次前军。”
词语解释:呵驱  拼音:hē qū
呵叱驱赶。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沉聿》:“二吏呵驱甚迫,遂北行可二十里,至一城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