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二震去声 [音吝。薄石也。《论语》磨而不磷。][详注1][追逐][详注2][同俊。][详注3][合絲爲繩。][zhèn]迿[邻去声。视不明貌。][详注4]


注1:亲 七刃切。《左傳·桓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親。《註》以親疏爲分別。
注2:引 《广韵》《正韵》羊晋切《集韵》《韵会》羊进切,蚓去声。《集韵》牵牛綍也。《礼·檀弓》吊於葬者,必执引。《疏》引,柩车索也。
注3:瑱 《广韵》《集韵》《韵会》陟刃切《正韵》之刃切,音镇。充耳玉也。《释名》瑱,镇也。悬珠当耳旁,不使妄听,自镇重也。 又玉名。《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释文》瑱,宜作镇音。《楚辞·九歌》瑶席兮玉瑱。《注》瑱,音镇。 又人名。《正韵》唐将来瑱。
注4:谆 肫去声。告之丁宁也。《左传·襄三十一年》赵孟年未盈五十,而谆谆焉如八九十者。
末字词组
余馂饮馂壶馂登馂    

词语解释:余馂  拼音:yú jùn
(1).吃剩馀的食品。 宋 王令 《寄满执中子权》诗:“贪丰不辞多,爱美忘餘餕。”
(2).比喻前人用过的陈词滥调。 宋 苏轼 《祭蔡景繁文》:“子之为文,秀整明润。工於造语,耻就餘餕。”
词语解释:饮馂  拼音:yǐn jùn
祭祀后吃喝祭品。 元 马祖常 《都门一百韵》:“俸钱具菹醢,饮餕尝膋臄。” 清 魏源 《归安姚先生传》:“自奉极清苦,而春秋祭祀必丰,祭毕輒邀同人饮餕。”
词语解释:壶馂  拼音:hú jùn
壶餐。《淮南子·道应训》:“ 晋 公子 重耳 出亡…… 釐负覊 遗之壶餕而加璧焉, 重耳 受其餕而反其璧。”
词语解释:登馂  拼音:dēng jùn
谓古代君之嗣子登堂接受君之馀食。餕,食之馀。《礼记·文王世子》:“其登餕献受爵,则以上嗣。” 孔颖达 疏:“登谓登堂。无事之时,嗣子在堂下,餕时登堂,献时亦登堂,受爵之时亦登堂。此一登之文包此三事。”《隋书·元德太子昭传》:“皇太子薨于行宫……皇帝悼离方之云晦,嗟震宫之亏象,顾守器以长怀,临登餕而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