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饽饽 拼音:bō bō
方言。面饼、饺子、馒头之类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元旦》:“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麪作角而食之,谓之煮餑餑,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錁及宝石等藏之餑餑中,以卜顺利。”《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説话间,姨奶奶吃完餑餑。” 曹禺 《日出》第三幕:“外面叫卖的声音:(寂寞地)硬面饽饽!硬面饽饽!”词语解释:香饽饽
比喻受欢迎的人词语解释:沫饽 拼音:mò bō
茶水煮沸时产生的浮沫。 唐 陆羽 《茶经·五之煮》:“凡酌,置诸盌,令沫餑均。沫餑,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餑,细轻者曰花。” 明 陆树声 《茶寮记》:“煎用活火,候汤眼鳞鳞起沫餑鼓泛。”词语解释:子孙饽饽 拼音:zǐ sūn bō bō
旧时婚礼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进门便放下金盏银臺,行交杯合卺礼。接着扣铜盆,吃了孙餑餑,放捧盒,挑长寿麵;吃完了,便搭衣襟,倒宝瓶,对坐成双,金钱撒帐。但觉洞房中欢声满耳,喜气扬眉。”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第三章六:“行过‘合卺礼’,吃过了‘子孙饽饽’,进入这间一片暗红色的屋子里。”词语解释:炉食饽饽 拼音:lú shí bō bō
一种烤制的面食。《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外面早有山上山下远村近邻的许多老少男女都来上祭……甚至有一蒲包子炉食餑餑,十来个鷄蛋,几块粘糕饼子,也都来供献供献,磕个头的。”词语解释:大饽饽 拼音:dà bō bō
方言。一种面制点心。 老舍 《牛天赐传》十七:“自从你妈妈死的那年,我没吃过一块大饽饽!什么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