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漾去声 [xiàng,卿相]访[jiàng,将帅][shàng,上下][sàng,丧失][liàng,数量][zàng,库藏,名词][详注1][dàng,适当][详注2][同飏][hàng][详注3][详注4][详注5][详注6][zhàng][kàng]广[详注7][zàng,内脏][bàng][详注8][tàng,通烫,又碰也][與障同。][yàng][详注9][dǎng dàng][guàng,横木、充满][qiàng][bàng][雨疾下也][音诳。欺也。][详注10]


注1:王 《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注2:长 《集韵》《韵会》《正韵》直亮切,音仗。《集韵》度长短曰长。 又《集韵》余也。《正韵》多也,冗也,剩也。《论语》长一身有半。《世说新语》平生无长物。《陆机·文赋》故无取乎冗长。 又《正韵》知亮切,音障。增盛也。《韩愈诗》得时方长王。
注3:养 《广韵》《正韵》余亮切《集韵》弋亮切,音恙。《玉篇》供养也,下奉上也。《礼·月令》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注》谓凡恩命滥赐膳服,侈僭踰制者。
注4:仰 《集韵》《正韵》鱼向切。恃也。俟也,资也。《战国策》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注》有望於上则仰。《史记·平准书》衣食仰给县官。
注5:桁 航去声。椸也。《古乐府·东门行》还视桁上无悬衣。
注6:两 通“辆”。车一乘。《唐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良去声。《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注7:广 《玉篇》古旷切,光去声。《周礼·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疏》马融云:东西为广,南北为轮。《释文》广,古旷反。 又车名。《周礼·春官·车仆》广车之萃。《注》广车,横陈之车也。《释文》广,古旷反。《左传·僖二十八年》西广东宫。《疏》楚有左右广,盖兵车之名。《宣二年》分为二广。《注》十五乘为一广。 又《正字通》音旷。《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广焉。《注》广,开泰貌。 又与旷通。《前汉·五行志》师出过时之谓广。
注8:妨 音访。《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轩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峨拔嵩华,腾跃较健壮。
注9:掠 《广韵》《集韵》《韵会》力让切《正韵》力仗切,音亮。亦夺取也。《左传·襄十一年》禁侵掠。又《昭二十年》输掠其聚。《前汉·高帝纪》所过毋得卤掠。
注10:潢 音幌。与滉同。水深广貌。《司马相如·上林赋》灏溔潢漾。又音暀。《释名》染纸也。《齐民要术》有装潢纸法。《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
首字词组
饷田饷道饷饭饷生饷宴饷食饷边饷糈
饷客饷劳饷宾饷献饷项饷午饷米饷事
饷馌饷军饷酬饷干饷漕饷餫饷章饷亿
饷人饷挽饷遗饷幕饷物饷鞘饷运 
饷馈饷粮饷榼饷司饷款饷银饷给 

词语解释:饷田  拼音:xiǎng tián
送饭食到田头。 唐 白居易 《观刈麦》诗:“妇姑荷簞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餉田去,丁壮在南冈。” 前蜀 韦庄 《纪村事》诗:“数声牛上笛,何处餉田归?”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宗本遇异人》:“ 宣和 元年,因餉田行山陿中,遇道人。”
词语解释:饷客  拼音:xiǎng kè
以食物款待客人。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餘三缶皆芋栗,煮已麋熟,若以餉客者。”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时二仙携香水餉客,其味甘美。”
词语解释:饷馌  拼音:xiǎng yè
往田头送饭。 唐 储光羲 《田家即事》诗:“高机犹织卧蚕子,下坂飢逢餉饁妻。”
词语解释:饷人  拼音:xiǎng rén
指送饭食的人。 唐 徐延寿 《人日剪綵》诗:“帖燕留妆户,黏鸡待餉人。” 唐 李约 《城南访裴氏昆季》诗:“田头逢餉人,道君 南山 行。”
词语解释:饷馈  拼音:xiǎng kuì
亦作“ 餉餽 ”。亦作“饟馈”。
(1).军粮。《汉书·高帝纪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餉餽,不絶粮道,吾不如 萧何 。”《东周列国志》第二一回:“ 鲍叔牙 自 葵兹关 来迎, 桓公 曰:‘餉馈不乏,皆大夫之功也。’”
(2).指运送军粮。《旧唐书·昭宗纪》:“出於饟馈失职,资屝絶供,致此投戈,是乖借箸。” 宋 梅尧臣 《送李转运移京东》诗:“乃令 山东 粟,餉馈岁可保。”
(3).馈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於饮食饟馈,僮僕减省,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南史·江夷传》:“家甚贫,不营财利,餉馈盈门,一无所受。”
(4).运送。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世説海东 刘白堕 善醲酒,六月赫曦,曝酒於日中不动,餉馈逾於千里,号曰鹤觴。”
词语解释:饷道  拼音:xiǎng dào
亦作“饟道”。 运军粮的道路。《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受詔别击 楚 军后,絶其餉道。”《汉书·枚乘传》:“ 鲁东海 絶 吴 之饟道。”《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是时, 唐 军涉险,以餉道为艰,自 潼关 以西,民苦转馈。”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二·劳文毅公善居危城》:“与 湖南 、 广西 诸省音问阻絶,餉道不通。”
词语解释:饷劳  拼音:xiǎng láo
馈食慰劳。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一:“既归馆,餉劳。”
词语解释:饷军  拼音:xiǎng jūn
亦作“饟军”。 给军队发粮饷。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饟军日滋,赋歛愈繁。”《明史·王廷传》:“ 淮安 大飢,与廵按御史 朱纲 奏留商税饟军。”
词语解释:饷挽  拼音:xiǎng wǎn
犹饷运。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 青 徐 之野,尚聚萑蒲,餉輓方繁,兵力且困。”
词语解释:饷粮  拼音:xiǎng liáng
送军粮。 唐 韦应物 《采玉行》:“独妇餉粮还,哀哀舍南哭。”
词语解释:饷饭  拼音:xiǎng fàn
(1).给饭。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役夫餉饭曰‘打饭’,兵士给衣粮曰‘打衣粮’。”
(2).往田地里送饭。 宋 陆游 《村女》诗:“采桑餉饭无百步,至老何曾识别村。”
词语解释:饷宾
以食物招待宾客
词语解释:饷酬  拼音:xiǎng chóu
馈赠,酬报。《新唐书·韩滉传》:“ 陈少游 在 扬州 ,以甲士三千临 江 大閲; 滉 亦总兵临 金山 ,与 少游 会,以金繒相餉酬。”
词语解释:饷遗  拼音:xiǎng yí
亦作“饟遗”。 馈赠。《东观汉记·李恂传》:“无田宅财产,居山泽,结草为庐,餉遗无所受。”《北史·辛术传》:“及定 淮南 ,凡诸貲物,一毫无犯……及还朝,颇以饟遗贵要,物议以此少之。”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送故迎新,吏人疲於道路,四方守宰餉遗,一年咸数百万。”
词语解释:饷榼  拼音:xiǎng kē
盛放馈送酒食的容器。 明 高启 《江村乐》诗之二:“一犬行随餉榼,羣蛾飞绕繰车。”
词语解释:饷生  拼音:xiǎng shēng
清 代称纳资入监的生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康熙 十七年,以四方多事,令童生每名纳银四两,得入院试;秀才每名纳银一百二十两,名曰餉生……餉生二字颇新。 康祺 谓:今捐纳贡监,与正途明经恩廕入监无别,不如呼作餉生,殊为名称其实也。”
词语解释:饷献  拼音:xiǎng xiàn
馈赠奉献。 宋 洪迈 《容斋四笔·洗儿金钱》:“车驾都 钱塘 以来,皇子在邸生男及女,则戚里、三衙、 浙 漕、京尹,皆有餉献。”
词语解释:饷干  拼音:xiǎng gān
指军费。《清会典·户部十二·制天下之经费》:“凡岁出之款十有五……七曰餉乾之款。”
词语解释:饷幕  拼音:xiǎng mù
亦作“饟幕”。 粮官的幕府。 宋 岳珂 《桯史·刘改之诗词》:“ 开禧 乙丑,﹝ 刘改之 ﹞过 京口 ,余为饟幕庾吏,因识焉。”
词语解释:饷司  拼音:xiǎng sī
掌管军粮的部门。 宋 文天祥 《御试策一道》:“问之餉司,餉司无财,自岁币银绢外,未闻有画一策为军食计者。”
词语解释:饷宴  拼音:xiǎng yàn
款待客人的宴席。 沙汀 《淘金记》二五:“他们没有白吃白喝,已经对得住一席并不菲薄的饷宴。”
词语解释:饷项  拼音:xiǎng xiàng
军费。 邹鲁 《广东光复》:“军械亦选至精者充之,餉项亦至充裕。”
词语解释:饷漕  拼音:xiǎng cáo
亦作“饟漕”。 指运送官、军食用的粮食。《新唐书·李泌传》:“ 贞元 元年,拜 陕虢 观察使。 泌 始凿山开车道至 三门 ,以便饟漕。”
词语解释:饷物  拼音:xiǎng wù
馈送之物。《宋书·张畅传》:“既开门, 畅 屏却人仗,出对 孝伯 ,并进餉物。”《南史·张畅传》:“城内有 具思 者尝在 魏 , 义恭 遣视,知是 孝伯 ,乃开门进餉物。”
词语解释:饷款  拼音:xiǎng kuǎn
薪饷。 沙汀 《记贺龙》十:“要成立银行,没有基金,军队就自动把自己领的饷款拿出来作基金。”
词语解释:饷食  拼音:xiǎng shí
亦作“饟食”。
(1).以食物给人吃。《商君书·垦令》:“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 清 孙枝蔚 《田家杂兴次储光羲韵》:“欲知相恭敬,请看亲餉食。”
(2).家蚕每次眠后的第一次给叶。俗称开叶。
词语解释:饷午  拼音:xiǎng wǔ
(1).吃午饭。 明 汪宏滏 《初夏拟移家五汊》诗:“餉午盘传新茁韭,销时笥检旧删书。”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下:“日中食曰餉午。”
(2).中午。餉,用同“ 晌 ”。 明 高明 《琵琶记·牛氏规奴》:“我早晨里只听疎辣辣寒风吹散了一帘柳絮,餉午间只见淅零零细雨打坏了满树梨花。”
词语解释:饷餫  拼音:xiǎng yùn
运送的军粮。 王闿运 《御夷论》:“且夫弱,非无兵也,非将怯也,非餉餫匱也。”
词语解释:饷鞘  拼音:xiǎng qiào
旧时地方政府装盛送缴中央政府的税收银两所用的木筒。遂以指缴纳的税款。《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四五·驿费二》:“又奏定,各省驛递运送餉鞘等项,额夫不敷,雇觅民夫,以百里为一站,每名每站给银一钱。”《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六○·疆护》:“嗣后凡解送餉鞘,如係经由大道,知会地方官弁护送。”
词语解释:饷银  拼音:xiǎng yín
旧时军警等的薪金。《清会典事例·兵部一六○·疆护》:“解运餉银、缎疋等项,押解人犯,均给发兵牌拨兵护送。” 张天翼 《皮带》二:“ 梁副官 就叫那传令兵来‘申饬’,算饷银:叫他走路。”
词语解释:饷边  拼音:xiǎng biān
亦作“饟边”。 以钱粮供给边防军。《明史·贾三近传》:“中官 温泰 请尽输关税盐课於内库, 三近 言课税本饟边。”《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七年》:“旧制,募民中粮以餉边。”
词语解释:饷米  拼音:xiǎng mǐ
供军队食用之米。《清会典事例·户部一○五·各省兵饷二》:“每名每季添给餉米一石五斗五升。”
词语解释:饷章  拼音:xiǎng zhāng
关于薪饷的章程。 郭孝成 《湖南光复纪事》第三节:“当经决定,凡官长自统制以下至查长止,均一律减发薪水,依 湖北 餉章办理。”
词语解释:饷运  拼音:xiǎng yùn
运送军粮。《宋史·薛奎传》:“疏漕河,废三堰以便餉运。”
词语解释:饷给  拼音:xiǎng gěi
亦作“饟给”。
(1).给养。《东观汉记·桓礹传》:“太守 王朗 餉给、粮食、布帛、牛、羊一无所留。”《宋史·韩肖胄传》:“愿立诸军覈实之法,重将帅冒请之罪,则兵数得实,餉给不虚。”
(2).给予食粮,供给生活所需。《后汉书·蔡茂传》:“ 融 ( 竇融 )欲以为 张掖 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餉给,计口取足而已。”《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 全讽 至 广陵 ,诸将议曰:‘昔先王攻 赵鍠 , 全讽 屡饟给 吴 军。’”
词语解释:饷糈  拼音:xiǎng xǔ
亦作“饟糈”。 军粮给养。 清 薛福成 《筹洋刍议·边防》:“无事则习其业,有事则资其力,可以节餉糈而设无形之备。”《清史稿·食货志一》:“光禄少卿 郑锡瀛 言,国家岁入金约四千数百万,餉糈支耗半之。”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一旦军兴,临事募集,半属流匄,器械窳苦,饟糈微薄,偏裨以上,流品猥杂。” 孙中山 《致国民党员书》:“然 叶举 等部则逗留省垣如故,财政部供给餉糈,从无歧视。”
词语解释:饷事  拼音:xiǎng shì
亦作“饟事”。 掌管军粮之事。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七:“时 洪尚书 光弼 ,以 南京 国子博士被檄主饟事。”
词语解释:饷亿  拼音:xiǎng yì
馈送生活所需。《新唐书·肃宗七女传》:“ 代宗 以主( 和政公主 )贫,詔诸节度餉亿,主一不取。”《新唐书·裴度传》:“十三年,宰相 逢吉 、 涯 建言:餉亿烦匱,宜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