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寘去声 [sī,名词][车骑,名词][鼓吹,名词][yì,容易,形词][lèi,连累][详注1][wèi,馈遗][wèi,因为][bèi,动介词]使[详注2][近也][zhì,记也][详注3][音備,本作絥。][bì][详注4][详注5]诿[详注6][详注7][详注8][yì][huī suī][shù][详注9][详注10][kuì]岿[kuì][详注11][详注12][详注13][zhì][音字。乳化也。][wèi][水尽,动词][yì][mì][suì][音戲。《集韻》嚱嚱,聲也。][xì][通作记][详注14][详注15][音炽。《广韵》哆声。][音妫。坫也。《尔雅·释宫》垝谓之坫。][详注16][音缒。县名。在东莱。][yì]乿[详注17][音跂。《广韵》行喘息貌]


注1:施 音翅。惠也,与也。《易·乾卦》德施普也。《又》云行雨施。《礼·曲礼》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左传·僖二十四年》报者倦矣,施者未厌。《注》施,功劳也。《增韵》凡施设之施,平声。施与之施,平去通押。
注2:迟 音稚。《广韵》待也。《后汉·章帝纪》朕思迟直士,侧席异闻。又《赵壹传》实望昭其悬迟。《注》悬心迟仰之。《正韵》欲速而以彼为缓曰迟,使彼徐行以待亦曰迟。《荀子·修身篇》迟彼止而待我。
注3:出 推去声。自中而外也。又《正韵》凡物自出,则入声。非自出而出之,则去声。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伪切,吹去声。
注4: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注5:眦 《广韵》《集韵》《韵会》疾智切,音渍。亦目厓也。
注6:植 《唐韵》《集韵》《韵会》直吏切,音致。《博雅》槌也。又通置。《书·金縢》植璧秉圭。又《集韵》时吏切,音侍。《贾谊·吊屈原文》方正倒植。又《正韵》直意切。义同。
注7:陂 音贲。《玉篇》倾也,邪也。《正韵》不平曰险,不正曰陂。《易·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周礼·春官·典同》陂声散。《史记·五宗世家》邯郸中诸使过客,以彭祖险陂,故莫留邯郸。
注8:积 积蓄。音恣。聚也,储蓄也。《诗·大雅》乃积乃仓。《周礼·天官·小宰》掌其牢礼委积。《注》委积,谓牢米薪刍给宾客道用也。又《大司徒》令野修道委积。《注》少曰委,多曰积,皆所以给宾客。
注9:始 式吏切,音试。《毛晃曰》本始之始上声,易资始,大始之类是也。方始为之始去声,礼月令桃始华,蝉始鸣之类是也。幓字原从车从参。或作襂縿。
注10:近 音记。已也。辞也。《诗·大雅》往近王舅。《注》辞也。
注11:跂 广韵》《集韵》《韵会》去智切,音吱。垂足坐。又举足望。
注12:瑟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注13:蚝 《唐韻》七吏切。同蛓。《韓愈·城南聯句》㾕肌遭蚝刺。
注14:柴 《集韵》子智切《正韵》资四切,音恣。积也,谓积禽也。《诗·小雅》助我举柴。 又《集韵》一曰搣,颊劳也。
注15:庳 有庳,国名。《孟子》封之有庳。又通作鼻。《后汉·东平王苍传》昔象封有鼻。《注》有鼻,国名。在今永州营道县北。
注16:锤 音缒。称锤也。《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以为称锤以起量。《释文》锤,直伪反。刘读直危反。又音惴。锻器。《庄子·大宗师》在炉锤之闲耳。《注》炉,烹物之具。锤,成物之具。
注17:蔇 音洎。《类篇》至也。《左传·隐六年》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
首字词组
饲养饲雀饲食饲料饲秣饲草饲喂饲养员

词语解释:饲养  拼音:sì yǎng
给人或其他动物吃食物,使活下去。 宋 苏舜钦 《论五事》:“遇慈惠之吏,必率敛而饲养;逢苟且之政,必枕籍而死亡。”《元史·张立道传》:“ 爨 僰 之人虽知蚕桑,而未得其法, 立道 始教之饲养,收利十倍於旧。” 老舍 《四世同堂》五十:“据说,这里的灰鹤是皇帝饲养着的,在这里已有许多年代。”
词语解释:饲雀  拼音:sì què
《后汉书·杨震传》“父 宝 ”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载: 震 父 宝 九岁时“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遂取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伤愈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再拜”致谢,并赠白环四枚,云:“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因以为典。 北周 庾信 《奉报穷秋寄隐士》诗:“聚花聊饲雀,穿池试养鱼。”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饲雀曾传庆,烹蛇詎有殃;弢弓褌劲鏃,匣剑淬神鋩。”参见“ 衔环 ”。
词语解释:衔环  拼音:xián huán
相传 东汉 杨宝 九岁时,至 华阴 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 宝 取雀以归,置巾箱中,食以黄花,百馀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自称 西王母 使者,以白环四枚与 宝 曰:“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三公),当如此环矣。”事见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王缙 《青雀歌》:“莫言不解衔环报,但问君恩今若为。”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虵雀之报。”《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若得寸进,当效衔环背鞍之报。”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能邀格外之惠……当生生世世结草衔环。”
谓衔环报恩。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慰夏孤》:“啣环犬马,常存寐梦。”《封神演义》第三二回:“他日啣环,决不有负。” 清 陈梦雷 《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之三:“脱兔已非伤离罼,射乌偏误指啣环。”参见“ 啣环结草 ”。
词语解释:衔环结草  拼音:xián huán jié cǎo
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醒世恒言·白玉孃忍苦成夫》:“大恩未报,刻刻於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既蒙壮士不弃……誓当衔环结草。”《镜花缘》第三六回:“倘脱虎穴,自当衔环结草,以报大恩。”亦省作“ 衔结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梨花》:“祈全螻蚁之命,当图衔结之报耳。” 甘簃 《辛亥和议之秘史》:“所谓天恩高厚,臣下宜感激零涕衔结以报者,二公何莫不然。”参见“ 衔环 ”、“ 结草 ”。
《左传·宣公十五年》:“ 魏武子 有嬖妾,无子。 武子 疾,命 颗 ( 魏武子 之子)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 颗 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 辅氏 之役, 颗 见老人结草以亢 杜回 , 杜回 躓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又《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 字 伯起 ……父宝” 李贤 注引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华阴黄雀》:“ 宝 ( 杨宝 )年九岁时,至 华阴山 北,见一黄雀为鴟梟所搏,坠於树下,为螻蚁所困。 宝 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餘日毛羽成,乃飞去。其夜有黄衣童子向 宝 再拜曰:‘我 西王母 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以白环四枚与 宝 :‘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以“啣环结草”为感恩报德的典故。 元 秦简夫 《东堂老》楔子:“老夫啣环结草之报,断不敢忘。”《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妾今生不能补报大德,死当啣环结草。”《再生缘》第二二回:“小儿性命皆君救,我只愿,世世啣环结草偿。”亦省作“ 啣结 ”。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更为我报讎雪耻,效啣结,敢忘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花姑子》:“蒙恩啣结,至於没齿,则人有惭於禽兽者矣。”《再生缘》第二一回:“荷蒙雨露皇恩重,臣敢不,啣结生生世世间。”
词语解释:饲食  拼音:sì shí
喂养,给动物吃东西。 宋 苏轼 《异鹊》诗:“忆我与诸儿,饲食观羣呀。”
词语解释:饲料  拼音:sì liào
喂家畜或家禽的食物。 谌容 《关于仔猪过冬问题》:“第二条,一定要让小猪吃饱吃好。对,要写上,提高精饲料的比例。”
词语解释:饲秣  拼音:sì mò
喂饲料。亦指饲料。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圉人饲秣,稍跛倚失恭,则蹄啮吼喷,怒不可解。” 明 周忱 《病骥图》诗:“饲秣重归十二闲,犹堪万里奔腾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牧地》:“籽粒以资糊口,芻菽以供饲秣。”
词语解释:饲草  拼音:sì cǎo
喂牲畜的草料。《新华半月刊》1957年第8期:“必须对本地、本社农民所需要的饲草、燃料和生活习惯,通盘加以筹划。”
词语解释:饲喂  拼音:sì wèi
喂养;给动物吃饲料
词语解释:饲养员  拼音:sì yǎng yuán
饲养牲畜(如菜牛、马、绵羊或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