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七霰去声 殿[piàn piān][zhuàn,传记]线便[biàn,便利][详注1][juàn,书卷][shàn,封禅][详注2][xuàn,打转、屡次][动词][同砚][详注3][拊手][yàn][qiàn][详注4][详注5][diàn][yuàn,衣饰][详注6][音伣。《广韵》牵挽也。][详注7]穿[音钏。贯也。《前汉·司马迁传》贯穿经传。][juàn,猪圈][详注8][xuàn][diàn][yuàn][tiàn][详注9][详注10]嬿[jiàn][躁急也]迿[jiàn][详注11][详注12]


注1:转 zhuàn,专去声。凡物自转则上声,以力转物则去声。
注2:援 音院。救助也,接也。《鲁语》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注》所攀援以为助也。
注3:选 《玉篇》去绢切《广韵》思绢切《集韵》《正韵》须绢切,音噀。《礼·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注》选,宣练反。
注4:饭 叶扶霰切,音卞。《苏辙诗》岸上游人暮不归,清香入袖凉吹面。投壶击鞠绿杨阴,共尽清尊餐白饭。
注5:拚 《唐韵》《集韵》《韵会》皮变切,音卞。抃本字。《说文》拊手也。《宋书·何承天传》歌拚就路。《注》手舞貌。互详抃字注。
注6:遣 缱去声。《广韵》人臣赐车马曰遣车。《正韵》将葬而祭曰遣奠。既祭,乃包牲体,载之以车,随柩而行,曰遣车。《礼·檀弓》遣车一乘。《注》人臣赐车马者,乃得有遣车。
注7:煎 音箭。《广韵》甲煎。《南史·范云传》甲煎浅俗比徐湛之。又甲煎,香名。《贞观纪闻》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数车,光暗则以甲煎沃之,香闻数里。
注8:先 音霰。《增韵》先之也。《正韵》相导前后曰先后。《周礼·夏官·大司马》以先恺乐,献于社。《注》先犹导也。《史记·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又先事而为曰先。《易·乾卦》先天而天弗违。《礼·月令》先立春三日。又当后而前曰先。《左传·文二年》不先父食。《孟子》疾行先长者。《老子·道德经》先天地生。又《广韵》娣姒曰先后。《前汉·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
注9:剸 又《唐韵》《集韵》之转切《韵会》之啭切,专去声。断也。《广韵》细割切肉貌。
注10:辗 niǎn zhǎn,展去声。《广韵》水辗也。《集韵》转轮治谷也。
注11:趼 音砚。《说文》兽足企也。《尔雅·释畜》騉蹄趼,善升甗。《注》騉蹄如趼而健,善上山。《疏》趼,平也。谓蹄平正善升。
注12:瞑 音面。瞑眩剧也。又愦乱也。《书·说命》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一作眠眩。互详眠字注。
末字词组
出饯追饯帐饯郊饯青门饯降饯贶饯醵饯
饮饯迎饯宴饯寅饯公饯赐饯贺饯宾门药饯
祖饯野饯送饯临饯燕饯赠饯蜜饯班饯

词语解释:出饯  拼音:chū jiàn
饯行。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思对上灵之心,以惠庶萌之愿,加以二王于迈,出饯戒告,有詔掌故。爰命司歷,献洛饮之礼,具上巳之仪。” 唐 张说 《送工部尚书弟赴定州诗序》:“供帐临岐,假丝竹以留宴;倾城出饯,会文章以宠行。”《宋史·陈师锡传》:“ 軾 得罪,捕诣臺狱,亲朋多畏避不相见, 师锡 独出饯之,又安辑其家。”
词语解释:饮饯  拼音:yǐn jiàn
以酒饯行。《诗·邶风·泉水》:“出宿于 泲 ,饮饯于 禰 。” 唐 王昌龄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诗:“诸侯分 楚 郡,饮饯 五谿 春。”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饮饯之期,婣婭咸集。”
词语解释:祖饯  拼音:zǔ jiàn
(1).饯行。《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时 京兆 等五永 为督军御史,使督 幽州 ,百官大会,祖饯於 长乐观 。” 唐 李白 《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羣公咸祖饯,四座罗朝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温庭筠》:“ 庭筠 之官,文士诗人争赋诗祖饯,惟 纪唐夫 擅场。”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祖席》:“多君祖饯大慇懃,迁客还朝意气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涕下交颐,哀与同归,女筹思再三,始许之, 桓翁 张筵祖饯。” 郭沫若 《海涛集·离沪之前》:“午前 啸平 来,言 民治 及其他诸人在 都益 处等候,要为我祖饯。”
(2).犹祖奠。出殡前夕设奠以告亡灵。 明 唐寅 《祭妹文》:“今秋尔家袭作蓍龟,以有此兆宅,来朝驾车,幽明殊途,永为隔絶,有是庶物,用为祖饯,尔其有灵,必歆吾物而悲吾词也。”
词语解释:追饯  拼音:zhuī jiàn
追送饯行。 唐 张九龄 《饯宋司马序》:“追饯北梁,对江山而不乐。”《宋史·洪遵传》:“追饯至十里,劳苦如平时。” 明 文徵明 《送刘君元瑞守西安叙》:“父老子弟,奔走追饯,争致餽遗。”
词语解释:迎饯  拼音:yíng jiàn
犹迎送。 宋 苏轼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诗:“他年一叶泝 江 来,还吹此曲相迎饯。”
词语解释:野饯  拼音:yě jiàn
在郊野饯别。 唐 席豫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朝荣承睿札,野饯转行旃。”
词语解释:帐饯  拼音:zhàng jiàn
谓设帐置酒饯行。 唐 沉佺期 《送友人任括州》诗:“纷吾结远佩,帐饯出河湄。”
词语解释:宴饯  拼音:yàn jiàn
设宴招待。《艺文类聚》卷二九引 南朝 梁简文帝 《饯别诗》:“行乐南北皮,宴饯临 华池 。”《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初, 安禄山 有边功,帝宠之,詔与诸姨约为兄弟,而 禄山 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又命 杨銛 以下,约 禄山 为兄弟姊妹,往来必相宴饯。”
词语解释:送饯  拼音:sòng jiàn
饯送,饯行。 唐 李商隐 《及第东归次灞上却寄同年》诗:“ 下苑 经过劳相像, 东门 送饯又差池。” 元 乔吉 《扬州梦》第三折:“今有 杜翰林 以公差至此,明日回程,小生备下蔬酌,与他送饯。” 明 何景明 《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 蓟门 禹穴 自此分,送饯先生百壶酒。”
词语解释:郊饯  拼音:jiāo jiàn
在郊外饯行。《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郊饯有坛,君举有礼。” 李善 注:“ 薛君 《韩诗章句》曰:‘送行饮酒曰饯。’”一说,为祭祖。 张铣 注:“郊饯,谓祭祖也。”
词语解释:寅饯  拼音:yín jiàn
恭敬送行。《书·尧典》:“分命 和仲 ,宅西曰 昧谷 ,寅饯纳日。” 孔 传:“饯,送也。日出言导,日入言送。” 孔颖达 疏:“日入在於西方,令此 和仲 恭敬从送既入之日。”《尚书考灵曜》卷二:“春夏民欲早作,故令民先日出而作,是谓寅宾出日;秋冬民欲早息,故令民候日入而息,是谓寅饯纳日。春迎其来,秋送其去,无不顺矣。” 唐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出郊开帐饮,寅饯盛离章。”
词语解释:临饯  拼音:lín jiàn
亲临饯别。《北史·魏京兆王黎传》:“及出师,车驾临饯,倾朝祖送。”
词语解释:青门饯  拼音:qīng mén jiàn
古 长安城 东 青门 ,古来为折柳送别之处。后以“青门饯”为送行饯别的典故。 唐玄宗 《送贺知章归四明》诗:“方外散幽禁,独有 青门 饯。”参见“ 青门 ”。
词语解释:青门  拼音:qīng mén
(1). 汉 长安城 东南门。本名 霸城门 ,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或“青城门”。《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东,出南头第一门曰 霸城门 。民见门色青,名曰 青城门 ,或曰 青门 。门外旧出佳瓜, 广陵 人 召平 为 秦 东陵侯 , 秦 破,为布衣,种瓜 青门 外。”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六:“昔闻 东陵瓜 ,近在 青门 外。”
(2).泛指京城东门。 宋 王禹偁 《送荣礼丞赴宋都序》:“青门晓晴,皇华启行。”
(3).泛指退隐之处。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闻系》:“ 青门 豪迈, 终南 瀟洒,心惊宾雁双翰,目断孤云一带。”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少司寇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二:“不畏西风更障尘, 青门 回首得閒身。” 沉砺 《感怀》诗之八:“忘机 白社 閒挥麈,息影 青门 学种瓜。”
(4). 汉 青门 外有 霸桥 ,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见《三辅黄图·桥》。后因以“青门”泛指游冶、送别之处。 南朝 梁 何逊 《车中见新林分别甚盛》诗:“ 金谷 宾游盛, 青门 冠盖多。”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青门 紫陌多春风,风中数日残春遗。” 宋 赵令畤 《清平乐》词:“去年紫陌 青门 ,今宵雨魂云魂。” 清 方文 《留别吴锦雯》诗:“ 青门 有垂柳,烦尔寄相思。”
(5).犹东郭,东郊。古时为丛葬之处。语本《孟子·离娄下》:“卒之东郭墦閒,之祭者,乞其餘。”因借指墓地。《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五月庚寅,葬 安寧陵 ,詔司徒左长史 王筠 为哀册,文曰:……背絳闕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 唐 王涣 《悼亡》诗:“今日青门葬君处,乱蝉衰草夕阳斜。”
(6).指 宋 时 杭州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宋 姜夔 《念奴娇·毁舍后作》词:“獠女供花,傖儿行酒,卧看 青门 辙。” 夏承焘 注引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城东 东青门 ,俗呼 菜市门 。”
(7).曲名。 唐 李贺 《黄头郎》诗:“玉瑟调《青门》,石云湿黄葛。” 王琦 汇解:“《青门》,疑是曲名。” 姚文燮 注:“《青门》,曲名。”
词语解释:公饯  拼音:gōng jiàn
公众举行的饯行宴。 王西彦 《夜宴》五:“他就转弯抹角地说出,师范部全体学生要发起公饯,高中部一部分学生也有这种意思。”
词语解释:燕饯  拼音:yàn jiàn
设宴招待或送行。 唐 许浑 有《南海府罢南康阻浅行侣稍稍登陆而迈主人燕饯至频暮宿东溪》诗。 宋 曾巩 《明州拟辞高丽送遗状》:“州郡当其道途所出,迎劳燕饯,所以宣达陛下宠锡待遇之意。”
词语解释:降饯  拼音:jiàng jiàn
尊贵者屈尊赴宴。《南史·庾仲容传》:“当出随府,皇太子以旧恩降饯,赐诗曰:‘ 孙生 陟阳 道, 吴子 朝歌县 ,未若樊林举,置酒临华殿。’”
词语解释:赐饯  拼音:cì jiàn
谓赐宴饯别。《晋书·孝友传·李密》:“ 密 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 汉中 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 东堂 ,詔 密 令赋诗…… 武帝 忿之,於是都官从事奏免 密 官。”
词语解释:赠饯  拼音:zèng jiàn
向人送别时赠送礼品并设宴饯行。《国语·周语上》:“宾饗赠饯,如公命侯伯之礼,而加之以宴好。” 韦昭 注:“赠,致赠之礼也;饯,谓郊送饮酒之礼也。”
词语解释:贶饯  拼音:kuàng jiàn
置酒送别。《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卒”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临别,师友以 原 不饮酒,会米肉送 原 。 原 曰:‘本能饮酒,但以荒思废业,故断之耳。今当远别,因见貺饯,可一饮讌。’於是共坐饮酒,终日不醉。”
词语解释:贺饯  拼音:hè jiàn
谓贺人赴任,置酒饯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拜客宴会》:“然邇来交接颇寡,苟非美缺,贺饯者亦寥寥。”
词语解释:蜜饯  拼音:mì jiàn
(1).蜜渍的果品。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十一月·时品》:“时维长至,贡物咸来,北置则獾貍麅鹿,野豕黄羊,风乾冰冻;南来则橙柑橘柚,香櫞佛手,蜜饯糖栖。”
(2).用蜂蜜或浓糖浆浸渍果物。《红楼梦》第八二回:“我们姑娘叫给姑娘送了一瓶儿蜜饯荔枝来。”参见“ 蜜渍 ”。
词语解释:蜜渍  拼音:mì zì
(1).用蜂蜜浸渍。《太平御览》卷九六一引 唐 杜宝 《大业拾遗录》:“十二年四月 南海郡 送都念子树一百株……其子小於柿子,甘酸至美,蜜渍为粽,益佳。”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广南 有七十二子,皆果实也,蜜渍致远,人多不识赏。”
(2).指蜜渍的果品。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菽园杂记》:“ 陕西 有木实名榅桲,肉色似桃,而上下平正如柿……今京师市肆有蜜渍,以小瓶盛之肉如桃者,即此物也。”
(3).指蜂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崖胁有二小穴如鼻孔,羣蜂出入其中,蜜渍淋漓其下,乃崖蜂所巢也。”
词语解释:醵饯  拼音:jù jiàn
凑钱送行。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食量》:“相传国初 徐健菴 先生食量最宏。在京师数十年,无能与之对垒者。及解官归田,众门生醵饯之,谓将供一日醉饱也。”
词语解释:宾门药饯  拼音:bīn mén yào jiàn
果名。即槟榔。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槟榔》:“﹝檳榔﹞出 林邑 ,彼人以为贵,婚族客必先进。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一名宾门药饯。”
词语解释:班饯  拼音:bān jiàn
列班饯行。《新唐书·李光颜传》:“宰相百官班饯,帝御 通化门 临送,赐珍器、良马、玉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