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三阮上声 [yuǎn,远近][fàn][音苑。蜿蟮,蚯蚓。《博雅》蜿蟺,引无也。][地名][详注1][xuǎn]

[详注2][gǔn yùn]


注1:鄢 音偃。地名。在郑。《正字通》荆州之鄢音焉,鄢城之鄢音偃。
注2:狠 通“很”。义凶狠,凶残。又音恳。本作豤。啮也。
共10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饭牛饭箩饭粒饭菜饭桌饭摊饭帚饭囊衣架
饭颗饭颗山饭碗饭感饭瓜饭桶饭厂饭库
饭蔬饭食饭袋饭数饭会饭盒饭单饭磬
饭僧饭钱饭头饭篮饭椮饭唅饭器饭馆
饭豆饭羹饭筒饭钵饭曲饭石饭堂饭银
饭山饭瓮饭玉饭飧饭来张口饭牛屠狗饭庄饭饮
饭后钟饭甑饭店饭饲饭来开口饭煤饭坑酒囊饭锅
饭牛歌饭稻饭鼓饭丸饭格饭局饭包饭飶
饭囊饭时饭钟饭物饭把子饭厅饭坑饭铺
饭糗饭盂饭含饭盘饭痂饭口饭匕饭齐

词语解释:饭牛  拼音:fàn niú
(1).喂牛,饲养牛。《庄子·让王》:“ 鲁 君闻 颜闔 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 颜闔 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饭牛。”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卫庆》:“自是家产日滋,饭牛四百蹄,垦田二千亩。” 清 钱澄之 《田园杂诗》之四:“呼儿且饭牛,吾去烧东菑。”
(2).寓不慕爵禄,过劳动自适的生活之意。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平章生日丁卯》词序:“短衣饭牛而至旦,业已归耕;搢笏笼鸽以放生,末由旅贺。”《虞初新志》卷四引 清 林璐 《丁药员外传》:“卜筑东冈,躬自饭牛。”
(3).比喻贤才屈身于卑贱之事。语本《管子·小问》:“ 百里徯 , 秦国 之饭牛者也, 穆公 举而相之,遂霸诸侯。”又《吕氏春秋·举难》:“ 宁戚 欲干 齐桓公 ,穷困无以自进,於是为商旅将任车以至 齐 ,暮宿於郭门之外。 桓公 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 宁戚 饭牛居车下,望 桓公 而悲,击牛角疾歌。 桓公 闻之,抚其僕之手曰:‘异哉!之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 卜式 拔於芻牧, 弘羊 擢於贾竖, 卫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斯亦曩时版筑饭牛之朋已。” 唐 刘禹锡 《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骑星辰,与夫起版筑饭牛者异矣。” 清 方文 《除夕咏怀》之四:“挽鹿实无偕隐妇,饭牛空有辟兵符。”
词语解释:饭颗  拼音:fàn kē
(1).指饭粒。 宋 黄庭坚 《演雅》诗:“提壶犹能劝沽酒,黄口只知贪饭颗。伯劳饶舌世不问,鸚鵡纔言便关鏁。”
(2).见“ 饭颗山 ”。
词语解释:饭颗山  拼音:fàn kē shān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
词语解释:饭蔬  拼音:fàn shū
吃蔬菜,吃粗劣食品。 南朝 宋 傅亮 《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铭》:“韦带饭蔬,朝不及夕。” 宋 陆游 《山中作》诗:“无酒当饮水,无食当饭蔬。”参见“ 饭蔬饮水 ”。
饭和蔬菜;简单的饮食。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来日必食於 礠涧 王氏 ,致饭蔬而多品。”
词语解释:饭蔬饮水  拼音:fàn shū yǐn shuǐ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后因以“饭蔬饮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宋 辛弃疾 《蓦山溪·赵昌父赋一丘一壑格律高古因效其体》词:“饭蔬饮水,客莫嘲吾拙。高处看浮云,一丘壑,中间甚乐。”
词语解释:饭僧  拼音:fàn sēng
向和尚施饭。迷信者修善祈福的行为。《旧唐书·李蔚传》:“ 懿宗 奉佛太过,常於禁中饭僧,亲为赞唄。”《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知祥》:“ 知祥 尝饭僧於府, 昭远 执巾履从 智諲 以入。” 清 王应奎 《柳南续笔·饭僧求嗣》:“大师谓多饭僧可以有济,某君立愿以二万为率。”
词语解释:饭豆  拼音:fàn dòu
吃豆,以豆当饭。 汉 王褒 《僮约》:“奴但当饭豆,饮水,不得嗜酒。”
即白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白豆》:“饭豆,小豆之白者也,亦有土黄色者。豆大如緑豆而长。四五月种之。苗叶似赤小豆而畧大,可食,荚亦似小豆。”
词语解释:饭山  拼音:fàn shān
见“ 饭颗山 ”。
词语解释:饭颗山  拼音:fàn kē shān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
词语解释:饭后钟  拼音:fàn hòu zhōng
相传 唐 王播 少年孤贫,客居 扬州 惠明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食。日久,众僧厌恶,故意斋后才敲钟。 王播 闻声就食,扑空,因题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闍黎饭后鐘”两句诗。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卷下。一说为 唐 段之昌 事。见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后遂用作贫穷落魄,遭受冷遇的典故。 宋 苏轼 《石塔寺》诗:“乃知饭后鐘,闍黎盖具眼。” 清 赵翼 《遣兴》诗之三:“一生只见甖中粟,举世争趋饭后鐘。”
词语解释:饭牛歌  拼音:fàn niú gē
又名《扣角歌》《牛角歌》《商歌》。古歌名。相传 春秋 时 卫 人 宁戚 喂牛于 齐国 东门外,待 桓公 出,扣牛角而唱此歌。《楚辞·离骚》“ 宁戚 之謳歌兮, 齐桓 闻以该辅” 王逸 注引《三齐记》所载歌辞:“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 尧 与 舜 禪,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用作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宋 陆游 《羸卧》诗:“马上元无听鸡句,原头那有饭牛歌。” 沉砺 《送友北上》诗:“市上已无屠狗辈,车前试唱饭牛歌。”
词语解释:饭囊  拼音:fàn náng
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弹祢》:“ 荀彧 犹强可与语,过此以往,皆木梗泥偶,似人而无人气,皆酒瓮饭囊耳。” 宋 陆游 《早饭后戏作》诗之一:“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饭囊。”《三国演义》第二三回:“﹝ 禰衡 ﹞笑曰:‘公言差矣!此等人物,吾尽识之: 荀彧 可使吊丧问疾……其餘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词语解释:饭糗  拼音:fàn qiǔ
干粮。《宋史·富弼传》:“率五日,輒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於至诚,人人为尽力。”
词语解释:饭箩  拼音:fàn luó
用竹子编成的装饭的器具。《古尊宿语录·舒州龙门佛眼和尚〈示禅人心要〉》:“譬如饭箩边坐説食,终不能饱,为不亲下口也。”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儿啼饭箩空,坚阵为屡却。” 明 李时珍 有《本草纲目·服器二·饭箩》。参阅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器用·饭帚》
词语解释:饭颗山  拼音:fàn kē shān
相传是 唐 代 长安 附近的一座山。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 白 ( 李白 )才逸气高,与 陈拾遗 齐名……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况使束於声调俳优哉!’故戯 杜 曰:‘ 饭颗山 头逢 杜甫 ,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何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盖讥其拘束也。”后遂用作表示诗作刻板平庸或诗人拘守格律或刻苦写作的典故。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十:“学似 斲轮扁 ,诗如 饭颗山 ,室中餘一剑,无气斗牛间。”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十五:“笔底银河落九天,何曾顦悴 饭山 前。” 清 唐孙华 《夏月盛暑贫甚戏作》诗之二:“梧风入座散炎暉,热客长辞闔两扉。 饭颗 形容原自瘦,膏粱性质但能肥。”
词语解释:饭食  拼音:fàn shí
亦作“飰食”。
(1).吃饭。《礼记·射义》:“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四方。天地四方者,男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於其所有事,然后敢用穀也,饭食之谓也。” 孙希旦 集解:“人莫不饭食,其初生也,先射天地四方,而后饭食,以示为人者必能治天地四方之事,而后可以饭食也。”《汉书·朱买臣传》:“常从 会稽 守邸者寄居饭食。”《儒林外史》第三八回:“思量要到 东山 去寻 萧昊轩 ,又恐怕寻不着,耽搁了父亲的饭食。”
(2).饮食,指饭量。《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看看饭食减少,生出病来,沉眠枕席,半载而亡。”
亦作“飰食”。
(1).煮熟的谷类食物。 汉 贾谊 《新书·匈奴》:“每一关,屠沽者,卖饭食者,羹臛炙膹者,每物各一二百人。”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一折:“连衣服也没的半片,饭食也没的半碗。”《红楼梦》第九四回:“不料 赖大 便吩咐了看园的婆子并小厮看守,惟给了些饭食。” 杨朔 《征尘》:“但我自己叫了一碗烩馍,这是种含有十足的西北风味的饭食。”
(2).饭和菜。《金瓶梅词话》第十回:“你如今在那里居住?每日飰食谁人整理?”《水浒传》第三九回:“每日饭食,我自分付在 李逵 身上,委着他安排送来,不教有缺。”
(3).借指工作,活计。 李广田 《老渡船》:“这位裁缝是很少在家过日子的,他有这么一份手艺,使他能各地找住处,寻饭食。”
词语解释:饭钱  拼音:fàn qián
吃饭吃菜而应付的费用。 郁达夫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第二监狱里的饭,虽然没有今天中午我请你的那家馆子里的那么好,但是饭钱可以不付的。”
词语解释:饭羹  拼音:fàn gēng
犹饭菜。《宋史·刘錡传》:“城上鼓声不絶,乃出饭羹,坐餉战士如平时,敌披靡不敢近。”
词语解释:饭瓮  拼音:fàn wèng
亦作“ 饭罋 ”。
(1).一种盛饭的陶器,腹部较大。《隋书·五行志》:“童謡曰: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喫糕正好,十月洗荡饭瓮,十一月出却 赵老 。” 宋 苏轼 《除夜大雪元日早晴遂行》诗:“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罋。”一本作“ 饭瓮 ”。
(2).饭下埋的肉。 宋 苏轼 《和蒋夔寄茶》:“厨中蒸粟堆饭瓮,大杓更取酸生涎。” 王十朋 集注:“ 子仁 曰: 山东 人埋肉於饭下而食之,谓之饭瓮。”一本作“ 饭罋 ”。
词语解释:饭甑  拼音:fàn zèng
以陶或竹、木制成用来蒸饭的器具。 宋 张师正 《倦游杂录》:“山民或以搆茅庐,或以为桥梁,为饭甑。”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江陵 号衣冠藪,人言琵琶多於饭甑,措大多於鯽鱼。” 潘漠华 《乡心》:“那边便满是破饭甑碎碗片和一堆堆的断砖残瓦。”
词语解释:饭稻  拼音:fàn dào
以稻米为饭。《史记·货殖列传》:“ 楚 越 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唐 吴融 《南迁途中作·溪翁》诗:“饭稻羹菰晓復昏,碧滩声里长诸孙。”
词语解释:饭时  拼音:fàn shí
指吃早饭的时候。《金瓶梅词话》第七九回:“你替他熬粥下来,约莫等饭时前后。”《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待你姑爷清晨做了女婿,我赶饭时就与他上个知府。”泛指吃饭的时候。 柯岩 《奇异的书简·追赶太阳的人》:“ 河南 农村有个习惯,一到饭时就好拿着馍,端着‘糊涂’到饭场圪蹴着。”
词语解释:饭盂  拼音:fàn yú
盛饭的钵孟。 元 马祖常 等《天庆寺纳凉联句》:“饭盂给香积,袈衲褫华缨。”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辅臣 饭盂有死蝇焉。”
词语解释:饭粒  拼音:fàn lì
饭的颗粒。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殷仲堪 ﹞食常五盌,盘外无餘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輒拾以噉之。” 宋 范成大 《嘲蚊四十韵》:“晶晶紫蟹眼,滴滴红饭粒。”
词语解释:饭碗  拼音:fàn wǎn
亦作“ 饭椀 ”。
(1).盛饭的碗。 巴金 《雪》第六章:“工役把菜碗饭碗盛在一个木盘里端进来。”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我们便常常过那里去看工人制造一切瓷器,看一块白泥在各样手续下,如何就变成为一个饭碗,或一件别种用具的生产过程。”
(2).比喻生计。 元 方回 《听航船歌》之十:“牵板船篙为饭椀,不能辛苦把锄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一天停了差使,便一天停了饭碗。”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要找一饭碗,却怕未必有这么快。”
词语解释:饭袋  拼音:fàn dài
比喻只会吃饭而无所作为者。《类说》卷二二引 宋 陶岳 《荆湖近事》:“ 马氏 奢僭,诸院王子僕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三侠五义》第六十回:“这样的酒囊饭袋之人,也敢称个‘侠’字,真真令人可笑!”
词语解释:饭头  拼音:fàn tóu
(1).寺院中管伙食的和尚。《五灯会元·青原下六世·龙兴宗靖禅师》:“初参 雪峯 ,誓充饭头,劳逾十载。”《水浒传》第六回:“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这箇都是头事人员,末等职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钱葆馚》:“大师为集众僧,问谁愿随 钱居士 往,众皆不答。一饭头老矣,自言愿往。”
(2).泛指管伙食的人。《元典章·工部二·船工揽载立约》:“凡雇乘船之人,须要经由管船、饭头人等三面説合明白。”
词语解释:饭筒  拼音:fàn tǒng
指粽子。相传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罗江 , 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制成筒粽,投水以祭之。后世遂演变为粽子。 宋 苏轼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从子由在酒局》诗:“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 楚 。” 宋 苏轼 《和黄鲁直食笋次韵》:“尚可餉 三閭 ,饭筒缠五采。”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词语解释:饭玉  拼音:fàn yù
古丧礼中用以纳于死者之口的碎玉杂米。《周礼·春官·典瑞》:“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 郑玄 注:“饭玉,碎玉以杂米也。” 孙诒让 正义:“《舍人》云:‘丧纪共饭米’,是大丧饭亦用米,故知饭玉亦碎之以杂米也。”参见“ 饭米 ”。
词语解释:饭米  拼音:fàn mǐ
古丧礼中用以纳于死者之口的米。《周礼·地官·舍人》:“丧纪,共饭米,熬穀。” 郑玄 注:“饭所以实口,不忍虚也。” 孙诒让 正义:“凡丧礼,有饭有含,二者不同,天子饭用玉襍米,不用贝,并详《典瑞》疏。”
词语解释:饭店  拼音:fàn diàn
(1).饭铺;饭馆。《水浒传》第四三回:“﹝ 李逵 ﹞走到巳牌时分,看看肚里又飢又渴,四下里都是山径小路,不见有一个酒店、饭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因为我所有的就是这一笔银子,我若不领出来,客店、饭店里欠下的钱没得还。” 艾青 《街》诗:“豆腐店改为饭店、杂货铺变成旅馆。”
(2).客栈;旅馆。《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那日没有便船,只得到饭店权宿。” 冰心 《我们太太的客厅》:“行李一搁在饭店里,便到处的找你。”今多指较大而设备好的旅馆。 巴金 《中国人》:“我们 中国 作家代表团在 巴黎 新安江饭店和当地侨胞会见。”
词语解释:饭鼓  拼音:fàn gǔ
寺院召僧尼进食之鼓声。 宋 梅尧臣 《题松林院》诗:“木鱼传饭鼓,山衲见归僧。”
词语解释:饭钟  拼音:fàn zhōng
寺庙中召唤僧尼进餐的钟声。 唐 元稹 《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因投五十韵》:“冷饮空腹杯,因成日高醉。酒醒闻饭钟,随僧受遗施。”
词语解释:饭含  拼音:fàn hán
亦作“ 饭唅 ”。 古丧礼。以珠、玉、贝、米等物纳于死者之口。《荀子·礼论》:“始卒,沐浴鬠体饭唅,象生执也。”《战国策·赵策三》:“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后汉书·礼仪志下》:“饭唅珠玉如礼。” 刘昭 注引《礼稽命徵》:“天子饭以珠,唅以玉;诸侯饭以珠,唅以璧;卿大夫、士饭以珠,唅以贝。” 宋 苏轼 《游桓山记》:“余将弔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周礼·春官·典瑞》“共饭玉” 清 孙诒让 正义:“饭含所用,古説多异。”一说饭与含为二事。饭所用有差;而含者,自天子至大夫皆用玉。参阅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春官·典瑞》
词语解释:饭菜  拼音:fàn cài
(1).饭和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于是交代酒家,叫了饭菜来,吃过了,一同仍到 桃花坞 去。”
(2).下饭的菜(区别于“酒菜”)。
词语解释:饭感  拼音:fàn gǎn
谓因孝养母亲而感动上天。典出《南史·孝义传上·陈遗》:“ 宋 初 吴郡 人 陈遗 ,少为郡吏,母好食鎗底饭。 遗 在役,恒带一囊,每煮食輒録其焦以貽母。后 孙恩 乱,聚得数升,恒带自随。及败逃窜,多有饿死, 遗 以此得活。母昼夜泣涕,目为失明,耳无所闻。 遗 还入户,再拜号咽,母豁然即明。” 五代 李瀚 《蒙求》诗:“ 陈遗 饭感, 陶侃 酒限。”
词语解释:饭数  拼音:fàn shù
古礼宴飨时按宾客等级给予的不同数量的饭。《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食礼九举” 清 孙诒让 正义:“《少牢》﹝ 贾 ﹞疏云:‘一口谓之饭。’ 黄以周 云:‘古者饭以手。凡礼食,有饭数,一手谓之一饭,手三取谓之三饭。’案 贾 黄 二説并通。”
词语解释:饭篮  拼音:fàn lán
装饭的蓝子。 殷夫 《石炭王》:“我看见好几个熟悉的脸,提着饭篮,从这家先前招工的厂口出来。” 茅盾 《子夜》十三:“女工们提着空饭篮拥出了车间。”
词语解释:饭钵  拼音:fàn bō
盛饭的钵盂。 元 张宪 《赠西僧》诗:“胡经函贝叶,饭鉢繫椰瓢。”
词语解释:饭飧  拼音:fàn sūn
以汤浇饭劝食。《礼记·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君既食,又饭飧。饭飧者,三饭也。” 孔颖达 疏:“飧,谓用饮浇饭於器中也。礼:食竟,更作三飧以劝助,令饱实使不虚也。”
词语解释:饭饲  拼音:fàn sì
喂养。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三:“经冬牛力弱,相戒勤饭饲。”
词语解释:饭丸  拼音:fàn wán
小饭团。 唐 张祜 《送韦整尉长沙》诗:“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词语解释:饭物  拼音:fàn wù
食物。
词语解释:饭盘  拼音:fàn pán
盛饭的盘子。《后汉书·礼仪志下》:“瓦饭槃十。”
词语解释:饭桌  拼音:fàn zhuō
供吃饭用的桌子。
词语解释:饭瓜  拼音:fàn guā
南瓜的俗称。 阿英 《敌后日记摘抄·(一九二七年)八月十日》:“乡公所乡丁购两大饭瓜来。”
词语解释:饭会  拼音:fàn huì
宴会。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五:“ 东坡 云:吾二人赋诗以雨速来者为胜,不然罚一饭会。”
词语解释:饭椮  拼音:fàn sēn
盛饭的匕类食器。《仪礼·有司》“二手执桃匕枋以挹湆注于疏匕” 汉 郑玄 注:“此二匕者,皆有浅升,状如饭槮。”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饭槮、挟提,谓匙箸也。”
词语解释:饭曲  拼音:fàn qǔ
饭筲之类盛饭的器具。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东莱 人姓 乜 ,家尝作酒卢。入内,政见三奇客共持曲饭至,抒其酒饮。异以饭曲代处,而三鬼相与醉于林中。”
词语解释:饭来张口  拼音:fàn lái zhāng kǒu
亦作“ 饭来开口 ”。 谓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唐 元稹 《方言》诗之二:“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鵶。”《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十:“ 朱延年 一辈子娇生惯养,做惯了大老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的好,穿的美,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
词语解释:饭来开口  拼音:fàn lái kāi kǒu
见“ 饭来张口 ”。
词语解释:饭来张口  拼音:fàn lái zhāng kǒu
亦作“ 饭来开口 ”。 谓吃现成饭而不劳动。 唐 元稹 《方言》诗之二:“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鵶。”《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十:“ 朱延年 一辈子娇生惯养,做惯了大老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的好,穿的美,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
词语解释:饭格  拼音:fàn gé
方言。用来装饭菜的一种多层的器皿,一层也叫一饭格。现亦称单个的饭盒。《评弹创作选集·王孝和》:“过不了两天, 王孝和 自己家里把被服及其他日用品送来了,并且还有两饭格小菜。”
词语解释:饭把子  拼音:fàn bà zi
锅铲把子。 崔八娃 《一把酒壶》:“三年呀,吃人家的饭把子,给人家当挨打的架子。”
词语解释:饭痂  拼音:fàn jiā
即锅巴。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二段:“经常是一大块饭痂,烘得娇黄酥脆的,喷鼻子香。”参见“ 锅巴 ”。
词语解释:锅巴  拼音:guō bā
(1).焖饭时紧贴着锅的焦了的一层。《西游记》第五七回:“锅里还有些饭与锅巴,未曾盛了。”《儒林外史》第二八回:“他本是在家里泡了一碗锅巴吃了,才到麵店去的。”
(2).食品名。用粟、米等加佐料烘制而成。
词语解释:饭摊  拼音:fàn tān
专门出售饭菜的摊子。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饮食之所》:“有饭摊,陈列於露天,为苦力就餐之所。” 邓友梅 《烟壶》十:“大街两旁有的是饭摊茶馆,吃喝也方便。”
词语解释:饭桶  拼音:fàn tǒng
(1).为盛饭专制的桶。《五灯会元·南岳下二世·金牛和尚》:“每自做饭,供养众僧。至斋时,舁饭桶到堂前作舞,呵呵大笑曰:‘菩萨子,喫饭来!’”
(2).比喻只会吃饭而愚笨无用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一班王八都是饭桶,还不过来认罪!” 沙汀 《困兽记》七:“饭桶!给你说得清清楚楚的:剧团开筹备会,人已经到齐了。”
(3).形容无用。 胡适 《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的讨论·裁机关》:“裁官原是重要,而裁饭桶机关,比裁官尤为彻底。”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你就那么饭桶,连她们俩都拦不住?”
词语解释:饭盒  拼音:fàn hé
用来装饭菜的盒子。大多用铝制成。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五段:“饭盒里的饭咕嘟咕嘟响。”
词语解释:饭唅  拼音:fàn hán
见“ 饭含 ”。
词语解释:饭含  拼音:fàn hán
亦作“ 饭唅 ”。 古丧礼。以珠、玉、贝、米等物纳于死者之口。《荀子·礼论》:“始卒,沐浴鬠体饭唅,象生执也。”《战国策·赵策三》:“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后汉书·礼仪志下》:“饭唅珠玉如礼。” 刘昭 注引《礼稽命徵》:“天子饭以珠,唅以玉;诸侯饭以珠,唅以璧;卿大夫、士饭以珠,唅以贝。” 宋 苏轼 《游桓山记》:“余将弔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于椁乎?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周礼·春官·典瑞》“共饭玉” 清 孙诒让 正义:“饭含所用,古説多异。”一说饭与含为二事。饭所用有差;而含者,自天子至大夫皆用玉。参阅 清 孙诒让 《周礼正义·春官·典瑞》
词语解释:饭石  拼音:fàn shí
石名。 宋 杜绾 《云林石谱·饭石》:“ 婺州 东阳县 双林寺 傅大士道场山 中产石,凡有青白紫緑色,皆莹彻,谓之饭石。质细碎,堪治为素珠,或作镇纸。”
词语解释:饭牛屠狗  拼音:fàn niú tú gǒu
(1).喻指从事低贱之事。 明 陈子龙 《酬吴次尾》诗:“别来落魄 吴 楚 间,饭牛屠狗俱无颜。”
(2).指从事贱业者。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黄金浪掷唱呼鹰,饭牛屠狗皆知己。”参阅《管子·小问》《吕氏春秋·举难》《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淮南子·道应训》
词语解释:饭煤  拼音:fàn méi
吃杂有黑烟灰的饭。谓十分穷困,飢饿无食。语本《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厄於 陈 蔡 ,从者七日不食。 子贡 以所齎货窃犯围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 颜回 、 仲由 炊之於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 颜回 取而食之……﹝ 孔子 ﹞召 颜回 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啟祐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 回 即食之,不可祭也。’” 唐 李德裕 《积薪赋》:“悲 颜子 之饭煤,感 莱芜 之生尘。”
词语解释:饭局  拼音:fàn jú
旧时指宴会,聚餐。 老舍 《骆驼祥子》一:“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 端木蕻良 《火腿》:“等你饭局回来,我一定在桌子上,摆一桌子火腿。”
词语解释:饭厅  拼音:fàn tīng
专供用餐的比较宽敞的房子。《老残游记》第二回:“天已黑了,饭厅上饭已摆好多时了。” 巴金 《在尼斯》:“招待会就在我住的那一家的客厅和饭厅里举行,不少的人参加了招待会。”
词语解释:饭口  拼音:fàn kǒu
(~儿)吃饭的当口儿:一到~时间,饭馆里顾客络绎不绝。
词语解释:饭帚  拼音:fàn zhǒu
扫去灶上饭粒等的笤帚。 明 王圻 等《三才图会·器用·饭帚》:“ 慎 既 汉 人,所记疑皆 秦 汉 时事,今之饭箩亦饭帚之类耳。”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什物器用·饭帚》、 清 唐训方 《里语徵实》卷中上。
词语解释:饭厂  拼音:fàn chǎng
旧时煮粥以救济贫民的场所。《清会典·户部一二三·赈饥三》:“ 嘉庆 七年……其 卢沟桥 、 黄桥 、 东霸 、 大井 等处饭厂,亦著一体展至四月二十日止。”《清会典·户部一二四·赈饥四》:“ 同治 元年諭:前因京师米价昂贵,諭令五城御史,於开放饭厂先期一月举行,俾资存活。”
词语解释:饭单  拼音:fàn dān
(1).围裙。如:她系着饭单在炒菜。
(2).围嘴儿。《人民日报》1981.3.20:“小弟弟身上还穿着饭单。”
(3). 维吾尔 族人吃饭时铺在地毯上的单子。《中国民间故事选·太子爱吓山》:“屋子的左边的地毯上铺着漂亮的饭单子。”
词语解释:饭器  拼音:fàn qì
盛饭的器具。 宋 董逌 《螭豆足跋》:“房中之豆,酏食糝食,不为饭器也。 吕静 曰:饭器,谓之簋。”
词语解释:饭堂  拼音:fàn táng
饭厅;食堂。 清 黄景仁 《僧舍夜月》诗:“寂寂诸天夜气中,闍黎粥后饭堂空。” 丁玲 《母亲》三:“那边还有大操坪、大饭堂,等下我同你们去看吧。”
词语解释:饭庄  拼音:fàn zhuāng
规模较大的饭馆。《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慢説外头的戏馆、饭庄、东西两庙不肯教他混跑,就连自己的大门也从不曾无故的出去站站望望。”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京师宴会之肴馔》:“ 光绪 己丑、庚寅间,京官宴会,必假座於饭庄。饭庄者,大酒楼之别称也。”
词语解释:饭坑酒囊  拼音:fàn kēng jiǔ náng
囊:袋子。肚子是饭坑,肠子是酒囊,喻指只吃饭不干事的人。亦可说“酒囊饭袋”
词语解释:饭包  拼音:fàn bāo
(1).饭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情道理书》:“令每日行营五更造饭,天明起程,每人煮一饭包,备带身中,以为午饭。”
(2).比喻无用的人。 清 李渔 《意中缘·返棹》:“草包饭包,忽然荣耀。”
词语解释:饭坑  拼音:fàn kēng
比喻只会吃饭而无所作为者。 汉 王充 《论衡·别通》:“饱食快饮,虑深求卧,腹为饭坑,肠为酒囊,是则物也。”
词语解释:饭匕  拼音:fàn bǐ
舀饭的匙子。《汉书·匈奴传下》“单于以径路刀金留犂挠酒”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留犂,饭匕也。”
词语解释:饭囊衣架  拼音:fàn náng yī jià
盛饭的口袋和挂衣的架子。比喻庸碌无能之辈。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一折:“空一带江山,江山如画;止不过饭囊,饭囊衣架,塞满 长安 乱似麻。”《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不是你无用,反来怨我,真是饭囊衣架,惟知饮食之徒!”
词语解释:饭库  拼音:fàn kù
贮藏食物的库房。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俄而,女僕请饭库钥匙,备夫人点心。”
词语解释:饭磬  拼音:fàn qìng
寺院中召集僧尼吃饭的磬声。 南朝 陈 沉炯 《同庾中庶肩吾周处士弘让游明庆寺》诗:“驯乌逐饭磬,狎兽绕禪牀。”
词语解释:饭馆  拼音:fàn guǎn
出售饭菜供人食用的店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 鸿 初到某任时,每公事出入,见县前酒肆饭馆甚多。”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梅佐贤 本来并不是办纱厂的,是开饭馆出身的商人。”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饭馆子小菜下锅的声响,油烟播到街头的浓味,诱出我的舌尖,溜向上下唇舐了两舐。”
词语解释:饭银  拼音:fàn yín
清 代京官正薪之外的补贴。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内阁饭银》:“ 雍正 六年,令各省督抚藩司,每岁各出银百两,为内阁侍读学士等官饭银。”
词语解释:饭饮  拼音:fàn yǐn
给予饮食,使吃喝。《汉书·朱买臣传》:“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 买臣 饥寒,呼饭饮之。” 颜师古 注:“饭谓飤之,音扶挽反。饮音於禁反。”《新唐书·李晟传》:“逻士得 姚令言 、 崔宣 谍者, 晟 命释缚,饭饮之,遣还。”
词语解释:饭锅  拼音:fàn guō
(1).煮饭的锅。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但又发出牢骚来:一,给他坐在饭锅旁边,无聊得很。”
(2).比喻职业或生计。如:他上回丢了书,差点没把饭锅砸了。
词语解释:饭飶  拼音:fàn bì
饭发出香味。谓烧饭。 明 唐顺之 《救荒渰记》:“计一夫赴役,自食,可兼食其老弱瘠病之不能役者。于是民之栖於堤者爨烟饭飶,列舍相接,蓊然如处村落之间。”
词语解释:饭铺  拼音:fàn pù
规模较小的饭馆。《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他到了 茌平镇 市上,先找了个小饭铺吃了饭。”
词语解释:饭齐  拼音:fàn qí
指饭和肉酱、腌菜之类。齐,通“ 齏 ”。《礼记·曲礼上》:“彻饭齐,以授相者。” 郑玄 注:“齐,酱属也。” 孔颖达 疏:“齐,酱葅通名也。”
共105,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