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冬平声 [chóng,重复][cóng,服从][gōng,供给][féng][chōng,交通要道、冲击][详注1][详注2][yóng][gōng][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详注3][通颙]


注1:纵 从衡。《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
注2:笼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注3:憃 音舂。《集韵》騃昏也。或作憧。《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注》憃,蔽於气质也。 又《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
末字词组
官饔飧饔赐饔内饔玉饔   
尸饔致饔馂饔朝饔    

词语解释:官饔  拼音:guān yōng
官府供给的饭食。 宋 黄庭坚 《戏答陈元舆》诗:“官饔同盘厌腥腻,茶甌破睡秋堂空。”
词语解释:尸饔  拼音:shī yōng
主管炊食劳作之事。《诗·小雅·祈父》:“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朱熹 集传:“言不得奉养,而使母反主劳苦之事也。” 明 王世贞 《鸣凤记·桑林奇遇》:“幽栖鞅掌,遇良人暂困寒窗,尸饔薪水意彷徨。” 清 顾炎武 《与次耕书》:“菽水之供,谁能代之?宜託一亲人照管,无使有尸饔之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女即入厨下,代母尸饔。”
词语解释:飧饔  拼音:sūn yōng
亦作“飱饔”。
(1).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周礼·天官·外飨》:“凡宾客之飧饔、饗食之事亦如之。” 郑玄 注:“飧,客始至之礼;饔,既将币之礼。”
(2).晚餐和早餐。引申为吃饭。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吾小人輟飱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参见“ 饔飧 ”。
词语解释:饔飧  拼音:yōng sūn
亦作“ 饔飱 ”。
(1).做饭。《孟子·縢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赵岐 注:“饔飧,熟食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主一家之事的,三綹梳头,两截穿衣,一日之计,止无过饔飱井臼。”
(2).早饭和晚饭;饭食。《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况且民穷财尽,百姓饔飧不饱,没閒钱去养马骡。”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 萧孟昉 ﹞尝蠲田穀数千石,具饔飱以活狱囚。” 清 孙枝蔚 《追挽徐镜如》诗:“秋风吹黄叶,萧萧下柴门。中有机杼声,恃此备饔飱。”
(3).指馈食及宴饮之礼。《孟子·告子下》:“夫 貉 ,五穀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 朱熹 集注:“饔飧,以饮食馈客之礼也。”
词语解释:致饔  拼音:zhì yōng
古代诸侯朝聘,入居馆舍后,主国向来宾赠送食品。《国语·周语中》:“ 周 之《秩官》有之曰:‘敌国宾至……膳宰致饔,廩人献餼。’” 韦昭 注:“熟食曰饔,生曰餼。”参见“ 致飧 ”。
词语解释:致飧  拼音:zhì sūn
见“ 致飧 ”。
词语解释:赐饔  拼音:cì yōng
古代诸侯行聘礼时的礼节。主国国君派卿到宾馆向别国使者送去活牲等,称为“赐饔”。《仪礼·聘礼》:“赐饔,唯羹飪。”
词语解释:馂饔  拼音:jùn yōng
煮熟的食物。《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吾寡君闻君在外,餕饔未就,敢致糗于从者。” 何休 注:“餕,孰食;饔,孰肉。”《广雅·释器》:“孰食谓之餕饔。” 王念孙 疏证:“餕饔即飧饔。”
词语解释:内饔  拼音:nèi yōng
(1).官名。《周礼·天官·内饔》:“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凡宗庙之祭祀,掌割亨之事。”
(2).借指宫廷中的膳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五:“内臣 郑昭信 掌内饔十五年。”
词语解释:朝饔  拼音:cháo yōng
(1).早餐,早晨的饭食。《孟子·滕文公上》“饔飧而治” 汉 赵岐 注:“朝曰饔,夕曰飧。” 清 刘大櫆 《谢师其墓志铭》序:“无食者,分朝饔以餉之。” 清 赵翼 《诸罗守城歌》:“翾飞鸟雀不敢下,恐被罗取为朝饔。”
(2).吃早餐。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尚餘径寸未登岸,莫计明日能朝饔。”
词语解释:玉饔  拼音:yù yōng
犹玉食。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度公之居,贝闕珠宫;揆公之食,琼醴玉饔。”参见“ 玉食 ”。
词语解释:玉食  拼音:yù shí
(1).美食。《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孔 传:“言惟君得专威福,为美食。” 孙星衍 疏:“玉食,犹言好食。”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 宋 陆游 《秋夜读书有感》诗:“太官荐玉食,野人徒美芹。” 清 李渔 《慎鸾交·情访》:“你也忒清高,撇下了朱门玉食,到这陋巷觅簟瓢。” 鲁迅 《坟·春末闲谈》:“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
(2).给美食;享美食。 宋 苏轼 《祭黄几道文》:“妻子脱粟,玉食友朋。”《东周列国志》第三六回:“ 重耳 见了,呵呵大笑,曰:‘吾今日入 晋 为君,玉食一方,要这些残敝之物何用?’”
(3).古谓占卜灼奄甲时得吉兆。食,通“ 蚀 ”。《汉书·王莽传下》:“﹝ 王莽 下书曰﹞……深惟吉昌莫良於今年,予乃卜 波水 之北, 郎池 之南,惟玉食。” 颜师古 注:“玉食,谓龟为玉兆之文而墨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