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一真平声 椿[zhūn][详注1][yīn][lún][详注2][bīn][qín zhēn][jūn][详注3][xún][jīn][撫也。][bīn][mín][xín][chén][zhēn]泿迿[详注4][shēn]


注1:振 音真。厚也。《诗·周南》宜尔子孙振振兮。《传》仁厚也。《又》振振公子。《传》信厚也。
注2:信 升人切。與申同。《易·繫辭》往者,屈也。來者,信也。《詩·邶風》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又同身。《周禮·春官》侯執信圭,伯執躬圭。《註》信圭,刻人形伸也。躬圭,刻人形屈也。
注3:僎 通作遵。《礼·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注》古文礼僎作遵,谓乡人为卿大夫,来观礼者。又《仪礼·乡饮酒礼》遵者降席。《注》遵者,谓此乡之仕至大夫者,今来助主人乐宾,主人所荣而遵法者也。今文遵为僎,或为全。
注4:螾 音寅。《類篇》蟲名,寒螿也。 又《正韻》螼螾。《賈誼·弔屈原文》夫豈從蝦與蛭螾。讀平聲。
首字词组
颦眉颦蹙颦呻颦蛾颦笑颦效  

词语解释:颦眉  拼音:pín méi
皱眉。 晋 戴逵 《放达为非道论》:“是犹美 西施 而学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词:“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谁得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佳期喜到,日上纱窗晓,镜里顰眉欲扫,愁怀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
词语解释:颦蹙  拼音:pín cù
亦作“ 顰顣 ”。 皱眉蹙额。形容忧愁不乐。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尝寄人宅,奴婢彻屋为薪略尽,闻之顰蹙,卒无一言。” 宋 苏轼 《后杞菊赋》:“对案顰蹙,举箸噎呕。” 清 刘大櫆 《樵髯传》:“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輙顰顣曰:‘我等岂真知弈者,聊用为戏耳。’” 沙汀 《还乡记》十八:“ 张大爷 从乡长茶桌边走过来了,沉思着,困恼的颦蹙着脸。”
词语解释:颦呻  拼音:pín shēn
忧愁叹息。 宋 黄庭坚 《赠送张叔和》诗:“吏能束缚老姦手,要使鰥寡无顰呻。” 任渊 注:“顰呻,谓蹙頞悲叹。” 宋 范成大 《乐先生辟新堂以待芍药酴醿作诗奉赠》:“百年顰呻顷,共此过隙光。” 清 黄宗羲 《念桩许公霍丘名宦录序》:“但使里巷阡陌之间,其顰呻得自达而已。”
词语解释:颦蛾  拼音:pín é
皱眉。借指美女。 唐 权德舆 《广陵》诗:“喷玉光照地,顰蛾价倾城。”
词语解释:颦笑  拼音:pín xiào
(1).皱眉和欢笑。 清 李渔 《蜃中楼·训女》:“鮫宫生长不胜綃,水镜里,自怜顰笑。” 清 黄协埙 《淞南梦影录》卷三:“ 小桂寿 者,眸凝秋水,脸晕朝霞,顰笑皆工。”
(2).借指厌恶和喜欢。 郭沫若 《黑猫》:“在武夫专横之下,人的生命便寄系在一分颦笑之间。”
词语解释:颦效  拼音:pín xiào
古代美女 西施 病心而捧心皱眉,其里丑女以为美而效之。见《庄子·天运》。后因以“顰效”形容丑拙之人强学美女之法,弄巧反成拙。 清 李渔 《风筝误·贺岁》:“居邻 桃叶渡 ,顰效 苧萝村 ;鶯语同招客,梅花伴倚门。”参见“ 东施效顰 ”。
词语解释:东施效颦  拼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庄子·天运》:“故 西施 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成玄英 疏:“ 西施 , 越 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閭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后因以“东施效顰”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颦,《花月痕》第二二回:“一会出来, 秋华堂 坐席, 李夫人 首座,问起 凤来仪 酒令, 秋痕 一一告诉。三位太太都十分赞赏。 李夫人 道:‘我们何不做个东家效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