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摧颓 拼音:cuī tuí
(1).摧折,衰败。 汉 焦赣 《易林·蛊之否》:“中復摧頽,常恐衰微。” 唐 元稹 《花栽》诗之一:“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頽。” 宋 苏轼 《南乡子·席上劝李公择酒》词:“秋色渐摧頽,满院黄英映酒盃。”
(2).困顿,失意。 三国 魏 曹植 《浮萍篇》:“何意今摧頽,旷若商与参。” 宋 范成大 《李粹伯侍御挽词》之一:“磊落功名意,摧頽梦幻身。”《儒林外史》第二五回:“潦倒摧頽,波澜又兴多少。”
(3).毁废。 宋 苏轼 《龟山》诗:“ 元嘉 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頽今在不?” 清 方文 《送侯赤社北归》诗:“顾念平生巢,摧頽委荒丘。” 词语解释:山颓 拼音:shān tuí
(1). 孔子 死前七日,早起,反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 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见《礼记·檀弓上》。后因以“山頽”作为逝世的婉词。 清 曾国藩 《母弟温甫哀词》:“ 李 即山頽,弟乃梁坏。”
(2).如山崩塌。 晋 郭璞 《江赋》:“盘涡谷转,凌涛山頽。”
(3).形容醉倒。 元 杨仲弘 《雪后次韵郑集之》:“君辞如泉酒,我醉如山頽。” 明 杨慎 《席上漫兴》诗:“坐如泥塑还和气,醉若山頽未尽情。”参见“ 玉山倒 ”、“ 玉山頽 ”。词语解释:衰颓
亦作“ 衰穨 ”。亦作“ 衰隤 ”。
1.衰落颓败。《三国志·魏志·田畴传》:“ 汉 室衰穨,人怀异心,唯 刘公 不失忠节。” 李石曾 《无政府说》:“羡各国之强盛,而恶 满 政府之衰頽,欲希冀代 满 政府握政权而争雄于世界,此为利害之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
2.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今齿近不惑,素志衰頽。” 明 唐寅 《题戈文雪景》诗:“白髮衰頽聊遣岁,山妻稚子笑颜开。” 清 顾炎武 《与王虹友书》:“惟是筋力衰隤,山川缅邈,获麟西野,粗成拨乱之书。”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六章:“突然,晴天一声霹雳,惊醒了麻木的乡村,也惊醒了 林道静 麻木、衰颓的心。”
3.枯败。 宋庆龄 《为新中国而奋斗》:“帝国主义的日渐衰颓的花朵正在历史的藤枝上枯萎了。”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一章一:“祠里衰颓的 周 代古柏,和大殿前构筑得非常奇巧的大十字桥,都不能引起团长 高陵 的兴致。”
词语解释:衰隤 拼音:shuāi tuí
见“ 衰頽 ”。词语解释:玉山颓 拼音:yù shān tuí
犹玉山倒。 唐 王绩 《辛司法宅观妓》诗:“到愁 金谷 晚,不怪玉山頽。” 宋 司马光 《送酒与邵尧夫》诗:“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頽。” 唐 黄滔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 帝 尧 城里日衔杯,每倚 嵇康 到玉頽。” 五代 齐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骚雅鏘金掷,风流醉玉頽。”词语解释:西颓
亦作“ 西隤 ”。 向西坠落。指夕阳西下。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灼灼西隤日,餘光照我衣。”《文选·潘岳〈寡妇赋〉》:“四节流兮忽代序,岁云暮兮日西頽。” 李善 注:“《説文》曰:‘頽,坠也。’” 唐 徐浩 《宝林寺作》诗:“逝川惜东逝,驰景怜西頽。”词语解释:倾颓
亦作“ 倾穨 ”。
1.倒塌。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削基憎峻而不觉,下堕则上崩,故倾穨莫之扶也。”《宋书·后废帝纪》:“尚书省舍,日就倾頽;第宅府署,类多穿毁。”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内中唯有御製诗碑亭二,余为守时已将倾頽。”
2.指身体倾侧、跌倒。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看君岸幘卷大白,有似巨浸吸百潮;宾从倾頽尚未厌,直恐溃烂肠与脬。”
3.衰亡;衰败。 三国 蜀 诸葛亮 《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 后汉 所以倾頽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 汉 室倾穨,姦臣窃命。” 陈毅 《送董老出席旧金山会议即日出洋》诗:“百年家国恨, 禹 域日倾頽。”词语解释:玉颓 拼音:yù tuí
见“ 玉山頽 ”。
词语解释:玉山颓 拼音:yù shān tuí
犹玉山倒。 唐 王绩 《辛司法宅观妓》诗:“到愁 金谷 晚,不怪玉山頽。” 宋 司马光 《送酒与邵尧夫》诗:“莫作林间独醒客,任从花笑玉山頽。” 唐 黄滔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诗:“ 帝 尧 城里日衔杯,每倚 嵇康 到玉頽。” 五代 齐己 《寄答武陵幕中何支使》诗之一:“骚雅鏘金掷,风流醉玉頽。”词语解释:隳颓 拼音:huī tuí
(1).衰败;毁败。 唐 白居易 《短歌行》之一:“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頽。” 宋 欧阳修 《论盗贼事宜札子》:“又见国家纲纪隳頽,法令宽弛,赏罚不立,善恶不分,体弱势危,可忧可惧。”
(2).消失;消沉。 宋 司马光 《和景文议交绝句》:“邇来友义渐隳頽,直谅多闻贵不回。”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放归》:“寡人据于蒺藜,入于幽谷,颜色憔悴,志气隳頽。”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我的性格已为她隳颓,我的灵肉已为她糜烂,我的事业已为她抛掷,我的家庭已为她离散了。”词语解释:泰山颓 拼音:tài shān tuí
见“ 泰山其頽 ”。
词语解释:泰山其颓
《礼记·檀弓上》:“ 孔子 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 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孔子 将死时作此歌,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 泰山 崩塌。后用来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 叶圣陶 《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 泰山 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亦省作“ 泰山頽 ”。 唐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泣为 洹水 化,叹作 泰山 頽。”词语解释:崩颓 拼音:bēng tuí
(1).倒塌毁坏。 唐 骆宾王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喑呜则山狱崩頽,叱咤则风云变色。”《元典章·户部八·河伯》:“雨復霖霈,塘路衝陨,园岸崩頽,稻秧浸烂。”《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况 岐山 王业所基,一旦崩頽,事非小故。” 郭沫若 《陶行知挽歌》:“真是天变地异呀,又崩颓了一座 泰山 。”
(2).败坏衰落。《〈孝经注疏〉序》:“适值 周 室衰微,王纲失坠,君臣僭乱,礼乐崩頽。” 清 顾炎武 《骊山行》:“一朝大运合崩頽,三宫九市横豺虎。” 李大钊 《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大家族制度既入了崩颓粉碎的运命,孔子主义也不能不跟着崩溃粉碎了。” 词语解释:豗颓 拼音:huī tuí
亦作“ 豗隤 ”。
(1).病貌。 宋 苏轼 《上清辞》:“歷玉阶兮帝迎劳,君良苦兮马豗頽。” 清 沉廉 《出连云栈抵宿褒城》诗:“我马豗隤不復骄,解鞍止宿心摇摇。”
(2).轰响声。词语解释:推颓
推诿于衰败。 宋 陆游 《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耐辱推頽百不能,居然老病住庵僧;流年速似一弹指,更事多於三折肱。”词语解释:坻颓
见“ 坻隤 ”。
词语解释:坻隤 拼音:dǐ tuí
亦作“ 坻穨 ”。 山崩;山崩之声。 汉 扬雄 《解嘲》:“功若 泰山 ,响若坻隤。”《汉书·扬雄传下》作“阺隤”。 颜师古 注:“阺,音氐。 巴蜀 名山旁堆欲堕落曰阺。”《文选·左思〈吴都赋〉》:“有殷坻頽於前,曲度难胜。” 刘逵 注:“坻頽,崩声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引作“坻穨”。词语解释:灰颓 拼音:huī tuí
(1).灰心颓丧。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祖园与玉峰徐孚君话旧回用前韵》词:“万事灰頽吾不恨,只负 柔奴 车子。”
(2).谓使颓丧。《黑籍冤魂》第一回:“这鸦片烟又能消烁元神,灰頽志气。”词语解释:虺颓
亦作“ 虺穨 ”。 犹虺隤。《楚辞·王逸〈九思·逢尤〉》:“车軏折兮马虺頽。”一本作“ 虺穨 ”。原注:“驱骋而不能寧定,车弊而马病也。” 汉 蔡邕 《述行赋》:“僕夫疲而劬瘁兮,我马虺頽以玄黄。”《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上》:“行则僂俯,立则振掉,形神将夺,筋骨虺頽。”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我马玄黄”:“《尔雅》曰:虺穨、玄黄,病也。凡物病皆得称之。”参见“ 虺隤 ”。
词语解释:虺隤 拼音:huī tuí
疲极致病貌。《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毛 传:“虺隤,病也。” 宋 王安石 《与天骘宿清凉寺》诗:“故人不惜马虺隤,许我年年一度来。” 明 张居正 《再乞休致疏》:“以致心血耗损,筋力虺隤,外若勉强支持,中实衰惫已甚。” 叶叶 《曼殊行矣作一律送之兼示燕谋》:“西去江头诸故旧,为言我马已虺隤。”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我马玄黄”、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通义》。词语解释:凋颓 拼音:diāo tuí
犹衰亡。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夫人生先受精神於天地,后禀气血於父母,然不得明师,告之以度世之道,则无由免死,凿石有餘焰,年命已凋頽矣。”词语解释:颠颓
谓倒地而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民气不舒兮,僵踣颠頽。”词语解释:踏颓
亦作“蹋穨”。 谓履于险地。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或登危蹋穨,虽堕坠,而不觉以 吕梁 之渊为牛迹也。”词语解释:驴颓 拼音:lǘ tuí
詈词。犹驴鸟。 元 杜仁杰 《耍孩儿·庄家不识构阑》套曲:“枉被这驴頽笑杀我。” 词语解释:陵颓 拼音:líng tuí
衰落败坏。《宋书·裴松之传》:“惧国俗陵頽,民风凋伪,眚厉违和,水旱伤业。”《新唐书·敬晦传》:“於是,帅不政,法制陵頽, 曙 引大吏廷责之。” 词语解释:雕颓 拼音:diāo tuí
犹衰亡。词语解释:扺穨
扺颓。乘人之危而抨击之词语解释:崔颓
凋败,指光阴虚度词语解释:隆颓 拼音:lóng tuí
高低起伏貌。词语解释:泰山其颓
《礼记·檀弓上》:“ 孔子 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 泰山 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孔子 将死时作此歌,自称“哲人”,把自己的死比作 泰山 崩塌。后用来比喻众所仰望的人去世。多用作悼辞。 叶圣陶 《乡里善人》:“学人文人同声哀悼,‘ 泰山 其颓,哲人其萎’的成语,在祭文挽联哀诗中随处露脸。”亦省作“ 泰山頽 ”。 唐 王湾 《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诗:“泣为 洹水 化,叹作 泰山 頽。”词语解释:扺颓
犹抵陒。《后汉书·皇甫嵩传》:“赫然奋发,因危扺穨……移宝器於将兴,推亡 汉 於已坠,实神机之至会,风发之良时也。”一本作“抵頽”。词语解释:消颓 拼音:xiāo tuí
消极颓废。 郭沫若 《水平线下·到宜兴去》:“ 宜兴 人的精神像这样无形地消颓下去,不比五百倍 杨春普 的兵和 白宝山 的兵的骚扰还要厉害吗?”词语解释:坻颓
见“ 坻隤 ”。
词语解释:坻隤 拼音:dǐ tuí
亦作“ 坻穨 ”。 山崩;山崩之声。 汉 扬雄 《解嘲》:“功若 泰山 ,响若坻隤。”《汉书·扬雄传下》作“阺隤”。 颜师古 注:“阺,音氐。 巴蜀 名山旁堆欲堕落曰阺。”《文选·左思〈吴都赋〉》:“有殷坻頽於前,曲度难胜。” 刘逵 注:“坻頽,崩声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引作“坻穨”。词语解释:玉倒山颓 拼音:yù dǎo shān tuí
谓酒醉。 清 刘献廷 《兰阴午日韵限垂碑扅醿榰》:“祇应酩酊红榴下,玉倒山頽不用榰。”参见“ 玉山倒 ”。
词语解释:玉山倒 拼音:yù shān dǎo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因以“玉山倒”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态。 唐 李白 《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 人 推。” 宋 苏辙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诗:“烛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 宋 柳永 《小镇西犯》词:“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处,落日眠芳草。”词语解释:坏颓 拼音:huài tuí
崩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