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颓然 拼音:tuí rán
(1).和顺貌。《北史·文苑传·庾信》:“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頽然,有过人者。”《新唐书·回諲传》:“性静慎,勤总吏职,诸僚或出游, 諲 独頽然据案,鉤视簿最, 翰 益亲之。” 宋 苏轼 《保母杨氏墓志铭》:“年三十,始隶 苏氏 ,頽然顺善也。”
(2).颓放不羁貌。《南史·贺琛传》:“ 琛 了不酬答,神用頽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琴趣》:“如 孙登 弹琴,頽然自得,风神超迈,若游六合之外者。”《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诗文,初尚才情,晚年頽然自放,谓后人知我不在此,论者伤之。” 陈田 《明诗纪事丙籤·丁镛》:“ 凤仪 耽诗,尤爱佳山水,生平多出宿山寺,栖託清旷,焚香对书,頽然自适。”
(3).坍塌貌。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夫人已归,则废寺頽然。”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卢植墓》:“ 涿 境东南有 汉 卢植 墓,土人呼为 南臺 。 金 王寂 诗:‘ 南臺 故址今頽然, 汉 卢植 墓疑相传。’”
(4).倒下貌。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觴满酌,頽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谁识我为我,宾主各頽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八:“不如饮一斗,頽然便就醉,执法在前无所畏。” 艾青 《生命》诗:“它将鼓舞自己,直到颓然地倒下!”
(5).委靡不振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忽觉两耳中有车马声,因頽然思寝。头纔至席,遂有小车朱轮青盖,驾赤犊出耳中。” 明 文徵明 《晏起》诗:“林下将迎寡,頽然万事捐。” 清 龚自珍 《纵难送曹生》:“为之,且左右顾视,踆踆而独往,其愀然悲也夫!其頽然退飞也夫!”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二:“门外初秋早上的阳光,抹在我颓然的脸上。”
(6).衰老貌。 宋 王安石 《四皓》诗之二:“頽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 商山 中,一视 汉 与 秦 。”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纔四十,頽然如老翁。”
(7).糊涂无知貌。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论修养帖寄子由》:“而世之昧者,便将頽然无知,认作佛地。”一本作“頺然”。
穨然:1.寂静;寂然。 明 谭宗 《归度庾岭》诗:“穨然下横浦,灯火乱樵渔。”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穨然者犹穨于下,林林总总犹日奔攘于侧。”
(2).衰老貌。 清 彭允初 《〈汪子文录〉序》:“﹝ 汪子 ﹞顷屡困於乡举,髮秃,貌穨然老矣。”词语解释:颓垣
坍塌的墙。 南朝 宋武帝 《登作乐山》诗:“壤草凌故国,拱木秀頽垣。” 宋 苏轼 《濠州七绝·四望亭》:“頽垣破础没紫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会狱》:“宫槐古树閲沧田,挂寒烟,倚頽垣。” 艾青 《北方》诗:“村庄呀,山坡呀,河岸呀,颓垣与荒冢呀,都披上了土色的忧郁。”词语解释:颓龄 拼音:tuí líng
衰年;垂暮之年。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頽龄。” 南朝 齐 谢朓 《白石岩下径行田》诗:“旧业横海外,芜秽积穨龄。” 清 姚鼐 《大观亭》诗:“举目衰林如脱髮,几人採鞠制穨龄。”
頽齡:衰老之年。 晋 陶潜 《九日闲居》诗:“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頽龄。” 唐 温庭筠 《过孔北海墓二十韵》:“激扬思壮志,流落叹頽龄。” 郭沫若 《瓶》诗之三九:“我昨天还好像是个少年,却怎么便到了这样的颓龄!” 词语解释:颓波
1.向下流的水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芎杨子赴留都》诗:“頽波无停留,灵耀亦西驰。”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余不识 许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
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唐 李白 《上留田》诗:“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陈亮 《〈高士传〉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为高矣。”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岂真词笔挽頽波?侠骨行看渐折磨。”词语解释:颓墙
倒塌的墙垣。 清 陈梦雷 《寄答李厚庵百韵》:“空山寒白骨,落日照頽墻。”词语解释:颓玉
形容醉后的体态,如玉山倾颓。亦用为对醉人的美称。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诗:“满巵那可灌,頽玉不胜扶。” 宋 范仲淹 《赠张先生》诗:“朱絃冉冉奏,金醴迟迟倾。相劝 綺季 徒,頽玉信纵横。” 清 陈维崧 《解语花·咏美人捧觞和王元美韵》词:“軃烟鬟,縹色杯轻,帐里围頽玉。”参见“ 玉山倒 ”。
词语解释:玉山倒 拼音:yù shān dǎo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嵇叔夜 之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因以“玉山倒”形容人酒醉欲倒之态。 唐 李白 《襄阳歌》:“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 人 推。” 宋 苏辙 《闻王巩还京会客剧饮戏赠》诗:“烛花零落玉山倒,诗笔欹斜翠袖扶。” 宋 柳永 《小镇西犯》词:“酩酊谁家年少。信玉山倒。家何处,落日眠芳草。”词语解释:颓山
倒塌的山。多用以形容云颓之状。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十三:“哭市闻妖兽,頽山起怪云。” 倪璠 注:“《续汉志》曰:‘云如坏山,谓营头之星也。占曰:“营头之所坠,其下覆军杀将,流血千里。”’言 江陵 将陷,有妖异之徵也。” 宋 欧阳修 《答圣俞大雨见寄》诗:“夕云若頽山,夜雨如决渠。”参见“ 坏山 ”。
词语解释:坏山 拼音:huài shān
倒塌的山。《晋书·天文志中》:“黑气如坏山坠军上者,名曰营头之气……此衰气也。” 唐 刘禹锡 《平齐行》:“春来羣乌噪且惊,气如坏山墯其庭。”词语解释:颓颜 拼音:tuí yán
亦作“頺顏”。衰老的容貌。亦借指老年人。 唐 骆宾王 《于紫云观赠道士》诗:“羽盖徒欣仰,云车未可攀。只应倾玉醴,时许寄頽颜。” 唐 武元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诗:“岁月不堪相送尽,頽颜更被别离凋。” 宋 欧阳修 《送张生》诗:“一别相逢十七春,頽颜衰髮互相询。” 宋 朱熹 《石马斜川之集分韵赋诗得灯字》:“頺颜感川徂,稚齿欢年增。”
穨顔:犹衰颜。容颜衰老。 清 姚鼐 《一青仲孚往金陵访属耕南三丈消息》诗:“城中前辈尽穨颜,混迹 刘伶 尚闭关。”词语解释:颓年 拼音:tuí nián
犹言衰老之年。 晋 陆机 《愍思赋》:“乐来日之有继,伤頽年之莫纂。” 唐 李商隐 《幽居冬暮》诗:“急景忽云暮,頽年寖已衰。” 清 文德翼 《池口阻风》诗:“頽年自笑沧洲客,破浪那能万里期。”
穨年:老年,暮年。 晋 陆机 《愍思赋》:“乐来日之有继,伤穨年之莫纂。”一本作“ 頽年 ”。词语解释:颓阳
落日。《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頽阳照通津,夕阳曖平陆。” 吕延济 注:“頽阳,落日也。” 唐 李白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诗:“剑舞转頽阳,当时日停曛。” 明 夏完淳 《寒城闻角赋》:“浮云亭亭而去马,頽阳萧萧而入衣。”词语解释:颓纲
衰败的纲纪。《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作此诗〉之四》:“頽纲既振,品物咸秩。” 刘良 注:“振,整也。言頽落纲纪既整,品物皆有次序。” 唐 李白 《明堂赋》:“廓区宇以立极,缀苍顥之頽纲。” 王琦 注:“《穀梁传疏》:上下无序,纲纪頽坏,故曰頽纲。” 唐 杨士勋 《〈穀梁传〉序》:“拯頽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词语解释:颓俗
颓败的风俗。《后汉书·胡广传》:“ 广 才略深茂,堪能拨烦,愿以参选,纪纲頽俗,使束脩守善,有所劝仰。”《魏书·游明根传》:“卿独秉冲操,居今行古,有 魏 以来,首振頽俗。” 明 张居正 《三辞恩命疏》:“贪进之戒,臣先犯之,何以率先百僚,表正頽俗?” 胡韫玉 《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诗:“俎豆奉典型,力与頽俗抗。”词语解释:颓风
颓败的风气。《文选·桓温〈荐谯元彦表〉》:“足以镇静頽风,轨训嚣俗。” 吕延济 注:“頽,坏。” 唐 王勃 《拜南郊颂》序:“遂能发轩庭之景曜,躡 隋 运之頽风。”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七章:“今当力矫旧弊,大挽頽风。”词语解释:颓云 拼音:tuí yún
下坠的云。 晋 傅玄 《正都赋》:“修袖连娟,长裙繽纷,起若翔龙,降若頽云。”一本作“ 穨云 ”。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焚轮虹霓寝其祅,頽云商羊戢其翼。”
穨雲:1.柔软的云。亦以喻指女子松柔的发髻。 唐 崔融 《嵩山启母庙碑》:“玄女以明月为珠,素女以穨云作髻。” 清 陈裴之 《香畹楼忆语》:“抛却鸳衾兜凤舄,髻子穨云乍綰。”
(2).坠落的云。参见“ 穨云駃雨 ”。
词语解释:颓云駃雨
犹言崩云快雨。谓云层崩坠,大雨倾盆而下。《太平广记》卷九七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从谏》:“忽一日,穨云駃雨,霆击石傍大檀。”词语解释:颓靡
委靡;衰败。 晋 庾阐 《浮查赋》:“故能紆餘盘骪,森萧頽靡,阳飘飈结,华裂水洒。” 唐 陈子昂 《汉州雒县令张君吏人颂德碑》:“则我府君当钦明之世,承苛慝之烬,缉頽靡之餘。” 明 归有光 《与周淀山书》之三:“不顾纪纲决裂,风俗頽靡,人心纷乱而莫可收拾。” 李大钊 《警告全国父老书》:“ 民国 初年,朝野上下之忘仇寡耻,徒事内争,颓靡昏罔之人心也。”词语解释:颓光
犹馀晖。比喻暮年。 唐 李白 《短歌行》:“富贵非所愿,为人驻頽光。” 明 高启 《次韵倪云林见寄》之二:“任旷岂能谐薄俗?养和且为驻頽光。”词语解释:颓景
夕阳。 明 李东阳 《杂诗》之一:“凉飈激頽景,奄忽不可攀。”词语解释:颓基
指建筑物废弃的地基。 晋 陶潜 《拟古》诗之四:“頽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宋 朱熹 《武夷七咏·趋真亭》:“危亭久已倾,祗有頽基在。”词语解释:颓墉 拼音:tuí yōng
崩塌的城墙;败垣。 唐 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诗:“頽墉寒崔集,荒堞晚乌惊。” 唐 张籍 《沉千运旧居》诗:“汝北君子宅,我来见頽墉。” 词语解释:颓圮 拼音:tuí pǐ
(1).坍塌。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暮抵一古废兰若,相与投宿,墻屋頽圯,寂无人声。”《明史·毕懋康传》:“二闸创自 永乐 初,日久頽圮,急宜修复。” 阿英 《津平日记选》:“屋似前 民国 所建,已颓圮。”
(2).败坏。 唐 罗隐 《谗书·梅先生碑》:“ 汉成帝 时,纲纽頽圮,先生以书諫天子者再三。” 宋 梅尧臣 《吊李膺辞》:“痛 汉 纲之頽圮兮,又何毁乎贤哲。” 宋 朱熹 《山北纪行》诗:“百世踵谬讹,彝伦日頽圮。”词语解释:颓流
水势下流。 汉 刘向 《九叹·远逝》:“頽流下陨,身日远兮。”词语解释:颓运
衰败的命运。《北史·周纪上·明帝》:“拯彼流亡,匡兹頽运。”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诗:“赤伏起頽运,卧龙得 孔明 。”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頽运方至,变故渐多。”词语解释:颓废 拼音:tuí fèi
(1).倾圮荒废。《后汉书·翟酺传》:“太尉 赵熹 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頽废,至为园採芻牧之处,宜更修缮,诱进后学。”一本作“ 穨废 ”。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太清宫玉石像》:“丞相 范阳公 为 太清宫 使,因命葺修頽废之所,工役掘地,得玉石人。” 明 李介 《天香阁随笔》卷一:“且其地原有 二贤祠 ,今虽頽废,而双冢屹然见存。”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虽然有的只是颓废剥落的城垣宫殿,却都令人起一种‘仰首欲攀低首拜’之思,可爱可敬的五千年的故国呵!”
(2).衰颓废弛。《明史·周嘉谟等传赞》:“ 光 熹 之际,朝廷多故。又承 神宗 頽废之餘,政体怠弛,六曹罔修厥职。”
(3).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一个穿着灰布棉袍、留着一头颓废的长发、有个长而难看的驴脸,约莫三十岁的男子说了话。”
穨廢:颓毁荒废。《后汉书·翟酺传》:“太尉 赵熹 以为太学、辟雍皆宜兼存,故并传至今。而顷者穨废至为园採芻牧之处。”词语解释:颓侵
逐渐衰退。《文选·范晔〈乐游应诏诗〉》:“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頽侵。” 张铣 注:“谓年力老弱不能行也。” 宋 朱熹 《与郭冲晦书》:“虽幸有闻於师友,而行之不力,荏苒頽侵,今犬马之年五十有一矣。”词语解释:颓堕
谓精神颓废衰惫。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泊与淡相遭,頽堕委靡,溃败不可收拾,则其於书得无象之然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三》:“为政而至於不为民信,则号令日轻,纪纲日弛,赏不足劝,而罚不可惩,委靡頽堕,无事不能立矣。” 清 黄宗羲 《万贞一诗序》:“彼以为温柔敦厚之诗教,必委蛇頽堕。”
颓败崩溃。 清 王晫 《今世说·德行》:“徧询 谢茂秦 葬处,得之南门外二十里,见小冢頽堕荒草中,为赋诗弔之。”参见“ 頽隳 ”。
词语解释:颓隳
败坏。 宋 苏辙 《题南都留守妙峰亭》诗:“清冷久沮洳,文雅空頽隳。” 明 王廷相 《雅述下》:“幸君臣政化清平,无衅而起,但稍有頽隳,以侵纪纲。” 严复 《原强》:“今也彼亦以其法与吾法遇,而吾法乃頽隳蠹朽瞠乎其后也。”一本作“穨堕”。词语解释:颓弊 拼音:tuí bì
(1).败坏。 唐 元结 《元谟》:“臣曾记有説风化頽弊,或以之兴,或以之亡者,不知何代君臣。”
(2).破败。《宣和遗事》后集:“有屋数十间,皆頽弊,廊廡若官,篱落疎虞,不类人居。”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而岁月既深,寝至頽弊。”词语解释:颓思 拼音:tuí sī
愁思,伤感。《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頽思而就牀。” 李善 注:“《广雅》曰:‘頽,坏也。’言坏其思虑而就牀。” 晋 葛洪 《抱朴子·勗学》:“愍俗者所以伤心而长慨,忧道者所以含悲而頽思也。” 唐 王维 《林园即事寄舍弟紞》诗:“頽思茅簷下,弥伤好风景。” 词语解释:颓唐 拼音:tuí táng
(1).衰微貌;萧索貌。《文选·王褒〈洞箫赋〉》:“頽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 李善 注:“頽唐,陨坠貌。” 吕向 注:“隤 頽 唐,声微也。” 清 杜岕 《锺山积雪》诗:“气洁烟火围,頽唐冻岭互。” 朱自清 《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2).精神委靡不振的样子。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 夏侯太初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李安国 ‘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臣一介书生,不学无术;加以老病頽唐,未能补报涓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破落户的颓唐,是掉下来的悲声,暴发户的做作的颓唐,却是‘爬上去’的手段。”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颓唐一老僧,当窗缝破衲。”
穨唐:1.陨坠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李安国 穨唐如玉山之将崩。”
(2).委靡不振貌。 清 龚自珍 《语录》:“一则暮年穨唐,新亦无所见闻,而旧时所得,与精力而俱谢,此愚不肖之不及也。”词语解释:颓压
犹颓坏。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頽压。”参见“ 頽坏 ”。
词语解释:颓坏 拼音:tuí huài
(1).倾倒崩坏。《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始 嶷 以郡郛宇頽坏,更筑小坞。”《宋书·后妃传·文帝路淑媛》:“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顷年頽坏,日有滋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徽 商看见阁已頽坏,问道:‘如此好风景,如何此阁頽坏至此?’” 鲁迅 《野草·墓碣文》:“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
(2).废弛。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苟朝廷如此,犹望相公整顿頽坏,岂有出自相公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那时王纲頽坏,为君底失为君之道。” 清 姚鼐 《赠钱献之序》:“盖 魏 晋 之间,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頽坏,迄亡天下。”
穨壞:败坏。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大官不谈掌故,小臣不立风节,典法陵夷,纪纲穨坏,非一日之积,可胜痛哉!”词语解释:颓暮
衰老。 南朝 宋 谢灵运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辛苦谁为情,游子值頽暮。” 南朝 梁 任昉 《厉吏人讲学》诗:“曰余本疎惰,頽暮积榆柳。” 梁启超 《说动》:“用人不问贤不肖,而多方遏抑,少年意气之论兴,柄权则皆頽暮矣。”词语解释:颓缺
倒塌残缺。 宋 苏过 《飓风赋》:“补茅茨之罅漏,塞墙垣之頽缺。”词语解释:颓如
不矜持之貌。 隋 王通 《中说·礼乐》:“子谓 薛收 善接小人,远而不疎,近而不狎,頽如也。” 阮逸 注:“頽如,不矜持之貌。”词语解释:颓惰 拼音:tuí duò
(1).颓唐轻慢。 宋 沉括 《梦溪续笔谈》:“ 王荆公 赠弟 和甫 诗云:‘老我衔主恩,结草以为期。’言‘老我’则语有情,上下句皆有惜老之意。若作‘我老’,与‘老我’虽同,而语无情,诗意遂頽惰。”
(2).衰颓怠惰。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六:“近来用功,虽有是处,只是不曾着实理会,优游放过,所以頽惰昏塞,皆此故也。”《明史·骆问礼传》:“陛下当明作於上,敕诸臣奋励於下,以挽頽惰之风。”词语解释:颓节
流逝的年光。亦指年光流逝。 南朝 宋 谢灵运 《长歌行》:“徂龄速飞电,頽节騖惊湍。” 唐 武元衡 《秋日台中寄怀简侯僚》诗:“頽节风霜变,流年芳景侵。”词语解释:颓倒 拼音:tuí dǎo
(1).崩解。 清 魏源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前冰已裂后冰乘,一日玉山百頽倒。”
(2).颓丧潦倒。 蒋光慈 《馀痛》诗:“ 中国 人受洋人无礼的污辱也实在够了!为什么到今日还在忍受?为什么到今日还是颓倒?”词语解释:颓魄 拼音:tuí pò
残月。《文选·谢惠连〈秋怀诗〉》:“頽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李善 注:“魄,月魄也。”词语解释:颓毁 拼音:tuí huǐ
(1).坍塌毁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西有二石闕,虽经頽毁,犹高丈餘。”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其侧不远,有 如来井 及浴室,井犹充汲,室已頽毁。” 金 王若虚 《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明年 河 復,本观殿宇頽毁且尽,师次第缮完,寻復一新。”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浮图之始》:“荒芜頽毁,彫落略尽矣。”一本作“ 穨毁 ”。
(2).衰落败坏。《晋书·儒林传序》:“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頽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一本作“ 穨毁 ”。
穨毁:毁坏。《晋书·儒林传序》:“﹝ 有晋 ﹞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穨毁。”词语解释:颓岸
指山崩。《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岂特瞽史之异闕景,黔黎之怪頽岸乎?” 张铣 注:“谓岂独日蚀山崩可为变异之怪乎?” 唐 杜甫 《早起》诗:“帖石防頽岸,开林出远山。”一本作“隤岸”。词语解释:颓朽
破败。 唐 杜甫 《九成宫》诗:“荒哉 隋 家帝,製此今頽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 唐 有。”词语解释:颓落
1.坠落;下落。 三国 魏 曹植 《离缴雁赋》:“挂微躯之轻翼兮,忽頽落而离羣。”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 滍水 之北有积石焉,世谓 女灵山 ……北面有如頽落,劣得通步,好事者时有扳陟耳。”
2.崩塌;残破。《北史·外戚传·冯熙》:“ 洛阳 虽经破乱,而旧《三字石经》宛然犹在,至 熙 与 常伯夫 相继为州,废毁分用,大至頽落。”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外无四垣,堂陛頽落,牛羊入室,居民行商不来祭享。” 明 文徵明 《玄墓山探梅倡和诗序》:“虽有古刹名蓝,岁久頽落。”
3.衰落;衰败。 元 方回 《瀛奎律髓·梅圣俞〈较艺和王禹玉内翰〉》:“承平时省试诸公,例有倡和,於考校两不相妨……南渡以后,此风頽落,知举监试官,用从官言路之长,小试官四十餘人。” 清 顾炎武 《〈莱州任氏族谱〉序》:“问其恆产,而亦皆支撑以不至於頽落。” 老舍 《赵子曰》第四:“他平日奋斗的精神被这张悲痛的黑影遮掩得正像院中那株老树那样颓落。”词语解释:颓隳
败坏。 宋 苏辙 《题南都留守妙峰亭》诗:“清冷久沮洳,文雅空頽隳。” 明 王廷相 《雅述下》:“幸君臣政化清平,无衅而起,但稍有頽隳,以侵纪纲。” 严复 《原强》:“今也彼亦以其法与吾法遇,而吾法乃頽隳蠹朽瞠乎其后也。”一本作“穨堕”。词语解释:颓敝
1.破败。《后汉书·儒林传序》:“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舍頽敝,鞠为园蔬。”一本作“穨敝”。 清 姚鼐 《宁国府重修北楼记》:“惜故北楼之頽敝,命工飭之。”
2.败坏;衰敝。《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元年》:“ 玄 以 魏 末士风頽敝,上疏曰:‘臣闻先王之御天下,教化隆於上,清议行於下。’” 邹鲁 《中国同盟会》:“吾见夫人权頽敝者,其民多萎弱。”词语解释:颓发 拼音:tuí fā
谓毛发颓落。 唐 李白 《秋登巴陵望洞庭》诗:“瞻光惜頽髮,閲水悲徂年。”词语解释:颓衰
颓废衰弱。 清 杨端本 《岁饥行》之三:“道傍一老翁,頽衰形傴僂。” 殷夫 《夜的静……》诗:“我颓衰不如感伤的诗人,我勇猛不及气吞山河的战将。”词语解释:颓澜
犹颓波。比喻颓堕的风尚。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吾辈读书,即不能穷及理奥,决不可事禪悦,以助頽澜。” 清 方文 《施粥行赠曹二梁父》诗:“泚笔挥此诗,将以激頽澜。”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昭君》:“ 钱潁 题其图云:‘阴阳强合春风恶,山水含羞夜月寒。 胡 始下机开要路, 汉 终无力挽頽澜。’”词语解释:颓形
衰老的形体。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甘松桂之苦味,夷皮褐以頽形。”词语解释:颓老
衰老。 清 郑燮 《姑恶》诗:“姑曰幼不教,长大谁管拘?恃其桀傲性,将欺頽老躯。”词语解释:颓意
倦意。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娇应如在寤,頽意若含酲。”词语解释:颓岩
崩颓的岩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又东带 緑萝山 ,緑萝蒙羃,頽巖临水,实钓渚渔咏之胜地。”《隋书·食货志》:“ 金门 象闕,咸竦飞观,頽巖塞川,构成云綺。”词语解释:颓想
愁思。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词语解释:颓纵
犹颓放。《世说新语·雅量》“ 羊曼 拜 丹阳 尹,客来早者,并得佳设”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曼 頽纵宏任,饮酒诞节,与 陈留 阮放 等号 兖州 八达。”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康海》:“遂放浪自恣,徵歌选妓,於文章不復精思,诗尤頽纵。”词语解释:颓丧
消极;颓唐。《红楼梦》第七六回:“因又嘆道:‘诗固新奇,只是太頽丧了些!’” 杨朔 《火并》:“他的脸色惨白,神气十分颓丧,已经失去漂亮的光彩。”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六章:“从他的颓丧的样子看起来,他一定受过很大的磨折才逃跑回家来的。”词语解释:颓志 拼音:tuí zhì
谓意志消沉。 唐 韦应物 《郊居言志》诗:“何异林栖鸟,恋此復来还。世荣斯浊已,頽志亦何攀。”词语解释:颓放
志气消沉,行为放纵。 宋 范成大 《次韵庆充避暑水西寺》:“脱帽飞羽觴,頽放解天刑。”《宋史·陆游传》:“ 范成大 帅 蜀 , 游 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頽放,因自号 放翁 。”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而弟頽放无似,往来 吴 越 间,舟中之日居多。” 林之夏 《行路难》诗之四:“一梦落江湖,万缘尽頽放。”词语解释:颓沱
亦作“颓沱”。 水流向下宣泄。亦指向下宣泄的水流。 五代 齐己 《夏雨》诗:“頽沱来洞壑,汗漫入 瀟湘 。”词语解释:颓堑
荒废的沟堑。 唐 贾至 《旌儒庙碑》:“愍默頽堑,悲凉榛莽。”词语解释:颓壖
荒废的空地。 唐 韦应物 《登乐游庙作》诗:“頽壖久凌迟,陈迹翳丘荒。”词语解释:颓折 拼音:tuí shé
犹颓丧。《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 白氏 时时劝解道:‘大丈夫功名终有际会,何若頽折如此!’”词语解释:颓阘 拼音:tuí tà
颓废疲敝。 明 高攀龙 《答何府尊书》:“虽用人发帑,朝上夕下,而精神血脉,宫府先已不通,故百司一切穨闒。” 明 高攀龙 《与周季纯书》:“若静中復穨闒,则动中气浊,道体不显也。”
頽闒:萎靡闒茸。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时禁 元祐 学术甚厉,而以剽剥頽闒熟烂为文,博士弟子,更相授受,无敢异。”词语解释:颓裂 拼音:tuí liè
倾颓崩裂。《后汉书·桓帝纪》:“庚子, 岱山 及 博 尤来山 并頽裂。”一本作“ 穨裂 ”。
穨裂:崩裂。《后汉书·桓帝纪》:“庚子, 岱山 及 博 尤来山 并穨裂。”词语解释:颓响 拼音:tuí xiǎng
馀音。 晋 陆机 《招隐》诗:“哀音附灵波,頽响赴曾曲。” 晋 陆云 《登台赋》:“頽响逝而迕物兮,倾冠举而凌霄。”一本作“ 頽嚮 ”。
穨響:犹馀响。 南朝 宋 何承天 《朱路篇》:“逸韵腾天路,穨响结城阿。”词语解释:颓倚 拼音:tuí yǐ
(1).垂头倚靠。 唐 杜甫 《早发》诗:“涛翻黑蛟跃,日出黄霞映。烦促瘴岂侵,頽倚睡未醒。”
(2).坍塌倾侧。 清 恽敬 《谢南冈小传》:“所居老屋数间,上垣皆頽倚。”词语解释:颓迁
迁流。 唐 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诗之二:“良辰在何许,白日屡頽迁。”词语解释:颓漏
败坏破漏。 宋 叶适 《超然堂》诗:“宅舍空荒转頽漏,騶僕蓝缕常寒乞。”词语解释:颓浪
颓波。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百鸟翔禽,哀鸣相和,巡頽浪者,不觉疲而忘归矣。”参见“ 頽波 ”。
词语解释:颓波
1.向下流的水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若瀑布,頽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 明 徐阶 《送司封仲芎杨子赴留都》诗:“頽波无停留,灵耀亦西驰。” 清 王士禛 《分甘馀话》卷下:“余不识 许中丞 ,即此一事,真頽波中砥柱也。”
2.比喻衰颓的世风或事物衰落的趋势。 唐 李白 《上留田》诗:“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陈亮 《〈高士传〉序》:“惟其屹然立於頽波靡俗之中,可以为高矣。” 高旭 《自题〈未济庐诗集〉》诗:“岂真词笔挽頽波?侠骨行看渐折磨。”词语解释:颓坼
颓败坼裂。 唐 杜牧 《偶游石盎僧舍》诗:“益鬱乍怡融,凝严忽頽坼。”词语解释:颓挫 拼音:tuí cuò
(1).坍塌挫毁。 唐 韩愈 《合江亭》诗:“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頽挫。”
(2).犹颓折。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至於壮心頽挫,但求服末路之盐车,完雕虫之故业。”词语解释:颓弛 拼音:tuí chí
犹废弛。《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先是, 益州 牧 刘璋 纲维頽弛, 周瑜 、 甘寧 并劝 权 取 蜀 。”《宋书·武帝纪中》:“画一之制,渐用頽弛。” 宋 苏轼 《论赏罚及修河事》:“而纪纲頽弛,媮懒成风,则千万人受其害,此得为仁乎?”
穨弛:脱落;弃置。 清 朱仕琇 《乐闲图序》:“先生年五十一,正古人服官政之年,韜櫝藏器,未竟其施,乃穨弛朝服,黑髮坚齿,与二三野者,磯钓岫游。”词语解释:颓败 拼音:tuí bài
(1).破败。《宋书·长沙景王道怜传》:“于时土境荒毁,人民彫散,城郭頽败,盗贼公行。”《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将鐘磬毁为兵器,花果伐为樵苏;以此寺遂頽败。” 萧红 《生死场》三:“经过一些荒凉的家屋,经过几座颓败的小庙。”
(2).犹颓废。 明 李东阳 《澹轩记》:“苟合气於漠,寂寞无如 庄子 ;与泊相遭,頽败委靡,散漫不可收拾,如 释氏 ,亦何取乎澹而为之也?” 清 曾国藩 《覆彭丽生书》:“年来饱更世故,又经忧患,齿髮稍侵,精神頽败。” 王西彦 《曙》:“额角上染着颓败晦黯的颜色,眼眶也更其深陷了。”
(3).腐败;衰败。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而风流日以坠失,士俗日以頽败,官无素望,人无定品。” 清 管同 《饿乡记》:“自 战国 秦 汉 后,教化不行,风俗頽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家运頽败起来,便接二连三地出些古怪事。” 殷夫 《上海礼赞》诗:“你是趋向颓败,你是需经一次诊探!”
穨敗:犹败坏。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教化陵夷,风俗穨败。”一本作“ 頽败 ”。词语解释:颓坏 拼音:tuí huài
(1).倾倒崩坏。《三国志·蜀志·张嶷传》:“始 嶷 以郡郛宇頽坏,更筑小坞。”《宋书·后妃传·文帝路淑媛》:“而塋隧之所,山原卑陋,顷年頽坏,日有滋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徽 商看见阁已頽坏,问道:‘如此好风景,如何此阁頽坏至此?’” 鲁迅 《野草·墓碣文》:“我绕到碣后,才见孤坟,上无草木,且已颓坏。”
(2).废弛。 宋 王谠 《唐语林·方正》:“苟朝廷如此,犹望相公整顿頽坏,岂有出自相公者。”《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那时王纲頽坏,为君底失为君之道。” 清 姚鼐 《赠钱献之序》:“盖 魏 晋 之间,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頽坏,迄亡天下。”
穨壞:败坏。 清 龚自珍 《上大学士书》:“大官不谈掌故,小臣不立风节,典法陵夷,纪纲穨坏,非一日之积,可胜痛哉!”词语解释:颓氓
颓丧的人。 宋 梅尧臣 《唐寺丞知南雄州》诗:“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頽氓。”词语解释:颓褫 拼音:tuí chǐ
犹废弛。《魏书·元徽传》:“时 灵太后 专制,朝纲頽褫。”词语解释:颓亏 拼音:tuí kuī
毁坏。 汉 崔琦 《外戚箴》:“爰暨末叶,渐已頽亏,贯鱼不敍,九御差池。”
穨虧:衰败缺损。《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爰暨末叶,渐已穨亏。贯鱼不叙,九御差池。”词语解释:颓陀 拼音:tuí yǐ
(1).崩溃。 宋 叶适 《连州开楞枷峡记》:“及 梁山 頽阤,重人乃以为国君当自贬损,不敢言修治。”
(2).衰颓。 清 钱谦益 《史玉池太常六十序》:“士气頽阤,国论峭急。”词语解释:颓陁 拼音:tuí tuó
崩坏。《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朝廷日乱,纲纪穨陁。”词语解释:颓伤 拼音:tuí shāng
精神委靡,耽于忧伤。 洪深 《〈飞将军〉跋》:“将士们因为疲劳,或因神经过度受刺激,而颓伤,而放肆,而变态,而生活浪漫化。” 聂绀弩 《兔先生的发言》:“兔先生饱经伤乱,精神渐渐颓伤。”词语解释:颓云駃雨 拼音:tuí yún kuài yǔ
犹言崩云快雨。谓云层崩坠,大雨倾盆而下。《太平广记》卷九七引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从谏》:“忽一日,穨云駃雨,霆击石傍大檀。”词语解释:颓向 拼音:tuí xiàng
见“ 頽响 ”。
词语解释:颓响 拼音:tuí xiǎng
馀音。 晋 陆机 《招隐》诗:“哀音附灵波,頽响赴曾曲。” 晋 陆云 《登台赋》:“頽响逝而迕物兮,倾冠举而凌霄。”一本作“ 頽嚮 ”。
穨響:犹馀响。 南朝 宋 何承天 《朱路篇》:“逸韵腾天路,穨响结城阿。”词语解释:颓剥 拼音:tuí bāo
颓坏剥落。《新唐书·蒋乂传》:“帝尝登 凌烟阁 ,视左壁頽剥,题文漫缺,行纔数字,命録以问宰相,无能知者。”词语解释:颓竞 拼音:tuí jìng
犹奔竞。《宋书·临川王道规传》:“潜居研志,耽情坟籍,亦足镇息頽竞,奬勗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