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头颅的颅额颅豹颅髑颅当颅方足圆颅秃颅
枯颅圆颅丰颅挣额颅髡颅方趾圆颅彘颅确颅

词语解释:头颅  拼音:tóu lú
(1).亦作“ 头卢 ”。骷髅。《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於境。” 鲍彪 注:“颅,首骨。”《汉书·武五子传赞》:“暴骨 长城 之下,头卢相属於道。” 颜师古 注:“卢,頟骨也。” 清 阎尔梅 《题剑阁》诗:“徧地头颅生鬼火,空村瓦砾絶人烟。”
(2).脑袋。《后汉书·袁绍传》:“卿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 宋 贺铸 《题汉阳招真亭》诗:“玄津炼出太阳酥,丰茸胎髮蒙头颅。”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十一:“吾二人头颅,儻再落幺么手,如国体何?” 何香凝 《回忆廖仲恺》一:“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 中华 史上名。”
词语解释:枯颅  拼音:kū lú
(1).秃顶,光头。 宋 朱松 《九日送僧归龙山》诗:“枯颅一任君披拂,寄语 龙山 落帽风。” 宋 陆游 《纵笔》诗之二:“摇齿復牢堪决肉,枯颅再茁已胜簪。”
(2).指骷髅。 苏曼殊 《遯迹记》:“不慧諦观,累累白骨,的的枯颅,与月争光而已。”
词语解释:的颅  拼音:de lú
见“ 的卢 ”。
词语解释:的卢  拼音:dì lú
亦作“ 的颅 ”。 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表 疑其心,阴御之” 裴松之 注引《世语》:“ 备 屯 樊城 , 刘表 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 备 宴会, 蒯越 、 蔡瑁 欲因会取 备 , 备 觉之,伪如厠,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 襄阳城 西 檀溪 水中……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晋书·庾亮传》:“初, 亮 所乘马有的颅, 殷浩 以为不利于主,劝 亮 卖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尚寳 道:‘老先生岂不闻马有 的卢 能妨主,手版能作人君的故事么?’” 清 赵翼 《哭铁骡》诗:“爰作我的卢,不许僮僕叱。”
词语解释:圆颅  拼音:yuán lú
头颅。借指人。《太平广记》卷四一二引 五代 范资 《玉堂闲话·竹实》:“百万圆颅,活之于贞筠之下。”
词语解释:额颅  拼音:é lú
额头。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你矁我一矁黥了你那额颅,扯我一扯削了你那手足。”《儒林外史》第四回:“才出得县门,那鸡屁股里刮喇的一声,屙出一抛稀屎来,从额颅上淌到鼻子上,鬍子沾成一片,滴到枷上。”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章:“她是一个忠厚朴实的闺女,额颅像她妈,颧骨、嘴唇和鼻梁,都像 梁三老汉 。”
词语解释:丰颅  拼音:fēng lú
犹大头。 汉 刘桢 《鲁都赋》:“颁首华尾,丰颅重齗。” 晋 傅玄 《走狗赋》:“丰颅促耳,长叉缓口。”
词语解释:豹颅  拼音:bào lú
形容人的头圆。豹,团头。《清史稿·文苑传三·李兆洛》:“ 兆洛 短身硕腹,豹颅刚目,望之若不可近,而接人和易,未尝疾言遽色。”
词语解释:挣额颅
修饰头面
词语解释:髑颅  拼音:dú lú
即髑髅,指死人的头。 清 黄景仁 《冬青树引和谢皋羽别唐珏韵》:“西来妖慧曳长尾,髑髗夜走沥龙髓。”参见“ 髑髏 ”。
词语解释:髑髅  拼音:dú lóu
(1).头骨。多指死人的头骨。《庄子·至乐》:“ 庄子 之 楚 ,见空髑髏。” 三国 魏 曹植 《髑髅说》:“顾见髑髏,块然独居。” 宋 苏轼 《髑髅赞》:“黄沙枯髑髏,本是桃李面。”
(2).指死人的头。 唐 杜甫 《戏作花卿歌》:“ 子璋 髑髏血模糊,手提掷还 崔大夫 。” 清 秋瑾 《红毛刀歌》:“遭斯刃者凡几辈?髑髏成羣血涌涛。”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阿呀!一个髑髅。这是怎的?”参见“ 骷髏 ”。
词语解释:骷髅  拼音:kū lóu
(1).无皮肉毛发的全副死人骨骼或头骨。《西游记》第二七回:“ 唐僧 大惊道:‘ 悟空 ,这个人纔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髏?’” 明 王錂 《寻亲记·局骗》:“他道我是活骷髏,不是旧日才郎。”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六篇:“其女 月孛 有骷髏骨,击之敌头即痛,二日死。”
(2).泛指尸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六·元末僧》:“尝记 元 僧有诗云:‘百丈巖头掛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老僧脚底从来阔,未必骷髏就此埋。’”《红楼梦》第九三回:“见了无数女子,説是都变了鬼怪似的,也有变做骷髏儿的。”
(3).比喻瘦成皮包骨的人。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未哩,纔瘦到眉眶,少不的要眼儿深,鼻儿高,齿儿空,唇儿旷也,纔算个病骷髏。”
(4).借指鬼魂。 清 杜岕 《烈哉汪氏妇》诗:“唯有江水汤汤似鼓鸣,黄昏月黑骷髏语。”
词语解释:髡颅  拼音:kūn lú
亦作“髠颅”。 剃去头发,光头。 明 邵璨 《香囊记·起兵》:“皤皤娑娑,髠颅扰扰舞番童;络络绎绎,搥髻纷纷走胡妇。”
词语解释:当颅  拼音:dāng lú
见“ 当卢 ”。
词语解释:当卢  拼音:dāng lú
(1).亦作“ 当颅 ”。马首的镂金饰物。因饰于马额中央,故称。《诗·大雅·韩奕》“鉤膺鏤鍚” 汉 郑玄 笺:“眉上曰鍚,刻金饰之,今当卢也。” 孔颖达 疏:“鍚马面当卢,刻金为之。所谓鏤鍚当卢者,当马之额,卢在眉眼之上,所谓鏤鍚指此文也。” 北周 王褒 《日出东南隅行》:“高箱照云母,壮马饰当颅。”
(2).同“ 当壚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相如 与俱之 临邛 ,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 文君 当卢。” 颜师古 注:“卖酒之处累土为卢以居酒瓮,四边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锻卢,故名卢耳。” 王先谦 补注:“字当作‘壚’,通作‘鑪’,‘卢’则文省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当鑪”。
词语解释:方趾圆颅  拼音:fāng zhǐ yuán lú
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南史·陈纪上·高祖》:“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圆颅,万不遗一。”《陈书·高祖纪上》作“方足圆颅”。
词语解释:方足圆颅  拼音:fāng zú yuán lú
见“ 方趾圆颅 ”。
词语解释:方趾圆颅  拼音:fāng zhǐ yuán lú
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南史·陈纪上·高祖》:“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圆颅,万不遗一。”《陈书·高祖纪上》作“方足圆颅”。
词语解释:彘颅  拼音:zhì lú
见“ 彘首 ”。
词语解释:彘首  拼音:zhì shǒu
亦称“ 彘卢 ”。亦称“ 彘颅 ”。 草名。又名天名精。《尔雅·释草》“茢薽,豕首” 郭璞 注引《本草》:“彘卢,一名蟾蠩兰。”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其陆卉则紫鳖、緑葹、天著、山韭、鴈齿、糜舌、牛脣、彘首。”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天名精》:“天名精乃天蔓菁之讹也。其气如豕彘,故有豕首、彘颅之名。”
词语解释:秃颅  拼音:tū lú
犹秃头。亦指和尚。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庵僧 慈明 甚夸西南一带峯岫,不减 石笋矼 ,有‘秃颅朝天’、‘ 达摩 面壁’诸名。”
词语解释:确颅  拼音:què lú
谓马额生有白毛。 三国 魏 刘劭 《赵都赋》:“良马则……飞兔褭斯,常驪紫燕,丰鬒确颅,龙身鵠颈。”参见“ 的卢 ”。
词语解释:的卢  拼音:dì lú
亦作“ 的颅 ”。 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表 疑其心,阴御之” 裴松之 注引《世语》:“ 备 屯 樊城 , 刘表 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 备 宴会, 蒯越 、 蔡瑁 欲因会取 备 , 备 觉之,伪如厠,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 襄阳城 西 檀溪 水中……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晋书·庾亮传》:“初, 亮 所乘马有的颅, 殷浩 以为不利于主,劝 亮 卖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 尚寳 道:‘老先生岂不闻马有 的卢 能妨主,手版能作人君的故事么?’” 清 赵翼 《哭铁骡》诗:“爰作我的卢,不许僮僕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