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删平声 [jiān,中间][yān,赤黑色][《集韵》昨闲切。窄也。][bān pān][《广韵》《集韵》阻顽切。伏也。][guān,纶巾][與班同,還反也。又分也,賜也。][guān,同瘝][xián jiān]
共15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顽石顽心顽冥顽鲁顽嚣顽顽顽俗顽父嚚母
顽云顽皮顽懦顽仆顽愁顽疾顽奴顽游
顽钝顽民顽嚚顽固顽滞顽涎顽卤顽查
顽痴顽童顽凶顽铁顽陋顽狡顽颜顽梗
顽空顽夫顽麻顽犷顽福顽飔顽聋顽忽
顽健顽鄙顽坐顽碧顽阳顽悖顽瞑顽猾
顽疏顽躯顽恶顽狠顽薄顽山顽蒙顽玩
顽愚顽质顽顿顽金顽艳顽昏顽提顽涩
顽铜顽矿顽痹顽朴顽违顽横顽燥顽奔
顽然顽仙顽璞顽拙顽飙顽昧顽焰顽悍

词语解释:顽石  拼音:wán shí
(1).未经斧凿的石块;坚石。 唐 元稹 《谕宝》诗之二:“圭璧无 卞和 ,甘与顽石列。” 明 王錂 《寻亲记·惩恶》:“有名岂在鐫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闻一多 《红烛·剑匣》:“我不要学轻佻的 李将军 ,拿他的兵器去射老虎,其实只射着一块僵冷的顽石。”
(2).比喻恶人。 郭小川 《春歌》之三:“全世界天兵征腐恶,能把一切顽石研成粉末。”
词语解释:顽云  拼音:wán yún
密布不散的乌云。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苦雨见寄》:“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 金 曹之谦 《风雪障面图》诗:“顽云暗空雪正飞,老木殭折溪流澌。” 吴梅 《莫更二首和小洲》之二:“孔雀东南才避地,顽云西北又高楼。”
词语解释:顽钝  拼音:wán dùn
(1).不锋利的器物。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礪之旁多顽钝。”《晋书·张载传》:“是以駑蹇望风而退,顽钝未试而废。”
(2).愚昧迟钝。 汉 班固 《白虎通·辟雍》:“顽钝之民,亦足以别於禽兽而知人伦。” 宋 陈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某顽钝只如此,日逐且与后生寻行数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周克昌》:“问所学,则顽钝如昔。” 叶圣陶 《火灾·饭》:“孩子们真顽钝,他们竟不能感应 吴先生 的心,暂耐这一刻。”
(3).指愚昧而迟钝的人。 清 刘大櫆 《祭望溪先生文》:“诱而掖之,振聵开愚,卒令顽钝,稍识夷途。”
(4).圆滑而无骨气。《史记·陈丞相世家》:“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 汉 。”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犹无廉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嘉定玉玺》:“爵禄,天下之公器也,岂顽钝亡耻者可攫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八:“ 李三 只是忍着羞,皮着脸,凭他擘面啐来,只是顽钝无耻,挨在帮里。” 梁启超 《新民说》八:“夫人而至於唾面自乾,天下之顽钝无耻,孰过是焉!”
(5).犹蹉跎。谓虚度光阴。 清 黄宗羲 《辞祝年书》:“乃不意顽钝岁月,遂赢先公之十七。”
词语解释:顽痴  拼音:wán chī
愚钝无知。 唐 韦应物 《逢杨开府》诗:“一字都未识,饮酒肆顽痴。” 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这孩儿,便顽痴,有十分不是伤触着你。” 清 曹寅 《题吹箫美人图赠亮生》诗之一:“想见琴清茶嫩处,有人批颊駡顽痴。”
词语解释:顽空  拼音:wán kōng
(1).佛教语。指一种无知无觉的、无思无为的虚无境界。 宋 范成大 《钓池口阻风迷失港道》诗:“蒲团坐煖看香篆,作止任灭如顽空。”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盖顽空,则顽然无知之空,木石是也。” 明 李贽 《观音问·答自信》:“若无山河大地,则清浄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继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 梁启超 《说动》:“此数义,至取象於师子,而於柔静无为者,则斥为顽空,为断灭;为九十六种外道。”
(2).对佛老之学的贬称。 清 王夫之 《家世节录》:“ 万历 间,为新建学者甚盛,淫于浮屠。先君敦尚践履,不务顽空。”
词语解释:顽健  拼音:wán jiàn
身体强壮。多为自谦之辞。《北梦琐言》卷八引 唐 李德裕 《遗段少常成式书》:“自到 崖州 ,幸且顽健。” 宋 陆游 《东窗小酌》诗之二:“徒行有客惊顽健,烂醉无人笑老狂。” 鲁迅 《书信集·致李秉中》:“由许多友人之助,始脱身至 英 租界,一无所携,只自身及妇竖共三人耳。幸俱顽健,可释远念也。”
词语解释:顽疏  拼音:wán shū
亦作“ 顽疎 ”。
(1).愚钝而懒散。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咨予不淑,婴累多虞。匪降自天,实由顽疎。”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谬荷灵启,垂授真法,但肉人顽疎,修行多替。” 唐 刘长卿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诗:“佐郡愧顽疏,殊方亲里閭。” 宋 王安石 《答林中舍启》之二:“敢图风谊,远损书辞,仰衔存爱之隆,实重顽疏之过。”
(2).愚钝而懒散者。多用作自谦之辞。 唐 白居易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词语解释:顽愚  拼音:wán yú
(1).顽劣愚钝。《后汉书·律历志下》:“及王德之衰也,无道之君乱之於上,顽愚之史失之於下。” 唐 卢仝 《月蚀诗》:“密邇玉几前擘坼,奏上臣 仝 顽愚胸。”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出来的越顽愚,忒乖疎,便有 文宣王 哲剑难拘束。”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顽愚之道行,伪诈之势逞。”
(2).指顽劣而愚钝的人。 汉 王充 《论衡·剌孟》:“谓 孔子 之徒, 孟子 之辈,教授后生,觉悟顽愚乎?已有 孔子 ,己又以生矣。”
词语解释:顽铜  拼音:wán tóng
生锈的铜。 宋 梅尧臣 《日蚀》诗:“不觉有物来晦昧,团团一片如顽铜。” 宋 苏舜钦 《览照》诗:“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
词语解释:顽然  拼音:wán rán
(1).愚钝无知貌。 唐 韩愈 《答张籍书》:“顽然不入者,亲以言諭之。” 清 戴名世 《〈困学集〉自序》:“况余才质鲁钝,顽然无所得於心。”
(2).自然质朴貌。 明 袁宏道 《与陶石篑书》:“ 西山 若无诸大梵刹,便顽然一冈矣。”
(3).顽固而不知变通貌。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政府诸公》:“昔 日本 当 明治 十一二年以后,人民之要求国会者风起水涌,其政府顽然不动。”
词语解释:顽心  拼音:wán xīn
(1).愚妄之性。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戚密学 ﹞作諭民诗五十絶……以申规警,立限曰:讽诵半年,顽心不悛,一以苛法治之。果因此诗狱讼大减。” 宋 洪迈 《夷坚丙志·楚州陈道人》:“吾向来所戒如何,而乃顽心不改。”
(2).坚韧不拔的信念。 沉砺 《沪上度端阳》诗:“ 阮 嵇 懒缘何事?未许顽心寸寸灰。”
词语解释:顽皮  拼音:wán pí
(1).坚硬的表皮。《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皮日休文集·皮日休》:“ 唐 皮日休 尝謁 归仁绍 ,数往而不得见。 皮 既心有所慊,而动形於言,因作《咏龟诗》:‘硬骨残形知几秋,尸骸终不是风流。顽皮死后钻须遍,都为平生不出头。’”此指龟甲。
(2).厚而坚的皮囊。指人的躯壳。 唐 寒山 《诗》之二四二:“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人能清静常存息,寸心无地皆归。壶里乾坤只自知,空忙杀这顽皮。”
(3).形容坚韧。 清 李渔 《风筝误·闺哄》:“亏了一双顽皮的耳朵,炼出一副忍耐的心胸,习得吵闹为常,反觉平安可诧。”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我们月中的树儿都是鲜葳葳的、嫰禾禾的,便用指甲儿也可以掐弹得破,偏这树儿才这么顽皮呢!”
(4).形容人的性情刁顽,无赖。《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当初只説娶过良善人家女子,谁想娶这个没规矩、没家法、长舌顽皮村妇!”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四折:“由你便直打到梨花月上来,若不打这顽皮不改。”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风筝偷放,也学顽皮 戚大郎 ,从今不敢笑伊行。”
(5).调皮,爱玩闹。 明 吾丘瑞 《运甓记·纫衣被贼》:“撇白翦綹,当做顽皮;走脊飞簷,视同儿戏。”《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这 褚大娘子 本就有些顽皮,不免要耍笑他。” 巴金 《利娜·第二封信》:“你还记得我的骄傲的态度,我的顽皮的微笑吗?”
(6).指调皮的人。《说唐》第一回:“却喜两姓孩子,都是一对顽皮,甚是相合。”
词语解释:顽民  拼音:wán mín
(1).本指 殷 代遗民中坚决不服从 周 朝统治的人。《书·毕命》:“毖 殷 顽民,迁于 洛邑 ,密邇王室,式化厥训。” 孔 传:“惟 殷 顽民,恐其叛乱,故徙於 洛邑 ,密近王室,用化其教。”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十:“‘ 武王 克 商 ,迁九鼎于 洛邑 ,义土犹或非之。’义士即《多士》所谓‘迁 殷 顽民’者也。由 周 而言,则为顽民;由 商 而论,则为义士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 殷 人被征服了以后事实上是作了奴隶,他们算是受尽了轻视和虐待的, 周 室的人称他们为‘蠢 殷 ’,称他们为‘顽民’,一直到 春秋 战国 的时候都还把他们的后人当蠢人看待。”后泛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人。 宋 欧阳修 《晋祠》诗:“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緑埋空垣。” 清 戴名世 《王学箕传》:“况 明 统三百年之久,岂可无一义士,四海之大,乃不许有一顽民哉!”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 洪 杨 又闹起来了。”
(2).愚妄不化的人。 唐 欧阳詹 《回鸾赋》:“于时厥有顽民,从愚至逆。”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健讼之误》:“凡谓顽民好讼者,曰‘嚚讼’,曰‘终讼’,可也。”《老残游记》第七回:“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
词语解释:顽童  拼音:wán tóng
(1).愚钝无知的人。《书·伊训》:“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国语·郑语》:“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 韦昭 注:“顽童,童昏,固,陋也。谓皆昧暗穷陋,不识德义。” 汉 王符 《潜夫论·德化》:“近顽童而远贤才,亲諂諛而疏正直。”
(2).愚妄、顽皮的孩童。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 蔡攸 者,垂髫一顽童耳, 京 ( 蔡京 )遣 攸 日与陛下游从嬉戏,必无 文 武 尧 舜 之道,啟沃陛下。” 元 曾瑞 《哨遍·村居》套曲:“成家庆,顽童前引,稚子随行。”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蹂躏》:“一条本来很冷落的胡同,这时变成一个刚被顽童所捣毁的蜂巢。”
(3).指娈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九郎》:“闻抚公溺声歌而比顽童,此皆九兄所长也。”
词语解释:顽夫  拼音:wán fū
(1).贪婪的人。顽,通“ 忨 ”。《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赵岐 注:“顽贪之夫。”《明史·刘应秋传》:“至於今,外逃贪黷之名,而顽夫债帅多出门下。” 庞树柏 《朱舜水祠落成征题敬赋》诗:“允堪配食到千秋,顽夫以廉懦夫起。”
(2).冥顽不灵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格言不吐庸人之口,高文不堕顽夫之笔。”
(3).顽民。 明 李梦阳 《鄱阳湖十六韵》:“ 康山 巍庙在,忠武激顽夫。” 清 吴孟坚 《明洪武》诗:“当日 成贤街 柳满,人材应得激顽夫。”参见“ 顽民 ”。
(4).凶恶的人。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绪论外编》:“逆恶顽夫语,覆载不容,而为之引伸,心先丧矣。”《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入寇志》:“照得尔 义律 等,本化外顽夫,我虽乡愚小民,乃亦天朝赤子。”
词语解释:顽民  拼音:wán mín
(1).本指 殷 代遗民中坚决不服从 周 朝统治的人。《书·毕命》:“毖 殷 顽民,迁于 洛邑 ,密邇王室,式化厥训。” 孔 传:“惟 殷 顽民,恐其叛乱,故徙於 洛邑 ,密近王室,用化其教。”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十:“‘ 武王 克 商 ,迁九鼎于 洛邑 ,义土犹或非之。’义士即《多士》所谓‘迁 殷 顽民’者也。由 周 而言,则为顽民;由 商 而论,则为义士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 殷 人被征服了以后事实上是作了奴隶,他们算是受尽了轻视和虐待的, 周 室的人称他们为‘蠢 殷 ’,称他们为‘顽民’,一直到 春秋 战国 的时候都还把他们的后人当蠢人看待。”后泛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人。 宋 欧阳修 《晋祠》诗:“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緑埋空垣。” 清 戴名世 《王学箕传》:“况 明 统三百年之久,岂可无一义士,四海之大,乃不许有一顽民哉!”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 洪 杨 又闹起来了。”
(2).愚妄不化的人。 唐 欧阳詹 《回鸾赋》:“于时厥有顽民,从愚至逆。”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健讼之误》:“凡谓顽民好讼者,曰‘嚚讼’,曰‘终讼’,可也。”《老残游记》第七回:“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
词语解释:顽鄙  拼音:wán bǐ
愚钝鄙陋。语出《老子》:“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王弼 注:“无所欲为,闷闷昏昏,若无所识,故曰顽且鄙也。” 汉 王充 《论衡·别通》:“故多闻博识,无顽鄙之訾;深知道术,无浅闇之毁也。”《三国志·魏志·夏侯渊传》:“吏者民命,而常顽鄙,今如并之,吏多选清良者造职,大化宣流,民物获寧。”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奉恩谬符竹,伏軾省顽鄙。”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僕顽鄙之资,无与於人。”
词语解释:顽躯  拼音:wán qū
顽健的身躯。自谦之辞。 宋 苏轼 《宝山昼睡》诗:“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梁启超 《新罗马传奇·铸党》:“任把七尺顽躯散作灰,也教一国同胞团成片。”
词语解释:顽质  拼音:wán zhì
愚钝的资质。《后汉书·桥玄传》:“ 操 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 宋 文同 《石姥赋》:“奚磊砢之顽质兮,輒矫权而自主。” 清 龚自珍 《金缕曲·沉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伊余顽质君休问!笑年来光芒万丈,被他磨尽。”
词语解释:顽矿  拼音:wán kuàng
亦作“ 顽鑛 ”。坚硬的矿石。 宋 苏轼 《石炭》诗:“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鑛何劳锻。”亦泛指顽石。 明 高启 《太湖石》诗:“不如顽矿世所弃,满山长作牛羊眠。” 清 唐孙华 《石鼓歌》:“文词幸得附顽矿,不随 秦 燄腾鬱攸。”
词语解释:顽仙  拼音:wán xiān
亦作“ 顽僊 ”。 愚笨的神仙。指初得仙道者。 南朝 梁 陶弘景 《与梁武帝论书启》:“每以为得作才鬼,亦当胜於顽仙。” 唐 司空图 《商山》诗之二:“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僊。”一本作“ 顽仙 ”。 清 钱谦益 《镜古篇序》:“仙不通儒,龟息鸟伸,顽仙也。” 高增 《新游仙》诗之五:“归时便採灵芝草,其奈顽仙沉醉何?”
词语解释:顽冥  拼音:wán míng
愚钝无知。 唐 陆龟蒙 《复友生论文书》:“僕虽极顽冥,亦知惴息汗下,见詆词之甚难,招祸患之甚易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譙訶不改,继以夏楚,而顽冥如故。” 郭沫若 《豕蹄·孟夫子出妻》:“ 孟子 是那样的顽冥,那样的把 孟夫人 看不起吗?”
词语解释:顽懦  拼音:wán nuò
(1).贪婪懦弱。顽,通“ 忨 ”。 清 陈确 《无欲作圣辨》:“顽懦之夫,鞭之不起,不及於欲者也。” 海上闲人 《上海罢市实录》卷上一:“盖 北京 政府之举动,种种戟刺,虽在顽懦,亦知廉立。”参见“ 顽廉懦立 ”。
(2).愚钝懦弱。 清 吴定 《答任幼直先生书》:“ 定 以顽懦之资,二十年来,叠尝骨肉忧患,六经百氏,攻讨未遑,所为文章,空疏弇鄙,不足邀巨公盼睞,明矣。”
词语解释:顽廉懦立  拼音:wán lián nuò lì
使贪婪者变得廉洁,使懦弱者能够自立。形容志节之士对社会的感化力量之大。顽,通“ 忨 ”。语本《孟子·万章下》:“故闻 伯夷 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赵岐 注:“顽贪之夫,更思廉絜;懦弱之人,更思有立义之志也。” 宋 朱熹 《与王龟龄书》:“诚不自意,充顽廉懦立之效,乃於吾身见之。”《明史·钱一本传》:“大臣既无难进易退之节,天下安有顽廉懦立之风。” 清 魏源 《朱陆异同赞》:“ 青田 无 陆子静 , 建安 无 朱元晦 ,南渡以来,足踏实地,惟二公皆严关乎义利,宜其兴起百世,顽廉懦立。” 郭沫若 《羽书集·抗战与觉悟》:“这些烈士的壮烈行为同时也使我们顽廉懦立,把我们的士气和民气,愈见鼓舞,兴奋,而增高了。”
词语解释:顽嚚  拼音:wán yín
亦作“ 顽嚣 ”。
(1).愚妄奸诈。语出《书·尧典》:“ 瞽 子,父顽,母嚚, 象 傲。”《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 陆德明 释文:“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前蜀 贯休 《古意》诗之七:“一种为顽嚚,得作翻经石。”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四:“彼顽嚣大猾又有所规於其间,力为回护。”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他的女儿在一家酒店里做卖笑生涯,弄得些钱来只拿去供养她醉汉的父亲,顽嚚的继母和异母的弟妹。”
(2).指 舜 的父母。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姦心兴桀黠,凶丑比顽嚚。”
(3).泛指愚妄而奸诈的人。
词语解释:顽凶  拼音:wán xiōng
亦作“ 顽兇 ”。
(1).愚妄不顺。《史记·五帝本纪》:“ 放齐 曰:‘嗣子 丹朱 开明。’ 尧 曰:‘吁!顽凶,不用。’” 张守节 正义:“凶,讼也。言 丹朱 心既顽嚚,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唐 司空图 《共命鸟赋》:“附强迎意,掩丑自容,忌其不校,寝以顽兇。” 元 王晔 《桃花女》第四折:“怎知你逞尽顽凶,设就牢笼,不许我身安寿永。”
(2).恶人。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昔 文 武 之用 管 蔡 以实, 周公 之诛 管 蔡 以权……故令时人全谓 管 蔡 为顽凶。”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四:“天道殃顽兇,神明祐懿哲。”《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一年》:“ 徐州 虽屡搆祸乱,未必比屋顽凶;盖由统御失人,是致姦回乘衅。”《诗刊》1977年第11期:“石头落地也爆炸,收紧口袋惩顽凶。”
词语解释:顽麻  拼音:wán má
麻木。 宋 唐庚 《冬雷行》:“龙蛇尺蠖踞已久,亦欲奋迅舒顽麻。” 宋 杨万里 《同王见可刘子年循南溪度西桥登天柱冈望东山》诗:“偶因闲步散顽麻,倦唤胡牀小憩些。” 元 乔吉 《新水令·闺丽》套曲:“我凝眸罢,心内顽麻。”
词语解释:顽坐  拼音:wán zuò
长时间地静坐不动。 前蜀 贯休 《思匡山贾匡》诗:“觅句唯顽坐,严霜打不知。” 元 何中 《辛亥元夕二日》诗:“顽坐故贪默,忽行时自言。”
词语解释:顽恶  拼音:wán è
(1).愚妄而桀骜不驯。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 管 ( 管叔鲜 ) 蔡 ( 蔡叔度 )流言,叛戾东都。 周公 征讨,诛以凶逆。顽恶显著,流名千载。”《明史·云南土司传一·广西》:“ 维摩 、 云龙 、 永寧 、 浪渠 、 越顺 等州县蛮民顽恶,不遵政教,宜置兵戍守,以控制之。”《东欧女豪杰》第一回:“不料贵国平日以文明自许,其顽恶犹復如此。”
(2).指愚妄而桀骜不驯的人。 宋 岳飞 《题新淦萧寺壁》诗:“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词语解释:顽顿  拼音:wán dùn
犹顽钝。圆滑无骨气。顿,通“ 钝 ”。《汉书·陈平传》:“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顿耆利无耻者亦多归 汉 。” 颜师古 注:“顿读曰钝。”《醒世姻缘传》第六三回:“一个男子,到这等没志气的田地,真也是顽顿无耻!” 章炳麟 《箴新党论》:“若夫呵殿出门,登坛自詡,以其爵命夸燿诸生,而祝其取青紫如拾芥者,则新党虽顽顿无耻,犹必噤口不言。”
词语解释:顽痹  拼音:wán bì
麻木无知觉。 唐 吕颂 《为张侍郎乞入观表》:“臣从去年冬初,忽染脚疾,膝脛顽痺,行步艰难。” 宋 朱熹 《答石子重书》:“医者以四支顽痺为不仁。顽痺则不知痛痒,又安能爱?”
词语解释:顽璞  拼音:wán pú
(1).未加工的玉石。 宋 梅尧臣 《读月石屏诗》:“徒为顽璞一片圆,温润又不似圭璧。”
(2).比喻愚笨而未开窍的人。谦词。 唐 张玄晏 《谢时相启》之二:“相公曲示洪钧,重磨顽璞。”
词语解释:顽鲁  拼音:wán lǔ
亦作“ 顽卤 ”。
(1).顽劣愚钝,不敏锐。 汉 王充 《论衡·命禄》:“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明 夏完淳 《刘文学感遇》诗:“小臣顽鲁质,元后谬一顾。”
(2).谓不锋利。 宋 曾巩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诗:“顾我齿诸本,渐磨苦顽鲁。”
(3).愚妄而粗野。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此处官浊吏弊,人民顽卤。”
词语解释:顽仆  拼音:wán pú
愚鲁的奴仆。对仆人的贬称。 唐 王建 《林居》诗:“顽僕长如客,贫居未胜蓬。” 清 李渔 《风筝误·嘱鹞》:“不贪醉饱为顽僕,愿效 崑崙 作侠奴。”
词语解释:顽固  拼音:wán gù
(1).愚妄固陋,不知变通。《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况臣顽固,质非二圣,乃应天统,受终明詔。” 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老舍 《茶馆》第二幕:“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 民国 ,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
(2).指愚妄固陋不知变通的人。《北史·儒林传上·张伟》:“儒谨汎纳,虽有顽固,问至数十, 伟 告喻殷勤,曾无愠色。” 唐 李绛 《兵部尚书王绍碑》:“顽固革心,疆内如春。”《邻女语》第六回:“要使洋兵知道 山东 官长并不与朝中的顽固,通同一气。” 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人家把我们几个落后顽固编成一组,我们越得争气。”
(3).谓固执己见。 老舍 《微神》:“他们越这样,我越顽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三:“ 陈诚 看见我也顽固,却缓和下来了,他又考虑到了别的补救办法。”
(4).坚硬。 老舍 《茶馆》第三幕:“你呀,老大,比石头还顽固!” 沙汀 《祖父的故事》:“那黑色的瓦浪,蜿蜒的土墙,碉楼顶上的女墙,看去是顽固,而且丑恶。”
(5).立场反动,不肯改变。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什么叫顽固?固者硬也,顽者,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进步之谓也。”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顽固派,摩擦空费力。”
词语解释:顽铁  拼音:wán tiě
坚硬的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宋江三十六赞》:“ 铁天王 晁盖 : 毗沙天 人,证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洪炉。” 清 壮游 《革命制造厂》:“而吾民族顽民之顽,尤甚顽铁。” 沉砺 《拜岳墓》诗:“顽铁铸形初未料,是非千载墓门前。”
词语解释:顽犷  拼音:wán guǎng
(1).顽劣粗野。 唐 冯贽 《云仙杂记·三鹿郡公》:“ 袁利见 为性顽獷, 方棠 谓 袁生 已封三鹿郡公,盖讥其太麄疎也。”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八》:“此诗云:‘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夭邪次顽獷。’以讥世之小人,若不諂媚夭邪,须顽獷狠劣也。”《明史·西域传三·大慈法王》:“ 乌斯藏 远在西方,性极顽獷。”
(2).指顽劣而粗野的人。《元史·叶仙鼐传》:“ 仙鼐 素熟夷情,随地阨塞设屯镇抚之,恩威兼著,顽獷皆悦服。”
词语解释:顽碧  拼音:wán bì
浓重的青绿色。 宋 余靖 《游大峒山》诗:“不逢 巢 由 高, 箕山 亦顽碧。”
词语解释:顽狠  拼音:wán hěn
见“ 顽很 ”。
词语解释:顽很  拼音:wán hěn
(1).犹艰危。 唐 柳宗元 《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为祸为逆,又顽很而不得死,逾月逾时,以至于今。”
(2).凶恶而暴戾。《明史·云南土司传一·澂江》:“近郡之 罗罗 ,性虽顽狠,然恭敬上官。”
(3).形容险恶。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两岸大石连延,蹲踞相望,顽很之态,不可状名。”
词语解释:顽金  拼音:wán jīn
坚硬的金属。 宋 俞文豹 《吹剑三录》:“难疑答问之外,则薫陶其气质,矫揉其性情,辅成其材品,如良工之揉曲木,巧冶之铸顽金。”
词语解释:顽朴  拼音:wán pǔ
亦作“ 顽朴 ”。
(1).粗陋而朴质。 前蜀 贯休 《砚瓦》诗:“浅薄虽顽朴,其如近笔端。”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却顾老钝躯,顽朴谢鐫鋟。”一本作“ 顽朴 ”。
(2).坚毅而质朴。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灝灝肃肃神顽朴,冥冥昧昧从所触。”
词语解释:顽拙  拼音:wán zhuō
愚笨。《孔丛子·陈士义》:“夫 东閭子 ,外质顽拙,有似疏直。” 唐 白居易 《酬张十八访宿见赠》诗:“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词语解释:顽嚣  拼音:wán xiāo
见“ 顽嚚 ”。
词语解释:顽嚚  拼音:wán yín
亦作“ 顽嚣 ”。
(1).愚妄奸诈。语出《书·尧典》:“ 瞽 子,父顽,母嚚, 象 傲。”《左传·文公十八年》:“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 陆德明 释文:“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 前蜀 贯休 《古意》诗之七:“一种为顽嚚,得作翻经石。”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四:“彼顽嚣大猾又有所规於其间,力为回护。”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他的女儿在一家酒店里做卖笑生涯,弄得些钱来只拿去供养她醉汉的父亲,顽嚚的继母和异母的弟妹。”
(2).指 舜 的父母。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姦心兴桀黠,凶丑比顽嚚。”
(3).泛指愚妄而奸诈的人。
词语解释:顽愁  拼音:wán chóu
深重的愁闷。 宋 张耒 《看花》诗:“经营美景还诗匠,倾扫顽愁赖酒军。”
词语解释:顽滞  拼音:wán zhì
愚妄固执。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 唐 礼部尚书 祝钦明 颇涉经史,不闲时务,博硕肥腯,顽滞多疑,臺中小吏号之为‘媪’。媪者肉块,无七窍。” 唐 元稹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诗:“自愿顽滞牧,坐貽灾沴臻。” 宋 岳珂 《桯史·乾道受书礼》:“然而性质顽滞,於国家大事,每欲计其万全,不敢为尝试之举。”
词语解释:顽陋  拼音:wán lòu
愚蠢而鄙陋。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下》:“ 三代 推益,优劣殊轨,况於顽陋,无以易民视听,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宋 王令 《寄洪与权》诗:“预期后相见,顽陋徒老大,好勤寄予书,思子百忧萃。” 清 邹容 《革命军》第六章:“嗟予小子,无学顽陋,不足以言革命独立之大义。”
词语解释:顽福  拼音:wán fú
(1).谓凭借祖先阴德而享受的福气。 宋 洪迈 《夷坚乙志·顾六耆》:“行者谢曰:‘ 顾老 既有犯於明神,胡不加诸祸谴?’﹝神﹞曰:‘彼方享顽福,未可问也。’”《剪灯新话·富贵发迹司志》:“府君奏于上界,即欲加罪,缘本人颇有顽福,故稽延数年,使罹灭族之祸。”
(2).庸顽的福气。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八:“ 太湖 夜照山灵影;顽福甘心让 虎丘 。”
词语解释:顽阳  拼音:wán yáng
骄阳;烈日。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神龙蓄志未发泄,明日更与顽阳讎。”
词语解释:顽薄  拼音:wán báo
愚钝浅薄。《后汉书·东夷传论》:“回顽薄之俗,就宽略之法。” 明 方孝孺 《答俞子严书》之二:“器识顽薄,未见有过人者,何足为吾兄师耶!” 清 唐甄 《潜书·考功》:“身为民牧,籍权以行惠,苟非顽薄之资,其谁不能!”
词语解释:顽艳  拼音:wán yàn
亦作“ 顽艳 ”。
(1).指娈童。 明 尤镗 《清贤纪·顽艳》:“世之含臊藏浊者,莫渝於顽艳之尻窍。”
(2).指顽钝的人和聪慧的人。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莆田 余怀 流寓 金陵 ,文词悽丽,撰《板桥杂记》三卷,感均顽艳。”
(3).艳丽。《孽海花》第八回:“ 次芳 看着这几首诗,顽艷絶伦,觉得 雯青 寻常没有这副笔墨。” 徐念慈 《余之小说观》六:“其笔墨古朴顽艷,足占文学界一席而无愧色。” 汪辟疆 《唐人小说·〈莺莺传〉按语》:“文虽不高,而辞旨顽艳,颇切人情。”
见“ 顽艷 ”。
词语解释:顽违  拼音:wán wéi
愚妄而背离正道。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三:“闕彼遗轨,则此顽违。”
词语解释:顽飙
狂风。 唐 韩愈 《嘲鼾睡》诗之二:“顽飈吹肥脂,坑谷相嵬磊。”
词语解释:顽顽  拼音:wán wán
(1).顽抗;抗争。 清 洪楝园 《警黄钟·败盟》:“那白种势盛力强,不能抵挡。咱们兵力,若与黄种顽顽,绰乎有餘。”
(2).轻浮貌。顽,通“ 玩 ”。 明 朱有燉 《醉太平·风流士子》曲:“将皂环绦拴一个合欢带,白罗袍綉一道开山额,素瑶琴雕一面教坊牌,这的是顽顽秀才。”
(3).玩赏。顽,通“ 玩 ”。《白雪遗音·南词·云淡风轻》:“后花园内百卉鲜,不如去顽顽花园景,偷得浮生半日闲。”
词语解释:顽疾  拼音:wán jí
指难治或久治不愈的疾病
词语解释:顽涎  拼音:wán xián
犹馋涎。比喻强烈的贪欲。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一折:“没乱杀 鸣珂巷 亚仙 ,兜的又引起顽涎。” 元 张可久 《寨儿令·妓怨》曲:“哆著口不断顽涎,腆著脸待喫痴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 浑耀 ﹞闻得 白水寺 僧十分富厚,已自动了顽涎。”
词语解释:顽狡  拼音:wán jiǎo
指顽劣而狡猾的人。 宋 苏辙 《表弟程之邵奉议知泗州》诗:“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
词语解释:顽飔  拼音:wán sī
冷峭的疾风。 唐 罗隐 《蟋蟀诗》:“顽颸毙芳,吹愁夕长。”
词语解释:顽悖  拼音:wán bèi
愚妄悖逆。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府迁 幽都 ,顽悖未孚。” 宋 陈亮 《壬寅答朱元晦秘书书》:“顽悖为众所共弃,而嗜好之异乃有甚於 伯恭 者邪!”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李愬》:“ 蔡 人顽悖,不识上下之分数十年矣。”
词语解释:顽山  拼音:wán shān
指浑沦未破未被开发的山。 阿英 《记“铜井”》:“因为单纯的说山,这里山是既不很高,也不很秀,树木尤其少,近乎‘顽山’之类。”
词语解释:顽昏  拼音:wán hūn
愚顽昏聩。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僭久而大,顽昏暴狂。”
词语解释:顽横  拼音:wán héng
顽劣蛮横。 梁启超 《戊戌六君子传·康广仁》:“手创学规,严整有度,虽极顽横之童子,戢戢奉法惟谨。”
词语解释:顽昧  拼音:wán mèi
犹顽昏。 唐 杜牧 《朱叔明授右武卫大将军制》:“屡下詔书,誥诫深切,岂知顽昧,不可鐫琢。”《资治通鉴·唐则天后永昌元年》:“愚臣顽昧,初谓皆实。” 宋 晁补之 《北京学直舍对客》诗:“尚因呼乃觉,笑自谢顽昧。”
词语解释:顽俗  拼音:wán sú
指 殷 代顽民的风俗。 三国 魏 嵇康 《管蔡论》:“济 殷 弊民,绥辅 武庚 ,以兴顽俗。”参见“ 顽民 ”。
词语解释:顽民  拼音:wán mín
(1).本指 殷 代遗民中坚决不服从 周 朝统治的人。《书·毕命》:“毖 殷 顽民,迁于 洛邑 ,密邇王室,式化厥训。” 孔 传:“惟 殷 顽民,恐其叛乱,故徙於 洛邑 ,密近王室,用化其教。”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十:“‘ 武王 克 商 ,迁九鼎于 洛邑 ,义土犹或非之。’义士即《多士》所谓‘迁 殷 顽民’者也。由 周 而言,则为顽民;由 商 而论,则为义士矣。”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编第一章第二节:“ 殷 人被征服了以后事实上是作了奴隶,他们算是受尽了轻视和虐待的, 周 室的人称他们为‘蠢 殷 ’,称他们为‘顽民’,一直到 春秋 战国 的时候都还把他们的后人当蠢人看待。”后泛指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朝的人。 宋 欧阳修 《晋祠》诗:“顽民尽迁高垒削,秋草自緑埋空垣。” 清 戴名世 《王学箕传》:“况 明 统三百年之久,岂可无一义士,四海之大,乃不许有一顽民哉!” 鲁迅 《呐喊·头发的故事》:“顽民杀尽了,遗老都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 洪 杨 又闹起来了。”
(2).愚妄不化的人。 唐 欧阳詹 《回鸾赋》:“于时厥有顽民,从愚至逆。”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健讼之误》:“凡谓顽民好讼者,曰‘嚚讼’,曰‘终讼’,可也。”《老残游记》第七回:“小盗则随时随地无赖之徒,及失业的顽民,胡乱抢劫。”
词语解释:顽奴  拼音:wán nú
愚鲁的奴仆。对仆人的贬称。 清 郑燮 《山中夜坐再陪起上人作》诗:“顽奴倦烹茶,汤沸火已灭。”
词语解释:顽卤  拼音:wán lǔ
见“ 顽鲁 ”。
词语解释:顽鲁  拼音:wán lǔ
亦作“ 顽卤 ”。
(1).顽劣愚钝,不敏锐。 汉 王充 《论衡·命禄》:“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明 夏完淳 《刘文学感遇》诗:“小臣顽鲁质,元后谬一顾。”
(2).谓不锋利。 宋 曾巩 《送欧阳员外归觐滁州舍人》诗:“顾我齿诸本,渐磨苦顽鲁。”
(3).愚妄而粗野。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此处官浊吏弊,人民顽卤。”
词语解释:顽颜
犹厚颜。谓不知羞耻。 唐 柳宗元 《乞巧文》:“付与姿媚,易臣顽颜,凿臣方心,规以大圆。”
词语解释:顽聋  拼音:wán lóng
丧失听觉。比喻暗于事理。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习乐莫习声,习声多顽聋。”
词语解释:顽瞑  拼音:wán míng
犹顽冥。谦词。 唐 元稹 《遣病》诗之二:“弃置何所任? 郑公 怜我病。三十九万钱,资予养顽瞑。”
词语解释:顽蒙  拼音:wán méng
愚钝蒙昧。 汉 蔡邕 《巴郡太守谢版》:“臣当以顽蒙,不闲职政。”《太平广记》卷二○四引 唐 卢□ 《逸史·李謩》:“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 李生 曰:‘某顽蒙,实不觉。’”
词语解释:顽提  拼音:wán tí
指童年。顽,通“ 玩 ”。《人民日报》1983.8.30:“笑醒了,我顽提嬉戏的春江水波。”
词语解释:顽燥  拼音:wán zào
质地粗劣干枯。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六:“旧闻凤咮龙尾砚,至今人以为宝。然《苕溪渔隐》载:凤咮,乃 建州 凤凰山 ,土色膏腴,特宜植茶,石殊少,亦顽燥非材也。”
词语解释:顽焰  拼音:wán yàn
指桀骜不驯的气势。 林纾 《〈慎宜轩文集〉序》:“余则以为其才不能过 伯玉 ( 汪伯玉 ),而其顽燄所张,又未能先 枝山 ( 祝枝山 )也。”
词语解释:顽父嚚母  拼音:wán fù yín mǔ
《书·尧典》:“父顽,母嚚, 象 傲。”后因以“顽父嚚母”指愚顽暴虐的家长。《黄绣球》第二三回:“有了学问,自然有见识,有本领,遇着贤父兄自然不必説,便遇着顽父嚚母,也可以渐渐劝化。”
词语解释:顽游  拼音:wán yóu
玩耍游戏。顽,通“ 玩 ”。 郑振铎 《家庭的故事·猫》:“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
词语解释:顽查  拼音:wán zhā
坚硬而锐利的石渣。 明 徐渭 《湆澹滩》诗:“ 女媧 撒餘砾,顽查搅不化。”
词语解释:顽梗  拼音:wán gěng
(1).愚妄而不顺服。《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二年》:“其地在 大河 之南,连接 河 岷 ,部族顽梗。”
(2).指愚妄而不顺服的人。 明 刘基 《浙东处州分府元帅石末公德政记》:“以智计销顽梗,以德惠抚疲瘵。” 清 郑燮 《范县》诗:“尚有隐幽难尽烛,何曾顽梗竟能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户头总催说》:“而各甲每有顽梗延捱,又别设滚单,令其逐户挨催,以少节甲长之劳。”
(3).形容山势陡直,无幽曲之胜。 清 刘大櫆 《赠方抱之序》:“ 黟山 顽梗,无巖壑足以登临。”
(4).暴起,突出。 洪灵菲 《流亡》七:“他恨自己终有点生得太蠢,几根瘦骨格外顽梗得可悲。”
词语解释:顽忽  拼音:wán hū
玩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顽,通“ 玩 ”。 赵树理 《催粮差》:“迁延不缴,殊属顽忽之至。”
词语解释:顽猾  拼音:wán huá
顽劣狡猾。 宋 欧阳修 《言青苗钱第一札子》:“至於中小熟之年,不该得灾伤分数合於本料送纳者,或人户无力,或顽猾拖延,本料尚未送纳了当。”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若遇顽猾人户,抵赖不还,或将诸物高价準折,讼之於官,经涉岁月,乃肯备偿,则衙前所获无几。”
词语解释:顽玩  拼音:wán wán
刁顽。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饬查各役示附》:“本县新蒞兹土,每事力图振刷,若左右之顽玩犹昔,其他又何求焉?”
词语解释:顽涩  拼音:wán sè
僵硬呆滞。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 项容 ﹞作《松风泉石图》,笔法枯硬而少温润,故昔之评画讥其顽澁。”
词语解释:顽奔  拼音:wán bēn
指战马奔突。《全元散曲·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败残军受魔障,德胜将马顽犇。”
词语解释:顽悍  拼音:wán hàn
蛮横强悍。《增修诗话总龟》卷二七引 宋 文莹 《玉壶清话》:“ 戚纶 密学 初仕为 吉州 太和 令,里俗顽悍,喜结诬讼。”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自尽》:“兼之风俗顽悍,素喜鬭争,并不知礼让为何物。” 铁郎 《二十世纪之湖南》:“近来竭 清 廷諭改之力, 日 英 胁迫之威, 赵 抚 张 臬毅行之苦意,仅乃改革而廓清之,亦足见 湘 人顽悍之力大矣。”
共153,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