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末字词组
颛顼轩顼顼顼     

词语解释:颛顼  拼音:zhuān xū
(1).上古帝王名。“五帝”之一,号 高阳氏 。相传为 黄帝 之孙、 昌意 之子,生于 若水 ,居于 帝丘 。十岁佐 少昊 ,十二岁而冠,二十登帝位。在位七十八年。《山海经·海内经》:“ 黄帝 妻 雷祖 ,生 昌意 , 昌意 降处 若水 ,生 韩流 。 韩流 ……取 淖子 曰 阿女 ,生帝 顓頊 。”《淮南子·天文训》:“北方,水也,其帝 顓頊 ,其佐 玄冥 ,执权而治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瓠子河》:“ 河 水旧东决,逕 濮阳城 东北,故 衞 也,帝 顓頊 之墟。昔 顓頊 自 穷桑 徙此,号曰 商丘 ,或谓之 帝丘 。”参阅《大戴礼记·五帝德》《史记·五帝本纪》。参见“ 五帝 ”。
(2).传说中国名。《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国曰 顓頊 ,生 伯服 ,食黍。”
(3).复姓。见《广韵·平仙》《神仙传》
词语解释:五帝  拼音:wǔ dì
(1).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帝王,说法不一。(1) 黄帝 ( 轩辕 )、 颛顼 ( 高阳 )、 帝喾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大戴礼记·五帝德》:“ 孔子 曰:‘五帝用记,三王用度。’”《史记·五帝本纪》 唐 张守节 正义:“ 太史公 依《世本》《大戴礼》,以 黄帝 、 顓頊 、 帝嚳 、 唐尧 、 虞舜 为五帝。 譙周 、 应劭 、 宋均 皆同。” 汉 班固 《白虎通·号》:“五帝者,何谓也?《礼》曰:‘ 黄帝 、 顓頊 、 帝嚳 、 帝尧 、 帝舜 也。’”(2) 太昊 ( 伏羲 )、 炎帝 ( 神农 )、 黄帝 、 少昊 ( 挚 )、颛顼。见《礼记·月令》。(3) 少昊 、 颛顼 、 高辛 、 唐尧 、 虞舜 。《〈书〉序》:“ 少昊 、 顓頊 、 高辛 、 唐 、 虞 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孔颖达 疏:“言五帝之道,可以百代常行。”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伏羲 、 神农 、 黄帝 为三皇, 少昊 、 高阳 、 高辛 、 唐 、 虞 为五帝。”(4) 伏羲 、 神农 、 黄帝 、 唐尧 、 虞舜 。见《易·繫辞下》、 宋 胡宏 《皇王大纪》
(2).古代所谓五方天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於四郊。” 郑玄 注:“五帝,苍曰 灵威仰 , 太昊 食焉;赤曰 赤熛怒 , 炎帝 食焉;黄曰 含枢纽 , 黄帝 食焉;白曰 白招拒 , 少昊 食焉;黑曰 汁光纪 , 顓頊 食焉。”按 汁光纪 亦作 叶光纪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今令月吉日,宗祀 光武皇帝 於明堂,以配五帝。”
词语解释:轩顼  拼音:xuān xū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轩辕 和 颛顼 的并称。《梁书·沉约传》:“既牢笼於 嬀 夏 ,又驱驰乎 轩 頊 。”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 轩 頊 风重振, 皇唐 鼎创移。” 清 黄遵宪 《逐客篇》:“ 轩 頊 五千年,到今国极弱。”
词语解释:顼顼  拼音:xū xū
失意貌。《庄子·天地》:“ 子贡 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 陆德明 释文:“頊頊,本又作‘旭旭’,许玉反, 李 云:‘自失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萧七》:“执灯细照阶除,都復乌有。意頊頊不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