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四寒平声 [kān kàn][nán,艰难][guān,衣冠][gān,同干]竿[guān,观看][tán][详注1][pán][cuán][mán][zuān][fán,马头上的饰物,名词][pán][hán,可汗][gān gǎn][gān][详注2][同㙢。][pán][guān][音檀。触也。][dān][舍弃][hān][详注3][tuán][地名][huán][duān][详注4][tuán]


注1:漫 《集韵》《韵会》《正韵》谟官切,音瞒。水大貌。
注2:曼 音瞒。《博雅》曼曼,长也。《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注》曼,或作漫。
注3:敦 《广韵》度官切《集韵》《韵会》《正韵》徒官切,音团。《诗·豳风》有敦瓜苦。《传》敦,犹专专也。《疏》敦,是瓜系蔓之貌,言瓜系於蔓,专专然也。《释文》徒丹反。《朱传》音堆。 又《诗·大雅》敦彼行苇。《传》聚貌。《释文》徒端反。
注4:弁 音盘。与般同。乐也。《诗·小雅》弁彼鸒斯。《传》弁,乐也。
末字词组
衿鞶帨鞶钩鞶     

词语解释:衿鞶  拼音:jīn pán
古代男女系于衣带上用于佩饰的小囊。《仪礼·士昏礼》:“庶母及门内施鞶,申之以父母之命,命之曰: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夙夜无愆,视之衿鞶。” 郑玄 注:“鞶,鞶囊也。男鞶革,女鞶丝,所以盛帨巾之属,为谨敬。”后以“衿鞶”用作敬奉公婆的典实。 元 范梈 《节妇王氏》诗:“十九嫁夫家,事姑施衿鞶。” 明 陆采 《怀香记·奉诏班师》:“申戒在衿鞶,光辉满褘翟。”
词语解释:帨鞶  拼音:shuì pán
佩巾与鞶带。 清 张惠言 《祭金先生文》:“﹝先生﹞酒酣执手,曰学实难,瞢不知道,绣其帨鞶。”
词语解释:钩鞶  拼音:gōu pán
一种束腰带。 汉 扬雄 《太玄·周》:“次四:带其鉤鞶,锤以玉鐶。测曰:带其鉤鞶,自约束也。”参见“ 鉤络带 ”。
词语解释:钩络带  拼音:gōu luò dài
亦作“ 鉤落 ”。亦作“ 鉤落带 ”。 一种束腰带。《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童謡曰:‘ 诸葛恪 ,芦苇单衣篾鉤落,於何相求成子閤。’……鉤落者,校饰革带,世谓之鉤络带。”《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 晋 张勃 《吴录》:“鉤落者,革带也,世谓之鉤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