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櫜鞬 拼音:gāo jiān
藏箭和弓的器具。《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晋国 。 晋 楚 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杨伯峻 注:“櫜,音高,盛箭矢之器,鞬,音犍,盛弓之物。” 唐 康骈 《剧谈录·裴度》:“ 乐和 李僕射 方为 华州 刺史,戎服櫜鞬迎於道左。” 清 王士正 《秦中凯歌》之四:“大将櫜鞬迎道左,万人鼓吹入 平凉 。”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六章:“ 献忠 走进屋去,按照谒见长官的隆重礼仪的规定,换上全副盔甲,背上櫜鞬,挂上宝刀,气宇轩昂地大踏步走了出来。”词语解释:兜鞬 拼音:dōu jiān
头盔和皮革制的弓箭袋,也泛指武器装备。 宋 陆游 《考古》诗:“偷生迫鐘漏,战死媿兜鞬。”词语解释:踢鞬 拼音:tī jiān
踢毽子。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踢鞬》:“京师杂伎,千态万状,以踢鞬为最。三四人同踢,高下远近,旋转承接,不差銖黍。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词语解释:弓鞬 拼音:gōng jiān
盛弓箭的器具。《汉书·韩延寿传》:“ 延寿 坐射室,骑吏持戟夹陛列立,骑士从者带弓鞬罗后。” 三国 吴 陆玑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象弭鱼服》:“鱼兽似猪, 东海 有之,一名鱼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纯青,今以为弓鞬步叉者也。”词语解释:磨兜鞬 拼音:mó dōu jiān
见“ 磨兜坚 ”。
词语解释:磨兜坚 拼音:mó dōu jiān
亦作“ 磨兜鞬 ”。 诫人慎言的意思。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八:“ 唐 刘洎 少时,尝遇异人谓之曰:‘君当佐太平,须谨磨兜坚之戒。’ 穀城 国门外有石人,刻其腹曰:‘磨兜坚,慎勿言。’故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磨兜鞬》:“ 襄州 穀城县 城门外道傍石人,缺剥腹上有字云:‘磨兜鞬,慎勿言。’是亦金人之流也。” 清 朱经 《寡言》诗:“缅怀磨兜坚,守口心怦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