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一屋入声 鹿宿[sù,住宿][qū,酒曲][dú,读书][fù][fú][yù][pù][cù][pǔ pò][chù xù][fú fù][zhòu][pù][详注1][niǔ][详注2][详注3][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3”。][cù][xù chù][详注4][zhú][详注5][lù][fù,音覆。剖也,判也,裂也。动词][chù][zhuó,激水声也。][cù][详注6][音珿。《广韵》廉谨貌。]


注1:浊 《韻補》叶昌六切,音逐。《前漢·潁川歌》潁水濁,灌氏族。
注2:踧 cù,音蹴。踧踖,行而谨敬也。互详踖字注。又与蹙同。《后汉·陈蕃传》黄门从官,驺蹋踧蕃。《扬子·法言》或人踧尔。《木华·海赋》噏波则洪涟踧缩。
注3:菔 音服。《韵会》芦菔一名来服,言来麰之所服也。字亦与服通。《诗·小雅》象弭鱼服。《笺》服当作菔。《周礼·素服注》服当作菔,刀剑衣也。
注4:缪 音穆。与穆同。《礼·大传》序以昭缪。《注》缪,读如穆。《公羊传·隐三年》葬宋缪公。《释文》缪,左氏作穆。《史记·鲁世家》太公召公乃缪卜。《注》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又通勠。
注5:囿 《唐韵》于六切,音哊。《诗·大雅》王在灵囿,麀鹿攸伏。又《刘向·九叹》莞芎弃於泽洲兮,瓟蠡橐於筐簏。麒麟奔於九皋兮,熊罴荤而逸囿。
注6:阿 《韻會小補》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
首字词组
鞠躬鞠黄鞠城鞠按鞠粥鞠室鞠讻鞠视
鞠衣鞠凶鞠裳鞠护鞠恧鞠为茂草鞠讯鞠旅陈师
鞠育鞠花鞠蹴鞠杖鞠翟鞠人鞠诲鞠理
鞠场鞠茂草鞠径鞠弭鞠爱鞠仗鞠躬尽瘁鞠躬踧蜡
鞠草鞠尘鞠壤鞠罪鞠治鞠躬屏气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鞠劾
鞠养鞠域鞠华鞠戏鞠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鞠院鞠踊
鞠穷鞠藭鞠部头鞠恭鞠稚鞠躬尽力鞠问鞠圃
鞠子鞠歌鞠报鞠戚鞠礉鞠部鞠通 
鞠侯鞠旅鞠拱鞠系鞠歌行鞠遣鞠躬君子 

词语解释:鞠躬  拼音:jū gōng
(1).恭敬谨慎貌。《仪礼·聘礼》:“执圭,入门,鞠躬焉,如恐失之。”《汉书·冯参传赞》:“ 宜乡侯 参 鞠躬履方,择地而行,可谓淑人君子。” 颜师古 注:“鞠躬,谨敬貌。” 唐 韩愈 《謁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追复杨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此祖宗养士之恩,共扶名教;亦臣子鞠躬之义,岂问存亡。”
(2).弯腰曲体。 南朝 梁 沉约 《上宋书表》:“臣远愧 南董 ,近谢 迁 固 。以閭阎之才,述一代盛典,属辞比事,望古惭良,鞠躬跼蹐,靦汗亡厝。” 宋 孔武仲 《瓜步阻风》诗:“昨日焚香謁圣母,青山鞠躬如负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魈》:“急视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与梁齐。” 朱自清 《温州的足迹》二:“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
(3).弯腰行礼。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执鞭鞠躬,以重 陆公 之威。”《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説罢,便向姑娘执手鞠躬,行了个半礼。” 老舍 《茶馆》第二幕:“这是怎么啦? 民国 好几年了,怎么还请安?你们不会鞠躬吗?”
(4).“鞠躬尽瘁”的省语。 清 李载 《遥赠阎古古先辈》诗:“鞠躬詎肯输 诸葛 ,断指终期报 贺兰 。” 清 唐孙华 《诸葛武侯祠》诗:“委寄寻前诺,艰危誓鞠躬。”参见“ 鞠躬尽瘁 ”。
词语解释:鞠躬尽瘁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谓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明 宋濂 《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臣不敢不鞠躬尽瘁,以报主知。”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亦作“ 鞠躬尽力 ”。 明 唐顺之 《答徐存斋相公书》:“愿以不计利钝,鞠躬尽力之义,苦心其间。”
词语解释:鞠衣  拼音:jū yī
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鞠衣,黄衣也。’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内命妇之服:鞠衣,九嬪也……外命妇者,其夫孤也,则服鞠衣。”《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郑玄 注:“为将蚕,求福祥之助也。鞠衣,黄桑之服。”《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三礼图》:“鞠衣,王后亲桑之服也。孤之妻服以从助祭,其鞠衣之色,象桑始生。”
词语解释:鞠育  拼音:jū yù
(1).抚养;养育。语本《诗·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毛 传:“鞠,养也。” 郑玄 笺:“育,覆育也。” 汉 蔡邕 《议朗胡公夫人哀赞》:“严考殞没,我在齿年。母氏鞠育,载矜载怜。” 宋 梅尧臣 《送张讽寺丞赴青州幕》诗:“富公镇 青 社,有来咸鞠育。” 明 沉鲸 《双珠记·卖儿系珠》:“若得携归鞠育,感当不朽。”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二:“由我以上的二兄二姐的鞠育,不消说都是我们母亲一人一手的工作了。”
(2).犹生育。 唐 裴铏 《传奇·孙恪》:“后十餘年, 袁氏 已鞠育二子,治家甚严。”
词语解释:鞠场  拼音:jū chǎng
亦作“ 鞠塲 ”。 古代蹴鞠场地。为平坦大广场,三面矮墙,一面为殿、亭、楼、台,可作看台。《太平广记》卷四九五引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李抱贞》:“ 抱贞 曰:‘但言择日鞠场焚身。’”《旧唐书·郑从谠传》:“初 论安 率师入关,至 阴地 ,以数百卒擅归, 从讜 集诸部校斩之於鞠场。”《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召从臣击球於鞠场。”《金史·礼志八》:“重五於鞠塲,中元於内殿,重九於都城外。”
词语解释:鞠草  拼音:jū cǎo
见“ 鞠为茂草 ”。
词语解释:鞠为茂草  拼音:jū wéi mào cǎo
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 鞫 ”。《晋书·石勒载记》:“诚知 晋 之宗庙鞠为茂草,亦犹洪川东逝,往而不还。”《隋书·杨玄感传》:“ 黄河 之北,则千里无烟; 江 淮 之间,则鞠为茂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瑶瓦芝楣,鞠为茂草。”亦省作“ 鞠茂草 ”、“ 鞠草 ”。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谗莠蔑闻,攘争掩息。稀鸣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圆扉。” 唐 李商隐 《祭长安杨郎中文》:“笔海惊波,词园鞠草,文塲不写於中心,册苑空留於秘宝。” 明 陈与郊 《灵宝刀·支郡怜冤》:“圜扉鞠草不教除,昼静官閒讼自无。”参见“ 鞫为茂草 ”。
词语解释:鞠养  拼音:jū yǎng
(1).抚养;养育。《后汉书·刘般传》:“早失母,同产弟 原乡侯 平 尚幼, 紆 ( 恩王 紆 )亲自鞠养,常与共卧起饮食。”《旧唐书·李承传》:“ 承 幼孤,兄 曄 鞠养之。”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今立身成名,岂不知父母鞠养之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婴宁》:“渠母改醮,遗我鞠养。”
(2).供养;赡养。《世说新语·贤媛》“问眼耳未觉恶不” 刘孝标 注引《妇人集》载 晋 王羲之 妻《谢表》:“妾年九十,孤骸独存,愿蒙哀矜,赐其鞠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有窣堵波,是 商莫迦菩萨 恭行鞠养,侍盲父母。”
词语解释:鞠穷  拼音:jū qióng
亦作“ 鞠藭 ”。
词语解释:鞠藭  拼音:jū qióng
见“ 鞠穷 ”。
词语解释:鞠子  拼音:jū zǐ
稚子。《书·康王之诰》:“无遗鞠子羞。” 孔 传:“无自荒怠,遗我稚子之羞辱。稚子, 康王 自谓也。” 晋 陆机 《思亲赋》:“忘天命之晚暮,愿鞠子之速融。” 南朝 陈 徐陵 《禅位陈王玺书》:“登承圣于復 禹 之功,树鞠子于兴 周 之业。”
词语解释:鞠侯  拼音:jū hòu
猿猴的别称。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鞠侯》:“何事鞠侯名,先封在 四明 。”自序云:“有猿,山家谓之鞠侯。”
词语解释:鞠黄  拼音:jū huáng
即鞠衣。色如菊黄,故称。 宋 魏了翁 《鹧鸪天·又次韵为妇安人生日》词:“家人但歉今年会,犹欠腰金与鞠黄。”自注:“鞠黄,夫人鞠衣也。”参见“ 鞠衣 ”。
词语解释:鞠衣  拼音:jū yī
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鞠衣,黄衣也。’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内命妇之服:鞠衣,九嬪也……外命妇者,其夫孤也,则服鞠衣。”《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郑玄 注:“为将蚕,求福祥之助也。鞠衣,黄桑之服。”《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三礼图》:“鞠衣,王后亲桑之服也。孤之妻服以从助祭,其鞠衣之色,象桑始生。”
词语解释:鞠凶  拼音:jū xiōng
(1).亦作“ 鞠訩 ”。极大的灾祸。鞠,通“ 鞫 ”。《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高亨 注:“鞠訩,穷凶,极凶,最大的灾凶。” 晋 挚虞 《太康颂》:“天难既降,时惟鞠凶。”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公既弃我,又遭鞠凶。”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赏雪》:“暴虎当年罹鞠訩,一朝脱悔喜重重。” 清 方苞 《七思·妻蔡氏》:“踰岁昊天兮降鞠凶,吾父康强命亦终。”
(2).谓告诫将有灾祸。《汉书·刘向传》:“日月鞠凶,不用其行。” 颜师古 注:“鞠,告也。言日月不用其常行之道以告凶灾者,由四方之国无政理,不能用善人也。”
词语解释:鞠花  拼音:jū huā
亦作“ 鞠华 ”。 菊花。鞠,通“ 菊 ”;华,同“ 花 ”。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晚年筑室东园,艺鞠花数十本。” 明 宋濂 《菊轩铭》:“ 金华 韩先生 进之 ,以耆年硕德,为州里后进所矜式。文章问学,既不获用於世,乃寄情於鞠华。”
词语解释:鞠茂草  拼音:jū mào cǎo
见“ 鞠为茂草 ”。
词语解释:鞠为茂草  拼音:jū wéi mào cǎo
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 鞫 ”。《晋书·石勒载记》:“诚知 晋 之宗庙鞠为茂草,亦犹洪川东逝,往而不还。”《隋书·杨玄感传》:“ 黄河 之北,则千里无烟; 江 淮 之间,则鞠为茂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瑶瓦芝楣,鞠为茂草。”亦省作“ 鞠茂草 ”、“ 鞠草 ”。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谗莠蔑闻,攘争掩息。稀鸣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圆扉。” 唐 李商隐 《祭长安杨郎中文》:“笔海惊波,词园鞠草,文塲不写於中心,册苑空留於秘宝。” 明 陈与郊 《灵宝刀·支郡怜冤》:“圜扉鞠草不教除,昼静官閒讼自无。”参见“ 鞫为茂草 ”。
词语解释:鞠尘  拼音:jū chén
酒曲所生的霉菌。色淡黄,如尘。鞠,通“ 麴 ”。《周礼·天官·内司服》“鞠衣” 汉 郑玄 注:“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 贾公彦 疏:“云‘色如鞠尘’者,麴尘不为麴字者,古通用。”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鞠尘。色浅紫。”鞠,一本作“ 麴 ”。
词语解释:鞠域  拼音:jū yù
(1).古代蹴鞠场所。 清 陈维崧 《抛球乐·咏美人蹴鞠》词:“且水晶帘畔,斜穿鞠域,相邀同去。”
(2).指地下室。《汉书·外戚传上·高祖吕皇后》:“太后遂断 戚夫人 手足,去眼熏耳,饮瘖药,使居鞠域中,名曰‘人彘’。” 颜师古 注:“鞠域,如蹋鞠之域,谓窟室也。” 唐 皮日休 《桃花赋》:“满地春色,堦前砌侧;又若 戚姬 ,死於鞠域。” 元 杨维桢 《咏女史·钩弋夫人》:“太子宫中无木偶,可无鞠域到尧门。”
词语解释:鞠藭  拼音:jū qióng
见“ 鞠穷 ”。
词语解释:鞠穷  拼音:jū qióng
亦作“ 鞠藭 ”。
词语解释:鞠藭  拼音:jū qióng
见“ 鞠穷 ”。
词语解释:鞠歌  拼音:jū gē
《鞠歌行》。 晋 陆机 《鞠歌行》序:“《汉宫閤》有 含章 鞠室, 灵芝 鞠室, 后汉 马防 第宅卜临道,连阁、通池、鞠城,弥於街路。《鞠歌》将谓此也。” 宋 张载 《鞠歌行》:“《鞠歌》胡然兮,邈余乐之不犹。”参见“ 鞠歌行 ”。
词语解释:鞠歌行  拼音:jū gē xíng
又称《鞠歌》。古乐府平调曲名。古辞亡,后人有拟作。《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八·鞠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王僧虔 《技録》,平调又有《鞠歌行》,今无歌者。”
词语解释:鞠旅  拼音:jū lǚ
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犹誓师。《诗·小雅·采芑》:“鉦人伐鼓,陈师鞠旅。” 毛 传:“鞠,告也。” 郑玄 笺:“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此言将战之日,陈列其师旅,誓告之也。”《后汉书·皇甫嵩朱儁传论》:“值弱主蒙尘,獷贼放命,斯诚 叶公 投袂之几, 翟义 鞠旅之日。” 唐 韩愈 《与鄂州中丞书》:“鼓三军而进之,陈师鞠旅,亲与为辛苦。” 明 吾丘瑞 《运甓记·陈敏造逆》:“﹝ 晋 室﹞不暇自顾,纵尔问鼎称雄,谁敢兴师鞠旅。”
词语解释:鞠城  拼音:jū chéng
汉 代蹴鞠场地的一种。蹴鞠场四周围以方墙,东西两端各设六个鞠域。 晋 陆机 《鞠歌行》序:“按《汉宫閤》有 含章 鞠室、 灵芝 鞠室, 后汉 马防 第宅卜临道,连閤、通池、鞠城,弥於街路。”
词语解释:鞠裳  拼音:jū cháng
古代受封妇女的礼服。 清 钱谦益 《梁母吴太夫人寿序》:“于褕狄鞠裳,鱼轩重锦,见 三代 之服物焉。”参见“ 鞠衣 ”。
词语解释:鞠衣  拼音:jū yī
古代王后六服之一,九嫔及卿妻亦服之。其色如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褘衣、揄狄、闕狄、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 郑司农 云:‘鞠衣,黄衣也。’鞠衣,黄桑服也。色如鞠尘,象桑叶始生。”《周礼·天官·内司服》:“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 郑玄 注:“内命妇之服:鞠衣,九嬪也……外命妇者,其夫孤也,则服鞠衣。”《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 郑玄 注:“为将蚕,求福祥之助也。鞠衣,黄桑之服。”《北堂书钞》卷一二八引《三礼图》:“鞠衣,王后亲桑之服也。孤之妻服以从助祭,其鞠衣之色,象桑始生。”
词语解释:鞠蹴  拼音:jū cù
蹴踘;踢球。 明 汤显祖 《郁金谣》:“旋舞琵琶花里团,飞鞭踘蹴杖头看。”
词语解释:鞠径  拼音:jū jìng
菊径。鞠,通“ 菊 ”。种植菊花的小路。比喻隐逸之所。 元 薛玄 《赠诗》之二:“忙开鞠逕成嘉遁,静闭柴门草《太玄》。”
词语解释:鞠壤  拼音:jū rǎng
鞠和壤。古代两种游戏用具。 三国 魏 曹植 《名都篇》:“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
词语解释:鞠华  拼音:jū huá
见“ 鞠花 ”。
词语解释:鞠花  拼音:jū huā
亦作“ 鞠华 ”。 菊花。鞠,通“ 菊 ”;华,同“ 花 ”。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晚年筑室东园,艺鞠花数十本。” 明 宋濂 《菊轩铭》:“ 金华 韩先生 进之 ,以耆年硕德,为州里后进所矜式。文章问学,既不获用於世,乃寄情於鞠华。”
词语解释:鞠部头  拼音:jū bù tóu
菊部头。旧称戏班中的伶工之首。指演唱最佳者。鞠,通“ 菊 ”。 元 宋旡 《宫词》之一:“高皇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鞠部头。”鞠,一本作“ 菊 ”。自注:“ 宋 思陵 时,有 菊夫人 ,善歌舞,为 仙韶院 第一。既而称疾告归。一日,宫中曲舞不称旨,提举官奏曰:‘此非鞠部头不可。’” 柳亚子 《题昭容集为沉太侔刘幼狂作》诗:“剧怜荆布蓬门女,轻付人间鞠部头”参见“ 菊部头 ”。
词语解释:菊部头  拼音:jú bù tóu
宋高宗 时宫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称“菊部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 。” 元 宋无 《宫词》:“ 高皇 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 菊部头 ”。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清 赵翼 《青山庄歌》:“法曲犹传菊部筝,新腔催打花奴鼓。”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萧蛰庵》:“ 萧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连数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 陈森书 号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
词语解释:鞠报  拼音:jū bào
审理上报。鞠,通“ 鞫 ”。 宋 叶适 《提刑检详王公墓志铭》:“会将内禪,以詔旨趣狱具甚急,公鞠报如常日,竟得以赦。”
词语解释:鞠拱  拼音:jū gǒng
弯曲。《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黄人瑞 ﹞就把烟籤子递给 翠环 。 翠环 鞠拱着腰烧了一口,上在斗上,递过去。”
词语解释:鞠按  拼音:jū àn
审讯,考问。鞠,通“ 鞫 ”。 汉 王符 《潜夫论·明忠》:“歷观古来爱君忧主敢言之臣,忠信未达而为左右所鞠按,当世而覆被,更为否愚恶状之臣者,岂可胜数哉。” 汪继培 笺:“‘鞠按’犹《汉书·王商传》云‘穷竟考问’也。”
词语解释:鞠护  拼音:jū hù
保养防护。 唐 无名氏 《开河记》:“翰林学士 虞世基 献计,请用垂柳栽于 汴渠 两隄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隄;二乃牵船之人,护其阴凉;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
词语解释:鞠杖  拼音:jū zhàng
古代打球的棍棒。《金史·礼志八》:“已而击毬,各乘所常习马,持鞠杖。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
词语解释:鞠弭  拼音:jū mǐ
谓尽力平息祸乱。《旧唐书·玄宗纪上》:“ 基 密闻其期,先难奋发,推身鞠弭,众应如归,呼吸之间,凶渠殄灭。”
词语解释:鞠罪  拼音:jū zuì
审讯定罪。鞠,通“ 鞫 ”。 明 彭时 《彭文宪公笔记》卷下:“仍以 刘长子 、 石和尚 为俘获,献於朝廷,法司依原奏鞠罪,刑于市。”
词语解释:鞠戏  拼音:jū xì
古代的踢球游戏。《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驃骑尚穿域蹋鞠” 唐 司马贞 索隐:“今之鞠戏,以皮为之,中实以毛,蹵蹋为戏。”《宋史·陈俊卿传》:“王好鞠戏,因诵 韩愈 諫 张建封 书以讽,王敬纳之。”
词语解释:鞠恭  拼音:jū gōng
曲体弯腰貌。 宋 委心子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梦兆门下·黄牛庙诗》:“方拜时,神像为起鞠恭,且使人邀予上,耳语久之。” 清 魏源 《登太行绝顶》诗之三:“诸山听指挥,趋侍何鞠恭。”
词语解释:鞠戚  拼音:jū qī
困窘忧伤。 明 何景明 《蹇赋》:“彼二子之鞠戚兮,故世人之所訾。”
词语解释:鞠系  拼音:jū xì
审讯囚禁。鞠,通“ 鞫 ”。《汉书·刑法志》:“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朱儒当鞠繫者,颂繫之。”
词语解释:鞠粥  拼音:jū zhōu
抚育。粥,通“ 育 ”。 清 毛奇龄 《刑部员外佟君夫人石氏墓碑铭》:“君与夫人偕奔丧,所遗幼弟稚妹皆在襁褓,夫人乃接受而鞠粥之。”
词语解释:鞠恧  拼音:jū nǜ
谓弯着身子,低声下气。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便媚鞠恧兮,美逾 西施 。”
词语解释:鞠翟  拼音:jū zhái
古代画翟羽为饰的黄色后妃礼服。旧题 汉 无名氏《杂事秘辛》:“ 姁 告 莹 曰:‘官家重礼,借见朽落。缓此结束,当加鞠翟耳。’”
词语解释:鞠爱  拼音:jū ài
宠爱;爱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车骑(指 桓冲 )每自目己坐曰:‘ 灵寳 ( 桓玄 )成人,当以此坐还之。’鞠爱过於所生。” 唐 温畬 《续定命录·李行修》:“ 王氏 有幼妹,尝挈以自随, 行脩 亦深所鞠爱。”《新唐书·员半千传》:“生而孤,为从父鞠爱。”
词语解释:鞠治  拼音:jū zhì
审问定罪。鞠,通“ 鞫 ”。《史记·李斯列传》:“於是羣臣诸公子有罪,輒下 高 ( 赵高 ),令鞠治之。” 宋 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有 江州 统军官 王益 者,坐事下吏,更 江州 、 鄂州 鞠治。”
词语解释:鞠狱  拼音:jū yù
审理案件。鞠,通“ 鞫 ”。《汉书·刑法志》:“今遣廷史与郡鞠狱,任轻禄薄。”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鞠,穷也。狱事穷竟也。”《汉书·赵广汉传》:“又坐贼杀不辜,鞠狱故不以实,擅斥除骑士乏军兴数罪。”
词语解释:鞠稚  拼音:jū zhì
谓抚育稚幼。《南齐书·高逸传·沉驎士》:“长兄早卒,孤姪数四,摄尫鞠稚,吞苦推甘。”
词语解释:鞠礉  拼音:jū hé
审讯考问。鞠,通“ 鞫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论》“ 韩子 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用法惨急而鞠礉深刻。”
词语解释:鞠歌行  拼音:jū gē xíng
又称《鞠歌》。古乐府平调曲名。古辞亡,后人有拟作。《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八·鞠歌行》 宋 郭茂倩 题解:“ 王僧虔 《技録》,平调又有《鞠歌行》,今无歌者。”
词语解释:鞠室  拼音:jū shì
古代蹴鞠的区域、场所。《汉书·霍去病传》“而 去病 尚穿域躢鞠也” 颜师古 注引 汉 服虔 曰:“﹝穿域﹞穿地作鞠室也。” 晋 陆机 《鞠歌行》序:“《汉宫閤》有 含章 鞠室, 灵芝 鞠室。”《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元年》:“ 洛阳 宫鞠室灾。” 胡三省 注:“鞠室者,画地为域以蹴鞠,因以名室。”
词语解释:鞠为茂草  拼音:jū wéi mào cǎo
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鞠,通“ 鞫 ”。《晋书·石勒载记》:“诚知 晋 之宗庙鞠为茂草,亦犹洪川东逝,往而不还。”《隋书·杨玄感传》:“ 黄河 之北,则千里无烟; 江 淮 之间,则鞠为茂草。”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瑶瓦芝楣,鞠为茂草。”亦省作“ 鞠茂草 ”、“ 鞠草 ”。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谗莠蔑闻,攘争掩息。稀鸣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圆扉。” 唐 李商隐 《祭长安杨郎中文》:“笔海惊波,词园鞠草,文塲不写於中心,册苑空留於秘宝。” 明 陈与郊 《灵宝刀·支郡怜冤》:“圜扉鞠草不教除,昼静官閒讼自无。”参见“ 鞫为茂草 ”。
词语解释:鞫为茂草  拼音:jū wéi mào cǎo
谓杂草塞道。形容衰败荒芜的景象。《诗·小雅·小弁》:“踧踧 周 道,鞫为茂草。” 毛 传:“鞫,穷也。” 孔颖达 疏:“比举 周 道有茂草之荒,鄣碍行路,使行者不达於四方。” 王先谦 集疏:“‘鞫’,读同‘鞠’。诗言顾瞻 周 道,本平易也,今途穷而不通,乃为茂草所鄣塞。”参见“ 鞠为茂草 ”。
词语解释:鞠人  拼音:jū rén
穷困的人。《书·盘庚下》:“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孔 传:“我不任贪货之人,敢奉用进进於善者,人之穷困,能谋安其居者,则我式序而敬之。” 孔颖达 疏:“鞠训为穷,鞠人谓穷困人;谋人之保居,谓谋此穷人之安居。” 清 王夫之 《九昭》:“高臺夷以成蹊兮,憯不满朝鞠人之谿壑。”
词语解释:鞠仗  拼音:jū zhàng
古代打球的器仗。《金史·术虎筠寿传》:“ 贞祐 三年七月,工部下 开封 市白牯取皮治御用鞠仗。 筠寿 以其家所有鞠仗以进。”
词语解释:鞠躬屏气  拼音:jū gōng bǐng qì
《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后以“鞠躬屏气”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復出宫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谑语》:“ 江西 乡衮求謁者旅集,及 分宜 ( 严嵩 )延客入,皆鞠躬屏气。”
词语解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 sǐ ér hòu yǐ
见“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
词语解释:鞠躬尽力  拼音:jū gōng jìn lì
见“ 鞠躬尽瘁 ”。
词语解释:鞠躬尽瘁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谓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明 宋濂 《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臣不敢不鞠躬尽瘁,以报主知。”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亦作“ 鞠躬尽力 ”。 明 唐顺之 《答徐存斋相公书》:“愿以不计利钝,鞠躬尽力之义,苦心其间。”
词语解释:鞠部  拼音:jū bù
旧时戏班的别称。鞠,通“ 菊 ”。 清 许光治 《水仙子·寿王雨樵母》曲:“遏云鞠部紫琅璈,泛雪椰樽碧玉醪。” 清 曹寅 《两城诸子合饮醉甚》诗之三:“鞠部清词付小伶,自调芦管鬭灯荧。”参见“ 鞠部头 ”。
词语解释:鞠部头  拼音:jū bù tóu
菊部头。旧称戏班中的伶工之首。指演唱最佳者。鞠,通“ 菊 ”。 元 宋旡 《宫词》之一:“高皇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鞠部头。”鞠,一本作“ 菊 ”。自注:“ 宋 思陵 时,有 菊夫人 ,善歌舞,为 仙韶院 第一。既而称疾告归。一日,宫中曲舞不称旨,提举官奏曰:‘此非鞠部头不可。’” 柳亚子 《题昭容集为沉太侔刘幼狂作》诗:“剧怜荆布蓬门女,轻付人间鞠部头”参见“ 菊部头 ”。
词语解释:菊部头  拼音:jú bù tóu
宋高宗 时宫中伶人有 菊夫人 者,人称“菊部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 思陵 朝,掖庭有 菊夫人 者,善歌舞,妙音律,为 仙韶院 之冠,宫中号为 菊部头 。” 元 宋无 《宫词》:“ 高皇 尚爱梨园舞,宣索当年 菊部头 ”。后因以“菊部”为戏班或戏曲界的泛称。 清 赵翼 《青山庄歌》:“法曲犹传菊部筝,新腔催打花奴鼓。”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萧蛰庵》:“ 萧 故豪侈,得幛,即大徵菊部,流连数日。”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六篇:“ 陈森书 号 少逸 , 道光 中寓居 北京 ,出入菊部中,因拾闻见事为书三十回。”
词语解释:鞠遣  拼音:jū qiǎn
谓判决发付行刑。鞠,通“ 鞫 ”。《后汉书·袁敞传》:“廷尉鞠遣,欧刀在前,棺絮在后,魂魄飞扬,形容已枯。”
词语解释:鞠讻  拼音:jū xiōng
见“ 鞠凶 ”。
词语解释:鞠凶  拼音:jū xiōng
(1).亦作“ 鞠訩 ”。极大的灾祸。鞠,通“ 鞫 ”。《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佣,降此鞠訩。” 高亨 注:“鞠訩,穷凶,极凶,最大的灾凶。” 晋 挚虞 《太康颂》:“天难既降,时惟鞠凶。” 宋 叶适 《祭陈君举中书文》:“公既弃我,又遭鞠凶。”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赏雪》:“暴虎当年罹鞠訩,一朝脱悔喜重重。” 清 方苞 《七思·妻蔡氏》:“踰岁昊天兮降鞠凶,吾父康强命亦终。”
(2).谓告诫将有灾祸。《汉书·刘向传》:“日月鞠凶,不用其行。” 颜师古 注:“鞠,告也。言日月不用其常行之道以告凶灾者,由四方之国无政理,不能用善人也。”
词语解释:鞠讯  拼音:jū xùn
审讯。鞠,通“ 鞫 ”。 明 方孝孺 《治要》:“未见鈇鉞而畏威,未见鞠讯而远罪。”《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司理晓得他是法术人,有心护庇他,免不得外观体面,当堂鞠讯一番。”
词语解释:鞠诲  拼音:jū huì
抚养教导。《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敬之躋,及储宫诞育,復亲抚誥,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词语解释:鞠躬尽瘁  拼音:jū gōng jìn cuì
谓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明 宋濂 《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臣不敢不鞠躬尽瘁,以报主知。”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三幕:“臣只有一片愚忠,鞠躬尽瘁。”亦作“ 鞠躬尽力 ”。 明 唐顺之 《答徐存斋相公书》:“愿以不计利钝,鞠躬尽力之义,苦心其间。”
词语解释: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拼音:jū gōng jìn lì , sǐ ér hòu yǐ
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呜呼!岂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乎!” 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后多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明 无名氏 《鸣凤记·二相争朝》:“我老臣不能为玉烛于光天,岂忍见铜驼于荆棘,明日奏过圣上,亲总六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必再议。”《水浒传》第九一回:“ 宋江 、 卢俊义 叩头奏道:‘臣等蒙圣恩委任,敢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 中国 而耗费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词语解释:鞠院  拼音:jū yuàn
古代球场。四周以墙围成院,故称。《新五代史·唐明宗家人传·淑妃王氏》:“太后乃与帝俱燔死,而妃与 许王 从益 及其妺匿於鞠院以免。”
词语解释:鞠问  拼音:jū wèn
审讯。鞠,通“ 鞫 ”。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收付所司鞠问,果姦人杀其夫,妇人与闻其谋。”鞠,一本作“ 鞫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若只靠着鞠问一节,儘有屈杀了,再无説处的。”
词语解释:鞠通  拼音:jū tōng
虫名。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鹤衔书》:“《贾子説林》载,琴中緑色蛀虫名‘鞠通’。喜食枯桐与古墨。琴有鞠通,能令絃自和曲。”
词语解释:鞠躬君子  拼音:jū gōng jūn zǐ
谓谨敬尽职的人。《史记·韩长孺列传论》:“ 壶遂 之内廉行脩,斯鞠躬君子也。”
词语解释:鞠视  拼音:jū shì
抚养照顾。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附录·闲钞下》:“ 宋 世於郡县立慈幼局,凡贫家子多欲厌弃不育者,许其抱至局,书生年月日,局置乳媪鞠视。”《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初,左千牛卫大将军 宗实 ,幼养於宫中,帝及皇后鞠视如子。”
词语解释:鞠旅陈师
领兵布阵;兴兵
词语解释:鞠理
审理
词语解释:鞠躬踧蜡
弯着腰,显出恭敬不安的样子
词语解释:鞠劾
断狱问罪
词语解释:鞠踊  拼音:jū yǒng
跳跃。 清 曹寅 《蚤》诗:“细难驱世外,急復处裩中。踘踊无他技,终於盘水穷。”
词语解释:鞠圃  拼音:jū pǔ
踢鞠场,古代踢球场。 明 高启 《南园》诗:“春已去,人不来,一树两树桃花开,射堂踘圃俱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