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四纸上声 齿[mǐ][jī,几案]使[详注1][徵羽][详注2][详注3][诺也][pǐ,否泰][lěi][bèi,名词][mǐ][yǐ][zhǐ][详注4][chuǎi chuài][zǐ][详注5][详注6][nǐ][shì dì][xǐ lǐ][guī xī][yǐ][详注7][克也,任也][guī][ní,音你。声也。][shī][guǐ][lěi]氿[guǐ][qì][详注8][音跂。《广韵》行喘息貌][dǐ]俿[lǐ]


注1:使 式至切。遣人聘问曰使。《前汉·韩信传》发一乘之使,下咫尺之书。又《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注2:箠 音捶。击马策也。《史记·张耳陈余传》杖马箠,下赵数十城。
注3:花 《唐韻》韋委切,音蔿。《玉篇》花榮也。《拾遺記》西王母進洞淵紅蘤。《唐書·西域傳》王坐金蘤榻。
注4:机 音几。《说文》木名。《山海经》单狐之山多机木。《郭注》状如榆,可烧以粪田。 又与几通。《易·涣卦》涣奔其机。《注》承物者也。《家语》仰视榱桷,俯察机筵。《注》机作几。
注5:萎 音委。药草。《尔雅·释草》荧,委萎。《注》萎蕤也。《韩愈诗》萎蕤缀蓝瑛。《注》萎蕤,青花圆实。亦作荽蕤。
注6:庳 脾上声。《说文》庳中,伏舍。一曰屋卑。《左传·襄三十一年》宫室卑庳。
注7:哆 音侈。《说文》张口也。《诗·小雅》哆兮侈兮,成是南箕。《传》哆,大貌
注8:坻 《广韵》《正韵》诸氏切《集韵》《韵会》掌氏切,音纸。止也。《左传·昭二十九年》蔡墨论养龙官曰: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
共9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首字词组
靡靡靡密靡雕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滥靡币靡费靡披
靡盬靡它靡徙靡匜靡润靡屑靡贵靡衣媮食
靡常靡骋靡蓱靡俗靡嫚靡毙靡葬靡贰
靡迤靡从靡止靡侈靡坚不摧靡琐靡莫靡躯
靡草靡遑靡坚靡响靡漫靡细靡荡靡敝
靡他靡届靡倾靡冗靡弱靡类靡然向风靡跌
靡遗靡风靡薄靡辩靡弊靡腜靡所适从靡货
靡曼靡然靡劳靡服靡亢靡缛靡所底止靡散
靡及靡丽靡佗靡有孑遗靡乱靡皇靡替靡旌
靡忒靡膴靡慝靡然顺风靡习靡碎靡拉靡旃

词语解释:靡靡  拼音:mǐ mǐ
(1).犹迟迟。迟缓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心中摇摇。” 毛 传:“靡靡,犹迟迟也。”
(2).引申为逐渐,渐渐。 晋 陶潜 《己酉岁九月九日》诗:“靡靡秋已夕,凄凄风露交。” 元 郑彝 《续兰亭会补山阴令虞国诗》:“靡靡时运近,期焉抚岏巑。”
(3).草随风倒伏貌。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 晋 陆机 《拟青青河畔草》诗:“靡靡江离草,熠燿生河侧。”《云笈七籤》卷八六:“有石蓝之花,轻而坚劲,一枝千花,千年一开,随风靡靡。”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循路登絶顶,荒草靡靡,山高风冽。”
(4).引申为随顺貌。《书·毕命》:“ 商 俗靡靡,利口惟贤。” 孔颖达 疏:“靡靡者,相随顺之意。”《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嗇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宋 叶适 《修职郎吴君墓志铭》:“世有能操养士之柄,而恣其衣食之求,则威望自尊,而士靡靡从之,何咎之有?”
(5).纷乱貌。 南朝 齐 谢朓 《杜若赋》:“枝靡靡而叶倾。”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海中红旗》:“顾见洪涛间,红旗靡靡,相逐而下。” 明 高启 《九日无酒步至西汀闲眺》诗:“悠悠寒川驶,靡靡晴峦矗。”
(6).柔弱,颓靡。 宋 苏轼 《谢南省主文启·欧阳内翰》:“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弱,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梁启超 《读〈陆放翁集〉诗》:“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参见“ 靡靡之音 ”。
(7).华美;明丽。《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间徙倚於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李善 注引《方言》 郭璞 注:“靡靡,细好也。” 元 李序 《嗽金鸟行》:“美人自捣明月珠,赤玉盘中光靡靡。” 清 龚自珍 《与吴虹生书》之十二:“江春靡靡,所至山川景物,好到一分,则忆君一分。”
(8).绵延不绝。 三国 魏 曹植 《节游赋》:“观靡靡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 宋 王安石 《留题三祖山谷寺石壁》诗:“水冷冷而北出,山靡靡以旁围。”《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 大异 回顾,犹闻諠譁之声,靡靡不已。”
(9).娓娓动听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张茂先 论《史》《汉》,靡靡可听。”《旧唐书·马周传》:“ 马君 论事……一字不可加,一字不可减,听之靡靡,令人忘倦。”
(10).零落稀疏貌。《文选·陆机〈叹逝赋〉》:“亲落落而日晞,友靡靡而愈索。” 张铣 注:“靡靡,少貌。” 明 高启 《秋怀》诗之十:“靡靡皋兰衰,嗈嗈渚鸿吟。”
词语解释:靡靡之音  拼音:mǐ mǐ zhī yīn
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 马 即起舞,亦效白锦缠头,作靡靡之音。”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九章:“他在一迭唱片里又挑了一阵,‘他妈的,全是 美国 的靡靡之音。来,只好听听 麦克唐娜 的吧!’”
词语解释:靡盬  拼音:mí gǔ
(1).谓无止息。指辛勤于王事。《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上》:“盬者,息也……《尔雅》曰:‘栖、迟、憩、休、苦,息也。’苦读与靡盬之‘盬’同。” 唐 白居易 《安南告捷军将黄士傪授银青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制》:“戎首来降,陪臣告捷;服勤靡盬,将命无违。” 明 张居正 《寿汉涯李翁七十序》:“諫议官琐闥,为耳目之司,非可一日闕者,独念翁老欲归,而天子遂许之,使諫议无靡盬之叹,翁得以介眉寿之福。”
(2).借指王事,公事。《后汉书·刘陶传》:“窃见比年以来,良苗尽于蝗螟之口,杼柚空于公私之求,所急朝夕之餐,所患靡盬之事。”
词语解释:靡常  拼音:mí cháng
无常,没有一定的规律。《书·咸有一德》:“天难諶,命靡常。” 孔 传:“以其无常,故难信。” 汉 班彪 《北征赋》:“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清史稿·食货志一》:“沿海沙地滩涨靡常。”
词语解释:靡迤  拼音:mí yǐ
亦作“ 靡迆 ”。
(1).绵长貌;连续不绝貌。 汉 张衡 《西京赋》:“高陵平原,据 渭 踞 涇 ,澶漫靡迤,作镇于近。” 南朝 梁 刘孝标 《东阳金华山栖志》:“靡迤坡陀,下属深渚。” 宋 苏辙 《洛阳李氏园池诗记》:“冈峦靡迆,四顾可挹。”
(2).曲折行进貌。《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靡迤趋下田,迢递瞰高峰。” 张铣 注:“靡迤,细走貌。” 唐 陈子昂 《入峭峡安居溪伐木》诗:“靡迤随波水,潺湲泝浅流。”
(3).喻指作风松弛、拖沓。 宋 苏辙 《君术》:“夫是以至宽,而天下无頽惰靡迆之风;至险,而君臣无猜防逼迫之虑。”
词语解释:靡草  拼音:mí cǎo
(1).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谓草木顺风而倒。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 大夏 龙雀,各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
(2).草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 郑玄 注:“旧説云靡草,薺、亭歷之属。” 孔颖达 疏:“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
词语解释:靡他  拼音:mǐ tā
见“ 靡它 ”。
词语解释:靡它  拼音:mǐ tā
亦作“ 靡佗 ”。亦作“ 靡他 ”。 谓无二心。《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晋 潘岳 《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词语解释:靡遗  拼音:mí yí
(1).“靡有孑遗”的略语。谓死亡殆尽。 晋 刘毅 《请移江州府于豫章表》:“自 桓玄 以来,驱蹙残毁,至乃男不被养,女无对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若不曲心矜理,有所改移,则靡遗之叹,奄焉必及。”
(2).没有遗漏;毫不遗漏。 南朝 梁 丘迟 《为范卫军让梁台侍中表》:“值天地中开, 神武 再廓,麻丝是蓄,菅蒯靡遗。” 明 文徵明 《〈何氏语林〉叙》:“正史所列,传记所存,奇跡胜跡,渔猎靡遗。”《清史稿·选举志二》:“凡 中国 向有之经学、史学、文学、理学,无不包举靡遗。”
词语解释:靡曼  拼音:mí màn
亦作“ 靡嫚 ”。
(1).华美,华丽。《晏子春秋·问上十三》:“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鐘鼓之音。” 王闿运 《李恭人行状》:“衣裳澣濯,无珠翠靡曼之饰。”
(2).指美妙的声色。《吕氏春秋·顺民》:“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鐘鼓。” 高诱 注:“靡曼,好色。”《隋书·高勱传》:“有功不赏,无辜获戮,烽燧日警,未以为虞,耽淫靡嫚,不知纪极。”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十二:“保固真元,絶意房闥,使靡曼不得动吾欲,是谓藏贤。”
(3).纤弱柔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譬舞容迴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4).引申为轻艳卑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应物》:“诗律自 沉 宋 之下,日益靡嫚。”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西梆子腔与崐崘南曲,一则悲壮,一则靡曼。”
(5).奢侈淫靡。《明史·乐志一》:“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风俗日趋於靡曼。”
词语解释:靡及  拼音:mí jí
赶不上;来不及。《诗·大雅·烝民》:“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郑玄 笺:“每人怀其私而相稽留,将无所及於事。” 宋 岳柯 《桯史·献陵疏文》:“从君以出,始慙 晋国 之亡臣,御主而还,终媿 赵王 之养卒。攀号靡及,摧殞何穷。” 清 龚自珍 《纪游》诗:“温温怀肯忘,噯噯眴靡及。”
词语解释:靡忒  拼音:mí tuī
见“ 靡慝 ”。
词语解释:靡慝  拼音:mí tè
亦作“ 靡忒 ”。 不变更。《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慝。”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龙虽勿用,志亦靡忒。”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然而圣上犹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
词语解释:靡密  拼音:mí mì
(1).繁琐细碎。《汉书·循吏传·黄霸》:“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 霸 精力能推行之。” 颜师古 注:“米盐,言碎而且细。” 宋 王禹偁 《潭州岳麓山书院记》:“米盐靡密,推行不倦。”
(2).细致精密。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库中有 汉 时故乐器及神车木偶,皆靡密巧丽。”
(3).绵密而纤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仲宣 靡密,发端必遒; 伟长 博通,时逢壮采。” 詹鍈 义证引 曹丕 《与元城令吴质书》:“ 仲宣 独自善於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 宋 黄伯思 《东观馀论·跋〈辋川图〉后》:“世传此图本多,物象靡密而笔势钝弱,今所传则赋象简远而运笔劲峻。盖 摩詰 遗蹟之不失其真者。”
词语解释:靡它  拼音:mǐ tā
亦作“ 靡佗 ”。亦作“ 靡他 ”。 谓无二心。《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晋 潘岳 《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词语解释:靡骋  拼音:mǐ chěng
语出《诗·小雅·节南山》:“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本谓不能纵马奔驰。后以喻不能施展抱负。 清 侯方域 《送何子归金陵序》:“赋诗言志,往往各有期许,壮以远,从容以愉。未尝有促促靡骋之思,悵悵可怜之状也。”
词语解释:靡从  拼音:mí cóng
无从。谓没有门径或头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盖闻其声,今视其来。厥涂靡从,天瑞之徵。” 颜师古 注引 文颖 曰:“其来之道何从乎?此乃天瑞之应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靡踪”。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遗书絶寡,考订靡从。”
词语解释:靡遑  拼音:mí huáng
亦作“ 靡皇 ”。
(1).不忙,来得及。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伏愿以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时再让靡遑,羣情又迫,事不得已,顺而行之。”
(2).无暇,来不及。 宋 岳飞 《奏辞检校少保第二札子》:“伏蒙圣恩曲降詔諭,未赐俞允,臣义有未尽,跼蹐靡皇,輒敢再羾丹诚,仰干渊听。”
(3).谓不安宁。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二札子》:“虽竭疲駑,殊无补报,空糜饘餼,朝夕靡遑。”
词语解释:靡届  拼音:mí jiè
(1).谓没有终极。《诗·大雅·荡》:“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毛 传:“届,极。”
(2).谓不能到达。 梁启超 《过渡时代论》三:“所导之路若差,或迷途而靡届。”
词语解释:靡风  拼音:mí fēng
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意为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新唐书·李训郑注等传赞》:“ 训 因 王守澄 以进,此时出入北军,若以上意説诸将,易如靡风。”
词语解释:靡然  拼音:mǐ rán
(1).草木顺风而倒貌。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史记·平準书》:“ 彭吴 贾灭 朝鲜 ,置 沧海之郡 ,则 燕 齐 之间,靡然发动。”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裴伦 ﹞自意振臂一呼,人必将靡然向之。”参见“ 靡草 ”。
(2).颓靡貌。 宋 曾巩 《筠州学记》:“故先王之道不明,而学者靡然溺于所习。”
词语解释:靡草  拼音:mí cǎo
(1).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谓草木顺风而倒。 汉 桓宽 《盐铁论·疾贪》:“上之化下,若风之靡草,无不从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 大夏 龙雀,各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甚珍之。”
(2).草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麦秋至。” 郑玄 注:“旧説云靡草,薺、亭歷之属。” 孔颖达 疏:“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
词语解释:靡丽  拼音:mǐ lì
(1).奢华,奢靡。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时休息於此,恐后叶靡丽,遂往而不返。”《后汉书·孝安帝纪》:“嫁聚送终,纷华靡丽。”
(2).精美华丽。《孔子家语·刑政》:“文锦珠玉之器,雕饰靡丽,不粥於市。”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乾 淳 间斋舍质素,饮器止陶瓦,栋宇无设饰,近时诸斋,亭榭帘幙,竞为靡丽。” 清 赵雨村 《被掳纪略》:“有时进城看看,惟 天王府 奢侈靡丽,无以復加,其餘亦有可观。”
(3).指文采富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论》:“ 扬雄 以为靡丽之赋,劝百风一,犹驰骋 郑 卫 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亏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魏 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则未足美也。” 清 戴名世 《程偕柳淮南游草序》:“今之人举所为本与情者而无之,相与为浮淫靡丽之作而以为工,而作诗之旨,失之远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六篇:“﹝《拾遗记》﹞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
(4).指姿容艳丽。《艺文类聚》卷八五引 汉 班倢伃 《捣素赋》:“盼睞生姿,动容多製,弱态含羞,妖风靡丽。”
词语解释:靡膴  拼音:mí wǔ
无法度。《诗·小雅·小旻》:“民虽靡膴,或哲或谋。” 郑玄 笺:“膴,法也。”一说,谓不多。 陆德明 释文:“靡膴……《韩诗》作‘靡腜’,犹无几何。”
词语解释:靡雕  拼音:mí diāo
凋敝。 唐 韩愈 《刘统军碑》:“ 杨琳 为横, 巴蜀 靡彫,公由游寄,单船諭招。”
词语解释:靡徙  拼音:mí xǐ
举止失措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敞罔靡徙,因迁延而辞避。” 司马贞 索隐:“敞罔,失容也。靡徙,失正也。”
词语解释:靡蓱  拼音:mí píng
漂流的浮萍。《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文选·左思〈魏都赋〉》:“孰愈寻靡蓱於中逵,造沐猴于棘刺?” 张铣 注:“靡,流貌。” 明 刘基 《水龙吟·次韵和陈均以吹箫曲》词:“又 扶桑 日上,靡蓱光散,蓬池春晓。”
词语解释:靡止  拼音:mí zhǐ
没有礼制。《诗·小雅·小旻》:“国虽靡止,或圣或否。” 郑玄 笺:“靡,无。止,礼。言天下诸侯今虽无礼,其心性犹有通圣者。”一说谓小。 毛 传:“靡止,言小也。”
词语解释:靡坚  拼音:mí jiān
磨琢坚硬之物。靡,通“ 磨 ”。比喻艰难之事。《文子·道原》:“故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守清道,拘雌节,因循而应变,常后而不先,柔弱以静,安徐以定,功大靡坚,不能与争也。”
词语解释:靡倾  拼音:mí qīng
随顺着向某一方面流动。 三国 魏 曹丕 《秋胡行》之三:“汎汎緑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词语解释:靡薄  拼音:mí báo
(1).谓人心不古,风俗浇薄。《汉书·董仲舒传》:“愍世俗之靡薄,悼王道之不昭。” 颜师古 注:“靡,散也;薄,轻也。” 汉 王充 《论衡·非韩》:“以为世衰事变,民心靡薄,故作法术,专意於刑也。”
(2).侈靡轻薄。 明 文徵明 《正始堂记》:“然而人繁物阜,浸入靡薄,惧不可以训,乃作 正始 之堂,所以示肃中闺,而式于百度也。”
词语解释:靡劳  拼音:mí láo
无休止地操劳。 清 郑世元 《卖妇行》:“詎谓同林栖,中道忽相捐;自我归君室,靡劳尝忧煎。”
词语解释:靡佗  拼音:mí tuó
见“ 靡它 ”。
词语解释:靡它  拼音:mǐ tā
亦作“ 靡佗 ”。亦作“ 靡他 ”。 谓无二心。《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 晋 潘岳 《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雄笔映千古,见贤心靡他。”
词语解释:靡慝  拼音:mí tè
亦作“ 靡忒 ”。 不变更。《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慝。” 汉 王粲 《赠士孙文始》:“龙虽勿用,志亦靡忒。”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然而圣上犹孜孜靡忒,求天下之所以自悟。”
词语解释: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拼音:mǐ bù yǒu chū , xiǎn kè yǒu zhōng
谓做事无不有个好的开端,但很少有坚持到底的。《诗·大雅·荡》:“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一:“及长,式观史氏,眇覿昔人,特立独行以自著见者甚众,然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词语解释:靡匜  拼音:mí yí
动摇。《礼记·玉藻》:“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 汉 郑玄 注:“移之言靡匜也,毋移欲其直且正。” 孔颖达 疏:“移,谓靡匜动摇也。”一本作“ 靡迆 ”。
词语解释:靡俗  拼音:mí sú
侈靡的习俗。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 贾 亦文吏,遭时黲黷,犹有典型,以式靡俗。”
词语解释:靡侈  拼音:mí chǐ
奢侈浪费。《韩诗外传》卷二:“家富厚者,不以振穷救不足,而反以靡侈无度。”
词语解释:靡响  拼音:mí xiǎng
本义为靡靡之音,借指辞藻华丽而无风骨的诗赋。 罗惇曧 《文学源流》:“里巷之謡谚,质之过也; 齐 梁 之靡响,华之过也。”
词语解释:靡冗  拼音:mí rǒng
谓诗文辞藻华美但笔力冗弱。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至 士龙 兄弟,泛澜靡冗,动輒千言,读之数行,掩卷思睡。”
词语解释:靡辩  拼音:mí biàn
犹雄辩。《韩非子·存韩》:“臣视 非 之言文,其淫説靡辩,才甚。”
词语解释:靡服  拼音:mí fú
顺从,归服。《后汉书·应劭传》:“﹝ 鲜卑 ﹞唯至互市,乃来靡服。”
词语解释:靡有孑遗  拼音:mǐ yǒu jié yí
本谓没任何一个人能逃脱旱灾的侵害。《诗·大雅·云汉》:“旱既太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 郑玄 笺:“ 周 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餘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 王先谦 集疏引 赵岐 《孟子章句》:“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志在忧旱灾民,无孑然遗脱、不遭旱灾者,非无民也。”后则指荡然无存,毫无遗留。《后汉书·应劭传》:“逆臣 董卓 ,荡覆王室,典宪焚燎,靡有孑遗。”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 中国 之一线生机,芟夷斩伐而靡有孑遗者,皆在此三十年也。”
词语解释:靡然顺风  拼音:mǐ rán shùn fēng
望风顺从。 唐 张说 《广州都督岒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幅员万里,驯致九译,詔书下日,靡然顺风。”
词语解释:靡滥  拼音:mí làn
(1).流动泛滥。《淮南子·原道训》:“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2).浮靡失实。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无有闻见之杂,记诵之烦,辞章之靡滥,功利之驰逐;而但使之孝其亲,弟其长,信其朋友,以復其心体之同然。”
词语解释:靡润  拼音:mí rùn
细布。
词语解释:靡嫚  拼音:mí màn
见“ 靡曼 ”。
词语解释:靡曼  拼音:mí màn
亦作“ 靡嫚 ”。
(1).华美,华丽。《晏子春秋·问上十三》:“君无以靡曼辩辞定其行,无以毁誉非议定其身。”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目不视靡曼之色,耳不听鐘鼓之音。” 王闿运 《李恭人行状》:“衣裳澣濯,无珠翠靡曼之饰。”
(2).指美妙的声色。《吕氏春秋·顺民》:“目不视靡曼,耳不听鐘鼓。” 高诱 注:“靡曼,好色。”《隋书·高勱传》:“有功不赏,无辜获戮,烽燧日警,未以为虞,耽淫靡嫚,不知纪极。” 明 陈霆 《两山墨谈》卷十二:“保固真元,絶意房闥,使靡曼不得动吾欲,是谓藏贤。”
(3).纤弱柔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譬舞容迴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
(4).引申为轻艳卑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韦应物》:“诗律自 沉 宋 之下,日益靡嫚。”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西梆子腔与崐崘南曲,一则悲壮,一则靡曼。”
(5).奢侈淫靡。《明史·乐志一》:“声音之道与政治不相通,而民之风俗日趋於靡曼。”
词语解释:靡坚不摧  拼音:mí jiān bù cuī
谓能摧毁任何坚固的东西。形容力量强大。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 陶斋 之书之切直,洞中夫时局之隐微,斯不啻 李将军 射虎之矢,靡坚不摧。” 汪东 《革命今势论》:“有一国焉,度其兵力之厚,靡坚不摧。”
词语解释:靡漫  拼音:mí màn
(1).指文风轻艳卑弱。《宋书·乐志一》:“其后《风》《雅》缺,而妖淫靡漫之声起。” 明 孙鑛 《与余君房论文书》:“文章之法,尽于经矣,皆千锤百炼而出者,至 子长 乃纵肆……后至 六朝 ,靡漫极矣。”
(2).美妙的声色。
(3).迷离彷徨貌。 明 刘基 《游云门记》:“多於山则深沉杳絶,使人憯悽而寂寥,多於水则旷漾浩汗,使人望洋而靡漫。”
词语解释:靡弱  拼音:mí ruò
靡丽柔弱。 清 龚自珍 《语录》:“今世苶字,训靡弱之貌,华貌以柔弱为悦目,故曰华盛。”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 陆机 ﹞《猛虎行》诸作,宜可刚劲猋发,而亦乃靡弱工整,亦足见其才之所限。”
词语解释:靡弊  拼音:mí bì
见“ 靡敝 ”。
词语解释:靡敝  拼音:mí bì
亦作“ 靡弊 ”。亦作“ 靡币 ”。亦作“ 靡獘 ”。
(1).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见 种蠡 之功而见靡弊之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 宋 苏轼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敝,然 夏 人困折,亦几於亡。”
(2).毁坏,破坏。《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时生,器以时靡币,泲水之盐以日消。”《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一本作“ 靡獘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杨倞 注:“敝,败也。”《文选·扬雄〈解嘲〉》:“ 吕 刑靡敝, 秦 法酷烈。” 张铣 注:“靡,坏也。”
(3).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譟,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 马非百 新诠:“ 张佩纶 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復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词语解释:靡亢  拼音:mí kàng
谓不可抗衡。《文选·扬雄〈赵充国颂〉》:“料敌制胜,威谋靡亢。” 吕延济 注:“靡,无。亢,拒也。”
词语解释:靡乱  拼音:mí luàn
动乱。 老舍 《柳屯的》:“战事是必不可避免的……没有大靡乱,是扫不清咱们这个世界的污浊的。”
词语解释:靡习  拼音:mí xí
指浮靡的文风。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三 唐 风尚,人工篇什,各思自见,故不復模古。 陈 隋 靡习, 太宗 已以清丽振之矣。”
词语解释:靡币  拼音:mí bì
见“ 靡敝 ”。
词语解释:靡敝  拼音:mí bì
亦作“ 靡弊 ”。亦作“ 靡币 ”。亦作“ 靡獘 ”。
(1).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见 种蠡 之功而见靡弊之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 宋 苏轼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敝,然 夏 人困折,亦几於亡。”
(2).毁坏,破坏。《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时生,器以时靡币,泲水之盐以日消。”《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一本作“ 靡獘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杨倞 注:“敝,败也。”《文选·扬雄〈解嘲〉》:“ 吕 刑靡敝, 秦 法酷烈。” 张铣 注:“靡,坏也。”
(3).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譟,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 马非百 新诠:“ 张佩纶 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復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词语解释:靡屑  拼音:mí xiè
犹碎末。 汉 王充 《论衡·言毒》:“物为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气所燥也。”
词语解释:靡毙  拼音:mí bì
见“ 靡敝 ”。
词语解释:靡敝  拼音:mí bì
亦作“ 靡弊 ”。亦作“ 靡币 ”。亦作“ 靡獘 ”。
(1).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见 种蠡 之功而见靡弊之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 宋 苏轼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敝,然 夏 人困折,亦几於亡。”
(2).毁坏,破坏。《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时生,器以时靡币,泲水之盐以日消。”《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一本作“ 靡獘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杨倞 注:“敝,败也。”《文选·扬雄〈解嘲〉》:“ 吕 刑靡敝, 秦 法酷烈。” 张铣 注:“靡,坏也。”
(3).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譟,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 马非百 新诠:“ 张佩纶 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復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词语解释:靡琐  拼音:mí suǒ
琐细。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 唐 元稹 、 张籍 ,竞用本事,而卑弱靡琐,了无发明。”
词语解释:靡细  拼音:mí xì
细小。《礼记·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 唐 孔颖达 疏:“葶藶之属,以其枝叶靡细,故云靡草。”
词语解释:靡类  拼音:mí lèi
谓无人可与之相比。 南朝 梁简文帝 《悔赋》:“ 项籍 才气过人,拔山靡类,扛鼎絶伦,声驾盛 汉 ,势厌餘 秦 。”
词语解释:靡腜  拼音:mí méi
见“ 靡膴 ”。
词语解释:靡膴  拼音:mí wǔ
无法度。《诗·小雅·小旻》:“民虽靡膴,或哲或谋。” 郑玄 笺:“膴,法也。”一说,谓不多。 陆德明 释文:“靡膴……《韩诗》作‘靡腜’,犹无几何。”
词语解释:靡缛  拼音:mí rù
轻艳华丽。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下》:“ 沉 宋 厌 王 杨 之靡縟,稍欲约以典实而未能也。”
词语解释:靡皇  拼音:mí huáng
见“ 靡遑 ”。
词语解释:靡遑  拼音:mí huáng
亦作“ 靡皇 ”。
(1).不忙,来得及。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伏愿以一垓之土地,建为万乘之邦家,于时再让靡遑,羣情又迫,事不得已,顺而行之。”
(2).无暇,来不及。 宋 岳飞 《奏辞检校少保第二札子》:“伏蒙圣恩曲降詔諭,未赐俞允,臣义有未尽,跼蹐靡皇,輒敢再羾丹诚,仰干渊听。”
(3).谓不安宁。 宋 岳飞 《奏辞建节第二札子》:“虽竭疲駑,殊无补报,空糜饘餼,朝夕靡遑。”
词语解释:靡碎  拼音:mí suì
(1).糜烂粉碎。《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临峥嶸不测之深,行者骑步相持,绳索相引,二千餘里乃到 县度 。畜队,未半阬谷尽靡碎。” 颜师古 注:“队亦堕也。靡,散也。” 宋 彭乘 《墨客挥犀》卷三:“ 漳州 漳浦县 地连 潮阳 ,素多象,往往十数为羣,并不为害;惟独象遇之,逐人蹂践至骨肉靡碎乃去。”
(2).分崩离析,瓦解崩溃。《汉书·王莽传下》:“大司空 隆新公 ,宗室戚属,前以虎牙将军东指则反虏破坏,西击则逆贼靡碎,此乃 新 室威宝之臣也。”
词语解释:靡费  拼音:mí fèi
浪费,耗费过度。《荀子·君道》:“故天子诸侯无靡费之用,士大夫无流淫之行。”
词语解释:靡贵  拼音:mí guì
没有什么比之更贵重。 汉 王逸 《九思·疾世》:“访太昊兮道要,云靡贵兮仁义。”
词语解释:靡葬  拼音:mí zàng
厚葬。《新唐书·宋璟传》:“比来人间竞务靡葬。”
词语解释:靡莫  拼音:mí mò
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史记·西南夷列传》:“其西 靡莫 之属以什数, 滇 最大。”
词语解释:靡荡  拼音:mí dàng
耗尽。 宋 方勺 《青溪寇轨·容斋逸史》:“今有子弟耕绩,终岁劳苦,少有粟帛,父兄悉取而靡荡之。”
词语解释:靡然向风  拼音:mǐ rán xiàng fēng
亦作“ 靡然乡风 ”。亦作“ 靡然嚮风 ”。 谓群起效尤而成风气。《史记·儒林列传》:“ 公孙弘 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 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晋书·儒林传序》:“故搢绅之士靡然嚮风,餘芳遗烈,焕乎可纪者也。” 南朝 梁 陆倕 《石阙铭》:“乃正六乐,治五礼……於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人识廉隅,家知礼让。”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或徒步而取公卿,或累旬而膺台鼎。於是有文无学之士,靡然向风。”
词语解释:靡所适从  拼音:mǐ suǒ shì cóng
不知何所依从。 明 张居正 《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或减削太苛,有亏敦睦;或拟议不定,靡所适从。” 明 李贽 《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独儒家者流,汎滥而靡所适从,则以所欲者众耳。”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白旗》:“时各帅意见不同,卒无定计,甚至出令旋止,靡所适从。”参见“ 无所适从 ”。
词语解释:无所适从  拼音:wú suǒ shì cóng
不知跟从谁才好。常比喻不知怎么办才好。《北齐书·魏兰根传》:“此县界於强虏,皇威未接,无所适从,故成背叛。”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观古今诸家海潮之説者多矣。或谓天河激涌,亦云地机翕张……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明 张居正 《请戒谕群臣疏》:“若不特行戒諭,明示以正大光明之路,则众心无所适从,化理何由而致?”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六讲:“ 中国 正是新旧潮流相冲突的时候,一般国民都无所适从。”
词语解释:靡所底止  拼音:mǐ suǒ dǐ zhǐ
谓没有止境。《诗·小雅·祈父》:“胡转予于恤,靡所底止。” 毛 传:“底,至也。”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五·豫治无定寿春为主》:“如此纷更,靡所底止。”
词语解释:靡替  拼音:mí tì
不衰,不废。 南朝 陈 徐陵 《禅位陈王玺书》:“虽復质文殊轨,沿革不同,歷代因循,斯风靡替。”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圣人励玉衣而靡替,垂翠裘而独闷。”
词语解释:靡拉  拼音:mí lā
毁坏。《文选·张衡〈西京赋〉》:“梗林为之靡拉,朴丛为之摧残。” 薛综 注:“靡拉、摧残,言揩突之,皆擗碎毁拆也。”
词语解释:靡披  拼音:mí pī
形容军队溃败,不能立足。《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师之攸向,无不靡披。”
词语解释:靡衣媮食  拼音:mǐ yī tōu shí
美衣甘食,苟且偷生。《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輟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颜师古 注:“靡,轻丽也。媮与偷字同。偷,苟且也。言为靡丽之衣,苟且而食,恐惧之甚,不为久计也。”《史记·淮阴侯列传》作“褕衣甘食”。 司马贞 索隐:“褕, 邹氏 音踰,美也。恐灭亡不久,故废止作业而事美衣甘食,日偷苟且也,虑不图久故也。”亦作“ 靡衣偷食 ”。《梁书·武帝纪上》:“昔 毛玠 在朝,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
词语解释:靡贰  拼音:mí èr
犹不二。《后汉书·李陈庞陈传赞》:“ 禪 为君隐,之死靡贰。”
词语解释:靡躯  拼音:mí qū
犹言粉身碎骨。 汉 东方朔 《七谏·怨世》:“ 子胥 諫而靡躯兮, 比干 忠而剖心。”《文选·卢谌〈赠刘琨书〉》:“昔 聂政 殉 严遂 之顾, 荆軻 慕 燕丹 之义,意气之间,靡躯不悔。” 李善 注:“靡,烂也。”
词语解释:靡敝  拼音:mí bì
亦作“ 靡弊 ”。亦作“ 靡币 ”。亦作“ 靡獘 ”。
(1).残破,凋敝。《礼记·少仪》:“国家靡敝,则车不雕几,甲不组縢,食器不刻鏤。”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以搜粟都尉为御史大夫,持政十有餘年,未见 种蠡 之功而见靡弊之効。”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竖煦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 宋 苏轼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昔先帝用兵累年,虽中国靡敝,然 夏 人困折,亦几於亡。”
(2).毁坏,破坏。《管子·轻重乙》:“草木以时生,器以时靡币,泲水之盐以日消。”《墨子·非攻中》:“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一本作“ 靡獘 ”。《荀子·富国》:“有掎挈伺诈,权谋倾覆,以相颠倒,以靡敝之。” 杨倞 注:“敝,败也。”《文选·扬雄〈解嘲〉》:“ 吕 刑靡敝, 秦 法酷烈。” 张铣 注:“靡,坏也。”
(3).耗费;浪费。《管子·轻重甲》:“顿戟一譟,而靡币之用日去千金。” 马非百 新诠:“ 张佩纶 云:‘靡币当作靡敝。’……《盐铁论·刺復篇》文学云‘军旅相望,甲士糜弊’。糜弊即靡弊,犹言消耗。”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程工省费,俾无靡敝之材。”《明史·刘奋庸传》:“生财甚难,靡敝无纪。”
词语解释:靡跌  拼音:mí diē
无差错,无失误。《后汉书·文苑传下·边让》:“舞无常态,鼓无定节,寻声响应,修短靡跌。”
词语解释:靡货  拼音:mí huò
奢侈品。亦指非分享用的器物。《后汉书·和帝纪》:“商贾小民,或忘法禁,奇巧靡货,流积公行。”
词语解释:靡散  拼音:mí sàn
(1).犹靡敝。摧残,凋敝。《晏子春秋·谏下五》:“庶民之言曰:‘冻水洗我,若之何!太上靡散我,若之何!’” 吴则虞 集释:“ 孙星衍 云:‘散’者, 苏时学 云‘散’当为敝,敝与散相近而讹,下章言靡敝,是也。”
(2).消失;消灭。《楚辞·九叹·离世》:“芳懿懿而终败兮,名靡散而不彰。” 王逸 注:“靡散,犹消灭也。”《淮南子·原道训》:“天下之物,莫柔弱於水……淖溺流遁,错繆相纷,而不可靡散。”
词语解释:靡旌  拼音:mí jīng
旌旗披靡。本谓战车疾驱之状。借指疾驱之战车。《左传·宣公十二年》:“吾闻致师者,御靡旌摩垒而还。” 杜预 注:“靡旌,驱疾也。” 杨伯峻 注:“盖疾驱车辕自稍偏,其旌旗必倾斜似披靡,故云靡旌。”
词语解释:靡旃  拼音:mí zhān
谓日光照耀下,旌旗的影子没有移动。形容经历的时间很短。
共97,分2页显示   1  2 下一页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