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十三梗上声 [měng][jìng,形词][详注1][《廣韻》獸似狐,有翼。《集韻》飛狐也。][详注2][详注3]


注1:睛 音请。《字林》眳睛,不悦目貌。又音阱。与睁同。
注2:冥 《集韻》《韻會》母迥切《正韻》母耿切,銘上聲。《詩·小雅》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無思百憂,不出于熲。《朱註》冥冥,昏晦也
注3:囧 音憬。《说文》窗牖丽廔闿明,象形。 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炯。见《书·囧命》。 又与炯同。《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注》囧囧犹炯炯也。炯从火囧。
末字词组
嘉靖自靖清靖沉靖龛靖澄靖沈靖渊靖
安靖端靖肃靖底靖湛靖恬靖永靖宁靖
廉靖镇靖习靖平靖宽靖康靖简靖坛靖
不靖副靖谦靖闲靖密靖巡靖绥靖玄靖

词语解释:嘉靖  拼音:jiā jìng
(1).谓以美好的教化安定平服。《书·无逸》:“﹝ 高宗 ﹞不敢荒寧,嘉靖 殷 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 蔡沉 集传:“嘉,美;靖,安也。嘉靖者,礼乐教化,蔚然於安居乐业之中也……嘉靖者,和之达於政。”
(2).称安定美好的社会状况。 明 李开先 《述隐·赠康对山》套曲:“万年景运逢嘉靖,九夷仰德来朝贡,四海高歌乐太平。”
词语解释:安靖  拼音:ān jìng
(1).使安定平静。《左传·襄公二十七年》:“畏而后上下慈和,慈和而后能安靖其国家,以事大国,所以存也。”《汉书·王莽传上》:“纲纪咸张,成在一匱,此其所以保佑圣 汉 ,安靖元元之效也。” 宋 苏辙 《代滕达道龙图苏州谢上表》之二:“臣早事三朝,误知先帝,初睹变更之议,每陈安靖之谋。” 清 魏源 《军储篇》二:“ 张天骏 藉安靖之名,为卸责自全之地,其交部议处。”
(2).安定平静。 宋 苏轼 《与杨济甫》之一:“惟闻坟墓安靖,非 济甫 风义之篤,何以得此?” 明 李东阳 《求退录·陈情恳乞辞免恩荫疏》:“若 燕 、 齐 、 河 、 洛 之安靖以为臣等之功,则 川 、 陕 、 湖 、 贵 之纵横,復是谁歟之过?” 清 孙枝蔚 《贞女诗》:“昔当 关中 乱,州邑失安靖。”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六章第六节:“ 永福 回 台南 佈置海防,又推行联庄法,检举匪类,地方逐渐安靖。”
词语解释:廉靖  拼音:lián jìng
逊让谦恭。《汉书·刘向传》:“ 向 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明史·顾成传》:“自 溥 至 寰 ,三世皆宽和廉靖,内行飭谨,晓文艺。”
词语解释:不靖  拼音:bù jìng
不安宁;骚乱。《汉书·翟义传》:“故东郡太守 翟义 ,擅兴师动众,曰:有大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岺南论囚》:“初岭外不靖,连年用兵不得要领。” 鲁迅 《书信集·致宋崇义》:“比年以来,国内不靖,纷扰已经一年。”
词语解释:自靖  拼音:zì jìng
(1).各自谋行其志。《书·微子》:“自靖。人自献于先王。” 孔 传:“各自谋行其志,人人自献达于先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如三仁之自献自靖,或杀身以全节,或归 周 以全祀,或佯狂以全道,均不失本心之德而已矣。”
(2).犹自尽。《明史·忠义传六·段复兴》:“叹曰:‘城小无兵,空令士民受祸,计惟自靖耳。’令妻妾子女尽縊,乃投繯死。”
词语解释:端靖  拼音:duān jìng
端庄恬静。 宋 苏辙 《顾临给事中制》:“朴厚之性,出於自然;直谅之才,可备三益。守道安命,端靖不回,二十餘年,晏然一节。”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断妒龙狱》:“ 郭三雅 妻 陆氏 , 秀州 海盐 人,平时端靖有志操。”
词语解释:镇靖  拼音:zhèn jìng
(1).安抚,使安定。 宋 苏辙 《刘昌祚免恩命不许不充批答》之三:“镇靖吏士,折衝蛮夷。”
(2).见“ 镇静 ”。
词语解释:镇静  拼音:zhèn jìng
(1).持重,沉静。《国语·晋语七》:“ 黶 也果敢, 无忌 镇静。” 韦昭 注:“镇,重也;静,安也。”一本作“ 镇靖 ”。 唐 刘禹锡 《荐处士王龟状》:“古者选公族大夫,必以惇惠者教之,文敏者道之,果敢者諗之,镇静者循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以持禄养骄为镇静,以深虑远计为狂愚。”
(2).安静,平静。 宋 柳永 《一寸金》词:“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 赵思文 ﹞出为 汝州 防御使,迁 集庆军 节度,所在镇静,吏民赖之。”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诸檀越……扣门而施,见众僧有端坐若无事者,有蹙额不胜,有佯为镇静者。”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一章:“在这里的民工和干部……都是这样镇静的时候,不免显着他惊惶失措了。”
(3).安定。《宋书·何承天传》:“今若务存遵养,许其自新,虽未可羈致北闕,犹足镇静边境。” 唐 白居易 《与宗儒诏》:“及司管籥,镇静有方。”《资治通鉴·晋惠帝太安二年》:“公为岳牧……而使姦凶滋蔓,祸衅不测,岂藩翰王室,镇静方夏之义乎!”
(4).止息;抑制。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若 秀 蒙蒲帛之徵,足以镇静頽风,轨训嚣俗。”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欧化文艺》:“另外还有武侠主义的连环图画,阶级妥协主义的时事小调……去迷惑群众,镇静群众,糟蹋群众。”
词语解释:副靖  拼音:fù jìng
副净。 宋 黄庭坚 《鼓笛令·戏咏打揭》词之四:“副靖传语木大。鼓儿里,且打一和。更有些儿得处囉,烧沙糖,香药添和。”参见“ 副浄 ”。
词语解释:副净  拼音:fù jìng
(1). 宋 杂剧、 金 院本的主要脚色。由参军戏中的参军演变而来。任务是在剧中做滑稽表演。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副浄色发乔,副末色打浑,又或添一人装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浄,古谓之参军。”
(2). 元 杂剧和 清 传奇中居次要地位的净脚。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一折:“孛老同副浄 张驴儿 衝上。”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副浄扮家僮忙上。”
(3).俗称“二面”、“二花脸”、“架子花脸”。传统戏曲脚色行当。大都表演净脚中性格粗豪爽直的人。
词语解释:清靖  拼音:qīng jìng
清净;清静。《淮南子·精神训》:“廓惝而虚,清靖而无思虑。”《汉书·曹参传》:“ 萧何 为法,讲若画一; 曹参 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靖,民以寧壹。”
词语解释:肃靖  拼音:sù jìng
清扫;平定。 元 关汉卿 《单鞭夺槊》第一折:“凭着你文武双全将相才,则要你扫荡云霾,肃靖尘埃,将勇兵乖,那其间掛印悬牌,便将你一日转千阶,非优待。”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四折:“三兄弟今日战退 吕布 ,肃靖边关,俺保社稷之坚固,立家邦之永昌,方显大将之能也。”
词语解释:习靖  拼音:xí jìng
见“ 习静 ”。
词语解释:习静  拼音:xí jìng
亦作“ 习靖 ”。 靖、静古通。谓习养静寂的心性。亦指过幽静生活。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大过》:“奇适无耦,习靖独处。” 南朝 梁 何逊 《苦热》诗:“习静閟衣巾,读书烦几案。” 唐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诗:“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原来这所房子,是 继之 祖老太爷晚年习静之处。”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暑天宜习静,愿你们多写作。”
词语解释:谦靖  拼音:qiān jìng
谦虚敬慎。《三国志·蜀志·吕乂传》:“ 乂 歷职内外,治身俭约,谦靖少言,为政简而不烦,号为清能。”《新唐书·杨涉传》:“ 涉 受命,与家人泣,语其子 凝式 曰:‘世道方极,吾婴网罗不能去,将重不幸,祸且累汝。’然以谦靖,终免于祸。”
词语解释:沉靖
沉静
词语解释:底靖  拼音:dǐ jìng
犹底绥。 唐 元稹 《叙用勋旧武臣德音》:“外以环御四海,内以底靖中原。”参见“ 底绥 ”。
词语解释:底绥  拼音:dǐ suí
安定;平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 蔡沉 集传:“天其将永我国家之命於 殷 ,以继復先王之大业,而致安四方乎!”底,一本作“ 厎 ”。《晋书·武帝纪》:“底绥四国,用保天休。” 唐 独孤及 《贺袁傪破贼表》:“非陛下之齐圣格天,文思柔远,岂能底绥盗乱,如此其速。”
词语解释:平靖  拼音:píng jìng
(1).平定。多指用武力镇压动乱而使局面安定。《明史·项忠传》:“先时,中外议者谓 荆 襄 之患何日得寧。今幸平靖,而流言沸腾,以臣为口实。”
(2).稳定平静。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小国换约》:“初, 长江 通商,按照 天津 新议,应俟东南一带地方平靖,始行开办。” 巴金 《家》二二:“缓几天等时局平靖了,再过府当面道谢。”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一年中隔着海洋,我们两地的经过,在生命的波澜又归平靖之后,忽忽追思,竟有无限的感慨!”
词语解释:闲靖  拼音:xián jìng
亦作“闲靖”。 安闲宁静。靖,通“ 静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赞元》:“ 元 为人闲靖寡言,客来无贵贱,寒温外无别语。公后罢相,居 定林 ,稍觉烦动,即造 元 。”
词语解释:龛靖  拼音:kān jìng
平定。龕,通“ 戡 ”。《魏书·张彝传》:“翦彼鲸鯢,龕靖神县。”
词语解释:湛靖  拼音:zhàn jìng
见“ 湛静 ”。
词语解释:湛静  拼音:zhàn jìng
亦作“ 湛靖 ”。 沉着冷静。《汉书·匡衡传》:“湛静安舒者戒於后时,广心浩大者戒於遗忘。” 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汉书·刘歆传》:“ 歆 亦湛靖有谋,父子俱好古,博见彊志,过絶於人。” 颜师古 注:“湛读曰沉。” 明 张敬修 《太师张文忠公行实》:“及上在亮阴,太师( 张居正 )湛静沉默,声色不露。”
词语解释:宽靖  拼音:kuān jìng
宽厚谦恭。 明 归有光 《通政立斋王先生寿序》:“及官 楚 ,以宽靖任职。”
词语解释:密靖  拼音:mì jìng
安定。《史记·鲁周公世家》:“其在 高宗 ,久劳于外,为与小人,作其即位,乃有亮闇,三年不言,言乃讙,不敢荒寧,密靖 殷国 ,至于小大无怨,故 高宗 饗国五十五年。”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密,安也。”
词语解释:澄靖  拼音:chéng jìng
清静。《晋书·隐逸传·谢敷》:“ 谢敷 字 庆绪 , 会稽 人也。性澄靖寡欲。”
词语解释:恬靖  拼音:tián jìng
犹恬静。《北齐书·卢潜传》:“ 怀仁 涉学有文辞,情性恬靖,常萧然有闲放之致。”《宋史·葛宫传》:“天性恬靖,年五十,忽上章致仕。” 明 李东阳 《锺君墓表》:“素履恬靖,年七十未尝至公府。”
词语解释:康靖  拼音:kāng jìng
(1).安宁。《国语·吴语》:“昔 周 室逢天之降祸,遭民之不祥,余心岂忘忧恤,不唯下土之不康靖。”
(2).安康。 明 李东阳 《中书舍人徐君寿六十序》:“恬雅康靖,吉脩而庆积,以饗其所谓寿。”
词语解释:巡靖  拼音:xún jìng
安抚。《后汉书·班固传下》:“巡靖黎蒸,怀保鰥寡之惠浹。” 李贤 注:“巡,抚也;靖,安也。”
词语解释:沈靖  拼音:shěn jìng
亦作“沉靖”。 沉静。《晋书·隐逸传·宋纤》:“﹝ 宋纤 ﹞少有远操,沉靖不与世交,隐居於 酒泉 南山 。”《北齐书·卢潜传》:“﹝ 卢昌衡 ﹞沉靖有才识,风仪藴藉,容止可观。”《新唐书·杨绾传》:“﹝ 杨綰 ﹞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宋 苏辙 《燕赵论》:“劲勇而沉靖,椎钝而少文者, 燕 赵 之俗也。”
词语解释:永靖  拼音:yǒng jìng
见“ 永靚 ”。
词语解释:永靓  拼音:yǒng liàng
亦作“ 永靖 ”。
(1).经常思虑审度。《文选·张衡〈思玄赋〉》:“潜服膺以永靚兮,緜日月而不衰。” 李善 注:“《方言》曰:‘靖,思也。’‘靖’与‘靚’同。《字林》曰:‘靖,审也。’”靚,一本作“ 靖 ”。
(2).永远平定。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壮烈战迹》:“皇上之所以委任 长庚 者,盖欲使永靖海氛,以绥民命。”
词语解释:简靖  拼音:jiǎn jìng
简约清静。《南史·宋纪中·文帝》:“躬勤政事,孜孜无怠,加以在位日久,惟简靖为心。” 唐 柳宗元 《封建论》:“闻 黄霸 之明审,覩 汲黯 之简靖。”《资治通鉴·梁敬帝太平元年》:“ 齐显祖 之初立也,留心政术,务存简靖,坦於任使,人得尽力。”
词语解释:绥靖  拼音:suí jìng
安抚平定。《汉书·王莽传上》:“遂制礼作乐,有绥靖宗庙社稷之大勋。”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乞罢免相位不允诏》:“宰相之责,绥靖四方。”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中外绥靖,不折一兵,不发一矢。”
词语解释:渊靖  拼音:yuān jìng
沉静。《世说新语·品藻》“ 刘 问何如 方回 ” 刘孝标 注引《郗愔别传》:“ 愔 字 方回 , 高平 金乡 人,太宰 鉴 长子也。渊靖纯素,无执无竞。”
词语解释:宁靖  拼音:níng jìng
安定;安静。《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若应权通变,以寧靖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水浒后传》第三七回:“三岛虽平,二十四岛未尽慑伏,必要逐岛巡歷,将好言抚慰,使他怀德畏威,不敢倡乱,方得寧靖。”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时的心实在异常状态中,觉得颇是昏乱。歌舫去了,暂时宁靖之后,我的思绪又如潮涌了。”
词语解释:坛靖  拼音:tán jìng
道家诵经修道之处。靖,通“ 静 ”,指静室。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勿令小儿辈逼坛靖,靖中有真经。”《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真君入 海昏 ,经行之处,皆留坛靖,凡有六处。”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勿令小儿辈逼坛靖。’注:门是前中隔閤,静屋及坛在閤外。按靖即静,坛与靖,皆道家奉经修事之处。”
词语解释:玄靖  拼音:xuán jìng
见“ 玄静 ”。
词语解释:玄静  拼音:xuán jìng
(1).亦作“ 玄靖 ”。谓清静无为的思想境界。 汉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赫赫圣皇,仍获其聘,委策辟国,守此玄静。”《后汉书·左雄传》:“至於 文景 ,天下康乂。诚由玄靖宽柔,克慎官人故也。”《晋书·裴秀传》:“玄静守真,性入道奥。”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三:“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
(2).犹安定,平静。《晋书·夏侯湛传》:“海内无虞,万国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