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遇去声 [dù,制度][树木,名词][详注1][shù,数量][详注2][详注3][wù,憎恶][tù][详注4][pū,偃仆][pù,店铺][yù][音顾。《广韵》卖也。][cuò,动词][嘱咐][详注5][详注6][jù][tù][详注7][详注8][详注9][fū][chá ná][音驻。《广韵》鸟声。][音妒。美女也。][详注10][xǔ][详注11]


注1:污 恶去声。《说文》岁也。又染也。一曰去垢污曰污。动词
注2:疏 书疏。音数。条陈也。《扬雄·解嘲》独可抗疏时道是非。
注3:苦 《正韵》苦故切,音库。困也。《西溪丛语》今人不善乘船谓之苦船,北人谓之苦车。 又姓。大夫苦成,见《国语》。又《通志·氏族略》汉有会稽太守苦灼。
注4:圃 《唐韵》《集韵》博故切,音布。《屈原·离骚》朝发轫於苍梧兮,夕余至乎悬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注5:足 《广韵》子句切《集韵》遵遇切《韵会》子遇切《正韵》将豫切,音沮。《论语》巧言令色足恭。《疏》足,成也。谓巧言令德以成其恭,取媚于人也。《朱传》过也。《扬子·法言》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注6:错 音措。《集韵》金涂谓之错。亦姓。又《博雅》藏也。又《楚辞·九章》万民之生,各有所错兮。《注》错,安也。 又《史记·司马相如传》展采错事。《注》展其官职,设厝其事业也。错,音措。 又《易·系辞》苟错诸地,而可矣。《疏》错,置也。《释文》错,音措。《史记·周本纪》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注》错,置也。 又《史记·张仪传》秦魏之交,可错矣。《注》错,停止也。音措。 又《后汉·寒朗传》二人错愕不能对。《注》错,七故反。错惮,犹仓卒也。
注7:餔 音捕。《集韵》糖餔,饵也。或作䊇𥹴。 又《正字通》饧之浊者曰餔。又鸟名。《尔雅·释鸟》鴩,餔敊。《注》未详。《释文》餔,音步。又《集韵》博故切,音布。与食也。《前汉·高帝纪》老父请㱃,因餔之。《师古曰》以食食之谓之餔。
注8:属 音树。《诗·小雅》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叶上附。
注9:输 指所送之物。《增韵》凡以物送人,则读平声。指所送之物,则读去声。
注10:隃 音戍。《爾雅·釋地》北陵西隃雁門是也。《戰國策》作西兪。
注11:穫 音护。焦穫,地名。《诗·小雅》整居焦穫。《传》焦穫,周地接於猃狁者。《尔雅·释地注》今扶风池阳县瓠中是也。
末字典故词语
碧桃天上栽和露
典出《全唐诗》卷六百六十八〈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草头垂露 草头露
典出《乐府诗集》卷二十七〈和歌辞·相和曲中·薤露〉
  •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晨露
典出《吕氏春秋·纪部》卷五〈仲夏纪·古乐〉~286~
  • 殷汤即位,夏为无道,暴虐万民,侵削诸侯,不用轨度,天下患之。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汉·高诱注:「大护,晨露,九招、六列,皆乐名。」

清铅泣露
典出《全唐诗》卷三百九十一〈金铜仙人辞汉歌〉
  •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繁露
典出《隋书》卷三十二〈经籍志一·春秋〉~930~
  • 《春秋繁露》十七卷,汉胶西相董仲舒撰。

鹤警露
典出《太平御览》卷九百一十六〈羽族部三·鹤〉~493~
  • 晋·周处《风土记》:「鸣鹤戒露。此鸟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于草上,滴滴有声,因即高鸣相警,移徙所宿处。」

金风玉露
典出《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九〈辛未七夕〉
  •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金茎露
典出《昭明文选》卷一〈赋甲·京都上·两都赋二首·西都赋〉~8~
  • 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轶埃堨之混浊,鲜颢气之清英。唐·李善注:「金茎,铜柱也。」

盘露 金掌露 金盘露 金茎玉露 饮花露
典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
  • 「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三国魏·苏林注:「仙人以手掌擎盘承甘露。」唐·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盖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也。」
 例句:     [更多...]

三危露
典出《吕氏春秋·览部》卷十四〈孝行览·本〉~740~
  • 汤得伊尹,祓之于庙,爝以爟火,衅以牺猳。明日,设朝而见之,说汤以至味,汤曰:『可对而为乎?』对曰:『君之国小,不足以具之,为天子然后可具。夫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恶犹美,皆有所以。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若射御之微...[详细]

铜盘露
典出《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上〉~220~
  • 其后又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矣。唐·颜师古注:「《三辅故事》云: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盖张衡西京赋所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屑琼蕊以朝餐,必性命之可度』也。」

薤露
典出《古今注》卷中《音乐》
  • 《薤露》、《蒿里》,送哀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而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故用二章。其一曰:「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还复滋,人死一去何时归?」……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亦谓之长短歌。
 例句:

殽尸露
典出《春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败秦师于殽。
 例句:

湛露
典出《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八〈文公·传四年〉~306~
  • 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荅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例句:     [更多...]

湛露
典出《楚辞补注》卷四〈九章·悲回风〉~59~
  • 上高岩之峭岸兮,处雌蜺之标颠。据青冥而摅虹兮,遂倏忽而扪天。吸湛露之浮源兮,漱凝霜之雰雰。依风穴以自息兮,忽倾寤以婵媛。冯昆仑以瞰雾兮,隐岷山以清江。惮涌湍之磕磕兮,听波声之汹汹。纷容容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轧洋洋之无从兮,驰委移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泛潏潏其前后兮,伴张之信期。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悲霜雪之俱下兮,听潮水之相击。借光景以往来兮,施黄棘之枉策。求介子之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