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倒霉 拼音:dǎo méi
亦作“ 倒楣 ”。亦作“ 倒痗 ”。 遇事不利;遭遇不好。《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翠环 道:‘可不是呢,大约就是我这个倒痗的人,一捲铺盖害了 铁爷 许多好东西都毁掉了。’” 鲁迅 《花边文学·清明时节》:“他掘开 宋 陵,要把人骨和猪狗骨同埋在一起,以使 宋 室倒楣。” 茅盾 《子夜》八:“别项生意碰到开火就该倒楣,做公债却是例外。”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我是得躲开这块倒霉的地方!” 巴金 《家》八:“多半又要检查仇货了,不晓得该哪一家铺子倒霉?”词语解释:发霉 拼音:fā méi
(1).有机质滋生霉菌。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八:“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箱子发霉的面包。”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人简直要发霉似的。”
(2).比喻思想陈旧或行为堕落。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八:“在 梁子安 的眼里, 朱行健 不过是一个发霉的背时的绅缙;喜欢出头说话,然而谁也不会觉得他的话有多少分量。”词语解释:乌霉霉 拼音:wū méi méi
形容青黑色。 茅盾 《林家铺子》一:“恰在此时 林先生 走了进来……脸上乌霉霉地像是涂着一层灰。”词语解释:背霉 拼音:bèi méi
倒霉。 吴组缃 《山洪》十:“这个话你可不能说出去啊!若闹得村上人晓得了,又是我背霉。”如谚语:人背霉,鬼上门。词语解释:黑霉 拼音:hēi méi
(1).黑色的霉点。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水一·雨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
(2).霉菌的一种,生长在腐败的馒头、面包、水果等有机物上,初生时为白色的绒毛,以后菌丝的顶端长出球形的孢子囊,囊里有许多黑色孢子。词语解释:洋霉 拼音:yáng méi
见“ 洋霉疮 ”。
词语解释:洋霉疮 拼音:yáng méi chuāng
杨梅疮。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证篇》:“癘即大麻风及洋霉疮,均以治胃为急。”亦省称“ 洋霉 ”。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书〈人身图说〉后》:“杨梅疮者, 宋 竇汉卿 《疮疡全书》及《名医类案》谓之霉疮。据此书,洋有之,应曰洋霉。”参见“ 杨梅疮 ”。词语解释:生霉 拼音:shēng méi
发霉词语解释:皯霉 拼音:gǎn méi
犹皯黣。《楚辞·渔父》“颜色憔悴” 汉 王逸 注:“皯霉,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