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新霁 拼音:xīn jì
雨雪后初晴。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 宋 苏轼 《病中大雪数日未尝起观虢令赵荐以诗相属戏用其韵答之》:“寒更报新霽,皎月悬半破。” 郁达夫 《薄奠》下:“起床后第三天的午后,我看看久雨新霁,天气很好,就拿了一根手杖,踏出门去。”词语解释:开霁 拼音:kāi jì
放晴。《后汉书·质帝纪》:“比日阴云,还復开霽。” 宋 苏洵 《老翁井铭》:“山空月明,天地开霽。” 明 都穆 《都公谈纂》卷下:“观主老道士为余言,是日必晴,虽阴霾亦必开霽。”词语解释:秋霁 拼音:qiū jì
秋日雨后天晴。 唐 储光羲 《新丰作贻殷四校书》诗:“鸡犬暮声合,城池秋霽空。” 唐 陆龟蒙 《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霽后,静焚香炷礼寒星。”词语解释:澄霁 拼音:chéng jì
(1).谓天色清朗。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时竟夕澄霽,云归日西驰。” 唐 吴筠 《秋日望倚帝山》诗:“秋天已晴朗,晚日更澄霽。”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秋空澄霽,登顶而望。”
(2).指廓清。 曹之骐 《腾越光复纪略》:“然以是之故,得所藉手,遂能簫勺羣慝,澄霽大棼。”词语解释:晚霁 拼音:wǎn jì
谓傍晚雪止或雨停,天气晴朗。 唐 唐彦谦 《咏葡萄》:“西园晚霽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唐 司空图 《松滋渡》诗之一:“江乡宜晚霽, 楚 老语丰年。” 明 文徵明 《南楼》诗:“西山开晚霽,返照落窓中。”词语解释:晴霁 拼音:qíng jì
晴朗。霁,雨止。《北史·孝行传·皇甫遐》:“復於墓南作一禪窟,阴雨则穿窟,晴霽则营墓,晓夕勤力,未尝暂停。”《三国演义》第六九回:“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辉。”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是一夜透雨就要晴霁的 江 南景色。”词语解释:春霁 拼音:chūn jì
春雨初晴。 唐 梁洽 《海重润赋》:“飞涛叠跃於秋阴,白浪翻光於春霽。” 唐 罗邺 《洛阳春望》诗:“ 洛阳 春霽絶尘埃, 嵩少 烟嵐画障开。”词语解释:清霁 拼音:qīng jì
雨止雾散。谓天气晴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芙蓉峯 最为竦杰……望若阵云,非清霽素朝,不见其峯。” 唐 韩愈 《南山诗》:“昨来逢清霽,宿愿忻始副。” 元 黄镇成 《赠叶山人》诗:“更约秋风清霽日,与君高蹋万里云。”词语解释:光霁 拼音:guāng jì
(1).“光风霽月”之省。 元 范梈 《贵州》诗:“若无光霽在,何以破朱炎?”参见“ 光风霽月 ”。
(2).敬词。犹风采。 明 章懋 《与陈提学书》:“未获一瞻光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相公》:“揖而祝曰:‘小生斋宿而来,仙人既不以门外见斥,何不竟赐光霽?’”
词语解释:光风霁月 拼音:guāng fēng jì yuè
(1).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 宋 陈亮 《贺周丞相启》:“长江大河,足以流转墨客;光风霽月,足以荡漾英游。”
(2).喻清明的政治局面。《宣和遗事》楔子:“上下三千餘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霽月时少,阴雨晦冥之时多。”
(3).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 宋 黄庭坚 《濂溪诗》序:“ 舂陵 周茂叔 ,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霽月。”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胸无城府,光风霽月,令我忆君之天真有如提孩。”词语解释:月霁 拼音:yuè jì
月色澄朗。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诺皋中》:“每夜月霽后,有蚓如巨臂,长二尺餘,白颈红斑,领蚓数百条如索,缘树枝条,及晓,悉入穴。” 清 无名氏 《日下尊闻录》:“ 重华宫 东 漱芳斋 联曰:花香鸟语羣生乐,月霽风清造物心。”词语解释:色霁 拼音:sè jì
谓怒气消释,脸色转向平和。《新唐书·裴度传》:“帝色霽,乃释 寰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安老爷 听到这句便有些色霽。”词语解释:阳霁 拼音:yáng jì
谓日出雨止,天气放晴。 晋 潘岳 《沧海赋》:“阴霖则兴云降雨,阳霽则吐霞曜日。”词语解释:阴霁 拼音:yīn jì
阴晴。 明 陈子龙 《灵隐寺》诗:“羣峯变阴霽,密树纷蔽亏。”词语解释:不霁 拼音:bù jì
(1).雨雪未晴。《史记·龟策列传》:“卜天雨霽不霽。霽,呈兆足开仰首,不霽,横吉。” 唐 杜牧 《阿房宫赋》:“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霽何虹?”
(2).比喻脸色难看。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蒙色笑,获燕閒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霽,则头抢地而出,求别夫可以受眷之法。”词语解释:旭霁 拼音:xù jì
清晨雨后出太阳。 唐 韦应物 《和吴舍人早春归沐西亭言志》:“阳春美时泽,旭霽望山暉。”词语解释:余霁 拼音:yú jì
谓久晴的天气。 唐 祖咏 《田家即事》诗:“餘霽荡川雾,新秋仍昼昏。”词语解释:烘霁 拼音:hōng jì
霁光映照。 元 冯子振 《十八公赋》:“或簪烘霽之罌粟,或戴凝霜之菊英。”词语解释:风光月霁 拼音:fēng guāng yuè jì
指雨过天晴时明净清新的景象。亦比喻胸襟开阔、心地坦白。 明 苏濬 《鸡鸣偶记》:“风光月霽,是吾心太虚真境;鸟语花阴,是吾心无尽生意。” 词语解释:颜霁 拼音:yán jì
形容怒气消散。《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那神道才有些颜霽,説道:‘既知悔悟,姑免深求。’”词语解释:鲜霁 拼音:xiān jì
清新明朗。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侯鲭录》:“初春庭梅盛开,月色鲜霽。”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春月胜秋》:“七年正月,州堂前梅花盛开,月色鲜霽。”词语解释:旷霁 拼音:kuàng jì
指天空辽阔而晴朗。 明 徐渭 《牡丹赋》:“天宇旷霽兮丝游,景物招人而事起。”词语解释:暄霁 拼音:xuān jì
暖和晴朗。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上:“是日,风日暄霽,仰瞻天颜悦豫,羣臣皆喜。”《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日中忽闻迅雷一声,天仍暄霽。”词语解释:朗霁 拼音:lǎng jì
晴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卧念晨上峰顶,以朗霽为缘,盖连日晚霽,并无晓晴。”词语解释:暖霁 拼音:nuǎn jì
谓雨止天气和暖。 明 许宗鲁 《春日园居雨中》诗:“安得东风开暖霽, 曲江 走马恣游观。”词语解释:和霁 拼音:hé jì
(1).指天气和暖放晴。《新唐书·王晙传》:“﹝ 晙 ﹞夜遇雪,恐失期,誓於神……俄而和霽。”
(2).犹和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龙窝君 颜色和霽。”词语解释:温霁 拼音:wēn jì
温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娘》:“食毕, 四娘 出,颜温霽,问:‘大哥人事大忙,万里何暇枉顾?’”词语解释:爽霁 拼音:shuǎng jì
晴朗。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天华爽霽,朗日朝彻。”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虏遁》:“山色江光,爽霽可爱。”词语解释:威霁 拼音:wēi jì
谓威怒消释,脸色转和。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控代》:“愿吾皇威霽春阳盎,莫令寃泪涴衣裳。”词语解释:祈霁 拼音:qí jì
祈求雨止。《梁书·徐勉传》:“年六岁,时属霖雨,家人祈霽,率尔为文,见称耆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