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七虞平声 [pū,铺盖][tú][wū,污秽][详注1][gū][yú][详注2][详注3][dū][fú][qú][fú][音于。《老子·道德经》动而愈出。][wū]洿[yú][xū][nú][同摹][拜也,动词][qú][wú wū][详注4][详注5][通逾][xū][chú]跿[音拘。《周礼·司救》刘昌宗读。][qú][详注6][详注7][直诛切,襌衣也。][qú,盤錯][wū][详注8][音儒。与嚅同。][详注9][详注10][hū]


注1:桴 无切,音敷。编竹木代舟也。大曰筏,小曰桴。《论语》乘桴浮于海。《管子·小匡篇》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注2:镂 龙珠切,音慺。剑名。《史记·吴太伯世家》赐子胥属镂之剑。《注》属镂,剑名。
注3:牾 音吾。獸名。◎按啎,俗刻誤作牾。前漢王莽傳:亡所牾意。後漢桓典傳:以牾宦官賞不行。楊子方言:適牾也。穆天子傳:白鹿一牾。皆啎字之譌。其善本原作啎。
注4:怃 音呼。大也。《诗·小雅》乱如此怃,叶上辜。《注》火吴反。《毛传》怃,大也。
注5:娄 《集韵》龙珠切《正韵》凌如切,音慺。曳也。《诗·唐风》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注6:呕 《集韵》《韵会》《正韵》匈于切,音吁。《集韵》悦言也。《正韵》慈爱之声。《史记·韩信传》言语呕呕。《汉书》作姁姁。《集韵》同呴。 又《集韵》亏于切,音区。呕夷,水名。《周礼·呕夷释文》一音驱。 又《集韵》《类篇》春朱切,音枢。怒声。
注7:臑 音儒。《广韵》𡟓耎貌。《集韵》肱骨也。一曰衣名。襦者,本取臑义。
注8:芋 音于。草盛貌。又音吁。《扬子·方言》大也。《诗·小雅》君子攸芋。《注》香于反。又火吴反。或作吁。又陈有芋尹,见《左传》盖以鸟名官。
注9:溇 音慺。《说文》雨溇溇也。一曰小雨不绝貌。又《扬子·方言》汝南谓饮酒习之不醉曰溇。
注10:驺 叶逡须切,音趋。《前汉·叙传》舞阳鼓刀,滕公厩驺。颖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又叶窗俞切,音刍。《淮南子·原道训》四时为马,阴阳为驺,乘云凌霄,与造化者俱。
末字词组
军需濡需边需谦需摩厉以需无需罢需 
百需供需必需些需柔需科需契需 
少需急需各取所需不时之需毋需要需相需 

词语解释:军需  拼音:jūn xū
(1).泛指军中所需的给养、被服、装具以及其他一切物资和器材。 明 吴本泰 《帝京篇》:“筹边寝弛玩,军需飞檄催。”《清史稿·高宗纪四》:“允户部请开 金川 军需捐例。” 徐迟 《牡丹》五:“他悄悄挪动了他的老上司的一笔军需巨款,收购黄金。”
(2).军队的旧职务名。办理军需业务的人员。
词语解释:百需  拼音:bǎi xū
一切需要、给用。《宋史·高定子传》:“ 长寧 地接夷獠,公家百需皆仰 淯井 盐利。” 明 文徵明 《送周君还吉水叙》:“窃惟东南赋财之会,百需出焉。”《剪灯馀话·两川都辖院志》:“百需所出,皆自 復卿 ( 吉復卿 )。”
词语解释:少需  拼音:shǎo xū
稍待。《宋史·儒林传四·陆九龄》:“人之惑有难以口舌争者,言之激,适固其意;少需,未必不自悟也。” 清 钮琇 《觚賸·严拒夜饮》:“甥尚有薄疏未荐,舅氏幸少需,畅饮夜阑,张灯送回何如?”
词语解释:濡需  拼音:rú xū
苟安一时。《庄子·徐无鬼》:“濡需者,豕蝨是也。择疏鬣自以为广宫大囿;奎蹏曲隈,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 陆德明 释文:“濡音儒,又音如,安也。需音须。濡需,谓偷安须臾之顷。”
词语解释:供需  拼音:gōng xū
见“ 供须 ”。
词语解释:供须  拼音:gòng xū
亦作“ 供需 ”。 供给所需之物。 唐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当路州县凋残,所在馆驛隘小,止宿尚犹不易,供须固是极难。”《旧唐书·懿宗纪》:“缓征歛则闕於供须,促期限则迫於贫苦。” 宋 史璟卿 《谏史嵩之书》:“自开督府,东南民力,困於供需,州县仓卒,匱於应办。”《元史·成宗纪二》:“詔诸王、駙马及有分地功臣,户居 上都 、 大都 、 隆兴 者,与民均纳供儒。”
词语解释:急需  拼音:jí xū
急切需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疗病》:“其人急需之物,可以当药。人无贵贱穷通,皆有激切所需之物。” 吴组缃 《山洪》三一:“多多制备草鞋和干粮,作为临时的急需。”
词语解释:边需  拼音:biān xū
亦作“ 边须 ”。 守卫边疆所需要的物资和器材。 宋 刘奕 《上韩范二招讨书》:“造作兵器,供应边须,诸郡不及焉。” 元 元明善 《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时戍车日驾,边需绎骚,惟以养民为本,餉丑亦给。”
词语解释:必需  拼音:bì xū
一定要有,不可缺少。《儿女英雄传》第二八回:“一共九件东西,这是作媳妇的事,奉翁姑必需之物。”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的家庭》:“硕大、结实、豪放、爽直,一个将军所必需的种种本色,爸爸无不兼备。”
词语解释:各取所需  拼音:gè qǔ suǒ xū
各人选取自己所需要的。 巴金 《在尼斯》:“读者们不是一块铁板,他们有各人的看法,他们是‘各取所需’。”
词语解释:谦需  拼音:qiān xū
犹谦弱。需,通“ 懦 ”。《隶释·汉博陵太守孔彪碑》:“劳而不伐,有实若虚,固执谦需,以病辞官。”
词语解释:些需  拼音:xiē xū
见“ 些须 ”。
词语解释:些须  拼音:xiē xū
亦作“ 些需 ”。 少许,一点儿。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每日沿门儿题诗句,投至的攒下些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再检箱中,看有些需物件解当些来买地,并作殯葬之资。”《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倘若盘缠缺少,也可以帮助些须。”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白水漈》:“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
词语解释:不时之需  拼音:bù shí zhī xū
临时或随时可能会有的需求
词语解释:摩厉以需  拼音:mó lì yǐ xū
见“ 摩厉以须 ”。
词语解释:摩厉以须  拼音:mó lì yǐ xū
亦作“ 摩厉以需 ”。亦作“ 摩礪以须 ”。 磨刀以待。比喻作好准备,待时而动。《左传·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盖示餘勇,摩礪以须我耳。”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方今武功既著,文治将兴,吾党之士,其摩厉以须。” 清 钱谦益 《〈顾太史文集〉序》:“而公已病且老,天下事亦渐难措手,非復公摩厉以须之日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朱佩茝》:“媳妇有妖胎,会将摩厉以需,毋復聒之使不安静也。”
词语解释:柔需  拼音:róu xū
同“ 柔软 ”。
词语解释:柔软  拼音:róu ruǎn
(1).软和;不坚硬。 汉 陆贾 《新语·资质》:“在高柔软,入地坚彊。”《隋书·隐逸传·徐则》:“身体柔软,颜色不变,经方所谓尸解地仙者哉!” 宋 刘克庄 《贺新郎·四用缕字韵为王实之寿》词:“输与灵和殿前柳,柔软随风学舞。” 明 刘基 《蓦山溪》词:“玄华柔软,摠被秋霜染。”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四章:“对人民要像银子一样柔软。”
(2).柔和。 唐 朱湾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 巴金 《秋》六:“没有别的声音,除了水波的低语,柔软的月光罩住了一切。” 杨朔 《潼关之夜》:“那位青年军人站在我的眼前,一种熟习的柔软的话语滚动在我耳边。”
(3).软弱,不刚强。 宋 苏舜钦 《城南归值大风雪》诗:“又不知胸中肝胆掛铁石,安能柔软随良媒。”
(4).谓处事随和,凡事不多计较。《水浒传》第二四回:“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
(5).犹细软。指软便而容易携带的贵重物品。 明 孙梅锡 《琴心记·归途遇寇》:“内中柔软的都去了,纵使后车无恙,也济得许多事?”
词语解释:毋需  拼音:wú xū
无须;不必。 许地山 《海世间》:“若说海里有神,你应当崇拜水,毋需再造其他的偶像。”
词语解释:无需  拼音:wú xū
不需要;不用。 鲁迅 《〈故事新编〉序言》:“至于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倒无需怎样的手腕。” 毛泽东 《论持久战》一:“某些性急的朋友们也跑出来向人们说: 中国 很快就能取胜,无需乎费大力气。”
词语解释:科需  拼音:kē xū
亦作“ 科须 ”。 政府于常规正赋外,因临时需要科征财物。 宋 李纲 《与宰相论捍贼札子》:“若止仰常赋,深恐缓急不免科须,米价翔踊,民力重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并边之民,死於杀掠;内地之民,死於科需,则四海百姓皆怨矣。”《宣和遗事》前集:“时 方腊 家有漆园,常为造作局多所科须,诸县民受其苦; 两浙 兼为花石纲之扰。”
词语解释:要需  拼音:yào xū
需要;急需。《天讨·豕韦之裔〈普告汉人〉》:“如 乾隆 南巡,藉名巡方,以覘 汉 人拥戴之情;且搜括民财,综覈国赋,以济异日要需。”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故顺此赶速赴 美 ,向 华 侨筹足此数,以应要需。”
词语解释:罢需  拼音:bà xū
同“ 罢软 ”。 《周礼·考工记·弓人》“宛之无已应” 汉 郑玄 注:“常应弦,言不罢需也。”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需有耎音》:“罢需即罢软也。”
词语解释:契需  拼音:qì xū
(1).谓马伤蹄而畏行路。需,通“ 懦 ”。《周礼·考工记·輈人》:“行数千里,马不契需。”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契读为‘爰契我龟’之契,需读为‘畏需’之需。谓不伤蹄,不需道里。”
(2).谓车辆运行不良。 清 钱谦益 《按察使黄公八十寿序》:“车之为物也,负重致远,行千里不契需,器之有用者也。”
(3).怯懦。需,通“ 懦 ”。 清 黄宗羲 《熊公雨殷行状》:“﹝ 熊公 ﹞身提孤旅,不满千人,从 小舋 渡 江 ,札乔司倡率羣帅,而皆契需观望,无一应者。” 严复 《原强》:“夫苟其民契需怐愗,各奋其私,则其羣将涣。”
词语解释:相需  拼音:xiāng xū
见“ 相须 ”。
词语解释:相须  拼音:xiāng xū
(1).亦作“ 相需 ”。互相依存;互相配合。《诗·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毛 传:“风雨相感,朋友相须。” 汉 王充 《论衡·无形》:“人禀气於天,气成而形立,形命相须,以致终死。”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自成 善攻, 汝才 善战,两人相须若左右手。” 谢觉哉 《不惑集·冷和热》:“冷和热是相需为用的,是统一性的对立面。”
(2).相互等待。《汉书·王莽传中》:“羣公奏请募吏民人马布帛绵,又请内郡国十二买马,发帛四十五万匹,输 长安 ,前后毋相须。” 颜师古 注:“须,待也。”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徘徊九天上,与尔长相须。” 宋 叶适 《张氏东园送王恭父得殿字》诗:“燕鸿不相须,进趣自求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