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字词组
词语解释:飞雹 拼音:fēi báo
迅疾飞落的冰雹。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词语解释:雷雹 拼音:léi báo
(1).打雷下雹。《汉书·李寻传》:“秋月行封爵,其月土湿奥,恐后有雷雹之变。” 五代 齐己 《灵松歌》:“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2).比喻宏大而急骤的声响。 唐 杜甫 《画马赞》:“四蹄雷雹,一日天地。” 宋 苏轼 《两桥诗·东新桥》:“鱼龙亦惊逃,雷雹生马蹄。” 宋 梅尧臣 《吴冲卿示和韩持国诗一卷辄以为谢》诗:“我初见 韩子 ,蜿蜒喷雷雹。”词语解释:风雹
刮风下雹词语解释:电雹 拼音:diàn báo
闪电和冰雹(冰雹多下于夏天,落地即溶)。常用以比喻容易消逝的事物。 宋 苏轼 《锺子翼哀辞》:“是身虚空,俯仰变灭过电雹。” 宋 陆游 《三山杜门作歌》:“十年光阴如电雹,緑蓑黄犊从邻叟。”词语解释:冰雹 拼音:bīng báo
空中降下的冰块,多在晚春和夏季伴同雷阵雨出现。又称做雹,或雹子。 唐 韩愈 等《纳凉联句》:“仰惧失交泰,非时结冰雹。” 宋 苏辙 《雪中洞山黄檗二禅师相访》诗:“君不见,六月赤日起冰雹;又不见,腊月幽谷寒花开。” 清 沉用济 《黄河大风行》:“暝来打篷声腷膊,半为雨点半冰雹。” 老舍 《骆驼祥子》十八:“北方的暴雨是那么急,那么凉,有时候夹着核桃大的冰雹。”词语解释:灾雹 拼音:zāi báo
成灾的冰雹。 北周 庾信 《和张侍中述怀》:“扬浮有恠云,细凌闻灾雹。”词语解释:降雹 拼音:jiàng báo
下雹、霰词语解释:蹉雹 拼音:cuō báo
犹陵轹,欺压。词语解释:乱下风雹 拼音:luàn xià fēng báo
无端发脾气。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 关云长 听的闹,他可便乱下风雹。” 明 无名氏 《桃符记》第二折:“他端的乱下风雹。”亦作“ 乱下风颮 ”。 元 马致远 《任风子》第四折:“他待显耀雄豪,乱下风颮。”词语解释:雷霆电雹 拼音:léi tíng diàn báo
盛怒貌。《红楼梦》第十六回:“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一本作“ 雷霆火炮 ”。词语解释:下风雹 拼音:xià fēng báo
比喻施威势。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你待将 荆州 地面来争, 关云长 听的闹,他可便下风雹。” 元 刘庭信 《折桂令·忆别》曲:“想那厮胡做胡行,粧啉粧呆。殢风月似缘木求鱼,恋风花守株待兔,下风雹打草惊蛇。”词语解释:衔冰吐雹 拼音:xián bīng tǔ báo
传说 嵩山 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事见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嵩山三异》。诗文中每用为雨雹大作之典实。 宋 苏轼 《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长笑蛇医一寸腹,衔冰吐雹何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