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雹凸 拼音:báo tū
暴突,隆起突出。 唐 刘禹锡 《牛相公见示新什谨依本韵次用以抒下情》:“玉柱琤瑽韵,金觥雹凸稜。”词语解释:雹子 拼音:báo zǐ
冰雹。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鼓楼房上琉璃瓦,每日风吹日晒雹子打。”《红楼梦》第五三回:“九月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二三百里地方,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 周立波 《桐花没有开》:“雹子有鸡蛋那样子大,把我的屋都打烂了。”词语解释:雹布 拼音:báo bù
像冰雹般散布。比喻众多。《文选·郭璞〈江赋〉》:“雹布餘粮,星离沙镜。” 李善 注:“雹布、星离,言众多也。”词语解释:雹葖 拼音:báo tū
见“ 雹突 ”。
词语解释:雹突 拼音:báo tū
亦作“ 雹葖 ”。 即萝卜。《尔雅·释草》“葖,芦萉” 晋 郭璞 注:“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青》:“《广志》曰:‘芦菔,一名雹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菜菔》﹝释名﹞:“芦菔、萝卜、雹突。”《太平御览》卷九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作“雹葖”。词语解释:雹散 拼音:báo sàn
如雹散裂的声音。《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经玄蹄而雹散,歷素支而冰裂。” 刘良 注:“此谓骑射也。玄蹄、素支,皆射帖名。经、歷,着也。雹散、冰裂,皆中帖之声。”词语解释:雹车 拼音:báo chē
古时作战用的发石车。发石如雹,故称。《晋书·张重华传》:“ 秋 率众八万,围堑数重,云梯雹车,地突百道,皆通於内。”词语解释:雹霰 拼音:báo xiàn
指冰雹。《吕氏春秋·仲夏》:“仲夏行冬令,则雹霰伤穀。” 汉 刘歆 《遂初赋》:“扬雹霰之復陆兮,慨原泉之凌阴。” 汉 王逸 《九思·怨上》:“雷霆兮硠礚,雹霰兮霏霏。奔电兮光晃,凉风兮愴悽。”自注:“独处愁思不寐,见雹电凉风之至,益忧多也。”词语解释:雹神 拼音:báo shén
传说中指主管降雹的神。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臃肿的伟干,蜷曲的细枝,风伯雹神恨他的猖獗。”词语解释:雹突 拼音:báo tū
亦作“ 雹葖 ”。 即萝卜。《尔雅·释草》“葖,芦萉” 晋 郭璞 注:“萉,宜为菔,芦菔,芜菁属,紫华大根,俗呼雹葖。”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青》:“《广志》曰:‘芦菔,一名雹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一·菜菔》﹝释名﹞:“芦菔、萝卜、雹突。”《太平御览》卷九八○引 晋 郭义恭 《广志》作“雹葖”。词语解释:雹灾 拼音:báo zāi
冰雹造成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