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十五翰去声 [kān kàn][guàn,楼观][nàn,灾难][sǎn sàn,解散][gàn,树干,干练][guàn,冠军][dàn,名词][名词][音軟。弱也。同愞。][详注1][zuàn][àn][同案][详注2][详注3][详注4]溿[义与寒旱韵同,又通判。][难去声。按也。]


注1:谩 màn,《广韵》《集韵》《韵会》《正韵》莫半切,音缦。《类篇》欺语也。又《增韵》且也。通作漫。 形词
注2:钎 音干。器也。又急也。《庄子·列御寇》有缓而焊。《注》焊,胡旦反。又音干。急也。
注3:酇 《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子旰切,音赞。地名。《玉篇》南阳有酇县。《前汉·萧何传》封为酇侯。
注4:谚 《集韵》鱼旰切《正韵》鱼干切,音岸。《类篇》䛀谚,自矜也。《增韵》畔谚,刚猛也。《韵会》叛谚,不恭也。或作谚。引《论语注》子路失於畔谚。正义曰:旧注作𠯘谚。失言也。言子路性行刚强,常𠯘谚失於礼容也。
首字词组
雚蒲雚蒻雚菌雚苇雚觔雚筋雚泽雚水

词语解释:雚蒲  拼音:guàn pú
芦苇和蒲草。泛指水草。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北史·隋纪下·炀帝》:“穿窬无所厝其姦宄,雚蒲不得聚其逋逃。”
词语解释:雚蒻  拼音:guàn ruò
荻和蒲草。泛指水草。
词语解释:雚菌  拼音:guàn jūn
一种菌类植物。可入药。《急就篇》卷四:“雷矢雚菌藎兔卢。” 颜师古 注:“雚菌,一名雚芦。生 东海 池泽及 渤海 章武 ,此雚芦之地所生菌也。旧云是鸛矢所化,故其为药毒烈,而去腹中痼病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五·雚菌》﹝集解﹞引 苏恭 曰:“雚菌今出 渤海 ,芦苇泽中碱卤地,自然有此菌尔,非鸛屎所化生也。其菌色白轻虚,表里相似,与众菌不同。疗蛔有效。”
词语解释:雚苇  拼音:guàn wěi
(1).荻和苇。《淮南子·说林训》:“橘柚有乡,雚苇有丛。”
(2).泛指芦苇。《北史·魏纪二·太武帝》:“十二月丁卯,车驾至 淮 。詔刈雚苇作筏数万而济, 淮 南皆降。”《新唐书·裴延龄传》:“京右偏故有雚苇地数顷。”
词语解释:雚觔  拼音:guàn jīn
1.野菜名。
词语解释:雚筋  拼音:guàn jīn
野菜名。《说郛续》卷四二引 明 蒋德璟 《雚经·虀臣》:“《野菜谱》:‘老雚觔,二月采之熟食,亦可作虀。’”
词语解释:雚泽  拼音:guàn zé
地名。泽中芦苇丛生,因以为名。 春秋 时 郑国 的一次奴隶起义即在此发生。地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韩非子·内储说上》:“ 郑 少年相率为盗,处於 雚泽 。” 陈奇猷 集释:“疑泽多萑蒲,遂以为名。”《左传·昭公二十年》作“萑苻之泽”。
词语解释:雚水  拼音:guàn shuǐ
传说中的水名。《吕氏春秋·本味》:“ 雚水 之鱼,名曰鰩,其状若鲤而有翼。” 高诱 注:“ 雚水 在西极。” 陈奇猷 集释:“《御览》九百三十九引作‘灌’,《西山经》作‘观’,均与‘雚’为通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