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韵字: 或选择韵部:
(2011-11-5)
二冬平声 [chóng,重复][cóng,服从][gōng,供给][féng][chōng,交通要道、冲击][详注1][详注2][yóng][gōng][与雍通。周礼壅氏,汉书沟洫志壅皆作雍。][详注3][通颙]


注1:纵 从衡。《诗·齐风》衡从其亩。《类篇》东西曰衡,南北曰从。《贾谊·过秦论》合从缔交。《注》从,与纵同。
注2:笼 《广韵》《集韵》力钟切《正韵》卢容切,音龙。竹名。《张衡·南都赋》其竹则籦笼䈽篾。
注3:憃 音舂。《集韵》騃昏也。或作憧。《礼·哀公问》寡人憃愚冥顽。《注》憃,蔽於气质也。 又《集韵》昌容切,音冲。义同。
末字词组
雍雍西雍南雍衡雍靴雍著雍熙雍 
肃雍三雍重雍睦雍丰雍汧雍着雍 
时雍秦雍璧雍雝雝桑雍木雍  
辟雍临雍和雍蹈雍悬雍羊雍  

词语解释:雍雍  拼音:yōng yōng
(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 雝雝 ”。
(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 汉 蔡邕 《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 王闿运 《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
(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 清 王韬 《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
(4).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茅盾 《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
词语解释:肃雍  拼音:sù yōng
亦作“ 肃雍 ”。亦作“ 肃邕 ”。
(1).庄严雍容,整齐和谐。形容祭祀时的气氛和乐声。《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毛 传:“肃,敬;雝,和。”《汉书·刘向传》引作“肃雍显相”。《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先祖是听。”《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唐禅社首乐章》:“乐以平志,礼以和容,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宋 司马光 《瞻彼南山诗》:“自堂徂庭,上下肃雍,靡有不恭。”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上帝高居儼肃雍,中书退食敢从容。”
(2).《诗·召南·何彼襛矣》:“曷不肃雝,王姬之车。”原指行车之貌。《诗序》则谓:“《何彼襛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於诸侯,车服不繫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雝之德也。”后因以“肃雝”为称颂妇德之辞。《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闺房肃雍,险謁不行也。” 南朝 梁 刘潜 《为王仪同谢国姻启》:“荆布陋饰,已膺凡奬;负薪微胤,復降肃邕。” 宋 沉遘 《中书祭秦国夫人》:“惟灵孝友肃雝,慈祥温惠。”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其妻 房氏 理家戢众,门户肃雍;相夫奉姑,妇道无缺。” 清 袁枚 《新齐谐·医妒》:“一月之间, 马氏 家政肃雍,内外无间言。”
词语解释:时雍  拼音:shí yōng
亦作“ 时邕 ”。亦作“ 时雝 ”。亦作“ 时廱 ”。
(1).犹和熙。《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 孔 传:“时,是;雍,和也。”《隶释·汉张平子碑》:“出相 河间 ,则黎民时雝。”《隶释·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於天时廱。”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 清 王又旦 《古鼎篇》:“忆昔神庙称时雍,斯器原出 蓬莱宫 。”
(2).指时世太平。《晋书·张协传》:“六合时雍,巍巍荡荡。”《文选·张协〈七命〉》作“时邕”。《宋书·礼志一》:“非演迪斯文、缉熙宏猷,将何以光赞时邕、克隆盛化哉。” 元 贡师泰 《拟古》诗:“一鸣垂衣裳,再鸣致时雍。”
词语解释:辟雍  拼音:pì yōng
亦作“ 辟雝 ”。 辟,通“ 璧 ”。本为 西周 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 东汉 以后,历代皆有辟雍,除 北宋 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均为行乡饮、大射或祭祀之礼的地方。 汉 班固 《白虎通·辟雍》:“天子立辟雍何?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天,於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又逕明堂北, 汉光武 中元 元年立,寻其基构,上圆下方,九室重隅十二堂, 蔡邕 《月令章句》同之,故引水于其下,为辟雝也。” 元 方行 《送贾彦临训导霍邱》诗:“承恩自合归 宣室 ,论道安能老辟雍?”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周石鼓文》:“ 高宗 纯皇帝 以 乾隆 庚戌亲临辟雍,见石鼓漫泐,为立重栏,以蔽风雨。”
词语解释:西雍  拼音:xī yōng
亦作“ 西廱 ”。 古代位于都邑西郊的泽宫。指 周 天子四门之学的辟雍。《诗·周颂·振鹭》:“振鷺于飞,于彼西雝。” 毛 传:“雝,泽也。” 宋 王应麟 《〈诗〉地理考》:“先儒多谓辟雝在西郊,故曰西雝。”《诗·鲁颂·泮水》“思乐泮水” 清 陈奂 传疏:“天子四门之学,总为辟廱,故瞽宗亦称西廱。”
词语解释:三雍  拼音:sān yōng
亦称“ 三雍宫 ”。 汉 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汉书·河间献王传》:“ 武帝 时, 献王 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詔策所问三十餘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辟雍、明堂、灵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后汉书·儒林传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亲行其礼。” 唐 张继 《河间献王墓》诗:“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肇建三雍陈礼乐,宫悬考击闻鸣鼉。”
词语解释:秦雍  拼音:qín yōng
古 秦 地。指今 陕西 西安 一带。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决 洪河 ,洒 秦雍 ,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 王琦 注:“《西京赋》: 唐 之西京,为 秦 地,在《禹贡》为 雍州 之域,故曰 秦雍 。”
词语解释:临雍  拼音:lín yōng
亲临辟雍。雍,指辟雍,本为 西周 天子所设大学,历代皆有,亦常为祭祀之所。《后汉书·明帝纪》:“ 永平 二年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 宋 刘克庄 《水龙吟·林中书生日》词:“算给扶朝者,临雍拜者,下梢须做。”《清史稿·礼志八》:“ 道光 三年临雍,命廕生豫听宣讲。”
词语解释:南雍  拼音:nán yōng
亦作“ 南廱 ”。 明 代称设在 南京 的国子监。雍,辟雍,古之大学。 明 吴节 撰有《南廱志》十八卷,后 黄佐 增损成二十四卷。 明 周子义 《〈何大复先生集〉序》:“侍御谓南雍故藏书府,四方人士游览者众,是集永足以风,盍刻而藏旃!”《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孙富 ﹞年方二十,也是南雍中朋友。” 清 钱谦益 《太子太保礼部尚书王文肃公行状》:“先侍郎与故相 华亭 公之父卒业南雍,皆被赏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鬨丁》:“捧爵帛,香芹早荐。列班联,敬陪南雍释奠。”
词语解释:重雍  拼音:zhòng yōng
谓累世太平。 汉 崔駰 《东巡颂》:“盛哉大 汉 ,既重雍而袭熙,世增其德。”
词语解释:璧雍  拼音:bì yōng
亦作“ 璧廱 ”。 即辟雍。古代天子所设立的太学。 汉 王充 《论衡·骨相》:“ 韩太傅 为诸生时,借相工五十钱,与之俱入璧雍之中,相璧雍弟子谁当贵者。”《三辅黄图·辟廱》:“ 周文王 辟廱在 长安 西北四十里。亦曰璧廱。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之流行也。”
词语解释:和雍  拼音:hé yōng
(1).温和雍容。 晋 陶潜 《圣贤群辅录·八顾》:“天下和雍 郭林宗 。”
(2).犹和谐。 郭沫若 《蜀道奇》诗:“民族和雍载歌舞,塤箎协奏遍乡都。”
(3).古代撤膳时所奏的和谐的音乐。 元 揭祐民 《泽民分灵祠乐歌》:“铜槃白雉血在中,淋漓酒肴荐和雍。”
词语解释:衡雍  拼音:héng yōng
古地名。 春秋 时属 郑 地。《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甲午,至于 衡雍 ,作王宫于 践土 。” 杜预 注:“ 衡雍 , 郑 地。” 杨伯峻 注:“其地当今 河南省 原阳县 西, 践土 东北。”《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晋文公 ﹞罢 宋 围,还与 荆 人战 城濮 ,大败 荆 人,返为 践土 之盟,遂成 衡雍 之义。”《吕氏春秋·简选》:“反 郑 之埤,东 衞 之亩,尊天子於 衡雍 。”
词语解释:睦雍  拼音:mù yōng
亲密和好。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三:“盖三者,乃三纲也,所繫尤重。故於睦雍敬爱之中,必有检方规正之道,庶几各尽其分而三纲立矣。”
词语解释:雝雝  拼音:yōng yōng
鸟和鸣声
词语解释:蹈雍  拼音:dǎo yōng
亦作“ 蹈壅 ”。 投水而死。《汉书·邹阳传》:“是以 申徒狄 蹈雍之 河 , 徐衍 负石入海。” 颜师古 注:“雍者, 河 水溢出为小流也。言 狄 初因蹈雍,遂入 大河 也。” 宋 叶清臣 《松江秋泛赋》:“ 申屠 临 河 而蹈壅, 伯夷 登山而食薇。”
词语解释:靴雍  拼音:xuē yōng
亦作“鞾雍”。 即靴筒。
词语解释:丰雍  拼音:fēng yōng
丰厚雍和。 汉 王充 《论衡·验符》:“咸知 汉 德丰雍,瑞应出也。” 清 王诒寿 《九招》:“时而冬也,元裘丰雍,腾亄采而煌煌。”
词语解释:桑雍  拼音:sāng yōng
桑树上因蠹虫蛀食而形成的痈肿物。喻媚上祸国的小人。雍,通“ 痈 ”。《战国策·赵策四》:“客曰:‘ 燕 郭之法有所谓桑雍者,王知之乎?’王曰:‘未之闻也。’‘所谓桑雍者,便辟左右之近者,及夫人优爱孺子也。’” 鲍彪 注:“雍、痈同。桑中有蠹,则外碨磈,如人之痈。” 吴师道 补正:“桑中有蠹,以膏腋流於外,如痈溃然。”
词语解释:悬雍  拼音:xuán yōng
见“ 悬痈 ”。
词语解释:悬痈  拼音:xuán yōng
亦作“ 悬雍 ”。
(1).小舌。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方闭息时,常卷舌而上,以舐悬痈,虽不能到,而意到焉,久则能也。” 清 抟沙拙老 《闲处光阴》卷下:“时余悬雍(俗呼小舌)间生一小疮,两月餘不愈。”
(2).中医病名。一生于会阴处,又名骑马痈。一生于腭上,为初生小儿之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悬痈》:“悬痈,生会阴穴。”注:“此证一名骑马痈。”《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悬痈》:“腭上肿起,号悬痈。”注:“凡喉里上腭肿起如芦籜盛水状者名曰悬痈。”
(3).以形容脉象。《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
词语解释:著雍  拼音:zhù yōng
亦作“ 著雝 ”。岁阳名。十干中戊的别称。《淮南子·天文训》:“午在戊曰著雝。”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一·岁月阳名》:“﹝太岁﹞在戊曰著雍。戊在中央,主和养万物也。”
词语解释:汧雍  拼音:qiān yōng
汧山 与 雍山 的并称。《史记·货殖列传》:“ 关 中自 汧 雍 以东至 河 华 ,膏壤沃野千里。”
词语解释:木雍  拼音:mù yōng
犹木栅。《汉书·扬雄传下》:“搤熊羆,拕豪猪,木雍枪纍,以为储胥。”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木拥栅其外,又以竹枪纍为外储也。”
词语解释:羊雍  拼音:yáng yōng
传说中的人名,即 杨伯雍 ,相传曾于田中种玉。事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 唐 张鷟 《游仙窟》:“ 卞和 山未斵, 羊雍 地不耕,自怜无玉子,何日见 琼英 。”
词语解释:熙雍  拼音:xī yōng
和乐貌。 南朝 宋 何承天 《社颂》:“称物平赋,百姓熙雍。”
词语解释:着雍  拼音:zhe yōng
见“ 著雍 ”。
词语解释:著雍  拼音:zhù yōng
亦作“ 著雝 ”。岁阳名。十干中戊的别称。《淮南子·天文训》:“午在戊曰著雝。”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一·岁月阳名》:“﹝太岁﹞在戊曰著雍。戊在中央,主和养万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