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词组
词语解释:雍容 拼音:yōng róng
(1).形容仪态温文大方。《汉书·薛宣传》:“ 宣 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甚可观也。”《新唐书·于志宁等传赞》:“ 季辅 、 行成 数进諫,然雍容有礼,皆长厚君子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 长安 。” 茅盾 《锻炼》三:“接着是干杯,宾主尽欢,雍容而退。”
(2).舒缓;从容不迫。《文选·班固〈两都赋〉序》:“雍容揄扬,著于后嗣。” 吕向 注:“雍,和;容,缓。” 晋 郭璞 《江赋》:“迅蜼临虚以骋巧,孤玃登危而雍容。”
(3).引申为缓慢。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述林》已在关上候查,但官场办事雍容,恐怕总得一星期才会通过罢。”
(4).形容华贵,有威仪。《后汉书·列女传·王霸妻》:“ 子伯 乃令子奉书於 霸 ,车马服从,雍容如也。”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之二:“便小驻,雍容千骑,羽觴飞急。” 金 元好问 《赠答雁门刘仲修》诗:“车骑雍容一坐倾, 并州 人物未凋寒。” 清 孙枝蔚 《客句容五歌》之五:“雍容车骑吾何有,惟一老僕同奔驰。”词语解释:雍雍 拼音:yōng yōng
(1).鸟和鸣声。《北齐书·高元海传》:“先是童謡云:‘中兴寺内白鳧翁,四方侧听声雍雍,道人闻之夜打鐘。’”参见“ 雝雝 ”。
(2).声音和谐。《礼记·少仪》:“鸞和之美,肃肃雍雍。” 汉 蔡邕 《祖饯祝》:“鸞鸣雍雍,四牡彭彭,君既升舆,道路开张。” 王闿运 《上征赋》:“明执轡而虔恭,铃雍雍而徐动。”
(3).和洽貌;和乐貌。《汉书·王莽传上》:“是以四海雍雍,万国慕义,蛮夷殊俗,不召自至。” 宋 叶适 《北斋》诗之一:“友朋坐雍雍,燕雀鸣草草。” 清 王韬 《变法下》:“在其国内,各事其事,各业其业,雍雍然,其气静謐而专壹,故国易以治。”
(4).犹雍容,从容大方。《太平广记》卷四四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既及弱冠,仪形甚都,举止雍雍,可为人表。” 茅盾 《劫后拾遗》四:“他雍雍然踱到一个壁角的座位去。”词语解释:雍门 拼音:yōng mén
(1).城门名。 春秋 齐国 城门。《左传·襄公十八年》:“十二月戊戌,及 秦周 ,伐 雍门 之荻。” 杜预 注:“ 雍门 , 齐 城门。”《战国策·齐策一》:“军重踵 高宛 ,使轻车鋭骑衝 雍门 。” 高诱 注:“ 雍门 , 齐 西门名也。”
(2).城门名。 汉 长安 西城门。《汉书·孝武钩弋赵倢伃传》:“死 长安 ,葬 雍门 。” 颜师古 注:“ 雍门 在 长安 西北 孝里 西南,去 长安 三十里。”《三辅黄图·都城十二门》:“ 长安 城西出北头第一门曰 雍门 ,本名 西城门 , 王莽 改曰 章义门 ,著义亭,其水北入有 亟里 ,民呼曰 亟里门 。”
(3).指 雍门子周 。古之善琴者,亦称 雍门子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雍门子 壹微吟, 孟尝君 为之於邑。”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齐 之贤者,居 雍门 ,因以为号。” 唐 李益 《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诗:“何必 雍门 奏,然后泪潺湲。” 明 高启 《野田行》:“百年富贵何足恃? 雍门 之琴良可哀!” 清 赵翼 《哭汪文端师》诗:“琴忍 雍门 鼓,碑难峴首鎸。”参见“ 雍门鼓琴 ”。
(4).复姓。 战国 齐 有 雍门子狄 。见 汉 刘向 《说苑·立节》。
词语解释:雍门鼓琴 拼音:yōng mén gǔ qín
相传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讎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离心多苦调,詎假 雍门 琴。” 唐 李白 《猛虎行》:“肠断非关 陇头 水,泪下不为 雍门 琴。”词语解释:雍熙 拼音:yōng xī
谓和乐昇平。《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於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 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 贯休 《阳春曲》:“歷数雍熙 房 与 杜 , 魏公 姚公 宋开府 。”《水浒传》第八二回:“装扮的是: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明 张居正 《谢召见疏》:“使宫府一体,上下一心,以成雍熙悠久之治。”词语解释:雍州 拼音:yōng zhōu
古九州之一。《书·禹贡》:“ 黑水 西河 惟 雍州 。” 孔颖达 疏:“计 雍州 之境,被荒服之外,东不越 河 ,而西踰 黑水 。 王肃 云‘西据 黑水 、东距 西河 ’,所言得其实也。” 黑水 ,或谓即 张掖河 ,或谓即 党河 (均在今 甘肃 ),或谓即 大通河 (在今 青海 ),诸说不一。 西河 ,指今 山西 、 陕西 间的 黄河 。词语解释:雍睦 拼音:yōng mù
犹和睦。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古之君臣,必观其所易,而闲其所难,故上下恬然,莫不雍睦。” 南朝 陈 徐陵 《晋陵太守王励德政碑》:“家门雍睦,孝友为风,上交不諂,下交不凟。”《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豫章郡 太守 范宁 ,见 真君 孝养二亲,雍睦乡里,轻财利物,即保举 真君 为孝廉。”词语解释:雍门琴 拼音:yōng mén qín
见“ 雍门鼓琴 ”。
词语解释:雍门鼓琴 拼音:yōng mén gǔ qín
相传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讎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离心多苦调,詎假 雍门 琴。” 唐 李白 《猛虎行》:“肠断非关 陇头 水,泪下不为 雍门 琴。”词语解释:雍穆 拼音:yōng mù
(1).和睦;融洽。 汉 扬雄 《羽猎赋》:“乃祇庄雍穆之徒,立君臣之节,崇贤圣之业,未遑苑囿之丽,游猎之靡也。”《三国志·魏志·陈矫传》:“夫闺门雍穆,有德有行,吾敬 陈元方 兄弟。” 明 无名氏 《飞丸记·公馆言情》:“盛世看泰寧,圣治復雍穆。”
(2).庄重貌。 茅盾 《新疆风土杂忆》:“载歌载舞,歌为维语,音调颇柔美……舞容亦婉约而雍穆。”词语解释:雍府 拼音:yōng fǔ
雍正的副官。《仪礼·有司》:“雍正执一匕以从,雍府执二匕以从。” 郑玄 注:“雍正群吏掌辨体名肉物者。府,其属。”参见“ 雍正 ”。
词语解释:雍正 拼音:yōng zhèng
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视牲告充,雍正作豕。” 郑玄 注:“雍正,官名也。”词语解释:雍和 拼音:yōng hé
(1).融洽;和睦。 汉 王充 《论衡·艺增》:“欲言 尧 之德大,所化者众,诸 夏 夷狄莫不雍和,故曰万国。”《后汉书·魏霸传》:“ 霸 少丧亲,兄弟同居,州里慕其雍和。”《北史·萧宝夤传》:“公主有妇德,事 寳夤 尽雍和之礼,虽好合而敬事不替。” 许杰 《邻居》五:“房里斜映着一小方的月色;月色迷濛,房中的空气十分雍和而宁静。”
(2).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三百里,曰 丰山 。有兽焉,其状如蝯,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词语解释:雍肃 拼音:yōng sù
和睦庄重。《北齐书·段荣传》:“﹝ 段韶 ﹞教训子弟,闺门雍肃。”《旧唐书·良吏上·冯元常》:“ 元常 闺门雍肃,雅有礼度。”《明史·襄陵王冲秌传》:“其后五世同居,门内雍肃。”词语解释:雍畤 拼音:yōng zhì
古代祭五方天帝的祭坛。《后汉书·冯衍传下》:“陟 雍 畤而消摇兮,超 略阳 而不反。” 李贤 注:“ 雍 ,县名,属 右扶风 ,故城在今 岐州 雍县 南。畤者止也,神灵之所止也。” 唐 唐彦谦 《岐王宅》诗:“云低 雍 畤祈年去,雨细 长扬 纵猎归。”词语解释:雍人 拼音:yōng rén
古代掌宰杀烹饪的人。《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摡鼎、匕、俎於雍爨。” 郑玄 注:“雍人,掌割亨之事者。”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词语解释:雍树 拼音:yōng shù
谓抱小儿。雍,通“ 拥 ”。《史记·夏侯婴传》:“ 汉 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 婴 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 裴駰 集解引 苏林 曰:“南方人谓抱小儿为‘雍树’。面者,大人以面首向临之,小儿抱大人颈似悬树也。”词语解释:雍渠 拼音:yōng qú
鸟名。即鹡鸰。词语解释:雍台 拼音:yōng tái
(1).即辟雍。古代天子设立的大学。《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明堂雍臺,庄观也。” 李善 注引《汉书》曰:“ 莽 奏起明堂辟雍。”
(2).古代乐曲名。 梁 鼓角横吹曲之一。 梁 鼓角横吹曲旧有《大白净皇太子》、《小白净皇太子》、《雍台》等十四曲。见《古今乐录》。词语解释:雍游 拼音:yōng yóu
犹优游。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 文种 ,大贤也;初不齿於 荆 俗,末雍游於钧如。”词语解释:雍泮 拼音:yōng pàn
辟雍与泮宫。泛指古代天子或诸侯所设立的大学。《后汉书·崔駰传》:“临雍泮以恢儒,疏轩冕以崇贤。” 李贤 注:“天子辟雍,诸侯頖宫。璧雍者,环之以水,圆而如璧也。頖,半也。诸侯半天子之宫,皆所以立学垂教也。” 汉 王粲 《荆州文学记官志》:“设教导化,叙经志业,用建雍泮焉。”词语解释:雍容揖逊
文雅谦虚的样子词语解释:雍熙于变
和谐兴盛,国家稳定词语解释:雝鸣
鸟类和谐地鸣叫词语解释:雝容
雍容词语解释:雝穆
和睦词语解释:雝融
和洽词语解释:雝雝 拼音:yōng yōng
鸟和鸣声词语解释:雝喈
鸟和鸣声词语解释:雍雍喈喈 拼音:yōng yōng jiē jiē
(1).鸟和鸣声。《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毛 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
(2).和谐。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余先人﹞实与在廷诸臣雝雝喈喈,同鸣国家之盛。”词语解释:雍鸣 拼音:yōng míng
鸟类和谐地鸣叫。 明 夏完淳 《侯纳言》诗:“三凤齐雝鸣,翛羽拂云际。”词语解释:雍豫 拼音:yōng yù
(1).和睦安乐。 明 高启 《赠医师龚惟德序》:“今其一门三世,下孝而上慈,家道雍豫而寿乐且康者,岂非由是致哉!”
(2).指古都 长安 和 洛阳 。《文选·左思〈魏都赋〉》:“画 雍豫 之居,写八都之宇。” 李善 注:“ 雍 , 西京 也。 豫 , 东京 也。”词语解释:雍门鼓琴 拼音:yōng mén gǔ qín
相传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讎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见 汉 刘向 《说苑·善说》。《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雍门 援琴而挟説, 韩哀 秉轡而驰名。”后因以“雍门琴”指哀伤的曲调。 隋 杨素 《赠薛播州》诗:“离心多苦调,詎假 雍门 琴。” 唐 李白 《猛虎行》:“肠断非关 陇头 水,泪下不为 雍门 琴。”词语解释:雍门刎首 拼音:yōng mén wěn shǒu
相传 越 军至 齐 境,烈士 雍门子狄 闻之,刎颈而死。 越 军知之,曰:“ 齐王 有臣钧如 雍门子狄 ,拟使 越 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 齐王 葬 雍门 以上卿之礼。见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车右伏剑於鸣轂, 雍门 刎首於 齐 境。”词语解释:雍融 拼音:yōng róng
和美貌。 元 杨暹 《西游记》第二三出:“ 灵鷲山 春色雍融, 雷音寺 东风淡荡。”词语解释:雍遏 拼音:yōng è
阻塞,壅塞。雍,通“ 壅 ”。《淮南子·主术训》:“弃公劳而用朋党,则奇材佻长而干次,守官者雍遏而不进。” 章炳麟 《定版籍》:“围田多雍遏沼泽为之,今则遍以称水田。”词语解释:雍防 拼音:yōng fáng
壅土堵防。雍,通“ 壅 ”。《汉书·沟洫志》:“隄防之作,近起 战国 ,雍防百川,各以自利。” 颜师古 注:“雍读曰壅。”词语解释:雍阏 拼音:yōng è
阻塞。雍,通“ 壅 ”。 宋 曾巩 《劝农诏》:“詔令已具者无或雍閼,所未尽者勿惮以闻。”词语解释:雍狐戟 拼音:yōng hú jǐ
古兵器名。《管子·地数》:“ 雍狐之山 发而出水,金从之, 蚩尤 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是岁相兼者诸侯十二。故天下之君,顿戟一怒,伏尸满野,此见戈之本也。” 三国 魏 曹丕 《剑铭》:“昔者 周 鲁 宝赤刀、孟劳、雍狐之戟、屈卢之矛、狐父之戈、 楚 越 太阿、纯鉤、 徐氏 匕首,凡斯皆上世名器。”词语解释:雍食 拼音:yōng shí
犹饔飧。早餐和晚餐。雍,通“ 饔 ”。《墨子·七患》:“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 孙诒让 间诂引 王念孙 曰:“雍食当为饔飱。雍饔古字通。”词语解释:雍培 拼音:yōng péi
犹培育。雝,通“ 壅 ”。 清 吴定 《重建紫阳书院记》:“科举之学,代变而莫知所穷,而心性之不可不浸灌雝培。”词语解释:雍喈 拼音:yōng jiē
鸟和鸣声。 清 钱谦益 《申比部诗序》:“不作梧桐之萋菶,凤凰之雝喈。”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以气象言之,若凤凰之雝喈,圭璋之朗润;以声势言之,若狂涛之澎湃,万马之奔腾。”参见“ 雝雝喈喈 ”。
词语解释:雍雍喈喈 拼音:yōng yōng jiē jiē
(1).鸟和鸣声。《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 毛 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
(2).和谐。 清 戴名世 《〈傅天集〉序》:“﹝余先人﹞实与在廷诸臣雝雝喈喈,同鸣国家之盛。”词语解释:雍蔽 拼音:yōng bì
蒙蔽;隔绝。雍,通“ 壅 ”。《荀子·致仕》:“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 汉 贾谊 《过秦论》:“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汉书·元帝纪》:“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词语解释:雍粹 拼音:yōng cuì
和蔼纯朴。《明史·韩文传》:“ 文 凝厚雍粹,居常抑抑。至临大事,刚断无所挠。”词语解释:雍齿封侯 拼音:yōng chǐ fēng hóu
雍齿 汉 初 沛 人,从 汉高祖 刘邦 起兵,虽从战有功,终因尝窘辱 刘邦 ,为 邦 所不快。及 刘邦 即位,诸将未行封,人怀怨望。 刘邦 从 张良 言,先封 雍齿 为 什邡侯 ,於是诸将皆喜曰:“ 雍齿尚侯 ,吾属无患矣。”见《史记·留侯世家》。后用为不计宿怨的典实。 清 许廷鑅 《栖霞庵双忠祠》诗:“ 项 亡 汉祖 封 雍齿 , 齐 破 燕 人重 王蠋 。”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 黄南坡 以同知 直隶州 用, 毛文穀 以知县用, 左宗植 以知县用。此三人皆素所深悉者,皆膺保荐,﹝不﹞啻 雍齿 封侯。”词语解释:雍闲 拼音:yōng xián
雍容闲雅。《新唐书·裴休传》:“﹝ 休 ﹞为人醖藉,进止雍闲。”词语解释:雍顺 拼音:yōng shùn
和睦;和顺。《新唐书·李知本传》:“ 知本 涉经术,事亲篤至,与弟 知隐 雍顺,子孙百餘,至貲用僮僕无间也。” 明 方孝孺 《童贤母传》:“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妇道。”词语解释:雍雅 拼音:yōng yǎ
(1).雍容闲雅。 明 李东阳 《傅公墓志铭》:“进直日讲,仪度雍雅。”
(2).古乐章名。 南朝 梁 沉约 《梁三朝雅乐歌·雍雅》题注:“彻饌奏《雍雅》,取《礼记》大饗客,出於《雍》彻也。”参见“ 雍 ”。词语解释:雍容不迫 拼音:yōng róng bù pò
雍容:温和大方的样子。形容态度大方,从容不迫。例如: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元史·刘敏中传》词语解释:雍容闲雅 拼音:yōng róng xián yǎ
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之 临邛 ,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亦作“ 雍容尔雅 ”、“ 雍容大雅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 牛布衣 吟诗, 张铁臂 击剑, 陈和甫 打鬨説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真乃一时胜会。”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他从对山的树梢,雍容尔雅的上来,他又温和又严肃的对我说:‘又是一天了!’”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词语解释:雍容尔雅 拼音:yōng róng ěr yǎ
见“ 雍容閒雅 ”。
词语解释:雍容闲雅 拼音:yōng róng xián yǎ
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之 临邛 ,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亦作“ 雍容尔雅 ”、“ 雍容大雅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 牛布衣 吟诗, 张铁臂 击剑, 陈和甫 打鬨説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真乃一时胜会。”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他从对山的树梢,雍容尔雅的上来,他又温和又严肃的对我说:‘又是一天了!’”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词语解释:雍塞 拼音:yōng sāi
堵塞。雍,通“ 壅 ”。《汉书·沟洫志》:“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隄防雍塞之文。”《汉书·京房传》:“ 房 上中郎 任良 、 姚平 ,‘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臣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雍塞。’”词语解释:雍和宫 拼音:yōng hé gōng
在 北京 内城东北角 安定门 内,为 北京 最大的喇嘛寺院。原为 清世宗 胤禛 府第, 雍正 三年改名 雍和宫 , 乾隆 九年改为 喇嘛寺 。 雍和宫 建筑布局前半部分疏朗,后半部分密集,起伏有致,飞檐雕栋,宏大华丽。主要建筑有影壁、牌坊、山门、天王殿、正殿、永祐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其中万福阁为宫内最大建筑,黄瓦三层楼阁,内有檀香木 弥勒 站像,高二十六米,体躯雄伟。法轮殿内还有六米多高铜像,为喇嘛教黄教创始人 宗喀巴 大师的塑像,神态含蓄,造型生动。词语解释:雍容华贵 拼音:yōng róng huá guì
形容仪态大方,服饰豪华而无俗气。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 姜夫人 雍容华贵地走下, 盈盈 和 戚戚 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欧阳山 《三家巷》十一:“ 陈文娣 完全象一个成熟的少女,雍容华贵地坐在那种棉花和干草做垫子的安乐椅里。”词语解释:雍容典雅 拼音:yōng róng diǎn yǎ
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 宋 陈亮 《书欧阳文粹后》:“公之文雍容典雅,紆餘宽平,反覆以达其意,无復毫髮之遗。”词语解释:雍容大雅 拼音:yōng róng dà yǎ
见“ 雍容閒雅 ”。
词语解释:雍容闲雅 拼音:yōng róng xián yǎ
谓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相如 之 临邛 ,从车骑,雍容閒雅,甚都。”亦作“ 雍容尔雅 ”、“ 雍容大雅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当下 牛布衣 吟诗, 张铁臂 击剑, 陈和甫 打鬨説笑,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真乃一时胜会。”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三:“他从对山的树梢,雍容尔雅的上来,他又温和又严肃的对我说:‘又是一天了!’” 老舍 《不成问题的问题》:“快走,那白白的鞋底与颤动的腿带,会显出轻灵飘洒;慢走,又显出雍容大雅。”词语解释:雍害 拼音:yōng hài
阻挠妨害。雍,通“ 壅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子反 与 子灵 争 夏姬 ,而雍害其事。” 杜预 注:“ 子反 亦雍害 巫臣 ,不使得取 夏姬 。”词语解释:雍南 拼音:yōng nán
雍州的南部。雍,雍州,现陕西省,甘肃省一带。例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词语解释:雍爨 拼音:yōng cuàn
雍人烹调鱼肉的厨灶。《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雍爨在门东南北上。” 郑玄 注:“爨,灶也。”参见“ 雍人 ”。
词语解释:雍人 拼音:yōng rén
古代掌宰杀烹饪的人。《仪礼·少牢馈食礼》:“雍人摡鼎、匕、俎於雍爨。” 郑玄 注:“雍人,掌割亨之事者。” 晋 潘岳 《西征赋》:“雍人缕切,鸞刀若飞。”词语解释:雍既 拼音:yōng jì
古代诸侯行聘礼时,主国送给宾客的较多的粮食、肉类和牲口称为“雍既”。雍,通“ 饔 ”;既,通“ 餼 ”。《大戴礼记·朝事》:“君亲致雍既,还圭、饗食,致赠、郊送,所以相与习礼乐也。” 孔广森 补注:“雍既即饔餼字。”词语解释:雍恬 拼音:yōng tián
和洽安乐。 清 陈梦雷 《西洋黄狮子赋》:“覃雍恬之文教,昭赫濯之武功。”词语解释:雍平 拼音:yōng píng
昇平,太平。《新唐书·刘洎传》:“且今之雍平,陛下力行所至耳。”词语解释:雍正帝 拼音:yōng zhèng dì
(1678-1735)即“清世宗”。爱新觉罗·胤fdcd。清朝皇帝,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初封雍亲王。1722年在大臣隆科多、年羹尧等辅助下取得帝位,并用高压手段对付参与争位的诸弟。在位期间设军机处以加强君主专制。又推行摊丁入亩的税法减轻农民负担。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对汉族知识分子屡兴文字狱,以加强思想控制。词语解释:雍父 拼音:yōng fù
传说中 黄帝 的臣僚,杵臼的发明者。 雷学淇 校辑《世本》:“ 雍父 作臼杵,舂也。” 宋衷 注:“ 雍父 , 黄帝 臣。”《史记·周本纪》“ 楚 围 雍氏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故 雍城 在 洛州 阳翟县 东北二十五里,故老云 黄帝 臣 雍父 作杵臼所封也。”词语解释:雍容雅步 拼音:yōng róng yǎ bù
谓神态从容,举止斯文。《魏书·世祖纪上》:“或雍容雅步,三命而后至;或栖栖遑遑,负鼎而自达。虽徇尚不同,济时一也。” 刘大白 《龟》诗:“你雍容雅步,好象个老官僚阔乡绅。”词语解释:雍正 拼音:yōng zhèng
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仪礼·特牲馈食礼》:“宗人视牲告充,雍正作豕。” 郑玄 注:“雍正,官名也。”词语解释:雍狂 拼音:yōng kuáng
犹荒远。《后汉书·乌桓传》:“若亡畔为大人所捕者,邑落不得受之,皆徙逐於雍狂之地,沙漠之中。”